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命-后记:从男孩到男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燕书瞳

    相对于一般悬疑推理小说的普遍规律,从一开始便抛出血淋淋、悬念迭起的命案事件以吸引读者眼球的写作方式,这部“猫系列”小说中的第二部《猫命》则是考验了读者们的耐心,以及作者是否能沉敛住气、静心创作的专注态度。

    在写作第一部《猫咒》时,原本那应该是个暗含伤感的故事,但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为了不表现得过于绝望,我赋予了弟弟平治更多泼皮、叛逆及玩世不恭的人物个性。当这些性情与真诚、睿智和学识渊博对立并且结合之后,我想大部分女性都会喜欢这样的男子,更何况,平治还是一个浪漫专情的爱人。

    这就如同在金庸老爷子所构建的武侠世界,为何杨过可拥有迷倒万千女性的动人魅力:你可以坏,但你要有坏的资本,那就是英俊;你可以叛逆,但同样身具叛逆的资本,那就是冷静;你可以表面玩世不恭,但内心更需懂得深情;看似与长兄相互诋毁,却是为大哥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尽管憎恶薛丽娜的穷追不舍,但必要时仍旧能够施以援手;对待坏人嫉恶如仇,绝不姑息手软……在这个故事中,平治把所有的深情、宽容,以及保护,都给予了自己的小妹妹,并且对于爱情则是保有自己的原则,对待家庭更是外冷内热、重情重义,我想——这就是该人物个性魅力的灵魂所在吧!进而,也就延续创作了这第二部系列之作——《猫命》。

    如果说第一部《猫咒》是以大哥沈平凡为第一人称讲述兄弟妹之间,以及他们和父母及亲属之间温暖人心的亲情故事,而这第二部《猫命》则是以弟弟沈平治为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悲伤悱恻的爱情故事。

    此外,虽然上部是以大哥沈平凡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全貌,但其实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都落脚在弟弟沈平治的身上。于是,这第二部《猫命》便名正言顺地将故事的重点核心落在了弟弟的肩上,视点也是自然而然地转化到以弟弟沈平治为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将幕后人物完全推到前台的设置手段,就如同我们看不到身后的发生,特别是对于爱情的盲目态度,使得一向睿智的弟弟失去了身为局外人的理智与判断。

    在第一部《猫咒》中,由于故事是以哥哥沈平凡为第一人称来讲述,读者并不清楚弟弟沈平治的内心活动,所以弟弟给人最初的印象不仅有些小坏,甚至邪恶不羁,显得比较腹黑。所以,当这第二部以弟弟为第一人称来讲述整个故事,则是很好地补充了上部人物内心活动的缺失,进而也使得人物性格的塑造愈加立体且丰满,整个“猫系列”人物和事件的层次更加纵横交错,故事的内涵也是愈加丰富而深刻。

    纯粹的悬疑推理小说,一旦捅开了那把解密的钥匙,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已无任何吸引的力度,想必很难有一半以上的读者,会对这类作品进行第二次品阅。所以如何让推理小说变得耐读耐看,让读者在享受了第一轮解密的快感之后,对作品本身反复回味,这也是我在该系列这第二部的作品当中,想要尝试的方向及所付出的一系列努力。

    日本的推理小说之所以风靡全球,也是因为其题材与类型的多样化,特别是日本的推理小说家不仅沉迷于谜题的设置与解答,更是抱以肩负责任和使命的态度,对社会等不公正现象以起到针砭时弊、启迪人心的鞭策作用,所以社会派推理小说在日本的推理小说界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也从而涌现出如松本清张、东野圭吾、宫部美雪等一大批社会派推理大师。

    基于此般抱负,我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来交代以“基因治疗研究所”为事件的中心,展开了纷繁复杂多变的人物群像关系。尽管表面看似与案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那些瞧来漫不经心的生活细微之处却是环环相扣,不仅绘制成了一幅人生百态的生活画卷,更是最终构成了案件的本质,以及成为了读者获取线索、侦破案情的关键点所在。

    另外,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毒,无论在医学界亦或生物学界,这都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论题。本书在保证故事性好看的原则上,对这个话题进行了个人推理性的阐释,以呈现整体故事的广度与深意。特别是针对BT-513毒蛋白的虚构和预设,这就如同法国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所执导的那部经典科幻动作大片《超体》(Lucy)中所提及的一种虚构的毒品CPH4,可激发人类潜藏的全部超能力的预想与演绎,表明了我对转基因食品的个人预见性态度。也可以说就此论题,小说《猫命》难免带有一丁点儿科幻的迷人色彩。

    在上一部《猫咒》中,尽管弟弟沈平治表现出其非凡的聪明和才智,但对于身为作者的我而言,终究塑造了其形象上的泼皮及玩世不恭的一面,这既是他的魅力所在,但也是他的性格缺陷。所以,可能在一部分读者看来,弟弟沈平治始终是个孩子,缺少男性成熟稳重的一面,因而我在这部《猫命》中想考验一下弟弟的担当。

    虽然这些考验都在我的设计当中,也在我写作能力的把控之中,但在没有形成文字之前,小说里的每一个结点都像是一处分岔路口,对于塑造人物命运则是充满了无限的未知。所以在几经权衡之后,我选择采用以爱情的手段,力图让平治迅速成长起来。因为我相信:也唯有爱情才能让人获得自心灵至生命、从量变到质变、从自由到开阔、从放荡不羁到自我约束……这些人生经历中最为跨越性的飞速成长。想必,这也正是此部《猫命》中最为重要所肩负的创作使命。

    在我看来,“智慧”一词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聪明,而是代表了他对于人生和命运的领悟与解读,因而智慧的含义显然要比聪明延展、丰富且宽泛得多。所谓“大智若愚”,正是聪明之后的大智慧、大感悟、大人生、大慈悲,甚至是普度众生……尽管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众人皆锋芒毕露,极唯恐落于人后,就连在第一部《猫咒》中看似智慧非凡的弟弟沈平治,却也难逃锋芒毕露的窠臼。

    虽然弟弟用他的慵懒及看似无所谓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他的锋芒毕露,但他太过恃才傲物,一味追求个性上的放纵,难免缺少心智间的收敛。一个人的成长,成熟伴随着智慧,这是我对弟弟沈平治所赋予的期许,所以我便采用爱情作为了一副“药引”,人生的大喜大悲本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猫系列”第一部《猫咒》中,弟弟沈平治用他的高智商与冷静层层剥开了十八年前,兄弟妹三人之父亲的死亡原因;但正如本书的题记所言:原来,我们任何人在爱情面前,都会显得如此渺小,如此软弱且无力。——因而在面对爱情时,平治也会迷失方向,失去了最初的判断能力,被困在了案件的棋局里。所以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猫命》更像是一部爱情小说,不仅有弟弟沈平治的爱情,更有围绕在其周边人物对于爱情的追求、深化及讨论,这其中就包括了大哥沈平凡和女博士方晴之间那场看似遥不可及的爱情姻缘。

    我在创作这部《猫命》期间,为了配合人物的命运,反复聆听着林海的《猫》。一遍遍感受于这张动人的专辑,音乐宛如一条涓涓浅恬的小溪,尽管偶有激越而起的水花,却是仍旧不失洁净且清澈。由此,我也将针对故事里的女主人公——艾哲的同情全部皆投射在此次创作旅程的冒险之中。

    故事里的那只弃猫——小灰是我的真实经历: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飘着濛濛冬雨的下午,我到解放碑办事,看到一处商场附近的纸盒内蜷缩着一团小绒球,那只一个月左右的小猫正哆哆嗦嗦地淋着细雨。当时,我站在冬雨中,见那猫咪可怜,心想倘若没人肯收养这只小猫的话,我就把它抱回家吧!大概等了五六分钟,见一个路人因恻隐之心,将那只猫咪抱走了离开,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算终于放下,这便是小灰的原型。小灰的命运和林海在创作《猫》时,所收养的那只猫咪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想——这就是创作的缘分吧!

    另外,第一和第二部所反复提到的凤仙花则是源自于我的童年记忆:每到春天,我们厂区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会撒上几颗凤仙花的种子。一到暑假,凤仙花开,女孩们便会将花朵与明矾捣碎,彼此之间互染指甲。那因是我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也一并记录在了故事中,也算是对儿时的感怀及留念。

    之所以,这第二部“猫系列”被取名为《猫命》,我是想说:命运是多么让我们身不由己的事件,不仅改变着故事中男女主角的命途,也正改变着我身为作者,以及每一位读者的人生。

    二零一八年九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