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高兴太早,中国老板-毛病32 老板的老板情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改革开放以来,说老板“多如牛毛”一点也不为过。之所以说是多如牛毛,一是数量多。深圳流传着一个笑话:天上掉下一块石头,砸倒5个人,其中有4个是老板。在东南沿海一带,一个镇子全民皆板,老板比打工的还多。二是身份杂,什么人都可以当老板,什么样的老板都有,所以很长时间老板一词几乎与奸商画上等号。三是质量差。中国老板数量虽多,有水平的大老板却很少,所以人们常说比尔·盖茨一个人顶得上几百万个中国小老板。四是命短。中国民营企业界流传的一句话叫富不过五载,暴发户比比皆是,但能坚持五年以上的企业寥若晨星。

    中国人对老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老板情结,有条件当老板的要当,没有条件当老板的创造条件也要当,形成了千军万马都过老板这个独木桥的无奈场面。

    中国人的老板情结是一个深层的社会文化现象,有其历史与人文的原因。

    一、中国老板大多有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心态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压迫与被压迫、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所以要么上天,要么入地,没有其他空间可以选择。吃得苦中苦的目的只是为做得人上人,并不是为了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所以小老板也是老板,也是自己说了算,不受人家的气。即使你是大总裁,老板要炒你的鱿鱼,你也只能卷铺盖走人。

    二、中国老板存有小农意识

    中国是小农经济的社会,封闭的小富思想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占有主导地位。一亩三分地也就成了人们生活的目标,所以当个小老板,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是老板情结的内心写照。

    三、当老板的机会多

    在中国当个老板有时确实很容易,试想你家那个前几天还流鼻涕的领导阿毛,一年不见回来已经是个开奔驰的大款时,你有何感想?许多人是会坐不住、会纵身跃入商海的。这是由于中国社会中有一些方面还不成熟,机会随处可见,所以成功的可能性很高。只要敢干,运气好,一不留神就成了百万富翁呢。

    四、长期压制的结果

    中国有几十年没有了老板,改革开放后又多了一条路,谁不想试一试,而且发财始终是人们梦寐以求的。长期压制的结果就是使之猛烈爆发,所以老板自然就多如牛毛了。

    五、缺乏一定的文化基础

    中国文化过分注重个人的能力与才智,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又更进一步培养了人们的这一心态。单打独斗、自创天下已成为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而这种鼓励个人努力的文化,是滋生人们老板情结的沃土。

    社会的结构一般是一种宝塔形结构,越往上越小,但中国是腰鼓形结构,两头大中间小,即老板和基层员工多,而中间的专业人才少。因为“老板热”让许多本应该是中间专业人才的人也都跑去当老板了,使中间形成瓶颈,限制了社会的发展。这与西方社会差别很大。西方社会有一个中产阶级,这部分处于社会中间阶层的人数众多,力量强大,所以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人力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少数的大老板、大量的中层专业人士及稳定的低层工人阶级使得西方社会得以保持较为长久的稳定。

    当然老板热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说明中国社会由注重意识形态向注重生产力过渡。

    六、老板热也有副作用

    由于这种热潮过于盲目,大家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也给社会带来了副作用。

    1.社会结构变形,头重脚轻。稍有些能力的人就想当老板,大量的专业人员总觉得人家当老板风光实惠,所以不安心本职工作,把企业当学校,一旦学成就离开另立门户。这使得需求量最大的中层专业人员短缺,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2.浪费人力、财力。许多本不适于当老板的人当了老板后总是深感力不从心,结果自己的专业荒废了,老板又没当好,不但没有增加机会,反而感到得不偿失。整个社会在这种老板热产生浪费。

    3.有损老板的形象。老板多如牛毛,必然鱼目混珠,一些无能之辈甚至非法之徒打着老板的旗号,干了许多不法勾当,让大家失去了对老板的好感,使得那些真正出色的老板跟着受牵连,给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

    4.社会价值观扭曲。由于人们认为当老板容易,而且运气好的话,挣钱也容易,使人们不愿意通过勤奋工作,而是靠投机取巧去获取财富,导致社会价值观转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