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看半开-写意之魅(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画讲究写意,几笔勾勒,情态立现,形简而意丰。北宋仲仁和尚以水墨晕染梅花,“梅花写真妙天下”,自成一格,开松、竹、梅“岁寒三友”题材,后世多有效仿。这种不求神似、以境夺人的作画形式,是中国书画造意之法,也是中国文化精髓所在,更是一种东方式的精神取向。

    中国画不求形似,书法尚意,追求笔墨意态,“诗凭写意不求工”,戏曲一桌二椅、写意虚拟,园林亦咫尺山林、曲径通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大丈夫“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全然将写意铺散在中国文化的枝枝杈杈上,弥漫出一股蕴藉含蓄之魅,完全契合中国儒家哲学的中庸、中和、中正之道。

    明代徐贲《写意》诗道:“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客来客去日日,花落花开年年。”一副处世不惊、不躁、不乱之态,将人生诠释成写意山水、墨戏天地。中国人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由来意态画不成,却经写意而得神韵。

    写意艺术,写意哲学,写意人生,若臻此境,夫复何求?

    于是,我以《花看半开》为书名,铺开的正是这一程的绚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