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田赛运动的组织编排-铁饼运动的训练方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铁饼自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在技术方面不断的发展演进,先后经历了原地投技术、侧向上步投技术、侧向旋转投技术和背向旋转投技术,在背向旋转投技术方面又出现了波浪式、踏跳式和背饼式等动作。从铁饼技术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铁饼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投掷技术,因而在铁饼训练方面就有许多值得斟酌和探讨的东西。我们知道影响铁饼投掷成绩的因素有许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所以我们在技术训练中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下面从技术训练的角度来谈一下如何提高和改进运动员器械出手瞬间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旨在为铁饼技术训练,尤其是给基层训练提供一定的技术参照。

    自从铁饼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铁饼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日本、德国试用超背向旋转技术,原苏联的麦尔尼克采用左脚“链球式”进入旋转球,瑞典的布鲁克采用进入旋转甩右小腿的方法,而我国运动员则充分发挥自身灵巧、协调的优势采用两圈旋转技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人员运用生物力学对掷铁饼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用三维摄影方法提供了我国优秀铁饼运动员的技术数据模型。

    当前流行的铁饼技术

    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就是我们常见的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由握饼、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出手后平衡几个环节构成。这种动作外形上观察与以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革,从技术实质上注重简单实用,技术特点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最后用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男运动员多采用的“跳投式”,另一种是女运动员多采用的“支撑投”,当前大多数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是:宽站立,低姿势,大幅度,起转缓慢,旋转平衡,衔接紧密,最后用力幅度大。通过铁饼技术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铁饼在技术方面正朝着简单、实效、大幅、快速方向发展。所以,探索多技术环节的结构、节奏,使多技术环节形成最佳组合,充分发挥技术的整体效益就成了当前铁饼技术研究的重点。

    铁饼项目的训练涉及到许多内容,如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等,每一个训练项目又包括许多内容。在这里我们只从技术训练的角度,更确切的说是从整合技术环节的角度来谈一下。这里所谓的整合技术环节是指认真专研改进各个技术环节,使每个技术环节更有利于发挥人体的综合效应,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成绩的目的。(注:在下面分析中以右手掷铁饼为例)

    支撑腿积极后插下放

    很多运动员的摆动腿在完成大半径旋转、腾空、落地后,支撑腿往往是被动的下落,然后再进入旋转,一些基层教练员在训练中也往往只强调摆动腿在旋转中的蹬摆作用,而忽视了支撑腿在旋转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用相同的力量去分别旋转生、熟鸡蛋,你会观察到熟鸡蛋会快速、持续的旋转,而生鸡蛋却转得非常缓慢且会很快停下来。这是因为,熟鸡蛋从蛋清、蛋黄是相对凝固的整体关系,我们给蛋壳施加的旋转力直接传递到了整体。生鸡蛋由于流质状态的蛋清、蛋黄相对牵扯,把施加在蛋壳上的力很大一部分被消耗和抵消了。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来体会一下,当我们完成预摆、左腿支撑旋转、右腿大半径“画弧”蹬地、腾空、右脚落地的瞬间,左腿即支撑腿要有意识的积极后插下放,然后蹬地旋转进入最后用力阶段。接下来再做一下支撑腿被动落地的动作,从中你可以感觉到支撑腿积极后插下放更有利于发挥人体的旋转速度。这就和生、熟鸡蛋实验一样,左腿的积极后插下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术的整体性,从而使掷铁饼的良好技术能更好的发挥。所以在铁饼技术训练中,我们不单单只强调支撑腿在最后用力阶段的作用,还要充分考虑支撑腿在旋转过程中的作用。

    头部动作

    在日常的技术训练中,好多教练都忽视了头部动作在整个技术环节中的作用,其实头部动作在铁饼技术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进一步说,头部动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通过大量观察,笔者发现大多数优秀运动员的头部动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旋转中不是简单的随同肢体运动,而是在方位变化过程中采用“摆头”的方式,即在肢体完成旋转后再迅速把头回摆至相应的方位,尤其是在铁饼将出手的瞬间摆头的动作更明显.通过人体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摆头”动作对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迅速的摆头可以迫使或激发运动员最后“振胸”“甩臂”良好动作的出现,从而更有利于加大铁饼出手时的初速度。

    最后用力阶段

    左肩在最后用力阶段的动作技术对最终成绩的好坏起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对于这一点每个人都不会否认,但是左肩在投掷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恐怕是好多人在探究的问题了。下面笔者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认识,我们知道在投掷项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那就是超越器械原理,可以说超越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掷成绩的好坏,而超越器械的好坏与左肩的动作有密切的关系。超越器械要求下肢运动的速度快于上体的运动速度,在投掷运动中好多运动员很难很好的做到这点或做得不充分,原因在于他们上体运动的速度过快。如果我们在掷铁饼最后用力时,有意识的把左肩向右收紧,使非投掷臂向右后方贴近身体,直至在最后出手瞬间将左肩突然制动话,就会比较容易的形成掷铁饼所要求的超越器械。这样做还可以更好地使上体与下肢形成扭紧状态,从而有利于发挥人体的旋转速度,进而可以提高铁饼出手瞬间的初速度。

    投掷臂动作

    投掷臂的动作会直接影响铁饼运动的轨迹,良好的投掷臂动作应该是在获得尽可能大的旋转速度上,保持饼与投掷臂的离心自然状态。所以在整个铁饼技术中投掷臂动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这一环掌握的不够,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前功尽弃。这一点在投掷项目中非常普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运动员预摆、起转、腾空、落地、蹬转用力、挺胸、收腹做得都不错,但最后铁饼的运动轨迹却很糟糕。原因就在于他们忽视了投掷臂的动作,在整个投掷过程中投掷臂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能够放松因而也就不能很好的把投掷臂自然留住(这种自然留住就是良好的投掷臂动作),进而影响到最后用力中投掷臂的鞭打动作。所以在技术训练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强调投掷臂的放松,也就是说从肩关节开始放松,要求做到身体开始旋转后,能保持良好的投掷动作。对于投掷臂最后用力的鞭打动作主要强调的是减小铁饼运行半径,从而使铁饼获得更大的速度,在这里就不过多的叙述。

    培养自身技术风格

    所谓的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某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培养适合运动员自身的技术风格有重要的意义,以丘钟惠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曾指出,“培养什么样的风格,关系到运动员(发展的)方向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说合理科学的技术风格可以促使运动员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水平,进而使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事实也证明,“一名缺乏鲜明技术风格的运动员,要攀登世界技术高峰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好多人把技术风格称之为运动技术的“灵魂”。在铁饼技术训练中也一样,我们必须根据运动员的特长技术,神经类型(气质类型)以及种族特征等相关因素,找到并培养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技术风格。

    在铁饼技术训练中要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手段,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录象法,把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录象,然后与运动员一起进行观察分析,使运动员对自己技术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条件不具备的话,可以采用面对镜子训练的方法,总之在训练中一定要让运动员及时了解自己的技术情况。

    最佳出手角度的大小与出手高度和出手初速度有关,但影响最大的是出手初速度,速度越快,出手角度也相应较大,在训练中要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运动员自身的最佳角度。

    在技术训练中要特别注意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动作或部位,如文中所述的头部动作,左臂与非投掷臂动作和支撑腿积极下放后插的动作等等,善于从中找到运动员技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注意“木桶原理”对技术环节的影响,好的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水平最高的特长技术,而是取决于其他水平相对较低的技术。

    在技术训练中充分发挥语言法的优势,及时提醒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强化语言刺激对运动员技能形成的作用。使用时要求口令清晰简单,切中要害。

    在技术训练中善于发现和培养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技术风格。

    运动员力量训练

    力量是铁饼运动员的基础,有力量才能有实力,运动成绩的增长,首先是力量实力的增长。因此必须全面的、均衡的发展队员身体各部位以及大小肌肉群的力量。否则,畸形发展将导致技术动作的破坏以及影响作用力的传递和全身力量的充分发挥。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如下:

    腿部力量

    1.肩负杠铃深蹲;

    2.肩负杠铃半蹲;

    3.负重提踵。

    躯干纽利力量的练习

    1.负铃转体;

    2.负铃侧屈;

    3.负铃坐姿势转体。

    背肌的训练

    1.弓身屈臂提铃;

    2.直腿硬拉;

    3.引体向上;

    4.负铃屈体;

    5.屈体转。

    肩胸部肌肉训练

    1.卧举;

    2.斜板推举;

    3.斜板侧举。

    此外,还有臀部肌肉弯举训练、弹跳力训练以及按专项技术进行投掷比标准器械的重的铁饼、铁棍、铁球、杠铃片、哑铃,壶铃等重物的训练等。

    对队员选材时,在力量方面要作一个全面的“诊断”。首先看肌肉力量是不是发展均衡在同一阶段,解决这一问题,以防以后影响技术结构。再有就是由于中学生训练时间有限,所以训练时要采用组合训练。上下肢、躯干结合起来做,既保障了训练时间,又使肌肉得到训练。

    高中阶段的力量训练主要以改变肌纤维的结构为主,也就是小强度多次数的力量训练。减少大负荷力量训练的比率。高三时可增加大负荷力量训练。每周力量的强度负荷要有节奏地变化。

    运动员强度训练

    铁饼速度训练主要以动作速度训练为主。主要方法和手段是减少投掷器械的质量,如利用一些小木棍和改变化作的环境,如在下坡的地方做旋转。多做一些跑得专门性练习和短距离的加速跑。

    另外,还要进行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方法可利用早操和预备活动把这几步预备好。做一些舒展性练习和一些体操动作。

    中学生投掷项目的业余练习

    投掷项目是一项力量、速度和对运动员的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投掷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在快速的运动中把手中的器械投掷到最远,因此,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专项技术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训练,才能达到最高程度。中学生的投掷项目主要包括铅球,铁饼和标枪。

    中学生投掷项目运动员的选材

    1.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选材的作用。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选材就是选拔运动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忧秀人才。选材包括两点,一是测评。二是定向。测评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将适龄者身体形态,生理,生化,心理,过程等方面的特征测量出来。我们基层选拔投掷运动员基本上以身体形态为主,再加运动能力程度。定向是指根据测评结果与专项特点猜测未来的竟技能力。

    2.投掷运动员选材阶段的对象及任务。初选阶段,对象一般年龄在13岁以上的少年运动员。任务是未经过运动训练的青少年中,挑选出那具备运动天赋的儿童从事田径项目的训练。重点选拔阶段,对象一般指年龄在17岁以上的青少年运动员。任务是选出那些在运动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在身体各方面都达到较高程度。

    3.中学生投掷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初选阶段一般在13岁以上,身体要高大,比同龄突出,坚固有力,动作速度快,敏捷性,协调性强和意志刚强的运动员,但主要是体能,同时要看身体形态和素质,包括身高,体重,臂展的猜测。

    预测体重,体重说明身体的质量,营养状况和力量潜力等。在选材中同身高一样占据重要地位,一般采用百分比测试法进行预测。如,一个女孩14岁体重70公斤,则成人时体重=70/90.7。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体重可变性很大,但我们在选材时一般留意身体匀称,坚固有力的青少年。预测臂展,臂展不仅直接影响投掷的工作距离,而且还与肌肉的绝对力量有关系。但也可以用百分比测试法进行预测。一个男孩14岁身高1.78,则成人时身高=1.78/96.3。初选阶段虽然以身体形态为主,但也要留意人体鸡能和各种素质。如对器械的良好感觉,心理素质,还要对他(她)的家庭和遗传进行分析,这对未来发展应该很有帮助。

    重点选拔阶段,一般为17岁以上的青少年运动员。这阶段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调查。

    (1)运动员身体发展状况,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投掷技能鸡能程度和各项素质是否平衡发展,假如在某一方面有缺乏,应在训练中补上。

    (2)专项技能和各项素质提高,提高的速度不仅能说明目前的才能和勤奋程度,而且可以预见其发展趋势,应该将那些提高速度快,勤奋,好学,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为选材重点对象。

    (3)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训练压力,我们教练应留意平时他(她)的表现情况,包括意志品质,控制能力,拼搏精神和赛场发挥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在以后的各项比赛中发挥更好的程度。

    4.中学生投掷运动员选材注重的事项:

    (1)选材要分清年龄。

    (2)选材时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

    (3)科学选材与经验选材相结合,达到选材的最佳效果。

    中学生的投掷训练

    1.起初训练。当选好运动员后,就要开始训练,训练过程是一个科学性,系统性,艰苦的过程,而最初训练的效果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才能把起初的训练安排好呢?很抓素质训练,着重打好基础,身体素质是专项技术动作的基础,身体素质薄弱,训练无从谈起,专项技术动作很难高效率的完成,所以在训练安排中,前面的主要任务是降低体重(体脂),就是把多余的脂肪在训练中一点一点消除,逐渐达到身体匀称,强壮有力,然后是提高心肺功能,发展短距离速度和协调性,并且要兼顾下肢支撑力量的训练,在速度训练中要结合他(她)本人的身体特点及体重,各关节肌肉韧带力量薄弱等实际情况安排训练,逐渐加大。

    训练初期,由于年龄小,是专项练习的最佳时期,速度的练习是专项最要害的因素,所以速度练习每周安排3~4次,每次组数安排5~6组,每组间隙4~5分钟,如30米×3组。60米×3组,100米×2~3组。而心肺功能训练主要安排有氧训练,每周安排2~3次,每次1500~2000米。也可以安排篮球,立定跳远,跨栏等辅助训练内容。

    协调性,柔韧性在投掷运动员训练中也至关重要,特殊是标枪运动员对协调性,柔韧性要求很高,一般每周安排1~2次,每次15~20分钟,安排压肩,拉肩,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躯干大幅度回旋,压腿,踢腿,压脚尖,交叉步等,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也可以在专项和放松训练中进行。在起初训练中难免会出现运动员对训练的恐惧心理,思想上放不开,不敢练,不能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所以我们教练员要鼓励,加强与运动员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在训练中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找出问题,及时在训练中解决。

    2.中期训练。通过起初的训练,身体素质以达到一定的程度,这样就可以顺利的过度到专项技术中,在比赛中,我们时常会发现,高程度的运动成绩一般都是专项技术全面的运动员创造出来的,因此在训练中要把完整的技术动作作为训练的重点。

    专项技术中可以进行实心球原地完整技术的投掷,原因是一巩固技术,二训练专项技术,使投掷运动员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如技术的要领,器材投掷的方向,自信心等。辅助练习在专项技术动作训练中也十分重要。以铅球完整动作为例,首先练习的是摆动腿预向后蹬伸成交叉步,然后再过度到以支撑脚的移动滑步,再进行蹬转,挺髋动作,最后用力和缓冲练习,这几个完整的分解徒手动作就是让学生在技术训练中体会自下而上的用力过程。再如铁饼训练,右手持杠铃片预摆,躯干最大限度扭紧,反复做10~15次×3组,然后进行转髋练习,反复练习15~20×4,再进行轻杠铃片转右腿,右髋练习,反复10~15次×4,这几个完整的辅助分解动作,对铁饼的主动发力和转体挥臂的准确姿势稳定有很大的帮助。但选择杠铃片不能过重,过大,要先轻后重,强度由小到大,每组训练要有明显的间隙时间。

    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肌肉的收缩力量,收缩速度和收缩耐力是体育运动突出的特点。肌肉力量的增强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显著作用。力量训练包括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专项训练是核心,作为投掷运动员,要想创造高程度的运动成绩,只靠专项技术没有强盛的力量作保证是困难的,而力量又必须有合理的专项技术才能表现出来,特殊是在已经把握合理的专项技术这个阶段,要齐头并进。力量训练我们现在应该放弃传统的方法,传统的力量训练主要有,杠铃的抓举,挺举等,重量增大,次数减少,对肌肉的刺激不够。进步速度慢。

    在这阶段最好用极限力量的训练方式,极限训练方法是指在力量训练过程中,以极限强度为主,即每组进行一次,且组与组之间重量幅度增大,极限强度出现在前1/3组次里,并以极限强度10%的重量再进行1/3组次的练习,然后速度力量,耐力力量和绝对力量再进行后1/3力量的练习。如17岁以上青少年卧推100公斤,那么先以极限强度50%重量进行练习,后70公斤,80公斤,90公斤,100公斤1次/组,然后100公斤1次/2~3组,再110公斤,120公斤进行1~2次/2~3组练习,通过这样的极限力量训练,一使肌纤维变粗,二参与动作的肌肉力量增大,三对冲动神经进行刺激,肌肉使用的效率就高了,效果也就大了。

    投掷运动员还要进行专项力量训练,这主要是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快速收缩能力,一般方法有:跳跃练习,立定跳远,立定三级,五级,十级跳远,还有单足跳,跨栏,跳台阶,跨步跳,负重练习,负重高抬腿,负重大步跑,负重深蹲等。但也要注意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训练程度,不能生搬硬套,特殊是基层训练,一定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征,制定出不同的训练强度,同时做好每次训练的笔记和小结,及时把握每个运动员的状态及精刹骀貌,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投掷运动员的辅助训练

    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练习后,肌肉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一些舒展性拉长性的练习,如400米变速跑,100米快跑,100米慢跑,高抬腿,大步跑等,这个不仅对肌肉形态会起良好的猝进作用,而且可以消除肌肉的疲惫。使肌肉得到及时的放松。整个训练结束后,还要进行放松练习,放松主要针对下肢与上肢,如,慢跑,放松游戏,局部按摩等。同时要补充营养,如蛋白质的补充,肌酸的补充,还有在运动后半小时之内补充足够的糖和多肽,他对猝进运动后肌肉微损伤的修复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没有疲惫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而疲惫后没有恢复是有害的训练,对于力量训练同样如此。

    综合上述,如何提高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可以概括为:选材是基础,力量是重点,技术是难点。我们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一步一个脚印,高程度的运动员一定能培养出来。

    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口诀(右手为例)

    背向站立圈后沿,挥臂摆饼经体前,

    重心左移做旋转,右腿提摆肩领先,

    左脚为轴体左转,身体腾空两腿换,

    右脚落地接蹬转,左脚支撑胸胎展,

    用力挥臂髋送前,维持平衡两腿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