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经济地位凸显
(三)产业内部进一步升级,高端化态势明显
(四)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集约化态势明显
二、上海产业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新兴化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不突出
(二)高端化方面,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在减弱
(三)集约化方面,投资和产出强度都有待提升
(四)服务化方面,服务业比重上升伴随着整体经济增长趋缓,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下降
(五)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国内环境形势变化的影响,但也需要从发展思路方面做一些思考:
1.新兴化方向不明确。
2.高端化路径不明确。
3.服务化内涵不明确。
第二节 上海产业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
一、双重的高收入增长陷阱
上海将面对双重的高收入增长陷阱:一是财富驱动阶段的高收入陷阱。二是效率驱动缺失的高收入陷阱。
二、双重的高收入阶段发展模式转变
双重的高收入阶段发展模式转变,是指上海将在发达国家调整其后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推进自身的后工业化发展。
上海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面临双重的模式转变:
(一)从工业化中期模式向后工业化模式的转变;
(二)从传统的后工业化模式向新型后工业化模式的转变。
三、双重的产业分工体系构建
双重的产业分工体系构建,是指上海需要把握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上海与国内其他区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选择确立上海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背景条件
一、上海智能制造的战略背景
(一)新产业革命背景下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二)高成本条件下的产业升级和产业体系控制力挑战
二、上海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制约
(一)基础优势
1.产业基础优势
上海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上海的机器人、系统集成、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规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拥有上汽集团、商飞、上海电气、振华重工等大型、高端企业。这些重点企业率先示范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
2.产业链优势
价值链处于相对高端的位置。产业链较为完整,从芯片级研究、系统级研究到产业集成应用都具备相当规模。创新链协同较强。
3.国际和合作基础
上海一直是国内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对外开放优势突出,有利于上海整合国内外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把优势要素、发展模式、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二)发展制约:“五个严重”
1.自主化产业发展步伐严重滞后
2.研发设计集成能力严重缺失
3.软件制造能力严重薄弱
4.核心功能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5.产业链标志性企业严重缺乏
第四节 上海工业4.0战略思路和方向
一、上海工业4.0战略思路
所以,上海工业4.0的战略思路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在工业3.0和4.0同步发展中,推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在智能化、网络化和服务化发展中,重塑上海制造业竞争优势;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中,形成上海新的增长动力;在两头在沪、服务总部集聚向网络控制平台在沪的产业分工重构中,确立上海新的产业发展影响力,实现基于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二、上海工业4.0战略方向
上海工业4.0战略的重点方向是以两头在沪、服务总部集聚向网络控制平台在沪的产业链高端重塑为引领,以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和智能装备自主化突破为重点,以个性化需求对接和多元创新体系构建为带动,强化标准战略和复合型人才战略的支撑作用,形成一个引领、两大重点、两大带动和两大支撑的发展格局。
(一)战略引领:网络平台在沪的产业链高端重塑
1.依托大型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2.依托大型企业和产业联盟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抢占产业制高点:4.0高端发展。
(二)两大重点: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和智能装备自主突破
1.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为带动,推动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培育信息物理系统:实现3.0向4.0的转型提升。
2.智能装备突破和产业化项目推动,发展4.0基础和3.0升级。
(三)两大驱动:个性化需求对接和创新体系建设
1.个性化需求对接,大力推动个性化市场需求与智能制造网络对接。
2.多元集成创新体系构建,以四新经济推动智能制造。
(四)两大支撑:工业4.0标准战略和复合型人才战略
1.着力推动工业4.0标准规则制定,形成工业4.0发展的主动权。
2.复合型人才战略,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