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鲜花 也感谢荆棘-半掩的柿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张云广

    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

    ——托尔斯泰

    穿越峡谷,披枝开路。

    我们都是“不走寻常路”的人,放着平坦的石板山径不走,偏偏要下到谷底崎岖行进,一看就是“久居平原不喜平”的那一类人。

    第一次不设时限、不设地段地进野山游玩,踩着形态各异、时断时续的碎石块前行,向往让身体忽略了艰难,兴奋让心灵搁置了疲惫。峡谷百步一折,十步一景,望不到尽头,探不到出口,带着一种新奇一种神秘,牵动着你的脚步向前,再向前。

    时过中秋,酸枣树的荆棘枝上挂着一枚枚玲珑的红果子,很是诱人。虽然果核很大,虽然果肉很薄,但仍不失为补充能量的佳品。

    当然,真正能给你身体充盈能量的还是比酸枣大很多倍的柿果。接近火焰色的柿果掩映在更接近火焰色的柿叶当中,仿佛静候着有缘人下谷移步来品尝。可是,空谷寂寥,鲜有人踪,前来“光顾者”多是一些山雀,这些家伙个个都堪称美食家,专挑那最熟最甜的柿果来啄食。

    山谷之中日照时间不长,此时大部分果子还未进入成熟期。不成熟的柿果坚硬干涩,远不及那些深红、半透明的成熟柿果甘美多汁。通常是,几个人快步来到一棵柿子树下,却发现树上可供食用且在有效攀摘范围之内的果子竟然寥寥无几甚至一枚都没有。

    幸好,有一棵柿树是一个例外。还隔着老远,第一眼看到它时就断定自己要有口服了,令人垂涎并信手可摘的柿果很快就验证了我们的推断的高度准确性。在薄薄的果皮上剥开或者咬破一个小口,如吸食果冻般一口气把里面的果肉吞入腹中,甘甜的味道足以慰藉一途跋涉的艰辛。

    三四枚柿果吃下,面对眼前的这一棵硕果满枝的柿树,充溢心中的不止是惬意,不止是感激,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这一段峡谷两侧的岩体结构并不坚密,尤其是山谷南面,红色的碎石大规模地松动并滚落,俨然成了一条碎石瀑布,而这一棵柿树不幸就身处在这条壮观而又可怕的碎石瀑布之中!

    这显然是一棵老树了,粗大的树干、干裂多皱近乎黑色的树皮诉说着它的沧桑过去,而最见沧桑的是,这些看似不动的碎石让老树的树干露出的部分已不满一尺!植物不比动物,动物在危难来临之时尚能选择逃避,而无法挪移身体的植物只能选择面对,在无声中蓄积勇气,于沉默中沉淀耐力,去面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

    毫无疑问,碎石还会在老柿树身上增加它的厚度,也许明年夏天一次山洪的冲刷就会把它的树干全部掩埋。毫无疑问,老柿树还会在明年的春天里开花,一如今年的春天里花开满枝;还会在明年的秋季里挂满甜美的柿果,一如今年的秋季里挂满这甜美的柿果……

    柿子树是长寿树,单就其结果期而言就能超过百年,不过恐怕这棵树是挺不到那个时候了。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老树的这一“节日”又会在哪一天降临呢?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是这座山谷的偶然闯入者,自是无法见证那一天的到来,唯有蹲下身子抚摸树干祈祷这一天来到晚一些。其实,老柿树已经用它倔强的形体告诉了我们,对此事大可不必忧虑。在无情的自然之力的考验下,一棵树或许比一个人战斗得更坚韧,应对得更从容,对峙得更沉静,从而表现得更加可敬。

    站在一棵身体被碎石半掩的柿子树旁,一团火焰烈烈燃烧在眼前,也腾腾燃烧在心中,那是意志的光焰,也是抗争的风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