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看半开-简单的寂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深秋,暮色渐近。一室的寂然,窗外的景色依稀,辨不清,分不明。这时,偎进沙发,淡饮着白开水,恍然觉得心情也如手中的杯子,慢慢吸空,慢慢透明。一股寂寞悄然袭来,深入肌理,遍布了五脏六腑。浓重的夜色仿佛滴滴清水,渗透到心底,隐隐约约,凄凄凉凉,而整个人对未知的人生便虚应以待。这一时的感觉让我说不清理由。自己本不是多愁善感之人,何以无端竟惹闲愁?也许缘于叶落凋心,也许缘于秋深伤情,我恍惚起来,但却被别样的空寂与静默深深熏醉了。心儿自由游弋,飘于云间,栖于树梢,流连成如风的记忆。这记忆自远天而来,朦胧、跳跃,将自己曾经经历的过去一一过滤,若隐若现,然后悄然缓去,了无踪影。

    这段寂寞的感觉虽有些落寞,但深蕴的内容实在让心怦然。再三斟酌,难免与身外的景色有关。那样的秋景,那样的暮色,那样的灯光,怎不会有寂寥清寞的心情?风花雪月,梅兰竹菊,常会拔弄痴心多情人的心绪,或喜或悲,或笑或泣,历遍人生种种感受,演绎生活段段剧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让心情的起落与身外的景物相吻合、相映衬,使情感描摹得更圆润天成,景物点写得更生动艺术。而如果没有大千世界变幻无穷景色,又怎会渲染出林林总总的心情?或者没有人的多姿多采的心情来涂抹这些景色,自然景色亦会变得苍白、单调。心情,有时千里旷达,有时片刻郁结,如何形容它有多快乐多忧愁?但只要凝结在山水自然的风景中,就会慢慢领会读懂它。“轻舟已过万重山”、“夜半钟声到客船”、“霜叶红于二月花”、“巴山夜雨涨秋池”,简单看是风景,细细体会,哪一句不是述说诗人的心情?心情原本无痕,但点点滴滴注入到风景中,便有了灿笑如花、惆怅似雾、泪飞像瀑、歌飘是风。如此,心情才照射得风光无限、绚烂缱绻。

    居住在北方,更多地领受了寒冷的滋味。北方的雪天,有时漫天漫地,苍穹皆白。早晨推门,白闪闪,晃得眼睛也睁不开,有时,细雪霏霏,轻轻地洒下一层,将树木、建筑勾勒出一个轮廓,恍若雕塑。雪让我体会到寂寞的另一种境界,放达、洒脱、不羁。消逝了惨淡悲戚,放飞了旷远心灵,是一种别样的升华。正应合了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拥怀天地的人,有简单的寂寞。”喜欢简单的气质和情境,所以连一个人的寂寞都冠以“简单”,清味十足,晕出的才是缥缈的香氛,浅浅地绕在我们的身旁。乡村的土豆、地瓜、花被、月光都缠绕着的灯火,都浸着山野的风,让人怀想。离了那块土地,就只能用回忆和文字来寄相思。城市繁华时光慢慢蚀化着乡村简单日子,想说“简单”已经太不容易了。所幸的是还没有淡去“简单”的情味,那一片清明的境界是要抛却了利欲才能到达的。

    这简单的寂寞是天地人的一种默契,也是淘洗心灵的一次体验。寻常时候,我们也许体味不到陈子昂“怆然悌下”的孤独、屈原“披发行吟”的寂寞,因为那种感觉是与其时代的忧患沧桑密不可分的。历史的沉重、心灵的苦闷,造就了他们刻骨铭心的深深寂寞,而诗人的气质、哲人的睿思又让他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于是他们痛彻心肺,感极而悲者矣。这种寂寞沉实压抑,但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忧患意识,于古于今,都应该珍惜且发扬光大。但现代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体会到一种简单的寂寞。这种寂寞,使我们能在纷扰喧嚣的社会里休憩心灵,沐浴品格。正如在跋涉的长旅中歇一下脚、润一下喉,然后重振衣尘,又踏征程。这不能不说是现代社会里完善自我、修身养性的一个绝好方式。

    人的胸襟和气度见出眼界的高远,穷目下才能体悟到“简单”的意韵。那是洒脱旷达,那是超尘逸世,那是仙人指路,做到如此地步的能有几人,苏轼和李白也算是看破凡尘之人了,功名之前心里未必不起波澜,但依然是落落风骨,移入了“简单”的精髓,衣袂生风,千古奇人,已足以让我仰望了。所以,“简单”便是相对的,简单的心思,繁复的情意,掠过的日子里山水青秀心地坦荡,有酒,有肴,有情,有意,有生,有死,一切顺乎自然,一切发乎内心,这也许就臻于“简单”的胜境了。简单的日子简单过,简单的心情简单品,这是人间最美丽的时光最华丽的味道了。几十年后,被收藏起来的简单味道就是一份财富。

    这简单的味道化成颜色就是绿色。擎着这枝绿色,可以在一个阳光的午后,慵懒地将身子斜斜搭在一条躺椅上,拈起一杯绿茶,慢慢啜饮那迎面的微醺、及唇的细腻和入怀的温馨;也可以在泠雨敲窗的午夜,拧亮床几的小灯,携着雨声和暖光走入寂寞和关怀中。此时,有声,有色。调的人,用心,用情;闻的人,亦会是一个知音。

    心灵疲倦的时候,可否寻一静处,体味一番简单的寂寞。在简单的寂寞里拥揽天地,在真实的自然中品咂简单寂寞。看风起兮,看叶落兮,将天地纳于心中,让心情氤氲飞升,渐渐散去、散去……

    裹在暮色里,独啜寂寞,简单的寂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