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智慧书-荀子的美德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荀子(约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50岁时才开始游学,在齐国稷下名声鹊起,号为“最为老师”。荀子曾三度出任祭酒一职。后来到了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其间还先后到过赵国和秦国。春申君死后,荀子定居在兰陵。

    荀子与孟子一样,都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荀子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学说的长处,融会贯通,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荀子》一书现存32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自立自强

    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消国之患也。

    —荀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没有力量,想要依靠外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消弱国力的做法,是国之大患。

    外援是很重要的助力,不仅国家需要,普通人也需要。但外援绝不是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单纯地依靠外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秦国派兵攻打韩国的宜阳城,韩王非常着急,想向邻国求救,但大臣公仲朋却不同意,他说:“盟国不会为了我们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因此您现在应该向秦王求和,把宜阳城送给秦国,并求秦国去攻打楚国。这样秦国忙于攻打楚国,我们不但安稳了,还可以趁机夹击楚国,从楚国那里得到失去的利益。”

    韩王听后,就派公仲朋去和秦国讲和。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连忙召集群臣商议。

    大臣陈轸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肯定对楚国不利,请大王派使者出使韩国。”于是楚国派人出使韩国。

    韩王接见了楚国使者,一看礼单,发现楚国使者带来了很多奇珍异宝,楚国希望韩国能和自己一起来对抗秦国。

    韩王派使者进了楚国,楚王派自己的军队来迎接。带队的将军告诉他:“我们是先锋部队,我家大王率领大军随后就到。您回去禀报韩王,就说楚国的兵马就要入境了。”

    使者飞报韩王,韩王也急忙派人飞马召回了赴秦求和的公仲朋。

    公仲朋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楚国只是装装样子而已,以韩国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与秦国抗衡,所以认为此计不可行。

    秦国知道这件事后,加紧攻打宜阳。韩王急忙派使者到楚国去催促发兵援救,派去的使者一个接一个,楚国的救兵却一个也没来。不久,宜阳城被攻破,秦国又接连吞并了附近的六个县。

    韩王妄想依靠他人来保全国家,最后反而成了其他诸侯国的笑柄。

    当时的秦国拥有非常雄厚的实力,就算其他六国加在一起,也未必是秦国的对手,所以,韩王面对倾巢出动的秦国,心里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向邻国求救也在情理之中。

    当楚王送给韩王金银珠宝,并且向韩王提出联合抗秦的策略时,韩王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就是他不该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楚王身上。愚蠢的韩王把楚王的口头诺言当成了“救命稻草”,以为区区一个楚国就能打败异常强大的秦国。本来在这之前韩国已经和秦国达成了协议,却因为韩王的愚蠢而让秦国加快了进攻的步伐。由此看来,韩国的军事实力虽然远不如秦国,但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韩王的自不量力以及对外援的依赖心理。

    在当今社会中,像韩王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平时不知道努力,到了关键时刻才发现自己不行,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实际上,外人只能起到推动作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走出坎坷、困境也必须靠自己。

    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尽量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外援可以请,但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外援身上。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有助于锻炼我们的勇气与毅力,让我们在体验艰难的同时,塑造出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品格。另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我们也不应盲目自大、自不量力,可以选择放弃,或暂时停止,如果一味蛮干,那么最终也必将吞下失败的苦果。

    学以致用

    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

    —荀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知识的人不用空言说教,有智慧的人不把书藏在箱子里不用。

    荀子认为买书不是为了收藏,藏书本身不是坏事,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脱离逞语言之利而无实学、只知藏书却不懂运用的“斜路”。

    王寿爱书成癖,甚至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古时的书多是人工抄写在竹片上,再以牛皮绳子编连起来的。他为了有抄书的材料,就在自家房前房后种满了竹子,形成一片竹林,并在门前的池塘里种了许多芦苇。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借书、抄书、读书。

    王寿家里除了住的地方外,全部堆满了书。他每年不但要花许多时间把它们搬出去晾晒,免得蛀虫噬咬,还要翻看有没有脱落的文字,有的话就及时补上。他不娶妻,不生子,40多年里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自己觉得很充实。

    后来,母亲去世了,王寿要到东周去奔丧。他随身带了五种书,准备途中抽空看看。

    五种竹筒分量不轻,没走多远,王寿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无奈之下,他只好坐在路口休息,并随手抽出一卷书来读。这时有一位过路人,见了王寿的样子,就问他:“敢问你可是王寿先生?”

    王寿应是,并问对方是谁。那人自称徐冯。

    徐冯是东周的一个隐士,久闻王寿之名,见他背这么多书,累成这样,马上猜到他就是王寿。但当他知道王寿此行的目的后,顿了一顿说道:“无用。”

    王寿听得一愣,徐冯笑笑说:“人的行为方式依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而有所不同。如少年时可以狂放一些;老成时就应持重一些。国清时可以出而治,国浊时可以退而隐。所以聪明的人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书呢,它是言论和思想的载体。所以聪明的人勤于思考和探索,却并不藏许多书。我原知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可你为什么不去思考问题,形成思想,却要背着这累人的书到处走呢?”

    王寿听了,如梦方醒,当即扔了自己所带的书,轻身去了东周。

    读书要用于生活实践,不去考虑书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大的实用性,这是典型的“书呆子”的表现。书是人们思想实践积累的产物,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将实践化为书本知识,是文化传承的必经途径。许多人一辈子在读书,却无法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就算到了今天这样的弊病依然存在,尤其体现在某些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他们以为只要自己拥有了高学历,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他们认为凭着这些“资本”,就可以轻松地找到高薪工作,一辈子高枕无忧。

    那么,现实真的像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吗?不是!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得到了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证,这的确会让你在找工作时取得一定的优势,但是,毕业证毕竟只是“敲门砖”,只能帮你顺利地打开工作的大门,但能否取得成功,关键还在于实际的工作能力。如果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低下,即使拥有高学历,也只会一事无成。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实践能力,就算毕业于再好的学校,也找不到好的工作。因为他不能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的能力,无法学以致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好学,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我们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择地而处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荀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居家,一定要选择风俗淳朴的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接近那些有学问、有品行的贤者。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他认为一个人外出求学、做事,选择怎样的环境、结交怎样的朋友,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他告诫那些胸怀大志、期望一展宏图的人,一定要注意环境的重要作用。

    环境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人。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如此,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人性格的塑造影响更大。有时候,优良的社会环境可以造就一位智者;而恶劣的社会环境,可将原本淳朴、有所作为的人塑造成奸滑或庸庸碌碌的“小人”。因此,人应注重“择乡而居”,“择人而友”。

    荀子认为,选择民风淳朴的地方居住,多结交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对人自身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孟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靠织布将他抚养成人,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清苦。但孟母立志要将孟子教育成材,尽管辛苦,仍督促孟子好好学习,同时也不忘为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学有所安,不为外物所扰。

    起先,他们母子二人住在一座大山脚下,那里远离城市,环境优美。远处高山林立,雾清云淡;近处流水悠悠,绿树葱葱。本来,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刻苦读书了。可是,在孟子家附近有一块墓地。亲人离别的痛哭声、殡葬队伍的嘈杂声常常惹得孟子无法读书,更有甚者,小孟子还纠集了一群伙伴学起了那些人的样子,玩起埋葬死人的游戏来。看他们小小年纪,却像模像样地披着孝服,拄着哭丧棒,还学着大人的样子捶胸顿足,哭天喊地,悲痛欲绝,孟母见了,认为这样下去对孟子不利,便决定搬家。

    他们搬到了一个集市附近。集市上人来人往,喧哗嘈杂。小商贩们大声叫卖,买主与卖主之间讨价还价,甚至一些市井无赖的大声叫骂都常常传入耳中,搅得孟子心烦意乱,更不用说安心学习了。

    孟母见状,觉得这里也不是适宜读书的地方,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孟母经过慎重选择、精心考虑,最终搬到了一家学校附近。学校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贤能之人,他们举止文雅,性情温和,进退揖让,谦恭有礼。孟子见了,对这些有学问、有礼貌的人又是喜欢,又是尊敬。他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同他们交朋友,向他们请教疑难问题,还同他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商议治国方略。孟子虚心请教,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圣人。

    孟母深明大义,深知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大作用,为孟子的未来着想,果断地将家一迁再迁,终于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人。

    实践证明,不同的环境在人格塑造、个人道德完善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确很大,差异也是巨大的。

    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担负着国家繁荣富强的重任。虽然我们不能选择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但是可以选择个人所在的小环境。多接近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的人,多结交有志气、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受“歪风邪气”的影响,不与品行道德差的人同流合污,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完善自身人格,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锲而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刀子雕刻的时候,如果刻一下就把它放在一边不管,那即使是腐朽了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但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被雕上花纹,甚至被镂空。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小部分组合而成的。例如,巨大的房子是由砖、瓦、木、泥、沙等构成;微小的细菌也是由多个细胞组成,即使是单细胞细菌也是由更小的部分构成的。学习也是如此,先学习一个个简单的字,而后逐渐组成句子和段落,这都是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够做到的。荀子这句话,强调的正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偏偏不愿按部就班,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自然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于是他们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这都是没有明白坚持不懈的道理。

    其实,不仅在做事、学习上要坚持不懈,在为人处世上也应如此。所谓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所谓成功,是经历了多次失败经验的积累并坚持不懈才得以实现的。为学为人为事,只要能够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就会走向成功。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陶弘景在《真诰》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姓傅,他从小就羡慕神仙,喜好修炼道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长生不老的仙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心一意地修炼。

    终于,他的精诚努力感动了太上老君。

    有一天,太上老君交给傅生一副木钻,让他用木钴钻一块厚达五尺的磨盘巨石,并对他说:“只要你能将这块石头钻透,就能得道成仙。”言罢飘然而去。

    傅生对着太上老君望空拜罢,就毅然拿起木钻,对着那块巨石钻了起来。他日也钻,夜也钻,昼夜不停。但由于是木钻,其速度可想而知。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傅生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钻透石头,他把这当作是太上老君交给他的修炼任务,将其作为自己修炼成仙的目标。就这样,一晃40多年过去了!

    一直到第47年的一天,傅生发现自己手里的木钻快要磨尽,石头却还没钻透。他心里不禁急躁起来:如果神仙交给自己的木钻磨尽,而石头未穿,怎么办?犹豫半晌,坚持钻下去的想法还是占了上风,于是他又拿起少得可怜的木钻,对着那似乎永远钻不透的巨石钻了下去。不知不觉,眼看木钻就要磨尽了,忽然,手一松,令傅生大吃一惊的是,原来那块巨石已经被他钻透了!

    就在这时,太上老君又飘然而至。他慈祥地对傅生说:“上天被你的精神所感动,赐你神丹一枚,服食后你就羽化成仙了。你已经被封为南岳真人,这就上任去吧。”

    要用手中的木头去钻透一块坚硬的巨石,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傅生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凭手中的木头钻透了巨石。如果没有精诚专一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又怎么可能成功呢?把这种精神用在工作上,你的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古代许多寒门学子,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求学,最终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传说大诗人李白童年时就聪明过人,经常得到老师和长辈的交口称赞,可这也滋长了李白骄傲自满的情绪。渐渐地,他不像以前那么认真学习了,有时私自跑到外边玩。时间长了,学业也渐渐懈怠甚至荒废了。

    有一天,李白来到一个山谷,那里山青水秀,奇松怪石、珍禽异草比比皆是,他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山谷深处。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一块磨刀石上磨着一根粗粗的铁棒。李白感到很好奇,就凑到跟前去问:“老婆婆,您磨这根大铁棒做什么呢?”

    老婆婆擦了擦汗,微笑着说:“好聪明的孩子!婆婆磨这根棒,是要用来做绣花针的。”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

    老婆婆慈祥而坚定地回答:“好孩子,只要我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会做到的!就像你读书,只要认真读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大器!”

    李白听了这句话,脑子里不觉“嗡”的一声,他心想:老婆婆都这么老了,还这样执着地做着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年纪还小,怎么能轻易荒废学业呢?

    李白告别老婆婆回家后,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认真读书,勤奋练习诗歌文章,最终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诗人。

    凡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都是付出了艰苦努力的结果。今天的我们,在智力方面绝不逊色于古人,而学习条件更是远远超过了古人,因此,想要成就一番成绩,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恒心、有毅力,是否能够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无论何时,都要谨记成绩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专心致志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同时看向方位不同的两个物体时,恐怕一个也看不清;当我们同时收听两种声音时,恐怕什么也听不清楚。

    世界上有许多人胸怀大志、目光高远,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一心想要成就大事,受到众人瞩目,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本无可厚非,值得提倡与学习。但是,很多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能专心于自己的目标,今天做这个,明天学那个,到头来,只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基于此,荀子指出“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的道理,告诫世人,只有聚精会神于某种事物,才能看得清、听得明,不至于被外物所迷惑。因此,有志之人不但胸怀大志,更有坚定的信念,他们专心致志地去做、去努力,绝不“这山看着那山高”,正因如此,他们才终能成就一番事业。

    杨朱有一位邻居,仰慕其名望与学识,与之交好。

    一次,杨朱的邻居走失了一只小羊羔。当时,他正与杨朱讨论问题,听了家人的报告后,立即发动全家老少分头去寻找,并请求杨朱也派个童仆去帮忙,之后便慌慌张张地抛下杨朱去寻找小羊羔了。

    杨朱见了,觉得非常好笑,便问道:“老兄,不就是丢了一只小羊羔吗?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吗?”

    邻居很着急地回答说:“先生呀,你的心里只有学问,对身边的事简直是一无所知呀!咱们住处附近有很多条路,而且,每条路又有很多分岔,谁知道我的小羊羔是从哪条路上走失的呢?为了尽快找到它,我只好多派些人去了。”

    杨朱一听,觉得邻居说得在理,便让他去了。但是最终也没能找回来。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只不过是找羊这种小事,不值得一提。可是,善于思考的人却可以从中总结出大道理来。虽然发动了很多人去寻找,结果却是徒劳,原因何在呢?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因为岔路太多,不知羊跑到何处去了。所以,当我们选择好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专心致志,心无外物,聚精会神地去做同一件事,不可以三心二意,否则,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郑文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他在位时,朝政荒疏,国势衰弱,各诸侯国对郑国虎视眈眈,不断蚕食郑国领土。对此,郑文公忧心忡忡,一心要改变这种处处挨打的局面。

    当时,齐桓公在宰相管仲的辅佐下取得霸主地位,雄视诸侯,各国对齐国都毕恭毕敬,唯命是从。一次,齐桓公会盟诸国,郑文公听说后,精神为之一振,希望能通过结交齐国,改变郑国的现状。

    于是,郑文公派人求见齐桓公,表示愿意与齐国结为盟国,随时随地听从齐国的差遣。桓公听了,欣然答应。从此,两国交好,各诸侯国由于惧怕强齐,再也不敢对郑国心怀不轨了。可是时间不长,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身为霸主的齐桓公与周惠王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各诸侯国因惧怕齐国,纷纷赞同齐桓公,周惠王反而落得形单影只,寡不敌众。

    为此,周惠王大为恼火。他知道郑文公优柔寡断,朝三暮四,便想通过郑文公来报复齐桓公。他派人找来郑文公,对他说:“你看,齐国现在是胆大包天,连我都不放在眼里,我劝你能够独立,不要盲目追随齐国。”

    郑文公回答说:“郑国微弱不能抵制诸侯的侵蚀,怎么能够独立呢?”周惠王听了气愤地说:“把你的国家跟楚国联合起来,再想方设法取得晋国的帮助,就能牵制齐国。”

    周惠王的一番话果然发挥了作用,郑文公回国后,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与齐国毁约,并派人结交楚国。齐桓公知道后,勃然大怒,但由于齐国霸主地位刚刚确立,才没有马上向郑国出兵。两年之后,齐桓公终于找了个借口,派兵大举进攻郑国,郑文公见形势危急,仓皇逃走了。

    郑文公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就是由于他做事不够专一、三心二意的结果。

    三心二意是学习、做事,甚至是交友的“绊脚石”,也是事业成功的“天敌”。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找出许多这样的例证。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做事专心致志,而不会朝三暮四。

    谨慎处事

    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日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荀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见到想贪图的事物,一定要前前后后地考虑一下它是否有不好的方面;见到想要取利的事物,一定要前前后后地考虑一下它是否有有害处的一面。做任何事物都要两相衡量,仔细考虑,再决定自己是否“贪图”或“取利”,是否求取或舍弃。这样做了,就不会掉进“陷阱”而被伤害了。

    现实世界绝不是非黑即白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处事时,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只看到事物美好的有利的一面,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各个方面考虑其利害得失,然后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被一些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于是不加考虑,轻率地做出错误的判断,得出错误的结论,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

    有一天下午,庄子像往常一样,放下书本,走出家门,来到院里。此时正值夏季,院子里绿树葱葱,红花艳艳,流水潺潺,微风徐徐,阵阵香气扑面而来。树上鸟儿叽叽喳喳,林间松鼠窜来跳去。庄子置身于其中,享受着无限美好的时光,简直飘飘欲仙,不知今夕为何夕了!

    就在这时,一只大鸟忽然从南面飞来,掠过庄子的额头,落在了前面的一棵大树上,这只大鸟身长盈尺,屹立于树梢,岿然不动。

    庄子心想:“这是只什么鸟呢?”他走上前去,对准这只鸟,举起手上的弹弓,想要将它射下来。

    就在这时,庄子忽然发现一只蝉正躲在浓密的树荫里乘凉,蝉的后边,一只螳螂正窥伺着它,等待机会将其捕食,而那只蝉却浑然不觉,完全不知自己将要成为他人的口中之物。正当螳螂就要冲上去捕食鸣蝉时,刚才那只巨大的鸟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前去,把它给吞了。

    在这个故事中,蝉只注意到大自然的“赐福”,却完全没有想到在它享受大自然时,自己正受到外物的威胁;螳螂只注意到猎取蝉,却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也同样有被猎取的危险;即便是那只大鸟,在猎取食物时也完全没有考虑到它自身正受到人类的威胁。庄子描述的这些动物都只注意到了事物有利的一方面,忽略了其有害的一面,最终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庄子的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害。凡事不能只看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更要看到事物的反面,然后再做出判断,决定做与不做、学与不学、取与不取。

    谨慎处事,就是做事低调、谦虚,遇事冷静,三思而后行。谨慎处事应从小方面、小细节做起,这是一种品德修养。在生活中,常见一些人在行事上以“老粗”自居,言行不拘小节,或以“豪放”做掩饰。而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细微小事上总会谨慎处之,不因其小而违背道义。

    石奋,河内郡温人,西汉大臣。

    楚汉战争期间,汉高祖刘邦率兵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温地,石奋当时只有15岁,在当地做小官吏,奉命侍奉刘邦。石奋对刘邦非常恭敬,行为举止极其谨慎。刘邦喜爱石奋恭敬谨慎的态度,问他:“你家中有些什么人?”石奋回答说:“我家中有个母亲,不幸眼睛已经失明,家中很贫穷。我还有个姐姐,会弹琴。”刘邦问:“你能跟随我吗?”石奋回答说:“愿竭尽全力侍奉。”于是,刘邦任命石奋担任中涓职务,负责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事务。汉文帝继位时,石奋的官职已经升至太中大夫。

    汉文帝将要选择可以做太傅的人,群臣都推举石奋,汉文帝便任命石奋做了太子太傅。汉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仍然重用石奋,使他官居九卿之位。

    石奋将自己谨慎行事的作风传给晚辈,他的四个儿子性情温顺,办事谨慎,官位均到二千石(每月享受一百二十斛粮食俸禄的官职)。汉景帝感慨地说:“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做人臣的尊贵荣耀竟然集中在他们一家。”此后,汉景帝干脆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石奋年老后,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还乡,仍然保持谨慎行事的作风。每当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时,都会召石奋前来参加。石奋在经过皇宫门楼时,一定要下车疾走,以此表示恭敬;石奋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车轼表示致意。石奋已经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即使是闲居在家,他也一定要穿戴整齐,严肃谨慎。皇帝有时赏赐食物给石奋,他也要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同在皇帝面前一样。

    当时,石奋一家谨慎的作风闻名天下,为众人仰慕。石奋凭借一生的谨慎,为自己赢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荣华。

    谨慎处事,是一种正确的处事态度,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显现人品教养的生存智慧。谨慎处事可以有效降低人生的风险,为自己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量力而行

    人贵自知,量力而行。

    —荀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做事要量力而行,不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人生之路才会变得平稳,如果只是一味地急功近利而不自量力的话,那么,最终只会掉入失败的“深渊”。

    春秋时期,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

    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物力均少于郑国,军力也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后来,一些有识之士做了这样的预测: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强弱,三不同亲近的国家搞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只能是失败。果然,不久,息国便被楚国所灭。

    唐代诗人韩愈在著名的《调张籍》一诗中,开头几句说:“李杜文章在,光茫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

    李白、杜甫的诗文顶天立地,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不可泯灭。没想到有些无知的人竟不以自己愚蠢,借故对他们的诗进行毁谤。他们这样做就像蚂蚁企图摇撼大树一样,太不自量力了。

    这六句诗非常有名,常为后人所引用。韩愈在这里以对比的手法,对李杜的诗歌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也告诫世人,做事要量力而行,不可轻薄自大。

    观人察行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荀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一个人的外表、长相去评判他的命运好坏、成功与否,不如去评论他的思想;评论他的思想,不如检验他的行为。外形容貌胜不过思想,思想胜不过行为。

    荀子的这几句话告诫我们,判断一个人,绝不可以貌取人,而是要看重他的思想和行为。

    古人迷信,认为从人的面相、骨相可以预测吉凶祸福。对此,荀子坚决反对,并列举了大量例子来驳斥古人的谬误。他指出,一个人有无作为、能否成功,不在于外表的美丑,而在于他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只要有能力,有志向,有勇气,即便是奇丑无比之人,也一定能成功;但如果不努力,不奋斗,只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外貌外形,即使是貌比潘安之人,也终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绝不可以貌取人,更不可为自己的外貌不美不俊、而自卑自贱,或为自己的外貌美丽、俊秀而自喜自傲。事在人为,只要去努力,必然会有收获。

    据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女子,奇丑无比,她的头像椿臼,眼睛深陷,手脚粗壮,鼻孔朝天,脖子肥大,头发稀少,弯腰曲背,皮肤粗糙,因此,齐国人给她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无盐女”。无盐女虽己年过三十,但仍待字闺中。看到一起长大的姐妹们都已有归属,而自己仍是孑然一身,无盐女十分着急。无奈,齐国人都知道她相貌丑陋,谁也不愿娶她为妻。其实,无盐女聪慧过人,她不想因为容貌丑陋而耽误自己的青春、断送自己一生的幸福,于是决心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争取到幸福与荣耀。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无盐女换上一件干净利落的衣服直奔齐王宫而去。到了王宫门口,她对守门人说:“我是齐国唯一嫁不出去的女子,听说我们国君尊敬他人,品德高尚,所以特地前来拜见大王,愿在大王的侍妾中充个数,请您把我的想法传达给大王。”

    守门人听她说得很有意思,便将此事报告给齐王。

    齐王正在宴请群臣,大家畅饮正欢。听完守门人的报告,大家都忍不住大笑起来,有人甚至讥讽说:“这个女子真是太不自量力了,竟敢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于是纷纷劝齐王将她赶走。

    然而齐王不这样认为,他说:“见见又何妨呢?”

    不一会儿,无盐女便来了。群臣们见到无盐女的怪样,都捂着嘴窃笑起来。

    只听齐王对她说:“我身为一国之君,早娶了妻子,也已经纳了妾,她们个个艳若桃李,美如天仙,而且各有职守,尽职尽责。你的模样实在太丑,连乡下的穷光蛋都不愿意娶你为妻,而你却希望得到我的眷顾,你不认为这很荒唐吗?”

    无盐女镇定自若,不卑不亢地回答说:“我没什么奇能,只是仰慕大王您的仁德而来。”

    齐王又问:“那你总该有什么爱好吧!”

    无盐女想了一会儿,说:“我曾经学过隐语。”

    齐王一听,兴趣大增,便让无盐女当场表演,但无盐女转身走了。群臣及左右侍从见了,面面相觑,不知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一大早,齐王便迫不及待地召见了无盐女,询问她昨天隐语的事情。无盐女却闭口不答,只是双眼瞪着宣王,并朝他龇着牙,咧着嘴,双手捂着胸口,很痛苦地叫道:“危险啊!危险啊!”

    齐王见了,如坠云里雾里,更加不知所措,无奈,只得谦恭地对无盐女说:“我愿意听从您的指教,请您快说吧!”

    无盐女见齐王诚心诚意,这才郑重地对他说:“您所统治的国家,西有横秦,南有强楚,对齐国构成了重大的威胁。而大王您不任用贤能之人,不以国事为重,却亲近小人和美色,整日饮酒作乐,疏于政务。国人对您这种行为早就有所不满。一旦您死去,齐国必将大乱,这是其一;您奢侈无度,大兴土木,聚敛财富,宫里黄金珠宝比比皆是,老百姓却疲于奔命,流离失所,这样下去,天下苍生都会离您而去,这是其二;您治理国家,不能任用贤能之人,周围却聚集了一大批谄媚小人,政治昏暗,腐败成风,朝中一片乌烟瘴气,使得进谏者无路可进,这是其三;大王您沉迷于酒色,内不修国政,外不接诸侯,唯乐是务,唯美是求,这是其四。现在国家有这四种危险,而大王您却不自知,所以我想提醒大王以社稷为重,切不可图一时安乐!”

    齐王见无盐女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愧疚得不能自已。从此,齐王命令停建楼台,斥退小人,任用贤臣,并打开粮仓分发给穷人。随后,齐王又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立无盐女为后。从此,在无盐女的辅佐下,齐国百姓人人安居乐业,户户粮足仓满。楚国与秦国见齐国国泰民安,也不敢对齐国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无盐女本是一个丑女,但她不向命运低头,不自卑自贱,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朗才智,争取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不但富贵一生,更是留名千古。她以她自己始卑终贵的故事启示我们,人丑不可怕,相貌一般也没什么,可怕的是没有志向,没有勇气,没有决心,没有毅力。人的外形只是一个外在条件,只要心中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并为之不断努力,必能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而且,观人不可只注重其相貌,更要去观察其思想和行为,要记住:内在才是最重要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