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的和音下共同成长: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汇编-“歌剧走进中学校园”的实践与思考的结题报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虽然已有交响音乐、戏曲等走进了校园,然而高雅音乐在中学并未全面推开。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提高民族整体文化艺术素质。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3)课题研究的价值:本课题将定位在普及的层面上,着眼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2.课题研究的概况

    (1)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3)提高教师的艺术品位和教学能力。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

    (3)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文献检索、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分析研究。通过调研、评估、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歌剧了解的现状。形成课题全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确定尊重学生喜好及符合身心健康发展的讲座内容。到中学进行讲座,采用讲解与现场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每学期深入两所学校。调查反馈,进行教研案例的收集和整理。

    第三阶段:对所开展的相关实践研究内容、结果作分析、总结,将研究结果以课题报告的形式结题。

    3.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案

    1)成立组织机构。

    2)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明确课题意义,强化多方联动,创建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平台

    1)明确课题意义,确定研究方向。

    2)构建专业引领的平台,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状况,选择讲座内容课题

    (4)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推进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

    (5)课题研究与艺术新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

    (6)开展课题专题展示活动,共同探索课题走进中学校园的有效途径。

    4.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认识成果。我们认为,歌剧艺术是历史悠久的伟大艺术。

    1)根据国际、国内先进的艺术教育思想,改变老师原来的角色。

    2)大胆实践,以讲座形式形成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等内容和结构。

    3)专题式的设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4)关注文化热点,将之及时地、合理地引进课堂。

    (2)技术开发成果伴随着项目的推进与成熟,并形成一定的成功模式。

    (3)实践研究成果:

    1)充分利用课改的平台,坚持并加强“大艺术”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向。

    2)以歌剧小组的全体老师为中心,集体备课,取长补短。

    3)深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前沿,先局部突破,再大面积开花。

    4)积极把握文化动态,与时俱进。

    (4)管理与评价研究成果:

    1)管理的研究成果:表现为课程的全面性与面向全体学生。

    2)评价研究的成果是开放的,其次是与时俱进的,第三是经过个性化改造了的、和自己的教学环境相适应的。

    (5)教育教学实施过程成果:

    1)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喜欢上了歌剧艺术。

    2)发现了情感的价值,学会了感动和感悟,体会了鉴赏的过程。

    3)学生普遍发现了自己本来被忽视的艺术潜质。

    4)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优化了知识结构。

    5)同学都改变了原来轻视歌剧艺术的态度,认识到了艺术的舞台魅力。

    (6)本课题的创新成果通过“歌剧艺术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成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与教学的新途径。对最常见的听觉艺术、表演艺术、舞蹈艺术等的教育教学,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课题对师资的提升:

    1)引发师资素质结构的变化。

    2)引发学生综合文化、艺术素质的变化。

    3)使学生的文化生活立体化,并培养出新一代歌剧观众,使歌剧艺术通过众多学生的参与更贴近民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