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下剑指苍穹-抗日巾帼:甄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甄磊(1919-1941),女,原名甄玉桂,山东莱芜人。出生于西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母亲靠亲朋相助,带着她开了一家小饭馆维持生计。

    1930年,莱芜县教育界知名人士亓霖甫在莱芜开办第一所女子高等学校,公开招收女学生。甄磊的母亲思想比较开明,便将甄磊送去上学。当时,偏僻的山城莱芜受孔孟之道、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因此,前来报名的只有十几人,而且年龄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尽管报名学生人数不多,亓霖甫还是如期开学。亓霖甫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也教育她们热爱祖国,反对旧礼教,树立男女平等的新思想。甄磊当时年龄虽只有11岁,也懵懂地感到亓先生的主张很有道理,便和老师、同学一道参加各种活动,成了班里的活跃分子。加上她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成为亓霖甫最喜欢的学生之一。1932年,她高小毕业后,考入莱芜县立师范讲习所。1935年,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应亓霖甫先生聘请,甄磊回到莱芜县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任教,并成为该校的优秀教师。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甄磊义愤填膺,决心弃教从戎,参加抗日队伍。1938年初,她含泪告别了相依为命的母亲,与进步同学一起,来到莱芜县南部莲花山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被安排到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五中队三十四分队当战士。由于她多才多艺,不但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文章做得好,又有表演才能,不久便被委任为宣传队长。1938年下半年,组织选送她到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她刻苦学习,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很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中共山东分局妇委会工作。此时,分局机关驻在沂蒙山区的沂水县王庄一带,甄磊经常到附近乡村开展妇女救国运动。

    1939年6月,日军纠集2万多兵力,对中共山东分局驻地——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分局机关干部分散到各地打游击。甄磊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女生队,负责组织女学员们转移、隐蔽,并就地开展游击战争。接受任务后,甄磊立即赶到军政干部学校驻地岸堤,见到了女生大队教导员夏天真,向她传达了分局意见。甄磊告诉大家:“这次日本鬼子向沂蒙山地区‘扫荡’,来得突然,规模大,上级指示我们迅速精简,把离家近和不便行动的人员立即疏散,留下来的人员进入南墙峪,坚持打游击,进行反‘扫荡’。”她要求大家做好空舍清野,动员学员们脱掉军装,换上便衣,转山头打游击。女生大队共有300多人,精简后留下100多人,组编了20个战斗小组,由各分队的干部带领开展工作,分头向南墙峪转移。

    南墙峪是一条地形十分复杂的大山沟,沟内有20多个自然村,群众基础好,是抗日根据地的堡垒地带。因此,在日军扫荡时,很多附近的群众转移到这里,使这条大沟挤满了逃难的村民,处境十分危险。甄磊和王哲、邵大嫂等人编为一组,由邵大嫂照顾快要分娩的王哲,到一户群众家里隐蔽,其他同志动员老乡离开南墙峪。经过动员,附近的老乡们很快返回家乡。正当甄磊召集本峪的干部开会,安排各村乡亲就近躲避敌人“扫荡”时,忽然传来敌人的枪炮声,一股日军开始“扫荡”南墙峪。房东大娘着急地说:“你们能走的快走,王哲就留在俺家,躲在地瓜窖里,有我在就有她在!”甄磊听后非常感动,紧紧地握着大娘的手表示感谢,又细心地检查了王哲的隐蔽处。她把一切安顿好后,才带领其他同志离开大娘家,转移别处。当天晚上,敌人撤走了,甄磊和同志们返回村里时,听说房东大娘牺牲了。原来,日军进村后烧杀抢掠,几名日军在追赶房东大娘的鸡时,鸡钻到隐藏王哲地窖上面的草堆里,大娘怕日军抓鸡发现地窖,便从草堆中抓出鸡抱着就跑,被日军军官开枪打死,日军离开时放火烧了房子。甄磊得知详情后,悲痛万分,哭着跑进大娘家,救出躲在地窖里的王哲和房东大娘的女儿,在转移的途中,王哲因难产而牺牲。甄磊和大家含泪掩埋了王哲,继续奔赴抗日战场。

    1940年8月,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总会在青驼寺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甄磊被选为执行委员。同年11月,中共山东分局为了推动山东地区的妇女工作,决定建立一个妇女文艺团体——姊妹剧团,通过开展文娱活动,组织和发动广大妇女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中。1941年3月8日,姊妹剧团正式成立,辛锐任团长,甄磊任政治指导员。在剧团里,甄磊待人诚恳,真挚热情,像一位老大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一个团员,帮助她们学习文化,排练节目,受到团员们的敬重和爱戴。

    1941年,山东省妇救会指示甄磊带领姊妹剧团到抱犊崮一带,边演出边检查妇女工作。去抱犊崮要经过敌占区,必须夜间行军。为了路上安全,姊妹剧团和第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八五团同行。部队行军速度很快,一夜要走120里,姊妹剧团绝大多数是女同志,大都体力不支,十分艰苦。当时甄磊身体不好,一路上,她还跑前跑后,帮别人拿东西,搀扶走不动的同志。队伍宿营时,她和其他同志一样轮流站岗值勤。甄磊的朴实作风和模范行为影响和激励着剧团的每一个人,使姊妹剧团成为一个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的战斗集体。

    1941年8月,山东省军政最高领导机关在临沭蛟龙湾组织了一次八大剧团文艺会演。姊妹剧团作为参加演出的八大剧团之一,不仅演出了几个剧目,还合唱了甄磊编写的《参加妇救会歌》。这次会演,姊妹剧团被评为第四名,受到中共山东分局的表扬。不久,为适应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后方机关进行精简,姊妹剧团改编为联合剧团。是年初冬,日军调集5万兵力,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剧团为庆祝十月革命胜利进行的演出被迫停止,部队立即转移,剧团的人员疏散到南墙峪一带老百姓家里。

    11月7日,日军包围了村庄,将群众集中起来由老幼者指认亲人时,甄磊因化妆成老年妇女被赶入老幼人群。认亲一开始,她便勇敢地走向被认领人群,在刺刀威逼下从容不迫地以“丈夫”“儿子”“姊妹”等名义,从中认领出好几个革命同志和战友。尽管这样,有的同志还是被日军拉走了。日军撤走后,甄磊同志离开南墙峪,奔向大青山寻找自己的同志。路上她遇到了一股日军,在战斗中胸部中弹,为抗日救国献出了年仅22岁的年轻生命。

    甄磊同志牺牲后,她的战友和当地群众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眼含热泪将她的遗体就地掩埋。1944年10月,党和政府在费东县西梭庄村(今属沂南县双堠乡)建立一座革命烈士陵园,将甄磊同290多名在大青山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的忠骨,一并移人这座陵园内。为缅怀大青山战役牺牲的烈士,1987年,梭庄烈士陵园更名为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