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杠运动简介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19世纪初,双杠已成为欧洲流行较广的一种健身项目。后来被德国体操家FL杨定型为体操器械。1896年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现代比赛用双杠由4根立柱架设两根平行的木制横杠制成,杠长350厘米,高175厘米,可升降。双杠比赛的成套动作由摆动、摆越、屈伸、弧形摆动、回环、空翻和静止用力等动作组成。成套动作要求以摆动和腾空为主。20世纪初双杠静力性动作较多。
20世纪30年代出现前摆转体180°成支撑和后空翻成支撑动作。50~60年代双杠技术有了新的进展,动作幅度加大。70年代中期空翻两周下被普遍采用,80年代出现了向后大回环和空翻加转体的多种下法,促进了双杠技术的发展。中国运动员从1980~1992年取得6次双杠世界冠军。
双杠运动发展历史
双杠起源于德国。1811年德国体操家扬在柏林郊外的哈森海德体操场首次安装这种体操器械。最初为体操训练手段,19世纪40年代成为独立的比赛项目。双杠由4根立柱架设两根平行的木制横杠构成。横杠长350米,两杠间距及高度可调节。双杠决赛时每队最多两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双杠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总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双杠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18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从2006年使用体操新规则起,得分不设上限。由A分和B分两部分组成。A分为难度分,不设上限。B分是完成分,满分10分。团体预赛前八名获得决赛资格。每队最多有两人参赛。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19世纪初,双杠已成为欧洲流行较广的一种健身器械,后来被德国体操家FL杨定型为体操器械。1812年后成为德国体操学派传统的锻炼项目。19世纪中叶,瑞典体操学派的学说流入德国,在瑞典学习过体操的柏林皇家中央体育学校校长H罗特施泰因认为单杠、双杠对青少年的生理有害,把德国传统的单、双杠排除于体操教学之外。1860年前后发生了一场争论,柏林体操联盟的3个人写了反对取消单、双杠的抗议书,医务参事官等19名医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双杠运动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德国最高医务机关接受了后者的论点,从此双杠在体操运动中才站稳了脚跟。从第1届奥运会起,双杠被列为体操竞赛项目。
双杠的成套动作按规则规定应该有摆动、摆越、屈伸、弧形摆动、回环、空翻和静止用力等。运动员做成套动作时,必须以摆动和腾空动作为主,也可以有适当的静止和用力动作。20世纪初期,双杠动作中静力性动作较多,以后,摆动动作的比重逐渐增加,在30年代,已有了前摆转体180°成支撑、后空翻成支撑等动作。在1936年奥运会上,德国运动员K弗赖的自选动作中包括一个后空翻分腿摆越成支撑。50年代和60年代,双杠技术动作又有了新的改进,如幅度加大,前摆转体180°成手倒立、后空翻成手倒立等摆动接静止姿势的动作增多;前摆转体360°成手倒立出现;空翻转体类型下法增加等等。70年代中期,空翻两周下被普遍采用,空翻两周加转体类型的下法也已出现,杠上杠下动作联接幅度也加大了。
50年代以后,日本、意大利、苏联、美国和中国的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在双杠技术动作上都有不少创新。中国运动员亦擅长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在悬垂类动作上也有提高。在1980年哈特福德国际体操邀请赛上,中国运动员蔡焕宗以后摆经倒立转体360°前翻成支撑为核心的成套动作,获得1975分,夺得双杠冠军;同年在世界杯体操赛中,中国运动员李月久表演了前空翻分腿向后摆越成挂臂撑的独创动作,夺得了双杠冠军。
双杠特点
正式比赛用的双杠有具体规格要求。用于教学训练的双杠可采用不同的装置与规格,其中有可移动的低双杠,高200~500毫米;固定式低双杠,高500~1000毫米;半自动调节双杠,高1000~1500毫米。
双杠动作可由支撑或悬垂做,也可由侧撑或正撑做。练习双杠动作对发展人体上肢和腹背肌肉的力量有良好的作用。
双杠高175米。
双杠是由众多结构组中选出的摆动和飞行动作组成,通过各种支撑和悬垂动作来过渡完成。在双杠项目上做上法时,要求必须从并腿站立姿势开始,不得有预先动作,一套动作中最多允许有三个停顿动作或静止动作,其他大于或等于1秒的停顿将不被允许。
双杠可能不是观众最喜欢的体操项目,但它是运动员确最喜欢的。在所有的项目中,双杠提供给运动员最大的做动作的空间,自由体操、吊环、鞍马的许多动作都可以在双杠中运用。双杠让运动员表现他们的力量和平衡。
多数双杠动作要求运动员双手或单手脱杠,这使运动员的平衡及时间感显得特别重要。双杠动作允许最多三次一秒钟以上的停顿。动作要求有回环、腾空、以及力量支撑,(通常回环与腾空应多于支撑动作)。在所有的双杠动作中,运动员的肩臂肌肉应保持紧张。
运动员上杠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包括助跑后通过跳板上杠。下杠可以包括前、后空翻及转体等。
一套双杠动作结束落地前,运动员不能触到地面,身体(手臂除外)也不能接触双杠。握杠可以正握或反握。
双杠的教学
双杠的教学特点
双杠是器械体操项目之一。双杠可以在一杠或两杠的正向、侧向上通过各种支撑、挂臂、悬垂做各种摆动、摆越、屈伸、弧形、转体、回环、滚翻、空翻和各种静止姿势与用力动作。其动作内容丰富,类型全面,有简有繁,有易有难,可在杠中、杠端、杠上、杠下变换各种动作,主要是由静力性和动力性动作组成。对锻炼身体,发展力量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双杠练习主要是学生在负担自身体重情况下,发展支撑和支撑摆动的典型动作练习。对弥补上肢和躯干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有重要作用。通过双杠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上肢、肩带、躯干肌肉群力量,特别对三角肌、胸大肌、腹、背肌的发展有显着效果,使肘、肩、腰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得到增强。
双杠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支撑摆动、分腿、转体、推手等动作练习,提高人体在时间和空间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对学生平衡能力、支撑力和协调性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双杠教学中,通过做杠上支撑、移动比赛和杠端跳起越杠跳下追逐游戏,可以满足学生欢快、活泼嬉戏的心理要求。由于动作的变化,有时会因分腿坐或转体180度而碰杠、擦杠,以及整套练习对连续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学生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果断,而且还需要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帮助的技能,以确保活动安全。因此,双杠练习对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双杠练习,学生的支撑能力、支撑超越障碍的能力以及空间感知定向能力和平衡能力等均会有很大提高,对日常生活、劳动,及军事训练中实用技能的形成和提高,也都有良好的效果。
双杠的成套动作
这套动作由挂臂屈伸上成分腿坐开始,接前滚翻成分腿坐,再由弹杠举腿支撑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接支撑前摆转体180度下组成。动作虽不多,但难度较大,整套动作身体上、下起伏大,不仅有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而且有前、后转体动作。要求整套动作连接紧凑、幅度大、姿态美。
动作要点
(1)上杠时,收腹举腿翻臀,前上打腿展髋,压杠急振跟肩分腿坐杠。
(2)滚翻时,屈臂用力提臀起,及时换握大分腿。
(3)弹杠时,小腿屈伸弹压杠,用力撑杠早并腿。
(4)转体时,后摆过杠分腿,纵轴转体换握撑。
(5)下杠时,踢腿远伸展髋,脚尖带动转体,依次推杠换握。
教学重点
(1)抓好成套组合中的各组动作,主要包括上法、滚翻、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支撑前摆转体180度挺身下。
(2)在基本姿势上,重点注意腿的要求,除弹杠动作外,在双杠上腿要始终保持伸直姿势。这是提高动作质量最主要的因素。
(3)在身体和心理素质上,重点提高上肢、肩带和腹背肌力量,增强耐力,克服学生的害怕心理。
(4)在能力上,使学生重点掌握主要动作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要求
(1)要抓好单个动作的教学,提高单个动作的质量和熟练性,为掌握组合动作打好基础。
(2)要重点抓好难点动作和新学动作,在此基础上复习、巩固、提高其他动作质量。
(3)要抓好素质练习,特别是要提高学生成套动作的耐力和协调性。
(4)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措施,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成套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5)培养团结互助,助人为乐,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6)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完成组合练习的信心和勇气。
保护与帮助
成套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具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要比单个动作复杂困难得多。在保护与帮助时,需要及时不断改变站位、变换手法,调整用力,同时,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对同学高度负责,方法准确熟练。此外,要根据练习者的特点和完成组合动作的情况,综合而适宜地运用单个动作的各种手法,帮助学生加速掌握动作。
学练指导
(1)先练好单个动作,提高熟练性,再进行组合练习。可以从二三个动作的小组合,过渡到全套组合也可以分前半套和后半套进行练习。
(2)重点抓好上、下法。因为上、下法难度较大,又是成套组合的主要动作,同时影响成套动作的效果。因此,要抓两头带中间。做下法练习时,可先在低杠或杠端练习。
(3)在垫上俯撑开始,蹬地分腿转体180度成分腿坐。进一步复习体会转髋分腿技术。
(4)连续的挂臂摆动和支撑摆动练习。提高力量素质和掌握正确的摆动技术。
(5)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与讨论,进一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完成动作的信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互相保护与帮助下完成组合动作,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速学生掌握动作,同时又可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指导纠正与提高
(1)联合动作姿势差、勾脚、屈腿,分腿现象多。
原因:单个动作质量没有严格把关,就急于进行成套练习,完成动作吃力,顾不上对姿势的要求。
指导纠正方法:加强对身体姿态的严格要求,提高自觉意识。同时抓好单个动作和基本姿态的练习,如压、踢、控腿等。
采用学练指导方法(1)、(2)、(5)纠正。
(2)单个动作较好,成套连接完成较差。
原因:没有掌握动作间的连接技术,成套动作不熟练或耐力差,做成套练习比较困难。
指导纠正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作连接的技术要求。通过身体素质练习,提高耐力。由小组合逐步过渡到成套组合。
采用学练指导方法(1)、(2)、(4)纠正。
(3)成套动作不连贯,明显失去节奏。
原因:动作不熟练。对成套动作的标准要求不明确,动作意识差。连接技术没掌握好。
指导纠正方法:讲解、示范明确成套动作连接要求。在提高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练习,掌握连接技术,逐渐过渡到成套动作练习。
采用教法(1)、(5)、(6)纠正。
(4)对成套动作进行保护与帮助时,手忙脚乱。
原因:对单个动作的保护与帮助不够熟练,或没有运用综合手法进行保护与帮助,没抓住主要技术环节。
指导纠正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单个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抓住主要环节,提高综合手法的运用能力。
采用学练指导方法(2)、(3)纠正。
双杠的单个动作分析
挂臂摆动屈伸上成分腿坐
由挂臂摆动开始,两腿向前上方摆起,接着收腹屈髋成屈体挂臂撑,随即利用收腹屈体的反弹力,迅速用力向前上方伸腿展髋,并立即制动腿。同时用力压臂跟肩成分腿坐。
(1)动作要点
①挂臂摆动时不塌肩、肘微屈,手握杠面偏外侧,快速摆腿;
②收腹屈髋成屈体挂臂撑要富有弹性;
③伸腿展髋要立即制动腿,然后压臂跟肩成分腿坐。
教学重点
①摆动幅度大,屈伸有弹性。
②展髋、压臂、跟肩、分腿配合好。
教学要求
摆幅大,屈伸有弹性,分腿直,不砸杠。
保护与帮助
一种是:杠下一手扶腰,一手扶背。另一种是:一手托背、一手托臀,或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这主要是用于动作的后半部分,帮助身体向上升起到杠上支撑部位,同时防止练习者的身体向前倒下。在做完整动作时,两种方法要紧密结合,当身体通过杠下垂直部位时,要及时、迅速地变换用力手法。保护与帮助的站位要靠近学生的侧前方。
学练指导
①先做挂臂摆动练习,体会挂臂正确姿势和摆动动作要点,注意先做小摆动,逐渐加大摆幅练习;
②反复练习挂臂撑收腹举腿成屈体挂臂撑,要求臀部翻出杠面以上;
③在垫上屈体仰卧,两臂体侧压垫,做向前上方伸腿展髋,跟肩成分腿坐练习;
④杠上屈体挂臂撑开始,伸腿展髋,压臂跟肩成分腿坐;
⑤支撑摆动臂屈伸,发展上肢和肩带力量;
⑥保护与帮助下完成练习。保护者托扶臀、背,帮助完成上法。
指导纠正与提高
①挂臂撑摆动时漏肩、缩脖子、撑不起来。
指导纠正方法:反复练习挂臂动作;加强肩带力量练习;挂臂撑小摆动。
②挂臂摆动时前摆“踢腿”、后摆“甩腿”时机掌握不好,摆幅不大。
指导纠正方法:采用语言提示,帮助掌握发力时机;在帮助下练习挂臂撑摆动,体会发力点;反复练习挂臂撑摆动,逐渐加大摆幅。
③伸腿方向不当,展髋不充分或腿未制动。
指导纠正方法:反复运用学练指导③、④进行练习;加标志物(如吊球)练习。
④压臂、跟肩不及时,分腿砸杠。
指导纠正方法:反复运用学练指导③、④进行练习;帮助下体会跟肩动作。
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
前滚翻成分腿坐是双杠典型的向前滚翻类动作。其技术特点,主要是依靠身体各部位的依次撑杠滚动来完成动作。有时还必须有一定的上肢力量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与空间定向能力,表现出良好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技巧性的特点。
从技术原理分析,滚翻的前半部分,先要两腿夹杠立髋,是为提高身体重心的高度,减少下肢重力的影响,节省用力,便于滚动。手靠近大腿撑杠,以及配合做上体前倒、屈臂、低头、含胸、屈髋、提臀、肩着杠等,都是为了缩短转动半径,加大翻转速度,使身体能经过头部向前翻滚。后半部分,当臀部翻过头及肩部的支点后,两臂要迅速换握成挂臂撑、压杠,是为了避免臀部翻至杠下,从而保持身体在杠水平面上,通过手、肩、臂、手、腿的依次撑杠滚动,连贯地完成动作。此外,分腿下压和压臂跟肩,也是为加大转动速度,有利于上体抬起成分腿坐。
动作要点
前半部:手靠大腿前撑杠,两腿夹杠要立髋,屈臂用力提臀起,两腿离杠肩前移,两肘外分肩着杠,屈体前滚臀过肩。
后半部:迅速换握成屈体挂臂撑,分腿、压臂、跟肩成坐撑。
教学重点
①立髋、撑杠、提臀,使腿离杠。
②换握、压臂、压腿,成分腿坐。
教学要求
要求努力做到动作连贯、圆滑、协调、姿势舒展大方。此外,要加强学生间的互相保护与帮助,防止在滚翻过程中掉下器械。为此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培养团结互助精神,同时要注意增强学生上肢力量,消除学生害怕心理。
保护与帮助
完整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手托其腿是帮助学生用力提臀和提高重心的高度,使腿离杠向前翻滚。另一手从杠下托其肩,是保护学生防止上体倒下器械。后半部分,是当学生臀部翻过头的部位后,要迅速变换帮助手法,两手从杠下,一手托其背,另一手托其臀。帮助学生完成换握成屈体挂臂和使上体向上抬起,防止学生臀部掉到杠下,帮助滚翻成分腿坐。
学练指导
①在垫上屈体仰卧,手于肩上撑垫,当向前滚动时,经换手撑地跟肩成分腿坐。反复练习。
②在低双杠上放垫子,由分(并)腿站立开始,做前滚翻分腿坐在垫上。
③在保护与帮助下在杠上做完整动作。
指导纠正与提高
①提不起臀,腿离不开杠,身体翻不过去。
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撑杠过远、没有立髋、推撑力量差等都会造成这种错误。
指导纠正方法:强调手靠大腿撑杠,腿夹杠立髋,尽量提高身体重心高度,减少用力。加强上肢的推撑练习。
采用学练指导方法②纠正。
②滚翻后,臀部漏到杠下,身体形不成分腿坐。
原因:当前滚时,没有及时迅速地换握成屈体挂臂撑,使臀部失去支撑控制掉到杠下。
指导纠正方法:重点掌握换握成挂臂撑的技术,要求在换握时,臀部保持在杠上不动。同时换握要及时,迅速。
采用学练指导方法①、②纠正。
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度下(向左转体)
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度下,是双杠典型的支撑摆动转体类动作。特点是运用支撑摆动、沿身体纵轴转体和依次推杠系列技术的有机结合来完成动作。因此,需要有较好的支撑、控制、定向、协调的能力。
动作要点
前摆时:立肩、展髋、踢腿、远伸,身体伸直顶肩,拉开肩角远伸。
转体时:接近极点转体,向右前方伸腿展髋,以脚带动左转,依次推杠换握。
落地时: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教学重点
①掌握正确的支撑摆动和转体的方法。
②明确含胸顶肩,依次推手换握的方法。
教学要求
①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做到幅度大、姿态美、动作协调、完成熟练。
②重点提高支撑力量和腰腹力量,改善肩关节灵活性,注意身体的全面锻炼。
③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完成动作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勇敢、果断地完成动作。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培养学生互教互助。
保护与帮助
站于落地同侧,先一手扶上臂,一手托送腰前摆,接着顺势两手扶腰,帮助转体跳下。
学练指导
①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概念及学习的目的和锻炼作用,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②运用程序教学,做好诱导与辅助练习。
1)站立模仿练习。由一腿站立,一腿前摆同时配合两臂的推撑动作,做前摆转体180度的练习,体会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2)由地面仰撑开始,做推手转体180度成俯撑练习,体会顶肩推手换撑的要领。
3)复习支撑摆动和前摆挺身下。
4)在低杠上练习支撑前摆向内转体90度下,体会转体动作的前半部分技术。
5)在帮助下做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度下,体会完整动作技术。
6)由小摆动逐渐加大摆动幅度,争取独立完成动作。
7)重复练习,提高质量,观摩分析纠正错误。
8)检查、评分与小组比赛,提高动作的熟练性与稳定性,并进行心理训练,熟练的掌握考评知识,在考核中保持较好心态。
③严密课的组织,建立良好的练习秩序,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积极开展互帮、互学、互比、互评活动。
指导纠正与提高
①支撑前摆时,屈髋过多,肩角拉不开。
原因:摆动不对或害怕,在前摆时,脚没有往前上伸,造成身体伸不直,肩角拉不开。
指导纠正方法:可采用学练指导1)、3)、5)纠正。
②转体时出现倒肩,或身体向前、向侧外移过多。
原因:转体时左臂支撑身体重心不好,失去支撑平衡。
指导纠正方法:可采用学练指导1)、2)、4)纠正。
③转体不充分或出现大分腿。
原因:转体时间过晚或不是以脚发力带动上体转动。
指导纠正方法:可采用学练指导4)、5)纠正。
④害怕,不敢做。
原因:怕转不过来而摔倒。
指导纠正方法:可采用学练指导4)、5)、6)纠正。
利用双杠发展身体素质组合练习
为了充分利用双杠器械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健美的体格体型,提高学生自编组合动作练习的能力,为经常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教材安排了五组素质练习的示意图(范例),供教学参考或选用,各组内容可根据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随意变换组合内容,重点加强身体某一部分的力量或柔韧性,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创编组合动作。
为了提高健身效果,不论进行哪组动作练习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姿势正确,幅度大,动作到位。
2从学生身体发展需要出发,选择组合内容,但必须注意身体各部位交替配合练习、力量与柔韧性练习相互结合,不要只选某一种练习。
3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和练习数量,提高健身效果。
4坚持经常锻炼,克服困难,培养毅力,终身受益。
双杠教与学策略
教学策略1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能力,确保安全。
双杠动作主要是在器械上通过手支撑或挂臂来完成的,因而容易失去平衡,掉下器械,发生伤害事故。因此,在双杠教学中,教师要把保护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从各方面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如经常检查器械的安全可靠性能,加强课堂组织与管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等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能力。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特点之一。教师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可以加快动作的教学进程,防止伤害,密切师生感情。学生间互相运用保护与帮助,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保证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助人为乐、高度负责等优良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此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双杠的专项准备活动。如拉肩、压肩、腹前肌的活动等,以防拉伤、扭伤。
2要认真抓好身体素质练习,不断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
要完成双杠的考核动作和组合动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素质基础。男生成套动作难度较大。因此,要想使学生能顺利地学习动作,必须在掌握单个动作的基础上,重视和抓好素质练习。着重提高肩带的挂臂悬垂力量。在教材中,介绍的双杠力量练习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应该看到,增强学生的力量素质,是加速学生掌握动作的有效方法与手段。因此,在技术练习的同时,要认真安排好素质练习,并教会学生自行看图、设计组合素质练习。
3运用多种形式练习法,增加练习次数,增大密度、强度。
要使学生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完成双杠的学习目标,每次课必须有练习次数的保证。而双杠教学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器械少、学生多,练习次数少,掌握动作慢。为加快学习动作进程,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来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如多采取集体性模仿练习;对每次学生上器械练习规定次数要求;建立良好的练习秩序,缩短器械的空闲时间;简化教法过程;简明重点地讲解与示范等,以此来尽量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次数,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4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
双杠练习比较苦,也比较累,并容易发生擦伤、碰伤等情况,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经常会出现因怕苦、怕累、怕伤,而不愿练。因此,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和双杠锻炼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不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5指导学生学会对双杠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提高自编、自练、自查、自评的能力。
进一步开阔思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自练能力、互教互学能力等。如:开展如何利用双杠为终身体育服务的专题讨论等,指导学生自发开展双杠知识竞赛和年级、班、组的双杠技能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6要注意贯彻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双杠教学。
高中双杠教材难度较大。因此,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也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器械等教学条件可以降低,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采取灵活的保护与帮助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7高中双杠教学一般与单杠教学穿插选项进行教学。也可以只选双杠一项进行教学。主要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学生兴趣、爱好及身体发展需要进行安排。
教学设计建议
1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度下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目标:
(1)正确掌握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度下动作。
(2)增强学生上肢与肩带力量,提高支撑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双杠运动健儿
李小鹏
1981年7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他出生在湖南长沙。湘江人杰地灵,造就了这位“天才”少年,从儿时开始,他的体操天赋就在同龄人中显现出来。早在1997年的世锦赛,16岁的小鹏就在国际赛场中崭露头角,获得团体冠军、双杠亚军和自由体操季军。他那时的教练开玩笑,说他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就获得金、银、铜的“大满贯”。
从那一年起,小鹏在体操上的才能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次比赛都要捧回几块金牌,在1998年的中国杯、世界杯和亚运会上也逐渐散发出光芒。尽管如此,小鹏并没有一点骄傲,每一次的比赛总要以高质量和优美的动作完成比赛,出色的心理素质在这位体操小将身上也显得极为出色。
1999年10月的天津,小鹏迎来了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相比1997年,他又多了一份从容与自信。第一场比赛,他以出色的发挥和队友顺利地拿下团体冠军。赛场上的小鹏英姿飒爽,飞鹰般展翅翱翔,蛟龙般飞舞翻腾。良好的心理素质,准确到位的动作,稳定从容的发挥,一次次地在天津体育馆掀起阵阵浪潮,一次次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10月16日下午,单项比赛开始了,人们的目光不禁都集中到了这位小将的身上。这一天,李小鹏以稳定的发挥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跳马冠军。然而却在自己的强项双杠上失误,与金牌无缘。
小鹏并没有被这次失败打倒,他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一年后的奥运会上,“一定要把这枚金牌夺回来!”为了练好那套双杠,小鹏卧薪尝胆,比以前练得更加卖力,一口气憋了整整一年。尽管在体操方面很有天赋,尽管掌握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要比别人容易,可是他一直以来都没有放松过自己,“天才也需要训练”,他说。他仍然辛辛苦苦地锤炼着每一个动作,做得完美、再完美些。有时为了使一个挂臂动作完成得更加准确、更加流畅,他常常把两支臂膀练得血迹斑斑。有一次,空翻时没掌握好,头朝下栽了下来,眼睛撞到了膝盖上,当时眼下方就被磕得青紫,他还开玩笑说自己生出个“熊猫眼”。由于长年的体操训练,小鹏的跟踺也患了劳损性的老伤。
有人问小鹏:“练了这么多年的体操,受了这么多的伤,你觉得苦不苦呀?”小鹏笑答道:“练到这种程度,我已经不觉得苦了,这是我取得好成绩所应付出的代价!”真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运动员的梦想——奥运会冠军!”2000年10月,小鹏终于等到了冲击奥运会金牌的机会,而这时的他,已俨然成为中国体操男队的领军人物。资格赛那一天,小鹏的跳马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在此项目中的“双保险”都没有成功,男团预赛的总成绩落后于俄罗斯队,排在了第二名。那一夜,体操队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的嗓子眼儿:奥运会男团冠军——16年的梦想呀!
小鹏暗暗下决心:不把前辈人的遗憾留到下世纪,一定要在悉尼奥运会上实现他们的愿望!他说他输不起,认识的与不认识的人向他投来的目光,令他无法懈怠。他说他可以忍住伤痛,但他不能接受失败,因为悉尼奥运会的魅力是充满诱惑的,如果他输了,输了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整个男团、整个国家,输了的是中国体操在世界中的地位;如果他输了,失去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块奥运会金牌,失去的是整个体操界老老少少几代人的梦想,因为在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企盼和祝福。这个19岁的运动员,他承担着的巨大压力可以说是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难得他无论成败与否,都能以坦然的微笑来面对观众!
“要相信自己,我对自己有信心!”2000年9月18日,男团决赛,小鹏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一天。那是整个中国体操队乃至所有国人的不眠之夜,那是值得所有国人永远纪念的日子,小鹏率领中国体操男队终于夺得悉尼奥运会团体冠军。成功了!这枚份量最重的男团金牌,浸透了16年的期盼呀!
然而小鹏并没有被奥运会金牌陶醉,他深知他还要拿下另一枚金牌,这就是他在世锦赛时失误的双杠。9月25日,双杠决赛开始了。一年前世锦赛上战胜小鹏夺得双杠金牌的韩国选手李周炯在小鹏之前上场,9812分,他超过了同样一位世界名将俄罗斯选手涅莫夫的9800分,获得全场第一。该轮到小鹏出场了,他要想夺得冠军,就不能有丝毫的失误!
“比赛中一定要做到心静如水,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比赛”,小鹏突然想到他很崇拜的师兄奥运会全能冠军李小双的这句话。“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比赛!”此时的小鹏比一年前更加成熟与自信,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沉住气,相信自己,我也是双杠世界冠军,绝不会比他差!
小鹏上杠了!行云流水的杠上动作,飘逸、舒展、流畅,而又极赋韵律,屈体后空翻两周下,稳稳地落地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堪称完美,全场观众被小鹏出色的技艺折服了。9825分!他终于拿下了这枚双杠金牌。小鹏激动地淌下了热泪,那是胜利者的泪水,那是成功者的泪水。他激动地说:“我多年来的体操生涯终于有了回报!”
自那一年的奥运会,小鹏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也稳坐了中国体操男队“领头羊”的位置。面对金牌与荣誉,小鹏并没有骄傲,他依旧很谦虚,依旧是那个可爱的大男孩。
小鹏那一年只有19岁,但赛场内外却有一种令人折服的魅力和大将风范。他有实力,但从不张扬;他有信心,但从不浮夸。他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他可以忍住伤痛参加比赛,把最完美的动作献给观众,却将伤痛留给自己;他的每一次反省都为以后的成功带来机会;他不断给自己增加新的目标,为以后的进步带来动力。他说:“我的目标决不仅仅是两枚奥运会金牌!”心中早已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了雅典。
小鹏是完美的,但他也并不是没有遗憾,小鹏也想冲击全能金牌,可是他的肘伤……在6个单项中,除了鞍马,几乎项项拔尖,但就因为少了这一项却很难问鼎全能冠军。他的左肘落下的老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在鞍马上的发挥。
也许,上天这种看似不公平的安排,应该是真正的“公平”。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他的得与失都应该是互补的,小鹏也是。体操是美丽的,亦是残酷的,他以一身的伤病换回了“体态优美,动作轻盈”这样8个大字,其间的艰辛也许是鲜为人知的。然而他无悔,一次次,仍然用自己的动作诠释着体操的美:激情、自信、舒展、轻盈、飘逸……
凭着小鹏在体操上的天赋和刻苦训练,奥运会之后,小鹏又在接下来的几项重大比赛中屡获金牌:“2001年东亚运动会团体、自由体操冠军,九运会跳马、双杠冠军,2002年亚运会团体、跳马、双杠冠军。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到2002年11月底在匈牙利德布勒森举行的那次赛事。这次赛事,是第三十六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这一战,小鹏一人独得跳马、双杠两枚金牌,也包揽了中国体操队那一次的全部金牌,而且还以近乎完美的动作完成了“李小鹏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接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度。赛前,小鹏还患了感冒,天天流鼻涕,有记者问他你担不担心,“担心?我担心鼻涕会流到跳马上!”风趣幽默的小鹏笑着说。
阳光依旧如此灿烂,这位21岁的大男孩掩饰不住青春的本色。在随后几天德国斯图加特的世界杯赛中,他又以9837的高分夺得双杠冠军!面对这些成绩,小鹏认真而又谦虚地说:“我非常感谢我的教练,我能获得今天的成功,是和他多年来对我的辛勤培养分不开的。”
阳光洒在脸上,笑容挂在嘴角。小鹏就是这样一个谦虚、自信、聪明、幽默、充满灵气的可爱大男孩儿,在许多金牌和荣誉面前依然心静如水,无论成败,他都能坦然地去面对。在赛场内外,体操迷总说他平易近人、有亲和力,而且很懂礼貌。在家中,父母总说他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在不比赛的时候,赛场上的他总是不忘帮队友们抹镁粉、调整器械或是劝小队员们稳住心态,在队中已成为令人心服口服的“大哥大”。2006年,李小鹏获得了世界鞍马的冠军,从而追平了李宁14个世界冠军的记录。
成为中国体操第一人
伴随着李小鹏从双杠上稳稳落地,看台上的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跳了起来,他知道,这枚金牌已是李小鹏的囊中之物。他的狂喜不仅仅是因为李小鹏为中国体操队又收获一金,更主要的是为这位顽强的老将在自己的奥运收官战中能够实现梦想而兴奋。在昨天晚上进行的男子体操双杠比赛中,最后一个出场的李小鹏用完美的表现拿到16450的全场最高分,毫无悬念地获得冠军。李小鹏的完美表演也让前一天刚刚夺得高低杠冠军的何可欣不断地说:“太漂亮太帅了,帅呆了,太佩服他了。”这句话也许代表了很多体操迷的心声。
中国体操队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只在2000年的悉尼收获过一枚双杠金牌,得主正是如今的老将李小鹏。再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李小鹏知道这将是自己的奥运收官之战,他希望用完美的表现来结束这么多年的努力。对手并不是纸老虎,进入昨天决赛的8名选手资格赛得分都在16分以上,李小鹏没有退路,与他一同并肩作战的还有老将黄旭。
主攻双杠的黄旭决赛第二个出场,也许是因为紧张,在一套动作快要结束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失误,落地后也向后退了一步,这就意味着他已经退出了冠军的争夺。压力全部落在了李小鹏身上,他能承受得起吗?杨威为这个一起征战多年的兄弟在杠上涂抹了镁粉,他希望李小鹏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一切准备就绪,李小鹏毅然上杠,一套完美的动作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完成,他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16450分!时隔八年,李小鹏再次夺得了奥运会双杠金牌,同时也将自己的世界冠军数量扩大为16个。
李小鹏夺冠后没有流泪,他的教练陈雄反而像个孩子似地哭了起来。赛后陈雄连声感叹李小鹏这次夺冠实在不易,“这枚金牌是对他的最好褒奖。”
陈雄透露了李小鹏夺冠的一个细节,他说教练组为小鹏的双杠准备了两套动作,“一套72,一套69,因为小鹏是最后一个出场,所以可以根据前面选手的情况来决定用哪套动作。在这之前,我们都是按照72的难度来准备的。第七个韩国选手完成比赛后,小鹏过来问我说用69的行不行,可以更保险点,我说可以。他又问了杨威,杨威也觉得可以,于是最后就用了69的动作。虽然难度降了,但完成得更漂亮,下法也更稳定。”陈雄说,如果要评价李小鹏这次夺冠,就是四个字——太完美了!
冠军轨迹
一次偶然的机会,国家队教练陈雄在湖南队见到了天生一双长臂,表现欲极强的李小鹏,当时陈雄就认定这个孩子行。1996年,15岁的李小鹏入选国家体操队,来到了位于北京天坛公园旁的体操馆,从此开始了自己辉煌也布满坎坷的体操生涯。1997年16岁的李小鹏就获得了世锦赛的冠军,被认定为中国体操队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李小鹏的第一个运动巅峰来自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团体和双杠两枚奥运金牌让他享受了很多荣誉,一直到2004年的雅典。
四年前的雅典,中国体操男队遭遇了滑铁卢,男团仅获第五名。李小鹏的信心受到了严重影响,先是跳马比赛中落地时坐在了地上,紧接着在双杠比赛中落地时动了一小步,只能拿到一枚铜牌。李小鹏哭了,雅典本来应该是自己运动生涯的最巅峰时刻,但没想到却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从雅典回来后,李小鹏消沉了很久。突然有一天,李小鹏想通了:四年之后的北京我还有机会!
但命运此时又给李小鹏开了一个玩笑,在2005年十运会上,李小鹏脚受伤了。在带伤参加完世锦赛后,李小鹏前往美国接受了手术。2006年底,李小鹏伤愈复出,并且在世界杯总决赛上获得双杠金牌。就在人们认为李小鹏完美复出时,他右脚第5跖骨粉碎性骨折,这次伤得更加厉害。在队友征战国际赛场为北京奥运会练兵时,李小鹏只能一个人默默在体操房进行恢复性训练,感受着孤独。随着邹凯、陈一冰等一批年轻小将的崛起,甚至有人认为李小鹏将不会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李小鹏在2008年4月世界杯德国站比赛中重返赛场,并且再次收获了双杠金牌。在随后的世界杯天津站上,再次在双杠夺金。这也保证了他能够第三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但为了确保中国男团夺金,刚刚伤愈的他没有时间来打磨自己的优势单项跳马,只能选择放弃。
在昨天收获双杠金牌后,李小鹏笑了,笑得那么开心。第16个世界冠军,李小鹏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男子体操第一人,回头看看他顽强的经历,任何的赞誉送给他都不为过。
张津京
自从“全能王”李小双因伤退役后,张津京就挑起中国男子体操队队长的重担,成了全队的领军人物。在1997年9月瑞士体操世界锦标赛上,这位英俊少年率领一批新秀勇夺男子团体冠军,他自己还第一次尝到了双杠冠军的滋味。并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作为中国体操男队“领头羊”的张津京在去年亚运会上没取得理想的成绩,前段时间训练和比赛中状态一般,人们说“张津京老了!”“张津京时代结束了!”
面对种种不利的影响。在今年5月东莞举行的全国赛上,津京以无可争议的比分取得了全能冠军,领先第二名广东的肖俊峰整整1分,并夺得单杠冠军,再一次证明自己在中国体操队的实力。
去年9月天津全国赛后,张津京的状态不太理想。曼谷亚运会的成绩也一般,6个单项中仅取一金,还不如一些新队员风光。今年3月在“美国杯”赛中仅在鞍马上取得块铜牌。一时间舆论对他很不利,甚至说:“张津京要被挤下中国男子体操队‘大哥大’的王座”。
对此种说法和看法,张津京显得非常愤慨,他对记者说:“去年亚运会和全国锦标赛我都取得了两块金牌,之所以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是因为那段日子我伤势较重影响我正常发挥,但每场比赛我都尽了最大的力,对取得的成绩我感到问心无愧”。接着他说:“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你不去帮助和鼓励他,反而对人家说‘活该’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想法”?
对于如何看待冠军,津京认为:“体操是一项竞技运动,比赛的结果会有很多因素决定,运动员的实力是关键因素,但是,还会有如裁判的公正与否,比赛环境等因素。这其中小小的一个因素就会使你与冠军失之交臂。就算一名优秀运动员,也会有受伤而发挥不好的时候,谁能保证他永夺冠军,如果因他一段时间或几场比赛没有取得冠军就否定一名运动员,或下一些没有根据的结论,我想这样的人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将要拉开战幕的天津体操锦标赛和明年的奥运会体操比赛被人们称为体操界的“世纪之战”。
记者向津京了解他现在的备战情况如何。他表示:“虽然自己身上一直有伤病,但不会影响将要进行的比赛。前段时间全力攻一个叫‘踺子180度加前手翻前直体540度的跳马动作,因手腕骨折没有完全恢复不得不放弃,现在主要是在恢复技术水平,加强动作质量。”
记者笑着问他:“在这个大赛上,给自己订了多少块金牌的目标?”津京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侧过头想了一会儿说:“夺冠是每个运动员都想的目标,而体操比赛冠军与第二名、第三名的实力差距是很小,有时是不相上下的。我自己的目标是争取双杠的冠军,其他单项也会努力争金,不过我最想得的还是最能证明一个体操运动员最高水平的全能冠军,尤其是奥运会全能冠军。”
谈到对手,津京认为被人们目前公认的男子全能奇才白俄罗斯的伊万科夫不是他最大的对手。他说:“我认为,对我夺取全能冠军,威胁最大的是俄罗斯的邦达连科,这名运动员每个单项的水平都不错,而且大赛经验丰富,发挥稳定,明年奥运会上,他可能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作为中国体操队队长,津京不但要率领新队员向国外选手挑战,而且要接受内部的竞争。不过津京坦率的说:“在国家队里,不论是组织上还是队里、教练,都不会给你太大的压力,队里给大家一个轻松的训练环境,同时让每个进国家队这个体操最高学府的人都明白,练体操不是别人要你练,而是自己要去练。只有认识了,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进去,只有练好了才会出成绩,才能在国内外比赛上夺得冠军。你的价值才能被体现出来,同时你也为队里、国家争了光。”
津京已经22岁了,作为一名体操运动员来说,将要面临退役的问题。津京表示:“打完明年的奥运会,自己将要退役了。”
一般情况下,运动员退役后,都会选择上大学。津京认为:“作为一名体操名将,退役后生存是没问题的,但自己不愿没有意义地生活下去。退役后,想让自己充充电,使自己的文化水平上一个台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不要让人说,运动员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我会选择如公关、贸易方面,不过我最想上工商管理硕士(MBA),在国内还国外读,看看情况再说。”
记者说:“你选择的这些专业,对英语要求都很高,你现在英语怎样了”?津京微微一笑,说:“还行吧,一般日常用语还过得去。”
据津京介绍,虽然队里文化课中也开了英语,但他的英语主要是他的女朋友教的。他的女友姓刘,也读(MBA)。
李月久
1957年生于辽宁营口市,1970以“跟头王”的名声入选辽宁队,从不知道何为单杠、双杠的门外汉,不断在“跟头”中总结、训练,终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体操运动员。1972年即参加比赛,从此,知道练体操也可以参赛。1980年5月牛刀小试全国体操赛,以满10分的成绩独占魁首。
1981年在莫斯科世锦赛上的995的高分惊羡世界。同时成为1983年中国男子体操队在布达佩斯首夺团体冠军时的主力队员。因其自由操动作“侧空翻转体90度接前滚翻”独一无二,被国际体联命名为“李月久空翻”。
1984年10月,李月久与体操名将吴佳妮结婚,后出国历任加拿大国家体操队教练和美国拉斯韦加斯、芝加哥等多家体操俱乐部教练,培养出了多名出色的体操运动员。
2005年12月27日,移居海外20年之久的体操宿将李月久回到中国体操队担任教练,帮助雅典奥运会受挫的队伍重振雄风。将利用自己在海外执教的经验,引进美国和罗马尼亚等体操强国先进的素质体能训练手段,协助女队教练组组长陆善真对整个队伍的训练进行设计。此外,他还将参与队伍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
接到采访李月久的任务后,我们去搜集资料,在Google搜索栏输入“李月久”3个字,在029秒内显示他的信息5,400条。
仔细地读下去,关于他的报道竟然是如此之多。可见,当初他的归来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而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不知道再去写他的时候是否还能给我们的读者带来想要的东西。
但我们没有放弃努力。
20年的期待
李月久,对于30岁以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竞技场上的辉煌时代已经非常遥远,20年的海外生涯,更使他与中国历史上发生变化最大的时期隔离。然而就像他为中国创造的辉煌岁月永远不能磨灭一样,祖国、亲人、队友以及当年的教练,永远刻在这位辽宁人的心中。20年中的每一天,他时刻不在想念他们,时刻希望有一天能报效国家。他等待了20年,也被这样的情感折磨了20年,终于当国家需要时,他抛家舍业,毅然回国。
李月久回来了。在中国体操队在雅典仅获得一块金牌,倍受外界指责时,他回来了。在体操队开始2008年的备战,期望在主场重造辉煌时,他回来了。他抛弃美国的高薪和舒适的生活,在2004年的岁末,回国就任中国体操队教练。
“跟斗王”不识体操
辽宁营口出生的李月久,父母有他们6个孩子,其中5个是男孩,当时对于长身体的他们来说,父母做的饭根本不能让他们吃饱。上学更是断断续续的,他们需要帮着父母干活,贴补家用。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的纸盒了。他说,母亲经常在做饭的时候,用米汤换下糊纸盒用的玉米或者麦子面的糨糊用来充饥……李月久微笑着给我们说着往事。
当时,年仅12岁的李月久在学校宣传队是出了名的“跟斗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被辽宁省体操队选中,走进省体操队,他最高兴的事就是终于可以吃饱饭了。白面馒头,大米饭,天天都像过年。那时,压根不知道什么是体操,甚至连单杠、双杠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的他,凭借其翻跟斗的强项不断勤学苦练。后来,李月久逐渐知道了他是在练习体操。入队第二年,李月久即被派去参加比赛,这时他才知道体操原来还可以参加比赛,才知道全国有那么多的高手,也逐渐知道了还有国家体操队,还能去参加全世界的比赛。于是,他练得更加刻苦了。
他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既然进了国家队了,就要去参加世界比赛,为国家争光。
“小个子”演绎赛场风云
李月久的身高只有1米54。赛场外,他经常被人称为“小个子”,而在赛场上,他就成了一名生龙活虎、另国内许多体操高手及众多外国体操名将望而生畏的威猛巨人。
那一天,他终于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而且从此便一发不可收,连续多年频繁出现在各种赛事的“冠军”的名单里:1974年在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赢得男子个人全能冠军,1978年在曼谷亚运会上获得自由体操冠军。1980年5月,他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中以满分10分获得自由体操冠军,这是中国体操历史上的第一个满分10分。面对即将举行的莫斯科奥运会,可以说,中国体操队已经将李月久的自由体操金牌算在了自己名下。可是在最后时刻,中国决定不参加那届奥运会。
1980年8月,在美国哈特福德举办的一次国际体操邀请赛中,李月久的嘴唇被单杠撞得断裂,牙齿被撞断半颗,但他依然带伤完成了比赛。随后他嘴里咬着纱布比完自由体操和跳马,并获得了99和97的高分。晚上11点他才被送到医院,美国医生为他缝了9针。第二天,他带伤比赛,依然夺取了自由体操冠军。
1981年12月,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莫斯科举行,这是重返国际体联的中国队第二次参加世锦赛。中国男运动员此前还没有获得过冠军,结果李月久凭借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旋720度”,夺取自由体操冠军,改写了中国体操的历史。两年后,他又帮助中国队在布达佩斯世赛上夺取男子团体金牌,再次创造历史。1984年奥运会,已经27岁的他又带领中国队赢得团体银牌。
李月久曾是那个时代中国体操运动员的标志。夺取世界冠军后,全国体操界甚至掀起了学习“李月久精神”的热潮。退役时,他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71块奖牌,其中金牌82块,是中国体操史上获得奖牌品多的运动员。在作家笔下,他曾被描写成“美的探险者”。他用技术和力量的完美表现弥补了身材缺陷。他的自由体操动作“侧空翻转体90度接前滚翻”被国际体联命名为“李月久空翻”。这是第一个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体操动作。有外国评论家甚至感叹:“中国人把李月久这样的运动员都能培养成世界冠军,看来我们国家浪费了大量人才。”
王者归来
退役后的李月久在国外做了多年的“打工教练”,也做了3年多的私人俱乐部。李月久说,自己做老板,感觉很舒服,但做的很辛苦。
问及他和中国体操队2008年的设想,他把目光望向体操房侧面墙上的“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从负开始,奋起直追”那16个大字,微笑且充满自信地说:“就是多拿奖牌,我们一定要成功。我们拥有天时、地利,努力苦练,加上人和,我们一定能成功。”
最后,我们又问他,在国外各方面条件和待遇都要比国内好得多,而且你也走了这么多年了,今天为什么还回来?他坦诚地告诉记者说:“为了荣誉,为了祖国的荣誉,也为了我个人的荣誉。”李月久说,“荣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我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是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中国人,我的心也始终在中国。因为2008奥运会要在中国举办,这是中国的荣誉,也是我曾作为一名中国体操运动员的荣誉。为了这个荣誉我回来了,因为是中国培养了我,并给了我今天的一切。如果祖国需要,我随时准备奉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