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紫·梨花白-清明祭种梅杏花岭 噩耗惊苏红遁空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斯南去世两个月之后,忆丹带着如琴和孩子们,搬回了藕香苑。

    在斯南住院之前,忆丹同如琴就已经拿到了商调函,只因手头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无法马上就回来。凄凉落寞的藕香苑,终于又迎来了孩子们的笑声。

    静怡同秦臻把子琨和斯南房间里的东西,全部腾空打扫干净,把子琨同斯南的相片,移进了静怡的房间,置放在西北边靠墙的桌上,让他们安静地陪伴着静怡,也让静怡觉得,他们并没有离开,依旧同自己一块儿生活在藕香苑。

    念平念安已经长大了,不能再住在一块儿,忆丹和如琴住进了斯南的房间,念平住在原先子琨的房间,念安则住进了北边忆风的房间。

    念安从小就喜欢音乐,在七岁读一年级的时候,便开始跟在音乐老师后面学琴,现在搬来藕香苑,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念安很开心,这样她就可以不用顾忌念平的不满,随意地练琴了。

    每当傍晚放学回家,吃过晚饭之后,就是念安专心练琴的时间,馨香流转的藕香苑,回荡起抑扬婉转的琴声。这个时候,静怡同秦臻便会搬出凳子,坐在院子里安静地听着,这琴声将她们的思绪,带向天青烟碧的远方。

    忆丹如琴回来之后,不到一年,有好消息传来藕香苑。

    这天,居委会的人来到藕香苑告诉静怡说,县里开会说了,要把莲花胡同的叶家大院,归还给叶家,准备让里面的住户全部搬走。他们知道叶子琨已经不在了,叶家就只剩下了静怡,所以来藕香苑通知,让静怡去办个手续,自己去督促那些住户们尽快地搬离叶宅。

    静怡听了,并没什么特别地高兴,那是一个见了令人伤心的地方。静怡告诉来人,手续自己会去办的,不过那些住户们就不用太催了,他们什么时候搬好了,自己再去接管不迟。

    居委会的人走了以后,秦臻见静怡依旧是闷闷地高兴不起来的样子,秦臻劝道:“静怡啊,别想太多了,房子归还回来总是好事啊。”

    “是啊,房子是回来了,人呢?子琨、斯南还有翠儿他们,都已经不在了,我要那房子做什么!”静怡叹息着,“臻儿,眼看又是清明了,斯南走了快一年了。明天我们两个去一趟林园,订十株梅树吧。”

    “好的。唉,这时间过得真快啊!”秦臻茫然地看着天空。

    到了斯南祭日的那天,秦臻同静怡一道去了林园,雇了船将十株梅树运到杏花岭附近,再请人用板车拉到了墓地,忆丹和忆珍早已等候在那里。

    忆丹他们本想要静怡别自己去运梅树,这个事情交给他们就可以了,可是静怡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她说,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去年那时,是因为当时身体不允许,才让他们帮忙的,以后只要自己身体许可,就不用麻烦他们了。

    祭奠完之后,忆丹和忆珍帮着静怡秦臻一道,将梅树分种在墓地的四周。

    静怡见去年种下的梅树,已长得郁郁葱葱了,她默默地看着它们,抚摸着每一株青梅的枝干,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与感慨。她再次站在斯南的墓碑前,风吹拂着她的头发,身旁青梅的枝叶簌簌颤动,她仿佛听见有人在轻声地呼唤。

    秦臻拉着静怡离开了墓地,回去的路上柳絮纷飞落红飘零,静怡无奈地看着这芳林幽谧浓淡如粉的春景,心底里是无尽的哀伤。

    回去之后,静怡夜不能寐,拿出纸笔,填了两首清明词:

    如梦令

    惯是凄音蓦顾,低语氤氲如诉。

    谁可解愁肠,吹起残花泣路。

    夕暮,夕暮,人与花皆无助。

    浪淘沙

    郭外杏风娆,又见丹桃。每逢春艳若醨刀。

    切切此情何以遣,付与舟桥。

    无以话遥迢,亲种梅梢。梨花落尽燕归巢。

    旧夜轻寒飞冷雨,叶叶萧萧。

    话说那苏红,一晃在青梅庵修行已有三年,每年她会下山几次回店里看看,这红尘中的生活她已经看淡,但内心深处,对斯南仍有一丝牵挂。

    这天,苏红准备下山回店里,傅妈妈知道了要陪她一块儿回去。

    苏红说道:“傅妈妈,我知道有一条小路下山还蛮近的,明天准备从小路走回去,这个天气走走路人会很舒服的。你能行吗?”“能行的,走走锻炼身体。在这儿天天山上山下,那点路不算什么。”傅妈妈笑了。

    第二天,两人便从清凉台的西侧下山,那条路平时走的人少,石阶只铺了上面一半,下面便都是上山砍柴的樵夫们踩踏出来的土路,虽然从这里下去回城比较近,但由于这一侧山峰比较难走,所以平时走的人很少,苏红同傅妈妈来这儿之后,也是第一次从这里下山。

    已经是春末夏初的季节,正是冷暖最适宜的时候,山上到处开着一簇簇一丛丛各色的花儿,松林翠嶂鸟语花香的很是怡人。苏红同傅妈妈走走歇歇,看着四周的美景,听着耳边清脆的雀鸣声,心情很是愉悦。

    快到山脚下了,苏红搀着傅妈妈的手说:“傅妈妈小心一点,马上就到山下啦。”“哎哎,红姑娘,下山以后你知道怎么走吗?我可是不认识这边的路。”傅妈妈说道。“我知道的,前两天我就问过了,从这边走过去一点点,就是杏花岭了,到了杏花岭我就认识路了。”苏红说道。“哦哦,原来这边走过去就是杏花岭啊,那是蛮近的,呵呵。”傅妈妈恍然大悟。

    两人下山之后,顺着小路拐了个大弯,终于走到了杏花岭。

    苏红记得,原先的杏花岭上是光秃秃的,现在看见上面已经长了很多的松树了,虽然不是太茂盛。咦,苏红远远看见,那山坡上还另有一小片树林,看着同青梅园的梅树很像啊,谁会在这儿种这个树呢?苏红很好奇。苏红同傅妈妈招呼道:“傅妈妈,你坐在这儿歇一歇,我上去看看啊。”“嗯,好的,我正想歇歇,你去吧。”傅妈妈拿出毛巾在脸上扇着,苏红便往坡岭上走去。

    走了一半,苏红便看到这杏花岭的山坡上有一些坟墓,原来这里是小城的一处墓园啊!

    苏红依旧向前寻去,来到近前一看,果然见是一棵棵小青梅,长得有一人高了,苏红用手抚摸着柔嫩的叶子,想着:是谁安眠于此,让生者如此地怀念,竟然种上这些青梅来陪伴他。这会是个什么人呢?她低下头来便看见,树下的石碑上刻着:斯南之墓。旁边另有几个小字——立碑人:叶静怡、秦臻。

    苏红愣了一下,不由自主地坐到了石碑前,眼泪慢慢滴落下来。

    “斯南哥,斯南哥——你怎么就走了?你才六十出头,不应该的呀,斯南哥!自从你把我保出来之后,我就去了九桐山,在那里,我找到了心中的那片净土。这几年,我一直没有去看过你,告诉你我的情况,我没有想到,你会这么早就离开我,离开这个世界啊……

    “其实,想想也挺好的,那条路,最后大家终归都是要去的,在于不在,其实都一样。斯南哥,你走了,我的这颗心也算是安定了,从今以后,不再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了……

    “斯南哥,回去之后,我会帮你烧香拜佛、念经祈祷的,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你早日去到那往生之地。阿弥陀佛!”

    苏红跪在斯南的墓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起身下山回到傅妈妈身边,面色凝重地对傅妈妈说:“傅妈妈,我们回去吧。”“哎哎。”傅妈妈跟在苏红身后,向回城的方向走去。

    回到了店里之后,苏红便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关上门休息了,她让傅妈妈告诉小莱,等晚上店里打烊以后再来叫她。

    到了晚上,店里生意结束后,小莱让其他人先回去了,自己一个人收拾完了来找苏红。苏红隔着房门对他说,让他去厨房等自己,小莱只好下楼,来到了后面的厨房,傅妈妈这时也在厨房。

    “傅妈妈,红姐怎么了?好像很不开心啊。”小莱问道。

    “唉,你不知道,那个保她出来的斯校长过世了,今天我们回来的时候,路过杏花岭看到的,红姑娘她好难过。真是,年纪也不算大,怎么就走了呢?”傅妈妈叹息着。“哦,怪不得。斯校长那人是特别好,也难怪红姐这么伤心。”小莱惋惜地说道。

    不久苏红过来了,她没像往常那样换身便装,依旧穿着庙里的衣服,头发古板地束在脑后。苏红坐到小莱对面,郑重地对小莱说:“小莱,我打算正式皈依佛门,以后这个店就全部交给你了,一切事务都由你自己打理,不要再来问我。明天我就回清凉台,以后,我不再回来了。”

    “啊,这这这,红姐,你这是干吗呀,不是好好的嘛,这哪成啊?傅妈妈,您看红姐她,这是做什么?您快劝劝她吧。”小莱猛地听到苏红这个决定,吓得说话都不利索了。“红姑娘,你……”傅妈妈还没开口,就被苏红给拦住了。

    “傅妈妈,你们都别劝我了,我想得很清楚,现在我已经没有任何牵挂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后的一个决定。就这样吧,我先回房休息了。”苏红说着站了起来。“那红姐,这店怎么办,你就真得不管了吗?”小莱问道。“一切都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苏红说着飘然而去。

    “傅妈妈,您看,这怎么办啊?”小莱看着傅妈妈问道。

    “唉,你就按她说的做吧,你可要好好地管好这个店啊!”傅妈妈无可奈何地说道。“哎,好吧。傅妈妈,我一定好好做,不让红姐操心。那,傅妈妈您呢,明天红姐回去,您也回去吗?”小莱问道。傅妈妈潸然叹道:“唉,我这是造得哪门子的孽哦!红姑娘是我带去庙里的,我自然要跟着她,不然我不放心的。小莱,你先回去,回去吧!”

    苏红回到青梅庵后,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关了一个星期,每天除了打坐喝点开水,基本不吃不喝。

    傅妈妈急得去找静元师太,师太听了傅妈妈说的情况后,告诉傅妈妈:“没有关系,好好照顾她就是了。”傅妈妈见师太很是放心的神情,没办法,只好按师太说的,天天守着苏红,不去干涉她。果然,一个星期之后,苏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找到静元师太,告诉师太,她要剃度出家,正式皈依佛们。

    师太问她:“想好了吗,你确定是真的想通了吗?”“是的,师太。现在我已经放下一切执念,可以彻底地摆脱虚妄,寻找生命的本源了,师太。”苏红用坚定的目光看着静元师太,师太满意地点点头,“好。后天上午,会有另外一个人要剃度,你就同她一起吧。阿弥陀佛!”

    到了那天上午,苏红一早起来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去佛堂。

    傅妈妈眼泪汪汪地看着她:“红姑娘,你真打算出家啊。都是我不好,我不该带你来庙里的。”“傅妈妈,不要这样说,这是我自己愿意的,同你没有关系。谢谢你带我来到这里,让我这颗不堪凋零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谢谢你,傅妈妈!”苏红温和地说道。

    “傅妈妈,以后我就留在这里了,你要是想回去的话就回去吧,小莱也会照顾你的。你若不放心的话,我来同他说,好吗?”苏红征求着傅妈妈的意见。“不,我就跟着你住在这里,我老婆子一个人,回去也没意思。”

    傅妈妈难过地看着苏红:“红姑娘,你同师太说说,我还同你住一个房间,好吗?”“那好吧,我来同师太说。你放心傅妈妈,只要你在这里,我会一直照顾你的。那我们现在先过去了啊。”苏红转身走向门外,傅妈妈紧紧跟在她的身后,两人一起向佛堂走去。

    苏红她们到的时候,师太已经在佛堂等着了,见人到齐了,师太便吩咐开始。傅妈妈同别的居士在两边观看着,苏红她们两个随着领队师傅去做剃度前的准备,另有两个师傅在着手准备器具,她们两人要同时接受剃度。

    傅妈妈紧张地站在一旁,当苏红的第一缕青丝轻轻飘落的时候,傅妈妈心里难受极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啊!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宽恕我吧,都是我一时糊涂,带她来到这儿,害了这个姑娘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苏红受剃度之后,法号静空。从此,这世界上再没有苏红这个人了,青梅庵里多了一个法号静空的师父。静空征得静元师太的允许,同意傅妈妈同她继续住在一起,以便相互照顾。

    这之后,每年的清明和冬至,杏花岭上便能看到一个青衣僧袍的姑子,有时是一个人,有时同一个年纪大她一截的香客一起,去斯南的墓前祭奠凭吊,那姑子,每每都会在梅树林里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且听下回分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