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身节用留史传世的司马光-童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司马光出生在光州,但是他的原籍却不在光州,而是在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司马村。司马村是涑水乡西部一个小村屯,可能是因为姓司马的人在村里多而得名吧。这里山清水秀,一条清澈的涑水从村前流过,也正因为这条涑水而使这个乡称为涑水乡。

    涑水是光州的大河流,它发源于山西南部的中条山中段的横岭山干洞中,清清的泉水从干洞流出,流过这里的石灰岩地层后不久就钻入地层下面,在进入绛县(今山西绛县)境内形成一条地下河。而它在喜县(今河南安邑县)境内又出现在地面上,然后流进了夏县(今山西夏县),在夏县西南流向安邑(今山西喜县),并奔向黄河。涑水是夏县境内的最大河流,河水清澈,日夜川流不息。涑水不仅灌溉着夏县的土地,也滋润着夏县的文化。司马光虽然出生在光州,但他的自身和文化渊源还是在夏县,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涑水乡的司马村。也正是涑水这条美丽的河流,哺育了司马光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司马光出生时,虽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但司马池对子女的家教很严,对子女并不溺爱,从小就注意从多方面进行严格的教育,使司马光从小就养成了诚实、节俭和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司马光小时候就不喜欢华丽奢侈,大人每每给他穿上华美的衣裳,或者戴上金银一类的饰品,他就会满脸通红,羞愧难当,继而弃之不顾。司马光这种好俭朴的习惯,在少年时就已经养成了,而后来一直贯穿着他的一生。他的俭朴习惯大概与司马氏家风有着直接关系。即使父亲司马池做了知州,司马氏家中其他成员也在农村,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后来司马池做了大官,但家风始终没有改变。后来司马光回忆说:“我记得在天圣(宋仁宗的年号)初,光公(他的父亲)为郡牧判官,来了客人没有不置酒的,但也只是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都是从市场买来的,果也只是梨、栗、枣、柿之类,肴也只是脯醢、菜羹。器皿用瓷的。”俭朴家风影响着司马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司马光出自美德的本性,对俭朴的认识也渐渐地升华了。

    在少年司马光的美好品德中,除了俭朴之外,还有诚实。诚实也是司马光的突出的美德,这无疑也与家庭教育分不开。在司马光6岁时,著名的青核桃事件就在这一年发生。它在司马光的成长历程中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他日后诚实守信品格的形成,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次,有人从家乡夏县捎了一些青核桃给他们。青核桃去皮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如果只是一味硬剥,很难成功。司马光的姐姐就想要这么做,结果下了很大工夫,效果不好。姐姐走后,一仆人把青核桃放进开水里烫了一会,再拿出来的时候,去皮变得非常容易。等姐姐想了一圈办法又折回来,司马光已经在吃着核桃仁了。

    姐姐非常惊讶,问:“是谁这么聪明呀?”

    司马光随口说:“看不出来吧?是我呀。”

    这件事情正好被父亲司马池全部看到,他大声呵斥司马光:“小子何得谩语!”——小孩子怎么能胡说八道!

    这件事虽然很小,但给司马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习知识,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在中国典型的严父慈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司马光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他的性格及人品慢慢地定型,形成了襟怀坦荡、忠诚老实的个性。他长大成人后,为了表示一辈子做个诚实人的决心,把自己的字起为“君实”。

    从六岁起,父兄开始教司马光读书,起初,他对所学的东西不能理解,背书也记不住。父亲知道了,就告诉他:读书不能只是背,要多想,把意思弄懂。于是,别人在玩耍时,他不去,一个人找个清静的地方苦读,直到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很快,他的学业进步了。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总是书不离手,句不离口。司马光的史学天赋,在这时已有表现。大约七岁的时候,他听人讲《左传》,就能领会大致意思。回到家里以后,他又转手把听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可能因此获得了夸奖。从此,司马光对史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爱不释手,对于口渴肚子饿,以及寒冷溽热、季节变化这一类事情,都浑然不觉了。

    当时安丰县有一天才少年,很有名气,他姓丁。这个少年不仅记忆力超群,过目成诵,而且文章也写得相当精彩。这类智商极高的少年,很是让人羡慕,当时司马光的父兄对司马光的期望就是,将来能像丁少年那样。但是丁少年后来仕途不顺,很大年纪了才做到县令,而同辈甚至年纪更轻的后生,在职务上早已超过了他。人的命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诸如性格、机遇、天时、地利等等综合决定的,并非仅仅是智商高低或者才气大小那么简单。

    少年司马光不仅诚实,他还是一个勇敢有胆识的好孩子。一天,风和日丽,花繁叶茂,当时司马光正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院里有一口大缸,里边蓄满了水。可能用于防火,着火的时候用缸里的水去浇;或者相当于蓄水池,仅为灌溉花卉树木;也或者两者都有。不知道他们在玩什么,这时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孩子们都吓坏了,四散逃去,有的则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没有惊慌,他急中生智迅速找到一块大石头,端起来,然后狠狠地向那口大缸砸去。缸破了一个大洞,水从那个大洞奔涌而出,掉进大缸的小孩子因此而得救。小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当时的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一带,有人把这件事绘成图画,取名《小儿击瓮图》,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到了十二三岁年纪,司马光对书中的义理,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学习上不只是死记硬背,更能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坚持了“朝诵之,夕思之”的诵读与理解并重的方法。司马光从勤读善思中产生了学习的癖好,这在他后来的一首诗中写道:

    圣贤述事业,

    细大无不实。

    高出万古表,

    远穷四海端。

    于中苟待趣,

    自可忘寝餐。

    又过了两年,司马光已经十五岁。现在,他对书无所不通,文章也写得不错:“文词醇深,有西汉风”。这可能是他特别喜欢《左传》,并有意无意间模仿了它的缘故。

    司马光后来表现出来的渊博学识,来自惊人的刻苦努力。他睡觉用的枕头是一段圆木,叫“警枕”。圆木容易动,使人睡不稳,只要圆木一动,司马光就惊醒了,他立即起床挑灯夜读。正是这种精神,使司马光从小就博览群书、学识超群。

    司马光十五岁时,按照大宋的有关规章制度,他面临着一个机会:根据司马池的官职级别,朝廷允许他的两个后代进入仕途。但司马光把属于他的那个名额,让给了他的一位堂兄。这并不完全是谦让,司马光可能对自己的才学相当有把握,而且,官场上对恩荫为官的人存在歧视,通过恩荫进入仕途,可能会使他感到某种缺憾。司马光没有享受这次“任子”的权力,由此看出少年司马光对于地位和荣禄表现出很淡薄的态度。后来又有个机会,司马光终于接受下来,职务是郊社斋郎。

    从幼年到少年,司马光的家庭环境是很美满的,而且教育与培养也都很理想,所以,司马光的成长也很顺利,无论是品德还是学识,在当时的同龄人中都是很突出的。也正因为这样,当时很多人都称赞司马光,并且有长辈,也有学者。庞籍,字醇之,单州(今山东省单县)成武(今山东省成武县)人。是司马池的好朋友,二人志同道合,出处如一,相互看到对方的优点,彼此欣赏和敬重。他又是司马池的顶头上司,他们多年共事非常知心,平日经常到司马池家做客。每当这个时候,司马池常常让司马光出来作陪。在作陪中司马光对庞籍的尊敬和礼貌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非常喜爱少年司马光。庞籍每次见到司马光都抚摸着他的小脑瓜,拉着他的手,亲近的心情溢于言表。

    还有另一位长辈张存,字诚之,冀州(今河北省冀州市)人氏,进士出身。后来任侍御史,任上曾成功说服仁宗皇帝改变一项错误的决定。也是司马池的好友,对司马光也非常喜欢,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司马光了,这种关爱心情可见是不一般,司马光对这些长辈的爱戴都终生不忘。

    司马光的父亲在司马光稍稍长大一些以后,又让他广交师友。大约在司马光十五岁那一年,少年司马光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去拜访当时的著名唐史学者孙之翰,从此结下师生友谊。孙之翰对自己的著作极为珍惜,他把手稿单独存于一容器,每次打开之前,都要先洗手。曾跟家里人交代,万一遇水灾、火灾,或者打仗、有人打劫等等紧急情况,其他财物都可以放弃,但这部手稿一定要保全。一有空,他就取出来增删修改。孙之翰死后,他的侄儿孙察把孙之翰生前所写的唐史书稿又抄录给司马光,可见司马光与孙之翰师生情谊之深厚。

    除了交结师友之外,司马光还经常跟随父亲司马池去外地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此来陶冶情操。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司马池任利州(今四川广元县)路转运使,一次,司马池带着司马光到利州的古刹名寺去参拜。还有一次,司马池带着司马光拜见当地名人鲜于,还把司马光所写的诗镌刻在石壁上,这些都给少年司马光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忆。由于良好的教育和优越的环境,使司马光的成长非常顺利,思想和品德日趋成熟,从此也奠定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