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理论前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研究的最新进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引言

    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可以视为货币政策转变的分水岭。此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保持低通胀,即通货膨胀目标论,而且是越简单越好。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一)价格稳定目标会否趋于灵活

    美联储成立的初期,金融稳定是其主要目标。然而,大萧条对美联储的目标、框架与可信度三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美联储声明中出现的变化,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转向,即向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变。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描述为“预测目标制”:中央银行选择一个政策路径,使对通货膨胀和资源利用率的预测“看起来合适”。

    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物价稳定、金融稳定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由1998年的《银行法》规定,在维持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包括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与德国规定的德国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捍卫货币”如出一辙。

    (二)货币政策框架应否包含金融稳定目标

    金融稳定是否应该纳入货币政策目标,需要阐释几个问题:一是价格和产出稳定与金融稳定何种关系,金融稳定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二是货币政策纳入金融稳定目标后的成本与收益情况如何?三是央行如何更好地识别金融泡沫,及通过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或框架实现金融稳定目标?

    1.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金融危机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中央银行存在的通常观点是产出和价格稳定能够促进金融稳定。

    然而,金融危机充分证明,价格稳定目标不能充分保障金融稳定,且金融不稳定同样不能带来价格稳定。因此,学术界与中央银行重新审视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

    价格稳定不是金融稳定必要条件,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金融同样存在着如下不稳定的来源:其一,在价格稳定的时期,金融市场参与者风险偏好的上升导致了金融市场不稳定。其二,在价格稳定的时期,物价与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了相互替代。

    2.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货币政策实现金融稳定目标的成本收益。我们知道,任一种货币政策实施都有成本和收益,关键取决于政策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如实现金融稳定是否影响了价格稳定,抑制了经济增长,以及金融稳定实施是否导致了金融不稳定。

    3.对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

    中央银行如果试图保持金融稳定,一个首要的问题是中央银行是否能够更好地识别资产价格泡沫。长期以来,中央银行不能识别泡沫获得了一致的认同。这种认同来自于有效市场假说。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价格包含了所有相关的信心,中央银行怎么可能更好地识别价格泡沫。

    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通常,中央银行采用如下三种非常规货币政策:

    1.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给以流动性支持,提供货币政策空间,采用资产负债表工具,采用大规模资产购买,即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和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资产,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并降低债券收益率;

    2.管理预期,采用前瞻性指引传递中央银行对政策利率调整的预测或长时间保持低位的承诺,从而对公众预期进行引导;

    3.突破货币政策利率下限,采用负利率以推动银行能够继续宽松,增加对企业以及家庭的信贷。

    四、结论

    起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挑战了各国中央银行旧有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应对危机的挑战下,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在目标、工具、策略和沟通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这一改变过程中,有些货币政策以救助危机为导向,在金融与经济危机平复的时候,这些货币政策使命业已完成,退出只是时间的问题,有些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为目标,同样面临着目标达到后的退出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