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鲜花 也感谢荆棘-一本书的神奇力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戎装云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我本不是一个学习特别勤奋的学生,上初中一年级时就患上了严重的作业上交拖延症。我曾经N次被老师放学后留校补写作业,并受到了老师N次的批评教育,所以那唯一一次没被训斥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次,放学铃声响过,同学们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走出教室走向校门,唱着自编的《放学歌》向着家的方向赶去。我们几个交作业欠积极的“惯犯”则被毫无悬念地留了下来,在后面两盏有些昏暗的白炽灯照耀下补写着当日清早就应该上交的作业。语文老师摇着头无奈地走进教室,在我的身边停了片刻,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接着用右手的食指向教室门口指了指,示意让我出去一下。

    我整个身子立刻从座位上弹起来,不过并没有马上迈步,心中暗暗思忖莫非这一次老师又要对我进行“特别关照”了?见我的脸上现出疑虑的表情,老师的脸上挤出一丝有些诡异的微笑,示意我不必担心不会“凶多吉少”的。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我才移步走出了教室。

    站在走廊里的我低着头,等待老师“狂风暴雨”般的谆谆教导。没想到的是,老师又是神秘的一笑,一本没有封皮的课外书已经神奇地出现在她的手中。

    “阿云同学,送你一本故事书吧,回家好好看看。”

    “谢谢老师!”

    我用有些发颤的双手接过老师的书,心中忐忑的潮水刚刚退去,只听老师又补了一句,“知道你记忆力强,这样吧,每天背诵一个故事,第二天背给我听。”

    事发突然,我张开嘴还未做出任何反应,老师就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重回教室……

    回家吃过晚饭,临睡前才想起老师交代的事情还未完成,于是打开书包拿出书来翻开第一页,“孙敬悬梁”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故事讲的是东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他经常读书到深夜,为了避免瞌睡影响学习,突发奇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一头系在房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如此一来只要头一垂,绳子就会牵动头发扯痛头皮让人重回清醒的状态。

    故事不长,十分钟后已经背得准确无误。合上书,抬起头,无意中眼神扫描到窗台上放着的一根细绳,于是拿来在自己头发上绑去。怎奈留的是板寸,绳子怎么也绑不住头发,几番尝试失败之后不禁哑然失笑。没想到这一笑竟然冲走了所有的睡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乎拿出当天的作业做了起来。

    第二天,在同学们万分诧异的目光注视下,我破天荒地在上午预备铃前上交了昨天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得知这一“重磅新闻”之后颇有“成就感”的老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并在我于课堂上熟练背诵了故事《孙敬悬梁》之后对我“横加”赞赏,当真是“一则故事,改变一天”!

    那一天下午放学,我和自己往日里的拖延症盟友们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那本故事书在我家的写字台上放着,接下来的背诵任务是第二则故事——《苏秦刺股》。

    那一晚也给我留下了清晰的印象。也许是不太适应这种挑灯夜读式的节奏,正在写字台前写作业的我冷不防一个哈欠来袭,就在我打算像过去那样钻入温暖的被窝睡觉的同时,脑海中一个火花闪过,自己如中邪般竟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信步来到父亲摩托车后备工具箱旁。从工具箱里面取出一个锥子,然后回到座位,咬咬牙,闭上眼,狠狠地向着自己的右腿刺去。一阵钻心的痛感让我顿时跌倒在地,头上竟然也撞击了一下。缓缓起身察看腿部被击中处,还好没有刺出血来。此时此刻,心中不禁佩服起苏秦来,人家在晚间读《阴符》一书时可是血流到脚跟都不怕的呀!

    虽然烈度远远不及苏老前辈,但经过这一刺激已是睡意全无,闲着无聊只好以写作业的方式来填补空虚,所以在第二日作业依然是照交不误。见效果不错,老师趁热打铁又给我留了第三个背诵任务——《车胤囊萤》,第四个任务——《孙康映雪》,第五个任务——《江泌借月》……

    榜样的力量当真是无穷无尽的,潜意识中以勤学先贤为榜样的我如刘备招亲般弄假成真,于不知不觉中治好了自己的交作业拖延症,而班里其他“患者”也以我为榜样,一时间各科作业都能按时足额上交,班风学风为之一新,这可乐坏了各位恩师。谁说好事不出门,这不,其他班级的老师纷纷打听其中的奥妙,就连校长都耳闻了此事,还在大会上高调表扬了我们。

    转眼间一周过去了,有空时间就拿出故事书来提前背诵的我思想境界竟然在迅猛提升中。有一次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当天数学老师给我们讲的排除法,心想何不就用这种方法选一个故事主人公来一个百分百的效仿呢?

    自己的头发还不够长,悬梁法被排除了;我天生怕疼,记得学校打防疫针时唯有我惊出了一身的汗,刺股法被排除;自己虽然是捕虫能手,捉几十只蟋蟀、蚂蚱等小虫不在活下,可是它们又不会发光,而萤火虫从未在家乡飞舞过,囊萤也被排除;另外月光下过于黯淡,而秋天又不下雪,借月映雪也被排除在外。

    思来想去,思去想来,还是匡衡的凿壁借光这一方案比较靠谱,具备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当时我家的房子东面临着大街,看来只能在西墙凿洞了。幸运的是,我的卧室就在最西面,方便下手。

    到家时爸妈还未下班,正是启动“开工项目”的吉日。首先要选好开凿的位置,必须足够隐蔽,不能被爸妈发现否则就“中道崩殂”了。

    说干就干,找来锤子和锥子,轻轻揭开一幅年画,在下面放一个塑料袋来接住敲击下来的砖土。那时乡间的房子墙壁多是涂上一层泥,中间是土坯,外面包裹着一层砖,从理论上来说凿开一个洞通往邻家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很轻易地把干泥层去掉之后,我看了看墙上的钟表知道爸妈回家的时间快到了。于是,我赶紧清理现场,把年画重新贴上,把工具放回原处,把敲击下来的东西全部处理掉,不留下一点可能被发现的蛛丝马迹,然后装作一番若无其事的样子迎接爸妈的进门。

    第二日下午放学后工程继续,这一日土坯让我搞掉了一半。我的激情格外高涨,想到一个神秘的洞穴将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出现在邻家阿中的东墙壁上,不仅可以传过光来,还能看到阿中的一举一动,然后把他做的事情说给他听,一定会让他大为惊讶的。呵呵,这是一件多么伟大、多么有创意、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呀!

    第三日工程依旧,平安依旧。意外发生在第四日,当我拿起锤子和锥子动作娴熟地操作了才几下,就听得庭院中有脚步声。是邻家阿中的母亲来了,后来如您所猜,“东窗事发”之后一个无比美妙的计划被迫无限期地搁置。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如此,父亲亲自动手把洞补好,我的“前功”可悲地尽弃。

    不过也不能说全无收获,此事很快传为胡同里的佳话,都说我身上有古贤遗风,这给我的正面形象着实加分不少。而形象被如此拔高也多少让我有些“骑虎难下”,仰天长叹无济于事,“名声在外”的我只好硬着头皮将勤奋进行到底,于是一路杀将前去,杀入重点高中,并最终杀入了一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当然,我的那些拖延症“病友”们也都是在让人刮目相看之后最终学业有成。

    多少年后蓦然回首,我的人生轨迹竟然是这样不可思议地被一本书的力量改变,如果给这本书重新起个名字,我想是否可以叫它《如来神掌》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