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相关方对社会组织治理关系的差异化诉求
在政府购买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承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形成良好的政社合作关系。
(一)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社会治理政绩”诉求
一是治理秩序的诉求。政府在推动社会组织治理的过程中,在保证有关政策本身所应有的公平性、透明性和正义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政策落地于基层社区乃至社会组织时,要实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良性运转,保证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条不紊。二是公共安全秩序的诉求。三是公共服务秩序现代化诉求。四是公民权利保障现代化诉求。五是社会组织培育、治理秩序的诉求。
(二)社会组织“瓜分项目蛋糕”的诉求
近年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市场发展相对稳定。凡有市场的地方,就必然有竞争。由于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市场容量急速膨胀,政府购买市场上的供需矛盾愈发凸显。社会组织的诉求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现有民办非企业单位以自身已具有的专业方法、专业手段以及专业理念为出发点对社区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给予帮扶、救助和服务的。其二是从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地域角度来限制外地社会组织的市场进入。
(三)学术界的学术话语权诉求
所谓学术话语权,是指在学术领域中说话权利与说话权力的统一,话语资格与话语权威的统一,也就是“权”在主体方面与客体方面的统一。权利着重指行动者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话语自由;权力则着重指主体作为权威话语者对客体的多方面影响。具体到社会组织领域,在对社会组织发展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学术话语权的“权利”更多体现于创造更新权、意义赋予权。
学者们实现的指引导向权、鉴定评判权和行动支配权,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人才培养中的学术价值观。
(2)通过专家评审会、智库咨询、地方标准制定等途径,影响社会组织治理的政策制定、实务规范。
二、审视政府合作依赖关系下的社会组织治理问题
无论何种身份、何种立场来对政社合作关系中的政府、社会组织、受众加以认识理解和价值判断,均需要回到政府合作依赖关系下的社会组织及其治理问题上进行基本的思考。
(一)政府合作依赖下的社会组织,需面对自主性与依附性的张力
从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三大属性上讲,社会组织一定要走民间道路,不受制于政府机关或公共权力部门。在这样的现实际遇中,一方面,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越多,获得的政府资源也就越多;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受制于政府购买服务条款,须履行合同,它又不得不调整社会组织原来的服务宗旨,甚至迎合政府某种特别需求。
(二)政府合作依赖下的社会组织,需要做好角色定位
近年来,中国多地实践表明,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双方均在寻求各自角色定位。当前,在中国政府与国内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中,前者往往是处于相对强势的一方。事实上,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双方均有处于强势或弱势的可能。所以,政府合作依赖下的社会组织,不管谁弱谁强,社会组织都须守住固有角色,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合作者。
工作须围绕一个目标与与与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两个层面着力,努力做到法治化管理、系统性规划、综合性治理。
三、对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的认知和价值理性的重构
基于上述分析判断,至少要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关系中重构对治理问题的认知理解和价值判断。
(一)社会组织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行动理性重构
社会组织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行动理性重构,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参与社区治理中要建立起组织行动的交互理性,即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合理交互。交互理性是指既具有工具合理性的行为考虑。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部门在与政府组织这种政治理性型部门对话中需要工具理性,在与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理性型部门对话中也需要工具理性,在其助人技术、专业手法等的掌握上也需要工具理性的发挥。因此,从社会组织的路径选择上来看,社会组织在实现自身治理后要科学合理地参与社区治理,需要从增强合作意识和改革自身管理体制两者着手。
(1)增强合作意识。社会组织要在新型社会环境以及新型合作共治环境下实现其行动的理性选择,首先要进行改革的是组织文化、思想观念,增加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在公益慈善方面的合作意识。(2)改革自身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实现交互理性的重构其基点则为改革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或者说发挥出社会组织对外合作部门的作用。
(二)政府部门职能转移与“治理政绩”间的合理阈值确定
1.在职能转移的诉求下,政府部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革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准入制度,大力扶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展。二是建立以效率、公正、协调有序为导向的行政程序。
2.在“治理政绩”的诉求下,政府不仅仅要在量上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大力扶持,更需要在质上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内涵发展进行有效治理和服务,把握好职能转移与“治理政绩”之间的合理阈值。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加快社区治理法治化进程。第二,创新制度设计,促进社区治理制度化。第三,强化契约意识,促进社区治理协同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