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文学与生命同在:何为印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37年初,上海的冬天大雪纷飞,何为坐在一张用肥皂箱和旧木箱拼成的书桌前,与鲁迅创办的《译文》杂志和俄法文学名著、还有“五四”新文学的众多文学佳作为伴,他认真读书,同时也起念、运思写文章的事情。那年,他才十五岁。此后的几十年,何为都一直在精研散文创作之道,努力提升散文创作的艺术表现力,争取将散文的外在和内在美,如春风和雨露,沁入读者的心田。在何为家中那间精巧雅致的客厅里,看着南向庭院里青翠的冬青和碧绿的苔藓,任日光挥洒在窗前的圆桌上,回想着往日的时光,心中真是充满了安宁静心的感觉。

    有好几十年包括“文革”岁月,被迫迁居到山区接受“思想改造”的何为,过着近乎流浪者的日子。为了不离开自己喜欢的图书,他每次都是靠着一条扁担,每次挑它个二三百本,每次都是将自己珍藏的旧藏书刊一本不落、整整齐齐地耸立在自己身旁,而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向往和等待,又构成了一幅“雪夜闭门读禁书”的经典生活油画。

    严谨为文,洒脱为人,是何为先生一生的明亮写照。

    我一直喜欢着何为先生清健灵秀的作品,怀念着他真诚淳朴的人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