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效执行的员工-忠诚不仅仅是工作态度,也是负责精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要赢得企业的青睐,成为企业最信任、最器重的员工,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更须具备忠诚的品格。

    当今,在很多人眼中,“忠诚”常常被漠视。越来越多的人把工作回报视为对自己认可的标准。有些人因为想得到多一些的薪水而不断“跳槽”,把前一份工作作为向所谓的更好地发展的“垫脚石”;有些人因不能如愿顺利升迁而无端诋毁得到升迁的同事,破坏团队和谐,阻碍工作进程;有些人无视职业道德,为获私利而将企业机密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造成企业重大损失。这些都是违背忠诚原则的行为。

    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一个不忠诚的士兵,就没有资格当士兵。同理,在工作中,不能坚守忠诚原则的员工,就没有资格成为企业需要合格而敬业的员工。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忠诚、敬业的员工呢?

    第一,树立忠诚的态度。

    (1)不要把“忠诚”简单地视为一种单方面的付出,忠诚于工作,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很多人以为“忠诚”只是企业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是企业使员工甘心为其服务的手段。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忠诚”是责任心的高度体现,是本分做人、踏实做事的具体表现,“忠诚”的受益人不仅仅是企业,更是员工自己。

    比如一个团队做一个项目,如果每个人都忠诚于团队,团队的向心力就强,完成任务的效率就高,创造的价值就大。作为团队成员,每个人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会更加受到领导的青睐,自身的发展前途会更光明。相反,如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各行其是,缺乏忠诚心,不仅会使完成任务的效率低下,甚至由于“内讧”,可能会使项目“流产”,或因互相推诿,使得团队不稳定、不团结。

    “忠诚”是每个人立足企业、立足社会的一张最有效的“名片”。忠诚度决定了一个员工在企业的地位,以及受到企业重用的机会。

    所以说,“忠诚”是企业的需要,但更是员工自己的需要。

    (2)最大化地自我实现与“忠诚”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现今,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在鼓励个人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是大多数人明确的目标追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即在面临抉择或者诱惑的时候,很多人往往“背叛”了企业而“忠诚”于自我的成就欲望,他们认为实现自我与忠诚于企业是相互矛盾的,是不相容的。实际上,最大化地自我实现与“忠诚”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忠诚”可以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关系。只有绝对忠诚的人,才能被企业所信任、所接纳,企业也才能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使之施展自身才华,证明自身价值,有更多的机会来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忠诚”不仅是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工作,也是道德高尚的体现。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忠诚,是最基本的“忠诚”,因为,对岗位忠诚,对团队忠诚,最终都要落实到对工作忠诚上,即履行自我职责是最大的“忠诚”。每个员工不仅要全心全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更好更快地多做工作。“忠诚”是行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奉献精神。忠诚的员工不会在个人利益上斤斤计较,不会以报酬来衡量自己的付出。他们更看重的是为企业能做多少工作,能做出多少贡献,是否有能力提升、经验累积及发展的机会。

    (2)视企业为家。忠诚的员工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服务的企业,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会主动维护企业的利益,全力捍卫企业的形象,与破坏企业形象、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做斗争。

    (3)绝不会滥用职权或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忠诚的员工绝不会假公济私,或以职务便利为自己谋私利。

    (4)执行任务没有理由。“忠诚”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表现在工作成果上,忠诚的员工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任务,都敢于接受挑战,并按时按质完成。

    (5)失败后不找借口。忠诚的员工勇于承担责任,工作中不推诿,出现失误后也不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卸责任,他们只会从自身找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并予以改进。

    (6)与企业共命运。企业遇到困难时,忠诚的员工能积极为企业分忧,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守工作职责,与企业共渡难关。

    履行职责,忠诚于企业,这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履行职责给了员工最大程度地实现忠诚的机会。同时,员工个人还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增强责任感,把企业当家,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第三,愚忠不是真正的忠诚。

    真正的“忠诚”不是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主见,不是绝对和领导保持一个声音,更不是卑躬屈膝,唯命是从。忠诚不是愚忠,忠诚是服从而不是盲从。

    “服从”与“盲从”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

    “服从”是对上级下达的指令或任务欣然接受,想尽一切办法去落实;“服从”是对命令做出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后,全力以赴地去贯彻执行。服从上级的命令是员工的本分,但对上级的命令也不能盲目执行,而是要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经过考虑后,反馈自己的意见,力争正确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盲从”是对上级的指示、决定,在不了解其意图、不分对错的情况下一味附和、一概听从、一律执行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做非常忠诚。但实际上,这却是最大的不忠诚,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今企业认可、接纳的人才,是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而不是仅仅具备能力或拥有高学历的人。因为一个对企业不忠诚的员工,不会对工作尽职尽责;一个对企业不忠诚的员工,不会把企业的发展和前途放在心上;一个对企业不忠诚的员工,其能力仅仅是“工具”,而不是学以致用的“武器”。

    第四,将敬业作为工作习惯。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忠诚敬业。因为不敬业的员工无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敬业需要“忠诚”,忠诚的员工会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天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还有一种很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忠诚敬业”是最基本的工作之道,也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只有将敬业变成工作的习惯时,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偶尔的投机取巧也许只会给你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长此以往不仅会毁掉企业,也会毁掉你的一生。

    不论你现在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现在的领导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忠于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有了成就,同时你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因为,以主人翁的精神和忠诚的态度去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变成很有意义的事情。

    珍妮是一家公司新来的秘书,她每天的工作是整理、撰写、打印各类文件材料。在很多人看来,珍妮的工作单调而乏味。但珍妮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思,她说:“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是你做得好不好,是否已经尽职尽责,而不是别的。”

    珍妮每天做着这些工作,久而久之,细心的她发现公司在文件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在经营运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漏洞。

    于是,珍妮每天除了完成必做的工作外,还认真搜集资料,包括过期的材料。她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分类,查阅了很多经营方面的书籍并进行认真分析,写出建议。

    后来,她把写好的分析结果及相关资料一并交给老板。老板看过后,非常吃惊:这个年轻的新秘书,居然有这样缜密的心思,而且看问题如此一针见血,分析问题也细致入微,有理有据。老板决定采纳珍妮所提出的多条建议。此后,老板开始对珍妮另眼相看,并委以重任。

    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会为拥有珍妮这样的员工而感到欣慰,珍妮的“忠诚”也为她自己赢得了机会。忠诚的员工总能在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是一个人向上发展的“垫脚石”,会为其以后事业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