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夜阑话韩柳-诗坛怪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唐诗坛,元白之外,韩愈一派,也是一个重心,用现代话说,就是一个集团,不过他们只是以文会友,没有什么组织上的关系。在这个集团中,有几个人可称为怪杰,不但作品怪,人也怪,如孟郊、贾岛、卢仝、刘叉等,还有是处于边缘的鬼才李贺。《新唐书》就把这四人附于韩愈传之后。作品之怪,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使用、想象的驰骋上,这一点,和韩愈的求奇求险的创作心理有共通地方。功过优劣,后人各执一词。

    其中的卢仝,韩愈还和他有创作上的合作关系。

    卢仝,号玉川子。郡望范阳,原籍河南济源。玉川本井名,在卢仝家乡浝水北,一名玉泉。卢仝喜饮茶,常汲井泉煎煮,乃有此自号。又作《走笔谢孟谏议新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从这首诗里,已可觇其怪气。他的身世和性格,可于韩愈《寄卢仝》开头一段,略见梗概:“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余人,上有慈亲下妻子。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十二年)。至今邻僧乞迷送,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余,时致薄少助祭祀。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这一段实在写得好,韩愈的自责,尤见其爱才的殷勤。这时韩愈为河南令,洛阳有东都留守、大尹,韩愈劝卢仝向他们参谒,仝即“言语才及辄掩耳”,所以卢仝到老是个处士。而对韩愈的资助,他却接受。韩愈贬国子博士时,卢仝作了五首诗表示感慨,中有“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语,正是惺惺相惜。他的《苦雪寄退之》的“唯有河南韩县令,时时醉饱过贫家”,也可看到韩愈对他的器重。“宰相须用读书人”,就是地方官,何尝不需要有些学问呢。

    卢仝家境虽很清寒,贮书却很多,他在《冬行三首》中说:“扬州屋舍贱,还债堪了不?此宅贮书籍,地湿忧蠹朽。”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贫孟忽不贫,讲问孟何如?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这是把书看作财富,卢仝一到,孟郊也不贫了。造句形式的奇特,又是韩孟诗派的特色,特色近似,彼此感情也会相应而加深,即是说,诗派对友谊往往起媒介作用。

    元和六年,卢仝曾经写过《月蚀诗》,长达一千七百余字,句式参差错综,文字怪僻诡异,现代人看来,简直是天书。诗中把日月看作天之双眼,月蚀便是天瞎一目。天怎么会瞎了眼呢!“呜呼!人养虎,被虎啮。天媚蟆(蟾蜍),被蟆瞎。乃知恩非类,一一自作孽。”即是说,对于非我族类,绝对不能开恩,开了恩,便会自食恶果。因此,他希望嫦娥“手操舂喉戈,去此睛上物”。这是把嫦娥看作女力士了。

    这首诗,他所讥刺对象是谁,学者未能确定,但卢仝假此诗以讥刺权贵或时政则可肯定。

    韩愈为此作了一首《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比卢诗大为精简,下面是两诗的对比: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卢仝)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韩愈)

    玉川子又渧泗下心祷,再拜额摺沙土中。地上虮虱臣仝,告诉天皇。臣心有铁一寸,可剜妖蟆痴肠。皇天不为臣立梯磴,臣血肉身,无由飞上天,扬天光。(卢仝)

    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肠。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韩愈)

    这里只举一例。题目上说是“效”,实际是韩愈把卢仝诗删改得很多,所以有的本子就作“删玉川子作”。诗中仍以玉川子自居,我们姑且叫它“合作”。如果友谊不密切,诗风差得过远,韩愈就不会这样做。

    后人也承认卢仝原诗豪放雄快,但诗还得遵守它的规范,豪放必须有个分寸。李东阳《麓堂诗话》云:“如韩退之效玉川子之作,斲去疵颣,摘其精华,亦何尝不奇不怪?而无一字一句不佳者,乃为难耳。”这说得很公允。我们如果将韩诗单独欣赏,也确是瑰奇挺拔之作。

    卢仝另有一首五古《月蚀诗》:

    东海出明月,清明照毫发。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三五与二八,此时光满时。颇奈虾蟆儿,吞我芳桂枝。我爱明镜洁,尔乃痕翳之。尔且无六翮,焉得升天涯?方寸有白刃,无由扬清辉。如何万里光,遭尔小物欺。却吐天汉中,良久素魄微。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

    意义和上一首一样,却是文从字顺,最后以天上人间相联系,虽感慨却很婉转,使人有心平气和之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卢仝“其诗古怪,而《女儿集》(曲)、《小妇吟》《有所思》诸篇,辄妩媚艳冶”。

    有成就的诗人,风格总是多样化的,卢仝也是这样,例如《卓女怨》:

    妾本怀春女,春愁不自任。迷魂随凤客,娇思入琴心。托援交情重,当垆酌意深。谁家有夫婿,作赋得黄金。

    这又是何等“妩媚艳冶”。末两句,也即慧眼识英雄之意。当然,在评量一个诗人的风格时,还须分别主要和次要,险怪毕竟是卢仝的主要一面。

    关于卢仝之死,辛文房《唐才子传》说是因遭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而亡,后人因此而定其卒年。这是不确切的。他的享年,四十余岁,近年中华书局的《唐才子传校笺》已有析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