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Adina Roskies,“Neuroethics for the New Millenium”,Neuron,Vol.35,No.1,July 2002 (3).

    2.Allyson C.Rosen,Ruben C.Cur,“Ethical considerations for neuropsychologists as functional magnetic imagers”,Brain and Cognition,2002 Dec;50(3).

    3.Auchincloss H Jr,Sachs DH.,“Xenogeneic transplantation”,Annu Rew Immunol,1998 (16).

    4.Berrios,German E.,“The origins of psychosurgery:Shaw,Burckhardt and Moniz”,History of Psychiatry,1997,8 (1).

    5.Bruce V.Lewenstein,“What Count as a ‘Social and Ethical Issue’ in Nanotechnology”,Joachim Schummer,Davis Baird.Nanotechnology Challenges:Implications for Philosophy,Ethics and Society.London: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6.

    6.Campbell CS.,“Harvesting the Living ?separating ‘brain death’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Kennedy Inst Ethics,2004(14).

    7.Cantin B,K work Bw,Chan Mc,et al.,“The impact of brain death on survival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time is of essence”,Transplantation,2003(76).

    8.Christen Brownlee,“Gene Doping”,Science News,2004(18).

    9.Christopher J.Preston,“The Promise and Threat of Nanotechnology:Can environmental Ethics Guide Us?”,JoachimSchummer,Davis Baird.Nanotechnology Challenges:Implications for Philosophy,Ethics and Society.London: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6.

    10.D.A.LaVan,R.Langer,“Im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in The Pharmaceutics And Medical Fields”,Mihail C.Roco,William Sims Bainbridge,Societal Implications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1.David Adam,“Gene Therapy May be up to Speed for Cheats at 2008 Olympics”,Nature,2001(414).

    12.Eidelman LA,Jakobson DJ,Pizov R,Geber D,Leibovitz L,Sprung CL.,“Foregoing life-sustaining treatment in an Israeli ICU”,Intensive Care Med,1998(24).

    13.Elisabeth R.Barton &etc.,“Muscle-specific 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Counters Muscle Decline inMdx Mice”,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02(1).

    14.Eric Racine et al.,“Internet Marketing ofNeuroproducts:New Practices and Healthcare Policy Challenges”,Cambridge Quarterly of Healthcare Ethics,16:2:2007.

    15.Eric T.Juengst,“Genetic enhancement:A conceptual and ethical challenge for gene therapy regulation”,Medical Ethics,Spring 1999.

    16.Fordor WL,Williams B L,et al.,“Expression of a functional human complement inhibitor in a transgenic pig as a model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xenogenic hyperacute organ rejection”,Pro Natl Acad sci USA,1994(91).

    17.Fritz Allhoff,Patrick Lin,James Moor,John Weckert.Nanoethics:The Eth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Hoboken:John Weley & Sons,2007.

    18.Geoffrey Hunt,Michael D.Mehta.,Nanotechnology:Risk,Ethics and Law.London:Earthscan,2006.

    19.George A.Mashour etc.,“Psychosurgery:past,present,and future”,Brain Research Reviews48(2005).

    20.Gert B,Culver C M,Clouser D.,Bioethics:A Return to Fundamental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1.H.Lee Sweeney,“Gene Doping”,Scientific American,2004(1).

    22.Hans Jonas,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in Search of an 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23.Henry Greely etc.,“Towards responsible use of cognitive-enhancing drugs by the healthy”,Nature,456,11 December 2008.

    24.Hinsie,Leland E.and Campbell,Robert Jean (1970),Psychiatric Dictionary.Four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J.Peter Rosenfeld,“Brain fingerprinting:A critical analysis” ,The Scientific Review of Mental Health Practice,2005,Volume 4 Number 1.

    26.J.Savulescu,B.Foddy,M.Clayton,“Why We Should Allow Performance Enhancing Drugs in Sport”,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4(38).

    27.Jim Giles,“Growing Nanotech Trade Hit by Questions over Quality”,Nature,2004(12).

    28.Jonathan Kimmelman,“The Ethics of Human Gene Transfer”,Nature Reviews Genetics,2008(3).

    29.Judy Illes,“Neuroethics:A Modern Context for Ethics in Neuroscience”,Trends Neurosci,2006 September.

    30.Jürgen Altmann,Military Nanotechnology: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preventive arms control.Routledge,2006.

    31.Ken Garber,“RAC Urges Changes to Retinoblastoma Plan”,Science,1999 (5423).

    32.Kerri Smith,“Brain Imaging Measures More than We Think”,Nature,Published Online 21 January,2009.

    33.Kuhse,Helga,The Sanctity-of-Life Doctrine in Medic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4.Maia Szalavitz,“Popping Smart Pills:The Case for Cognitive Enhancement”,Times.Jan.6,2009.

    35.Marjorie Bass Zucker,Howard David Zucker,Medical futility:And the Evaluation of Life-sustaining Interven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6.Martha J.Farah etc.,“Neurocognitive enhancement:what can we do and what should we do?”,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5 (May 2004).

    37.Maxwell J.Mehlman,Wondergenes:Genetic Enhancement and the Future of Societ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3.

    38.Meisel A,Snyder L,Quill T.,“Seven legal barriers to end-of-life care:myths,realities,and grain of truth”,JAMA,2000,284(9).

    39.Michael Gazzaniga,The Ethical Brain,New York:The Dana Foundation Press,2005.

    40.Mihail C.Roco,William Sims Bainbridge,Societal Implications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41.Moor,J.H.,“What Is Computer Ethics?”,In T.W.Bynum(ed.),Computer and Ethics,Blackwell,1985.

    42.Neil K.Aggarwal,“Neuroimaging,Culture,and Forensic Psychiatry”,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iatry and the Law,37:2:239-244 (2009).

    43.Neil Levy,Neuroethics:Challenges for the21st Centu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4.Nick Bostrom,Anders Sandberg,“Cognitive Enhancement:Methods,Ethics,Regulatory Challenge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9)15.

    45.Patrick Lee and Robert P.George,“the first fourteen days of human life”,The New Atlantis.2006(13).

    46.Platt J L,et al.,“Transplantation of discordant xenograft:Areview of Progress”,Immunol Today.1990(11).

    47.Ruth Macklin,“Dignity is a Useless Concept”,BMJ,2003(327).

    48.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Human Cloning and Human Dignity:An Ethical Inquiry”,Washington,D.C.,July 2002.

    49.Thomas Fuchs,“Ethical Issues in Neuroscience”,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2006,19.

    50.Thompson B T,Cox P N,Antonelli M.,“Challenges in End-of-life Care in the ICU”,Crit Care Med.2004(8).

    51.Toby Shelley,Nanotechnology:New Promises,New Dangers.Nova Scotia:Fernwood Publishing Ltd.,2006.

    52.W.French Anderson,“Human Gene Therapy”,Science,1992(256).

    53.William Safire,Mapping the Field Conference,San Francisco,CA,2002.

    54.巴雷特:《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5.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科学通报》2001年第1期。

    56.白春礼:《纳米科技现在与未来》,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7.白春礼、赵宇亮:《关注“纳米安全”》,《科技潮》2005年第7期。

    58.拜尔茨:《基因伦理学》,马怀琪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9.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60.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曹玲玲:《论器官的权利》,吉林大学2005年版。

    62.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63.陈凡等:《技术与设计:“经验转向”背景下的技术哲学研究》,《哲学动态》2006年第6期。

    64.陈国永、廖岩、马昱、陶茂萱:《纳米颗粒物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年第4期。

    65.德图佐斯:《未来会如何——信息新世界展望》,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66.杜治政:《健康定义的面面观》,《医学与哲学》1990年第6期。

    67.杜治政:《医学伦理学纲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8.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樊浩:《基因技术的道德哲学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70.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1.甘绍平、克隆人:《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甘绍平:《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3.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4.甘绍平:《作为一项权利的人的尊严》,《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

    75.弓肇祥:《真理理论——对西方真理理论历史地批判地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6.管文贤、李开宗:《开展活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学思考》,《医学与哲学》2001年第22卷第6期。

    77.海曼:《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李伦等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78.韩颖:《异种器官移植的发展与医学伦理学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第6卷第3期。

    79.韩跃红:《人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80.韩跃红、孙书行:《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尊严释义》,《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81.韩跃红:《基因治疗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和伦理抉择》,《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1期。

    82.怀特:《分析的时代》,杜任之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83.黄丁全:《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4.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85.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6.加扎尼加:《认知神经科学》,王甦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7.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慧琦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8.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9.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90.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1.蒉益民:《知识论证与物理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3月。

    92.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3.李本富、李曦:《医学伦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96.李恩中:《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08年第2卷第6期。

    97.李建会:《从黄禹锡事件看伦理学对科学的重要性》,《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302期。

    98.李建会、符征:《神经伦理学的兴起》,《哲学动态》2011年第4期。

    99.李建会:《生命科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李芹、蔡理、吴刚:《纳米器件对未来军事变革的影响》,《电子机械工程》2007年第6期。

    101.李三虎:《纳米技术的伦理意义考量》,《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2期。

    102.李顺万:《对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5卷第11期。

    103.梁慧星:《中国人身权制度》,《中国法学》1989年第5期。

    104.刘昌、翁旭初:《人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30卷第1期。

    105.刘大椿:《科学伦理:从规范研究到价值反思》,《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1年第2期。

    106.刘戟锋、曾华锋:《战争伦理:一种世界观念》,《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07.刘丽、何有缘:《防患食品质量风险要从提高消费者质量意识做起》,《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4期。

    108.刘松涛:《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5-10.

    109.刘学礼:《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110.刘长秋:《刑法视野下的器官移植》,《现代法学》2008年第30卷第6期。

    111.娄长春:《放弃生命维持疗法准则》,《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6期。

    112.卢风:《应用伦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3.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4.罗科·班布里奇:《聚合四大科技 提高人类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11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7.梅里维尔:《美国的实用主义》,郭力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18.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人类基因组的作图与测序》,朱景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119.米都斯:《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0.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1.牛顿-史密斯:《科学哲学指南》,成素梅、殷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2.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3.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24.亓奎言:《神经伦理学研究的进展》,《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5期。

    125.乔治:《信息技术与企业伦理》,李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6.丘祥兴、高志炎、陈仁彪等:《人类干细胞研究及若干伦理问题》,《医学与哲学》2001年第22卷第10期。

    127.邱仁宗:《科学技术伦理学的若干概念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1期。

    128.邱仁宗:《克隆技术及其伦理学含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6期。

    129.邱仁宗:《论“人”的概念——生命伦理学的视角》,《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130.邱仁宗:《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31.邱仁宗:《人类增强的哲学和伦理学问题》,《哲学动态》2008年第2期。

    132.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3.邱仁宗:《人类基因工程和未来时代的责任(上)》,《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6期。

    134.邱仁宗等:《生命论理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5.任红轩、鄢国平:《纳米科技发展宏观战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36.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林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7.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8.沈铭贤:《生命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9.沈铭贤:《从克隆人之争看生命伦理学》,《文汇报》2004年1月4日。

    140.沈铭贤:《胚胎干细胞研究:新一波伦理之争》,《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20期。

    141.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李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2.宋儒亮:《脑死亡与器官移植关联、争议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43.孙慕义:《新生命伦理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4.孙伟平、贾旭东:《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145.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6.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7.万慧进:《生命伦理学与生命法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8.王红亮、王洋、于君:《纳米颗粒安全性分析及其研究现状》,《纳米科技》2008年第3期。

    149.王洪奇、王得彦、林辉:《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基本原则与发展趋势》,《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2期。

    150.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1.王延光:《遗传伦理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2.王延光:《中国当代遗传伦理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3.王延光:《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与争议》,《哲学动态》2005年第1期。

    154.王勇:《纳米科技带来的伦理问题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155.王玉平:《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156.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陈羽纶、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57.吴琴等:《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现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Vol.7.No.3.,pp.422-428。

    158.香农:《生命伦理学导论》,肖巍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9.肖特:《精神病学史》,韩健平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160.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61.徐显民:《公民权利义务通论》,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

    162.徐宗良、刘学礼、瞿晓敏:《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3.严耕等:《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64.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68页。

    165.扎克·林奇:《第四次革命》,暴永宁、王惠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6.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7.赵立平:《基因与生命的本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168.赵寿元:《人类基因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69.赵迎欢:《高技术伦理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0.赵勇:《异种移植免疫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