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状况
(1)时间的限制
平衡木是女子体操项目之一,平衡木有完成时间的限制,对于成套的动作难度和空中技巧均有严格规定。平衡木运动正像它的名字那样,需要平衡能力。运动员要在一根高出地面1.2米,表面宽度约0.1米的横木上做出一连串的舞蹈与翻腾动作。
(2)姿态的要求
身体姿态与身体控制是最重要的。平衡木上的许多动作与自由体操动作相似,但难度正越来越大。运动员也是从一块跳板上平衡木,在75秒至90秒时间内完成动作并下平衡木。平衡木动作也要求连贯。用时不足或超时、摇摆、中途落地、停顿等都会被扣分。
历史发展
(1)平衡木起源
平衡木起源于公元前的罗马时代。18世纪末,德国体操家将其用于体操训练的辅助器材,后传入欧美国家。最初平衡木为圆形,两端及中部用支架支撑。
平衡木表面狭窄,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和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平衡木的动作包括各种跳步、转体、波浪、平衡、造型及技巧翻腾,并组成成套动作。
(2)竞赛项目
19世纪初,德国体操家古茨穆特斯将平衡木设计成平面,置于地上。1845年成为女子体操项目。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开始,列为竞赛项目。平衡木决赛时每队最多2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平衡木成绩排位前8名或前6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运动总得分的50%,加上平衡木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
(3)当代发展
至20世纪80年代,平衡木运动发展迅速,自由体操中的大量动作被移植到平衡木上完成,平衡木运动已由动静结合发展成以动为主,难中求稳的竞技项目。奥运会平衡木决赛每队最多2名队员参赛,只有团体赛中成绩前8的运动员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
1992年奥运会开始,团体分不带入单项,仅以自选动作的得分判定名次,满分10分。从2006年使用体操新规则起,得分不设上限。由A分和B分两部分组成。A分为难度分,不设上限。B分是完成分,满分10分。团体预赛前8名获得决赛资格。每队最多有2人参赛。
2.平衡木的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
(1)场地选择
场地要求一定平坦,防止出现意外的脚部或者腰部受伤。还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这样有助于运动员发挥出最出的水平。
(2)场地要求
场地上还要有厚垫子,因为平衡木很容易出现意外跌落的情况,而且在下木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缓冲。
规格规定
(1)平衡木标准
平衡木长5米、宽0.1米、木高依需要可升可降,正式竞赛高度为1.2米。平衡木有完成时间的限制,对于成套的动作难度和空中技巧均有严格规定。在国际大型体操竞赛中使用的平衡木必须严格按照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规定和要求制作。
(2)技术要求
平衡木的表面是光滑的油漆过的木头。自1980年代后,平衡木表面包裹皮革。现在,平衡木装有弹簧来缓解高难度的空翻和舞蹈技巧所产生的压力。
大部分体操学校购买符合国际体操联合会标准的平衡木,有一些使用表面包裹毛毯的平衡木作为练习用。在学习新的动作的时候,运动员通常使用高度离里面仅有几十厘米,而其他尺寸不变的平衡木,这样可以减少危险性。
服饰装饰
(1)竞赛时
竞赛的时候,一定要穿正规的体操服,不允许有饰物,以免造成意外的伤害。如果是集体竞赛,还要统一服装,以利于竞赛的进行。
(2)训练时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服装也要尽量简洁舒适,最好选择弹性好的紧身运动衣裤或体操服。
3.平衡木比赛规则
成套动作从双脚离开踏板或垫子时开始计算。不允许在踏板下加入支撑物。
当选手第一次助跑没有接触到踏板/器械时,允许选手进行第二次助跑完成上法。在第二次助跑后选手如果依然没有成功完成上法,则选手必须直接上到器械上开始完成成套。上法(没有出现在难度表中)失误会直接扣除编排分,但如果选手之前都没有接触倒踏板或器械,则不追加扣分。
成套动作完成时间不得超过90秒。
计时
成套难度计算从选手身体离开踏板或垫子计时开始。当选手完成木上动作后,到选手通过下法(或无下法)接触倒体操垫为止,计时结束。
在选手完成动作到80秒时,会给出一个提示信号。当到规定完成动作的最后时间(90秒),会给出第二次信号。
如果在第二次信号鸣响时完成下法并落地,不扣分。
如果在第二次信号鸣响结束后完成下法并落地,会扣除一个超时分(罚分),但裁判在计算成套难度价值时需把下法算入。
超时罚分
超出规定时间0-2秒,扣0.1
超出规定时间2秒以上,扣0.3
规定时间外(90秒后)完成的动作可以被A组裁判认可并由B组裁判进行评分。
计时员将选手超出规定时间的情况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器械裁判主席,并由他从最后得分中扣除。
无价值(失误落木)时间
当选手在完成动作时掉下器械(此时动作已进行了X秒),会有10秒的无价值时间(计时从选手双脚落地时开始)。无价值时间不计入成套总时间(不算入成套90秒动作时间)。
当选手身体离开体操垫,重新回到器械上时,无价值时间结束。
选手重新回到器械上,继续完成成套动作,此时开始计时(指选手还有从X到90秒的完成动作时间)
无价值时间将以每秒计数的形式显示在记分牌上,当无价值时间结束(10秒)时会给出提示信号。
如果选手在10秒内没有回到器械上,成套将被认为结束。
10.2成套内容和组成
成套价值由以下各种动作种类组成:
4.平衡木的裁判规则
基本规则
(1)动作计算
成套动作从双脚离开踏板或垫子时开始计算。
(2)动作规定
不允许在踏板下加入支撑物。当选手第一次助跑没有接触到踏板、器械时,允许选手进行第二次助跑完成上杠。在第二次助跑后选手如果依然没有成功完成上杠,则选手必须直接上到器械上开始完成成套。上杠失误会直接扣除编排分,但如果选手之前都没有接触倒踏板或器械,则不追加扣分。
(3)完成时间
成套动作完成时间不得超过90秒。
计时规定
(1)计时概念
成套难度计算从选手身体离开踏板或垫子计时开始。当选手完成木上动作后,到选手通过下法或无下法接触倒体操垫为止,计时结束。
在选手完成动作至80秒时,会给出一个提示信号。当到规定完成动作的最后时间90秒时,会给出第二次信号。
(2)实施方法
如果在第二次信号鸣响时完成下法并落地,不扣分。
如果在第二次信号鸣响结束后完成下法并落地,会扣除一个超时分,但裁判在计算成套难度价值时需把下法算入。
超时罚分
(1)超出时间
超出规定时间0秒至2秒,扣0.1分;
超出规定时间2秒以上,扣0.3分;
(2)超出动作
规定时间外完成的动作可以被A组裁判认可并由B组裁判进行评分。计时员将选手超出规定时间的情况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器械裁判长,并由他从最后得分中扣除。
成套动作内容
A、B、C、D和E组难度动作必须选自下列动作组:
向前、向侧或向后的有腾空的或无腾空的技巧动作。体操动作:转体、单或双脚跳和小跳,走和跑组合,站立、坐和卧姿的平衡动作,身体波浪。允许两个静止的、典型的平衡木动作,额外的静止动作将要扣分。
5.平衡木的评分规则
基本规则
(1)成绩因素
很多因素决定了运动员最后的成绩。裁判裁定动作中是否包含了所有的规定要求,动作难度等。在平衡木上所有的失误都将扣分,如为了保持平衡而增加的摇晃,动作完成质量差等。
运动员如果成功完成了难度很大的技巧动作和上下木动作都将获得加分。也可以通过连接一些难度较小的动作来获得难度加分。
(2)评分原则
2名裁判评判一套动作的难度,给出起评分。6名裁判评判根据动作的完成情况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余下4个分数的平均分。用起评分减去平均分,得出最后得分。如果出现平分,则根据4名B组裁判对参赛者动作完成情况给出评分,然后最终得出一个平均分以此来确定获胜者。
特殊连接加分
2个有腾空的技巧动作的连接,除上杠和下法外;
3个或更多的有腾空的技巧动作的连接。
专项器械扣分
上杠前多于一个动作,扣0.20分;
单腿撑靠平衡木侧面每次扣0.20分;
多于两个典型的平衡木静止动作每次扣0.10分;
集中注意力的停顿2秒以上,每次扣0.10分;
缺乏韵律和节奏的变化,扣0.20分;
技巧动作占主导地位,0.10分;
多于一趟没有难度,每次扣0.10分;
第三次助跑,扣0.50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