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下剑指苍穹-忠心耿耿:杨万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杨万兴(1912-1942),四川巴县人,出身贫农。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等职。

    1937年10月,参加过著名的晋北夜袭阳明堡战斗。他当时在三营十一连。十一连是个能攻善守、以夜战见长的连队。当时他带领战士爬过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日军的阻明堡机场,直向机场中央的机群扑去。杨万兴悄悄地骂道:“龟儿子,在天上你耍威风,现在该我们来收拾你啦!”他刚要接近飞机,突然,西北方有个日军哇啦哇啦地呼叫起来,紧接着响起一连串清脆的枪声。就在这一瞬间,杨万兴率领战士高喊着冲杀上去,机枪、手榴弹一齐倾泻,一团团火光照亮了夜空。正在机群周围巡逻的日军哨兵慌忙赶来和战士们绕着飞机互相角逐。杨万兴和战士们越打劲头越大,有的战士爬上飞机尾部端起机枪向机身扫射。正打得激烈,日军的守卫队赶来,就在20多架飞机中间展开了白刃战。这时,杨万兴指挥战士往飞机肚子里扔手榴弹,接着飞机燃起大火。火乘风势,风助火威,片刻工夫,滚滚浓烟卷着熊熊烈火,弥漫了整个阳明堡机场,20多架飞机燃烧在烈火之中。

    1939年,杨万兴受中共中央派遣,从延安来山东抗日根据地,从鲁北进军沂蒙工作。

    1941年,杨万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一团团长。也是在这一年,抗战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山东的兵力增加到4.7万人。同时,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大小头目纷纷投敌,伪军也急剧增加到16万人,“山东剿共军”“剿共治安军”“剿共游击纵队”“鲁中剿共军”等各种汉奸队伍粉墨登场。“剿共军”与日军配合,不断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蚕食”“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军民遇到空前严重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毛泽东、党中央提出了“熬时间,积蓄力量,长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准备将来反攻”的方针,并明确指出当时的困难是“黎明前的黑暗”。11月初,情报、紧急情报一份接一份传来,日军的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亲自指挥第十七、二十、二十一、三十二师团和第五、六、十独立混成旅团,及临沂、费县、蒙阴、沂水、莒县的守备队、伪军刘桂棠部共5.3万多人,对沂蒙区进行了历时30余天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声势浩大,规模空前,妄图“剿灭沂蒙地区共军、消灭其根据地”,矛头直指八路军指挥机关和山东分局等领导机关。“扫荡”过后;在蒙山修建了一条环行公路,建立了70多个据点,实行“囚笼”政策。蒙山南侧修建了以仲村为主的重要据点,蒙山北部修建了以垛庄为主的中心据点。这样,就与蒙阴县城连成一片,分割了鲁中根据地的联系,并依此实行蚕食、封锁、抢粮,对蒙山南北两块平原进行了控制。所以,旅部根据军区的指示,决定首先拔除垛庄这个中心据点,打破敌人封锁的企图。

    1942年11月,杨万兴奉命率部攻打蒙阴垛庄日伪据点。垛庄南距蒙山主峰七八公里,北靠“孟良崮”据点,东靠“青驼寺”据点,西靠“桃墟”据点,距蒙阴城不过几十公里,是蒙山北部重要产粮区。敌人在垛庄设置了东西两个据点,东据点为日军把守,西据点住有伪军一个中队约200人,两据点相距不过百米,相互接应。东据点设在垛庄大地主刘家云的八卦宅内,围墙又高又厚,严严实实,非常坚固,在八卦宅内加修了一个大碉楼作为据点的支撑点,院内有几百间房屋,敌人不轻易出动,不断地派伪军外出抢粮。旅部以“老一团”为主攻打垛庄,其余部队围困青驼寺与桃墟两个据点,围而不攻,来掩护“老一团”作战。旅部指挥所设在孟良崮村内,由一团两个营为主攻部队,以一个营为预备队伸至西面桃墟方向阻击援兵,力争速战速决。7日晚,北风呼啸,天空飘着小雪,大地呈现出一片银白色。杨万兴带着两个营迅速接近两个围子,由两个连分别从东、北两个方向向围子展开猛攻。他亲自指挥工兵排爆破围墙,并对工兵排长说:“你们的任务是用外爆破手段,在北面炸开一段围墙,我用三挺机枪掩护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没有困难,一定完成任务!”3名爆破手在机枪火力掩护下,迅速向围墙冲去,把炸药放在围墙根下,点燃了导火索,返身就跑。刹那间,一声巨响,烟火腾空而起,碎石乱进,围墙被炸开一个大缺口。日军被这意外的爆炸震愣了,院内机枪一时停止了射击。冲锋部队趁着火力空隙,冲进了缺口,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日军见部队已冲进了院内,当即施放毒气,阻止进攻部队继续前进。一团团白烟在战士们头上散开,大量的毒气在围墙里面弥漫着,战士们先是打喷嚏、流眼泪、呕吐,接着有些同志开始昏迷6有的战士喊:“鬼子放毒气了,赶快防毒!”杨万兴大声呼道:“将毛巾打湿把嘴堵起来!”但这些临时措施效果不大。杨万兴即用二梯队迅速前进,把第一批突进去的战士换下来,二梯队进人院内后,日军二次放毒,二梯队进攻受阻。

    敌人估计毒气已经生效,就有组织地向部队反击。杨万兴立即用火力封锁突破口,命令部队赶快撤出战斗,在村内占领民房,与冲出的敌人展开激战。敌人遭到惨重损伤后便撤回据点内,将突破口重新堵起来,防止我军再次进攻。此时天就快要亮了。杨万兴冷静地分析了战况,带着二营长重新察看了地形和日军的火力配备,研究再次进攻办法。据点内的敌人还在不断地向围子外面射击。’他估计日军毒气弹不多了,决定收集村内储备的大白菜,用毛巾围在嘴上,作为防毒措施,在拂晓前再次组织进攻。当他正在用望远镜观察周围情况时,敌人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杨万兴倒下了。

    杨万兴为了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杨万兴烈士的遗骸迁葬于孟良崮烈士陵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