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智慧书-管子的美德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管子(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颍上人。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管仲少时丧父,生活贫苦。后来辅佐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国君之位,公子纠死后,在好友鲍叔牙的引荐下,担任齐国上卿。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管仲也因此被称为“春秋时期第一名相”,齐桓公将其尊称为“仲父”。

    管仲工、农、商、兵并重,反对空谈,主张以改革富国强兵。在政治管理、经济改革和吏治建设上,都提出了十分独到的主张和见解。《管子》一书不是管子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部论文集,现存76篇,内容极其丰富,包含道、名、法诸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有节有制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

    —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老百姓征收赋役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各种花费要有节制。

    土地能够创造财富,但却有时令的限制,人虽然辛勤劳动,但也有需要休息的时候。

    好的统治者不会奢侈无度地剥削百姓,只有爱国爱民,体恤百姓,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杨广当上皇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东都洛阳。这项工程规模十分浩大,每月征调二百多万名民夫,从江南运送各种奇材异石。一次,为了从江西运一根大木头,竟然征用了两千名民夫。很多人在建造工程中被活活累死了。

    洛阳建好后,杨广又命令在洛阳西郊建一座大花园,取名“西苑”。“西苑”占地二百多里,苑内有一个大湖,其中修建三个高一百多尺的仙岛,每个岛上都修建有亭台楼阁,很是壮观。但是,在建造西苑的过程中,同样耗费了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弄得百姓叫苦连天。

    洛阳和西苑刚刚建好,杨广又下令挖掘大运河。首先开凿的是通济渠。通济渠西起洛阳的西苑,东到淮河边上的山阳,勾连洛河、淮河、黄河,然后接上春秋时期开凿的邗沟,通向长江。接着,大运河又向北开凿永济渠,直到涿郡,南面开凿江南河。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大运河才全部完成。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它是由无数百姓的血汗建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人被活活累死。

    杨广奢欲无度,滥用民力,最终使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起义。在起义军的猛烈进攻之下,隋朝的统治在一瞬间土崩瓦解,隋炀帝杨广众叛亲离,于大业十四年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现如今,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外来诱惑时时进攻人们脆弱的心理。很多人希图日子过得好上加好,于是不停追逐财富、地位,让自己像一匹马一样奔跑不停,直至生命终结。

    有节有制,是管子主张改革、富国强兵的一个理论。他认为,人们对财富、地位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要体现在不挥霍无度的消费上。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节俭才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安邦定国的法宝,节俭不仅是持家的根本,而且是强国的有效途径。

    务实不傲

    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的成功取决于艰苦的努力,事情的失败往往是因为骄傲自大。

    人做事之前一定要先认真思考,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务实不傲、持之以恒。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务实不傲往往很难做到。创业难,坚持务实不傲更难,很多人在创业初期都能做到兢兢业业,但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之后,骄傲往往也就随之出现了。

    正所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人有了成绩之后仍然务实不傲,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李存勖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当时后唐周围强敌环伺,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也对其虎视眈眈。面对这种复杂严峻的局面,刚刚继位的李存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为了争夺天下,完成父亲的遗愿,李存勖决定先训练一支具有顽强战斗力的军队。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李存勖终于统一了北方,即位称帝。

    但是李存勖在统一北方之后,便认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了,于是渐渐地骄傲自满起来。李存勖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开始贪图享乐,之前的警惕之心全然消失了。

    李存勖生活非常腐化,常常叫人出去掠夺民间女子,也不问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是美女,就抢回来供他享乐。此外,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李存勖还把唐朝末年遣散的宦官全部召集回来,进宫听他使唤。他优待宦官,把他们当作心腹,朝政日益混乱。

    李存勖整天沉浸在享乐生活中,将打天下时的艰苦忘得一干二净,当年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却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遭到迫害。因而,李存勖在仅仅当了4年的皇帝之后就众叛亲离,后来,在叛乱中被乱箭射死。后唐国势也渐渐走向衰落,很快就灭亡了。

    人的出生有贫富,但成长无贵贱。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人来说,想要在社会上闯出一番事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脚踏实地地务实去干,就会拥有光明的未来。相反,如果有了成就但不戒骄戒傲,事业也会滑坡,甚至会变得一无所有。

    一只蚊子自认为能战胜狮子,想和狮子比比谁更厉害,它吹着喇叭飞到狮子那里挑战。蚊子冲到狮子脸上,专咬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抓破了脸,可就是逮不到蚊子,只好认输。

    蚊子战胜了狮子,非常得意,继续吹着喇叭,骄傲地在空中飞来飞去,不小心落到蜘蛛网上,被蜘蛛抓住了。蚊子在临死时,悲叹道:“我已经战胜了强者,却即将被弱者吃掉。我太自大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骄傲自大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然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但仍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所击败。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后面有能人,骄傲自满的人一定无法得到最后的胜利。所以,在奋斗的路途中一定要谨记务实不傲。

    以理服人

    不喜赏,不怒杀。

    —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君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就随便赏赐,也不能因为一时的生气就擅自处死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位高权重者也不例外。

    在古代,君主处于特殊的地位,操纵着百姓的生杀大权。如果完全由着自己的喜好,高兴了就随便赏赐,生气了就随便杀人,必定会招来百姓的怨恨,引起百姓对国家法律的质疑,从而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必须有所规范,要懂得约束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仅凭个人好恶任意行事。

    张释之是汉朝南阳郡人,汉文帝时为廷尉。廷尉一职是当时的最高司法官。

    有一次,汉文帝外出巡视,经过渭桥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从桥下窜了出来,把皇帝驾车的马吓了一跳,马惊飞奔,差一点把汉文帝从马车里摔出去。汉文帝十分生气,立即派侍从把那个人逮起来,交给廷尉张释之去治罪。

    张释之提审那个人时,那人回答说:“我从乡下来到城里,听说皇帝出巡,街上禁止通行,就躲在桥下。等了好久,以为皇帝的圣驾已经过去了,便钻了出来,谁知正好撞上皇帝的车马。”张释之认为那人不是有意而为,于是判他罚钱赎罪。

    汉文帝得知后生气地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害得我差点摔出去,应该处以死刑!”

    张释之从容地回答说:“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所共有的,我也是依照法律来判决的。那人的行为不是故意的,对您也没有造成伤害,因此罪不当诛。如果因为您是皇帝,就擅自更改法律条文,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不会再相信法律了。如果您不按照法律办事,那么老百姓又怎么能够服气呢?希望皇上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情。”

    汉文帝认为张释之说得非常有道理,就采纳了张释之的意见,只处那人罚金,不再加重处罚。

    汉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并且开创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关键就在于他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不以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做决定。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都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如果这时你身边有人肯站出来对你进行规劝,或者提出跟你截然不同的建议,你应当做的就是好好地思考一下对方所说的,而不能因为对方扫了你的兴致、拂了你的“面子”而盲目地冲对方发火。否则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只会离你越来越远,而你也将渐渐被人孤立,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可能会为时已晚。

    当然,他人的建议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至少能够让你稍微放慢“冲动”的脚步,停下来仔细地想一想,然后再去重新做出选择。只有这样,人才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所以,人在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切记不要依据自己的喜怒哀乐判断是非,更不要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

    以身作则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

    —管子

    这句话的话意思是:如果国君以身作则,率先遵守国家的法律,那么人民就会自觉守法,法律就很容易在国家中施行。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君主制定法律、确立礼仪,首先要自己自觉遵守,以身作则。如果自己制定的法律自己都不遵从的话,那么天下的百姓又怎么会遵从呢?如果百姓都不遵从国家的法律,国家必将陷入混乱。

    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孙权相比,军事实力最强。这固然与他的深谋远虑分不开,也得益于他的军令如山、纪律严明。

    曹操曾经颁布过这样一条军令,即部队在行军的时候,如果践踏了百姓的庄稼,那名士兵就要杀头。在一次行军的时候,曹操的马因为受了惊吓不慎踩到百姓的庄稼,当时曹操就要给自己定罪,这时,曹操身边的谋臣对曹操说:“战马受惊闯入麦田,完全是意外,不是存心违法,因此不用治罪。”

    曹操见谋臣不肯给自己定罪,便要拔剑自刎。部下急忙拉住曹操,劝阻道:“您是统帅,责任重大,怎么能随便轻生呢?”曹操叹了口气说:“正因为我是统帅,所以更应该自觉遵守法令,即使不处死,也一定要受到处罚!”说着,用剑“唰”的一下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损毁,所以,在那个时候,割掉自己的头发就算是一种象征性的刑罚。曹操割发代首的事情,立即在全军将士中传开。士兵们见曹操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于是人人自觉遵守军令,不敢违犯。

    有些人认为,曹操这么做未免多余,他是军队的主帅,就算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也没必要拔剑自刎。但事实上,正是因为曹操三军主帅的身份,他才更应该以身作则,因为曹操非常清楚,政令是他颁布的,所以在他触犯了政令时,军中所有的人都会看着他。在将士们的心里,他是三军的“老大”,也自然就是三军的表率,如果他自己在关键的时候都不能起到表率作用,那么以后谁还会去遵从他的政令呢?虽然曹操只是以割发代替削首,但是这无疑等于告诉了全体将士,他绝对是一个以身作则的人。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为了团结西北的少数民族,把元朝的残余势力孤立起来,他曾下令大力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组织茶马互市。当时,西北少数民族过的是游牧生活,以肉食为主,茶叶有助于消化,所以对他们来说不可或缺;而明朝政府要加强防卫力量,所以必须拥有大量的战马。一边是有马无茶,一边是有茶少马,因此组织茶马互市,对明朝政府和少数民族都有好处。

    然而,一些投机商人为了牟取暴利,想尽一切办法破坏茶马互市,大搞走私。一方面,他们把茶叶偷运出去,高价卖给少数民族;另一方面,他们又把马匹偷运回来,在内地高价贩卖。这种情况日益严重,终于引起了朱元璋的关注。于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下令严禁茶马走私,对违犯者从严处罚。

    欧阳伦是朱元璋的驸马,依仗皇亲的特权,大肆走私,赚取了不少钱财。朱元璋的禁令下达后,欧阳伦满不在乎,甚至大张旗鼓地在陕西组织了一次很大规模的走私活动,还公然让地方官给他私收茶叶。

    朱元璋知道以后,十分生气,但是念及欧阳伦是自己的女婿,不禁犹豫了起来。如果要依法严惩,女儿就成了寡妇;但若不依法处置,又如何服众?朱元璋最终还是觉得公务大于私情,于是下令将欧阳伦依法赐死,斩首示众,并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与此同时,朱元璋对忠于职守、严格执法的兰州河桥吏进行了表彰,派特使专程到兰州向他表示慰问和嘉奖。

    其他走私商人看到连欧阳伦都被处死,再也不敢走私了,茶马互市逐渐恢复了正常。

    从私心的角度说,朱元璋肯定不愿让自己女儿守寡。但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又刚刚得到天下,所以必须以身作则,坚定地执行法令,只有这样,天下的百姓才会真心归顺于他,明朝的江山才能更为牢固。

    曹操割发代首、朱元璋斩驸马保茶马互市,这都是自觉遵守法令的典范。在今天,遵纪守法、以身作则,更应成为每个人修身律己的必修课。

    予之为取

    知予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智者懂得给予,因为“给”是为了有所“得”,这是治理国家政事的法宝。

    给予和获取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古代,“予之为取”的思想,不止用于内政,还经常用于外交。在一些关乎国家利益的事件中,“予之为取”是一项常被运用的计策。

    鲁庄公三十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眼看就要被打败,于是提出与齐国和解,齐恒公同意了,定好日期,在柯会盟。

    按照当时的规定,立盟约的人要把牛血涂在唇上,以示诚意。但是,当齐桓公正要伸手沾血的时候,鲁国大臣曹沫猛地冲上来抓住齐桓公,从怀里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顶在了齐桓公的脖子上。齐桓公惊慌地问:“你想干什么?”曹沫说:“我们鲁国连年战争,眼看就要亡国了。你们齐国不但不保护我们,反而依仗自己强大欺负我们,抢占了我们汶河以北大片的肥沃土地,今天就请你把土地归还我们!你要是不答应,我们就同归于尽!”管仲看到情况危急,赶快示意齐桓公答应曹沫。齐桓公看到自己无法脱身,只好答应下来。

    会盟结束后,齐桓公越想越生气,明明鲁国有求于己,自己却无端受了污辱,于是便想杀掉曹沫。管仲对齐桓公说:“您是一国之君,既然当众答应了人家,就应该说话算数。归还鲁国的土地,表明您很讲信用,这样您会赢得各国诸侯的拥戴,这样才可以成就霸业。要是违反诺言,失信于诸侯,那损失可就大了。”齐桓公想了想,觉得管仲说得很有道理,就如数归还了鲁国的土地。诸侯们听说这件事后,都佩服齐桓公讲信用,于是纷纷归附齐国。

    鲁庄公三十一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自带兵讨伐山戎,并灭了孤竹国。这样,齐国一下子多了五百里的土地。怎么处理这些土地呢?管仲对齐桓公说:“我们这次出征并不是为了获取土地,扩大疆域。再说,山戎和孤竹距离齐国遥远,我们很难管理。所以,您不如把这些土地送给燕国。”齐桓公觉得管仲说得对,就把山戎和孤竹国的五百里土地都送给了燕国。

    齐桓公班师回国,燕庄公亲自送行。一路上两人依依不舍,不知不觉出了燕国边境五十多里。按照当时的规矩,诸侯送诸侯,不能送出边界。他们分手的时候,齐桓公才猛然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把这五十里土地也割让给了燕国。

    诸侯们看到齐桓公千里迢迢地援救燕国,打了胜仗又不贪图土地,没有一个不佩服的。从此,齐桓公的威信便在诸侯中更高了。

    在这两则故事中,齐国表面上看似乎吃了大亏,实则不然。齐恒公千里迢迢救燕,胜了不贪占燕之土地,这是一种很好的外交政策,因为你赠给别人东西,别人也一定会回馈于你。齐国表面上是“给予”,但正是他们这一系列的“给予”措施,使齐桓公获得了当时各国诸候的拥戴,为其成为天下的霸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予之为取”与“舍得”一样,均为人生智慧。人生在世,就是一舍一得,一予一取的过程。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多想想能够给予别人什么,而不要光想着怎么从他人那里去获取,这样才能获得人心,拥有更多的朋友。

    宽宏大量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君如天地日月。

    —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君在用人方面应该像天地对待万物那样,像日月对待人间那样,具有宽宏的度量。国君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有大公无私、宽宏大量之心。

    领导者在用人的时候应该有宽广的胸襟,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利益,要从事业发展的角度选拔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当然,举贤不避亲,可以用自己亲近的人,但是更要敢于用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人,既要用本地的人才,也要敢于任用他地的人才。只有这样,事业才能够发展得更好。

    秦王十年,在秦国内部发现间谍,于是秦王嬴政颁布了一项政令:所有在秦国做事的外国人,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秦国。

    丞相李斯原本是楚国人,自然也在被驱逐的行列中。秦国一天天强大,眼看就要统一天下了,但就因为出现了一个间谍,就要把在秦国做事的外国人赶走,这样做太没有道理了,而且对秦国来说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于是,李斯给秦王上书,把历史上其他诸侯国客卿对秦国做出的贡献跟秦王统统说了一遍,并且讲明了驱逐他国客卿造成的严重后果,奉劝秦王要有广阔的胸襟,只有借助众人的力量才能够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秦王嬴政看了李斯的上书,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撤销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等人的官职。此后,秦国国势日益强盛,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了天下。

    在各诸侯国中,秦国偏处西隅。起初,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跟其他诸候国相比都比较落后,当时各诸侯国也都瞧不起秦国,很少与之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占秦国的土地。秦国最终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这些君主胸怀宽阔,广纳天下英才。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能够让弱小的秦国成就霸业,主要是靠了百里奚、蹇叔、孟明视等人的辅佐。

    百里奚本来是虞国人,拥有非常出众的才能,但是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一直没有人引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穷困潦倒。后来经过宫之奇的推荐,他才勉强做了虞国的大夫。但是没过多久,虞国就让晋国给灭了,百里奚成了俘虏,被押到晋国。正好赶上晋献公要把女儿嫁给秦穆公,需要一些奴仆作为陪嫁,百里奚就这样成为了陪嫁品,被送往秦国。当时的百里奚并不愿意当陪嫁品,于是走到半路,便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跑了,但被楚国人把他当奸细抓了起来,押送到南海去放马。

    秦穆公办完婚事,见陪嫁奴仆的名单上有个百里奚,却没见到这个人,一问才知道他在半路上跑了。秦穆公一心想称霸中原,所以正在四处搜罗人才,他早就听说过百里奚的名声,于是派人四处寻找百里奚。派出的人回来报告说,百里奚在南海给楚国放马。秦穆公本来想派使者带着自己准备好的厚礼去见楚王,赎回百里奚。后来一想,如果礼物太贵重的话反而会引起楚王的猜疑,于是就按照当时市场上买卖奴隶的价格,用五张羊皮赎回了百里奚。

    秦穆公见到百里奚后,便立刻向他请教富国强兵的方法。于是,百里奚开始长篇阔论地讲起来,句句都说到了秦穆公的心坎上。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他的好友蹇叔,说蹇叔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于是,秦穆公马上派人带着厚礼把蹇叔请到秦国。之后,秦穆公任命百里奚为左相,蹇叔为右相,让他们来主持政务。后来,秦穆公发现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和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都拥有非常高强的武艺,就分别任命他们为大夫,管理军事。有了这些人才的辅佐,秦国渐渐强大起来,最后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秦穆公也最终成为天下的霸主。

    秦穆公怜惜百里奚的才能,所以对百里奚格外宽宏大量,而百里奚也正是为回报秦穆公宽阔的胸怀,心甘情愿地为秦穆公效劳,君臣一心,终成一番伟业。

    “人才问题”是社会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作为领导者,不可能事事都自己亲历亲为,必须知人善任,把各类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各负其责,各展其长。因此,人才选拔在领导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衡量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得人者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播种一次就会有一次收获的,是种植谷物;播种一次就会有十次收获的,是栽种树木;播种一次就会有百次收获的,是培植人才。

    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在宴席上,刘邦对手下大臣说了这样一段话:“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了张良;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断绝粮道,我比不了萧何;论统帅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比不了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而项羽手下虽然有一位范增,范增却无法得到信任,这就是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

    刘邦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即要想取得成就、获得成功,除了自己要努力奋斗之外,借助他人之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知自己埋头苦干,即便是强如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最终也只能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而如果能够正确借助他人的帮助,那么就算是你在某一方面、甚至某几方面存在“短板”,你同样可以获得弥补,最终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呢?友情绝不是凭空出现的,只有通过点滴的积累、精心的呵护,才能使之长存。在这一方面,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国大军平定叛乱凯旋而归,楚庄王在宫内设宴款待群臣。席间轻歌曼舞,觥筹交错,酒到酣处,楚庄王甚至叫出自己的嫔妃前来助兴。其中的一个嫔妃名叫许姬,生得十分美貌,深得楚庄王的宠爱。

    宴会上,楚庄王兴致极高,便让许姬轮流为群臣敬酒。突然一阵疾风刮过,吹灭了宴席上的蜡烛,屋内立刻变得一片漆黑。这时,一个大臣竟然斗胆去摸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下衣袖才得以挣脱,同时还扯下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缨带。

    许姬摸黑回到楚庄王身边,将此事告诉了楚庄王,并请求楚庄王点亮蜡烛,以找出不敬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得点燃蜡烛,而是说道:“我今天在此摆宴,只是想与众位大臣尽欢而散。现在请诸位都扯掉自己的帽缨,然后继续饮酒。”

    听完楚庄王的话,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缨扯了下来。楚庄王这才让人点燃蜡烛,与大家继续饮酒。对于有人调戏爱妾之事,再没有提起过。

    七年后,楚庄王出兵伐郑。大臣唐狡身先士卒,奋力拼杀,勇不可挡。最终楚国军队打败敌军,一直攻到郑国都城之前方才罢休。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唐狡却表示不要赏赐。原来他就是七年前在宴会上酒醉无礼之人,今天此举,只是为了报答楚庄王不计前嫌的大恩。

    楚庄王在宴会上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使他获得了一员猛将,可能这是当初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其实,只要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付出自己的真心,那么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获得对方真心的回应。

    当然,有得人者,必然就有失人者,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

    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王,他的残暴统治让国人苦不堪言,并最终爆发了起义,将夏王朝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夏桀原本有个很好的开端。

    据史料记载,夏桀才智过人,他身高八尺,力大无穷,能够以一人之力生擒兕、虎等猛兽。他即位之初,就带兵平息了叛乱,其智勇深得大臣的敬佩。

    但是,好景不长,身居高位的夏桀很快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他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贪图享乐,劳民伤财,凭借武力威胁各地的民众。初时,人们尚且惧怕夏桀,敢怒不敢言,但诸侯离心,人心已叛,夏王朝也最终在诸侯与民众的反抗之中,走向了灭亡。

    有道是“得人者强,失人者亡”,自古以来,人心向背就成为衡量统治者治理能力的标尺。国家是这样,个人同样如此。

    春秋时期的豫让,曾经在范氏和中行氏门下为宾客,后来又投靠在智氏门下。赵襄子诛杀智氏后,豫让几次三番刺杀赵襄子,欲为智氏报仇。被捕后,赵襄子问豫让:“范氏和中行氏都曾是你的主子,他们被杀后也没见你为主报仇,可这次你为什么非要舍身报仇呢?”豫让答道:“范氏和中行氏用普通人的待遇对待我,所以我也以普通人的方式对待他们;而智氏以国士的待遇对待我,所以我也用国士的方式对待他。”在这里,豫让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全才”,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因此,选拔各方人才,学会与人合作,寻找共同利益和目标,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之一!

    赏罚分明

    见其可也,喜之有征;见其不可也,恶之有刑。

    —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人们做好事,不仅要表现出高兴,还要有实际的奖赏;见到人们做坏事,不仅要表现出厌恶,还要有具体的惩罚。

    在当今的媒体舆论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问责机制”这样一种说法。何谓“问责机制”?其实就是出了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人承担责任。这样,当一个人有了在风险中承担责任的意识之后,他就会在做事时更加尽职尽责。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将“问责机制”发挥到了极致,他就是商鞅。

    商鞅原名卫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听说秦孝公招揽人才,便前往觐见,提出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得到秦孝公的赞许。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开始实行变法。其中的一项就是实行连坐制度,即一家有罪,九家揭发,若不揭发,则十家连坐。商鞅制定的法律规定:不揭发检举的人将被处以“腰斩”的刑罚,揭发检举之人则可以获得同斩敌人首级一样的赏赐,窝藏有罪之人与投降敌国之人同罪,而投降敌国的惩罚是本人斩首,全家罚为刑徒。

    商鞅执法非常严格。有一次,秦国太子犯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会信任朝廷了。所以,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就应当代为受罚。”于是,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子贾治了罪,一个割掉鼻子,一个在脸上刺字。从此,王公大臣们再也不敢乱法了。

    经过多年治理,秦国越发富强,周天子派人送来胙肉,献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中原诸侯纷纷道贺,魏国甚至将西河之地割让给秦国,自己迁都于大梁,借以躲避秦国的锋芒。

    在人际关系中,“裙带关系”向来是一大忌讳。因为有了“裙带关系”,就产生了远近亲疏、人情、“面子”,问题往往也就随之产生了。大到一个组织,小到一个家庭,给有“裙带关系”之人以奖赏,必定会有人不服气;给有“裙带关系”之人以惩罚,又会有人失了“面子”。因此,管理者或位高权重者往往因此而陷入两难的境地。长此以往,赏罚将不再分明;赏罚不明,则无法服众;无法服众,组织的效率必将降低,利益也将受到严重损害。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赏罚分明都应该是地位高者必有的行为方式。

    齐威王是战国时齐国的君主,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孙膑为将,改革政治,增强国力。他曾在国都临淄稷门下设立讲堂,聚集多家学者,让他们各抒己见,研讨学问,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之一。

    在有关齐威王的各种历史记载中,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他赏罚分明的用人制度。齐威王刚刚即位之时,并没有亲自治理国政,而是把行政权力下放给卿大夫,自己只是从旁观察、暗中寻访。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齐威王觉得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于是开始了自己的治国行动。

    齐威王首先召见了掌管即墨一地的大夫,对他说道:“自从你治理即墨以来,我每天都能听到关于你的怨言。但是,当我派人去即墨暗中察访时,却看到那里的荒野都开垦为良田,百姓富足,安居乐业,齐国东部也因为你的治理而安定无事。看来,你没有收买我的左右,让他们替你说好话。”说完,便奖赏给即墨大夫万户侍奉。

    接着,齐威王又召见了掌管阿地的大夫,对他说道:“自从你掌管阿地以来,我每天都能听到对于你的称赞。然而,当我派人去阿地暗访时,却看到那里田地荒芜,百姓贫苦。赵国派兵攻打甄地,你不出兵相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一点行动都没有。看来,你一定是重金收买了我的左右,让他们为你吹捧。”说完,便下令处死了阿地大夫。那些曾经受贿的左右亲近也均被株连。

    齐威王这一赏一罚,使得齐国官吏无不动容。群臣之中,再没有人敢文过饰非、收受贿赂,人人尽职尽责,令行禁止,终于使得齐国大治。

    在当今社会,有抱负的人如果真想成就一番事业,赏罚分明绝对应当是其处事的重要原则。正所谓“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家庭中,只有坚持这样的原则,做事才能够使他人信服,而这正是事业、人生成功的基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