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教给我们的55堂经营策略课-诚信绝对不是一种销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马云语录:诚信绝对不是一种销售,更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它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

    2011年3越下旬的《福布斯》以“为企业诚信而战的人”为封面刊出了马云和若干阿里巴巴的领导高层。文章称,在中国最大电子商务企业自曝欺诈丑闻后,马云在以零容忍态度整肃这股歪风。

    阿里巴巴的马云对公司的欺诈丑闻暴怒。自丑闻爆出2周以来,这是在他赶走以欺诈或类似手法愚弄数千位外国商户的约100位销售人员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这些人的罪恶是故意容忍欺诈性卖家,并将其认定为金牌供应商。而这类供应商在接受货款后,从未交付过很受欢迎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显示器类的消费电子产品。马云称,这些销售人员可能已怀疑这些供应商有问题,但他们仍与其签订合约。这是严重的诚信问题。

    马云在采访时称,阿里巴巴公司可能是中国惟一一家高层经理人员必须要对经营欺诈负责的企业。虽然有人认为他处理问题过了头,太激烈,但他相信中国需要如此的矫枉过正。

    马云认为,中国需要的是应该能让世界信赖,把员工价值置于利润之上的企业。他称,公司未来10年的目标是帮助提升1000万家小企业在线经营能力,创造出1亿份新就业机会和服务全球的10亿消费者。希望改变世界,可能要有常人所说的硅谷精神。但这足以真诚到让马云成为中国少有的一类企业。

    所谓“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诚信是中国人处事立业的根本,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准绳。“谨而信”,“言而信”,“言必信”,“信则人任焉”,这些格言警句一直是中国人立身行事的指南。

    赚钱、求利是商人的目标,马云当然也不例外。但马云往往怒斥那些乘人之危、牟取暴利的“贪贾”,而以“廉贾”为榜样,持价平实,以薄利多销的手段获取合理、正当的商业利润。这样,阿里巴巴便赢得了信誉,占领了市场,得以发财致富。

    美国学者福山在《信任》一书中曾预言:21世纪是信誉的世纪,哪个国家的信誉度最高,哪个国家就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诚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企业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根据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对企业竞争力的看法: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积累的互补性知识;二是企业信誉。从短期来看,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流程再造等,但从长远来看,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最根本的基础是诚信。如果没有诚信,即使其管理效率再高,技术再先进,产品再好,它也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荷兰ING财团负责人亚历山大·卡恩就认为:“没有道德观念,我们就是在与灾难打交道;有了道德观念,我们就可以在国际市场立足。”前GE首席执行官杰克先生也谈到:任何一家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都必须面对“诚信”二字。美国《财富》杂志也表明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500家企业都有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对企业来说,有了诚信,就可以给人以信任感、亲近感,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赢得信誉,进而赢得效益,提升其竞争力。

    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策略

    企业从事营销活动,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企业本身。因而营销活动的方式、手段、内容是企业的代言人。如果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采用各种假冒伪劣商品或其它欺诈方式,除消费者不接受产品外,企业管理的声誉也会扫地,而如果企业在消费者中的形象受到损害,想要东山再起则困难重重。

    诚信是企业创造顾客的有效手段

    顾客的多少是对企业成功与否的最好评价,如何既保住老顾客又不断吸引新顾客,最简便最切合实际的方式就是在营销活动中讲究诚信,因为诚信是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美国营销学家潘拉索拉曼、隋塞摩尔、贝利和芬兰营销学家格若努斯等人认为,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实绩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如果顾客的服务经历符合或超过他们的期望,他们感觉中的整体服务质量就好。如果企业通过诚信的行为与顾客建立起信任关系,就可以提高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如果企业在营销中作夸大不实的宣传或隐瞒对顾客不利的信息,就会使顾客形成错误的和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当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无法一一兑现其对服务的描述和承诺时,顾客感觉中的整体服务质量就会比较差,也就没有信心再次购买企业的服务。因此,诚信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顾客,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

    课堂收获:诚信已成为我国企业界的一种稀缺资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大力开展诚信经营,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