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爱国侨领陈嘉庚-备享殊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致电陈嘉庚:“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日益接近全国胜利,需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力量,完成中国人民独立解放事业。为此亟待各民主党派及各界领袖共同商讨。先生南侨硕望,人望所归,谨请命驾北来,参加会议。肃电欢迎,并祈赐复。”76岁高龄的陈嘉庚接到邀请后,十分激动,当即复电:“革命大功告成,曷胜兴奋,严寒后决回国敬贺。”他在离开新加坡前夕答美联社星洲分社记者问时表示,即将建立的新政府是有中共、民盟、民革等各方面参加的联合政府,而该政府是由中共居领导地位,“因为他们具有十数年之丰富经验,对中国实际情形有充分之了解,而且有甚多优秀人才”陈嘉庚表示愿意在中共领导下,为即将建立的联合政府的新中国效力,可见这位老华侨代表的满腔热情和高度责任心。

    1949年6月4日,陈嘉庚等一行抵达北平后,随即由周恩来陪同一起去香山见毛泽东。畅谈间,毛泽东对陈嘉庚说:“全国基本解放了,我们要成立新政协,请您来参加。”陈嘉庚说:“我不懂政治,也不会讲话,我不敢接受。”周恩来说:“华侨的首席代表您不当,能请谁来当呢?您德高望重,这又是建国大事。您不懂普通话不要紧,有庄先生翻译嘛!”还说,最要紧的是大家的心能够相通。例如我们同蒋介石谈话,语言是完全通的,可是彼此的心不相通,所以双方过去谈判了那么多年,总谈不拢来。毛泽东、周恩来推心置腹的交谈,使陈嘉庚十分感动,遂打消了一切顾虑。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陈嘉庚在24日的大会上发言,他对大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个草案“表示完全接受和极力拥护”,并表示:“本席代表海外华侨民主人士以及爱国侨胞,对于这三个草案无保留地予以接受,通过以后,并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努力促其实现。”大会选举时,陈嘉庚、司徒美堂等6位华侨代表被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陈嘉庚还被选为政协常务委员,后任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庄严的开国大典仪式上,陈嘉庚和600多名政协代表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他看到伟大祖国站立起来了,决心定居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耄耋高年,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他生前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赤诚之心。

    晚年的陈嘉庚,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台湾回归!1950年,他在集美学村创建鳌园。在鳌园中的“博物观”照壁石屏正中,请石匠刻录5幅地图。上面一幅是“世界地图”,其下面并列四幅地图,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福建省全图”、“台湾省全图”及“同安县全图”,并在图中刻下亲撰的《台湾史略》。陈嘉庚亲撰的《台湾史略》的第一句话写道:“台湾为我国东南一大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统一事业。针对美国的侵略行径,1950年7月4日,陈嘉庚通过《福建日报》发表谈话,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外国干涉。此后,他又发表一系列对记者的谈话和声明,发表接见华侨的谈话等等。一再阐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外国侵占或干涉,并号召华侨为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祖国统一是陈嘉庚临终遗嘱的第一件大事,他最后的遗言是“台湾必须归中国”。他相信他的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一定要实现。这就是陈嘉庚为什么在“鳌园”刻录的地图中刻下“台湾省全图”的最重要原因。

    1958年1月,陈嘉庚右眼眶上突然长出一个肿瘤,经检查断定是鳞状上皮癌。陈嘉庚知道以后,并不对自己的病情感到担心,他更为关心的是如何把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继续办好。1961年初,已经到了癌症晚期,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仍然念念不忘集美学校的建设,他对人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祖国能富强,个人算不了什么。”他嘱咐说,一定要把集美建成国内第一流的学校。1961年8月,陈嘉庚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临终前,他留下了一生中的最后一句遗言:“学校要继续办下去。”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京病逝。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陈毅在吊唁的时候发自肺腑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8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专车经过的许多城市,当地党政部门和归国华侨都到车站献花圈致祭,最后在集美鳌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陈嘉庚永息在鳌园中。

    陈嘉庚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海外华裔也尊敬他。他的精神在海内外都将永放光芒。

    陈嘉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中华民族,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许多炎黄子孙都在为国家的兴旺强盛奋力奔波,流血流汗,陈嘉庚是其中的一名典型代表。他办实业、兴教育,历尽坎坷,壮心不移,克勤克俭,献身祖国,他以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陈嘉庚一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活动诸方面的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统称为“嘉庚精神”。

    嘉庚精神的基本涵义是丰富多元的,既含有他所服膺向往的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疾恶好善,爱国爱乡诸点,也包括他所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艰苦创业,倾资兴学,刚直无私,勤勉俭约等。

    陈嘉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他终其一生,全力支援祖国的革命,抗战,复兴的活动。因此,爱国主义是嘉庚精神的本质特征。有人诚心向陈嘉庚请教企业经营之道,他回答说:“有两条。一是要有祖国做靠山;二是要有经济的眼光,还要有政治的眼光。”陈嘉庚这两条经验,是他在海外经商几十年的心血结晶。

    陈嘉庚的倾资兴学,培育人才的可贵精神,最为世人所称道。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热诚刚毅,百折不挠。他倾资兴学数十年的沦桑历程,集中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一生为社会服务的牺牲精神,这是嘉庚精神的重要体现。

    人们永远记住陈嘉庚的名字,是由于他为国为民所作的贡献,由于他崇高的人格风范,人们怀念他,崇敬他,追随他,“陈嘉庚”也由一个名字变成一种事业,一种精神。这种文化现象是民间的、自发的,把科学成果以“嘉庚”命名,如嘉庚星、嘉庚鱼、嘉庚水母。在公共场所敬立陈嘉庚雕像。把建筑、机构等以嘉庚命名:如在厦门有嘉庚路、嘉庚学院、嘉庚医院、嘉庚体育馆、嘉庚图书馆、嘉庚楼群、嘉庚湖;在泉州有嘉庚纪念堂;在广州有嘉庚纪念中学;在美国加州有陈嘉庚化学楼。以嘉庚命名组织、基金会、奖项,如陈嘉庚国际学会、集美陈嘉庚研究会、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会、陈嘉庚(科学)奖、嘉庚杯国际龙舟赛。集美大学等学校开设《陈嘉庚》课,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还开始尝试把陈嘉庚请进英语课堂;各校的学生义务导游团组织、嘉庚学习小组非常活跃。这一切直接向下一代传输嘉庚精神,让下一代直接感受、实践嘉庚精神。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以表彰陈嘉庚对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