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田赛运动的组织编排-跳高运动的竞赛规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六节 田赛运动的竞赛规则

    (1)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1名

    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回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

    (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全能比赛中,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3厘米。

    (4)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5)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起跳区进行练习。

    (6)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

    (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立柱额过接隆丛里骑驻华也仅会运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

    (7)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但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

    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

    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试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

    (8)每次升高横杆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杆高度。当横杆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

    审核测量。如果自上一次测量纪录高度后,横杆又被触及,在后继的纪录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测量横杆高度。

    注:裁判员应在比赛前清楚辨认横杆的7面和前面。放置横杆时,应使横杆的各面始终朝向侯来的方向。

    (9)即使其他运动员均已失败,一名运动员仍有资格继续试跳,直至其放弃继续比赛的权利。当某运动员已在比赛中获胜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由该运动员决定横杆的提升高度。

    注:此规定不适用于全能比赛项目。

    (10)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助跑道和起跳区

    (11)助跑道的长度不得短于15米。举办规则第12条1(a)、(b)、(c)的比赛,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20米,条件允许时,至少应长25米。

    (12)助跑道和起跳区朝向横杆中心地点的总的最大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

    (13)起跳区应保持水平。

    (14)标志物: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以使用1~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如果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不可使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器材

    (1)跳高架:可以使用结构坚固的各种类型的跳高架或立柱。

    跳高架应有能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

    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至少应超过横杆实际提升高度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00~4.04米。

    (2)在比赛过程中不得移动跳高架或立柱,除非有关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已变得不适于比赛。如需移动跳高架或立柱,应在试跳完一轮之后进行。

    (3)横杆:横杆应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除两端外,横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横杆全长为4米(士2厘米),最大重量2干克。

    横杆圆形部分直径30毫米(士1毫米)。

    横杆应由3部分组成,圆杆和两端。为便于放置在横杆托上,横杆两端应宽30~35毫米,长历~20厘米。质地坚硬而平滑。

    横杆两端不得包裹橡胶或任何能增大与横杆托之间摩擦力的物质。

    横杆应无弯斜,放在横杆托上时,最多下垂2厘米。

    横杆的弹性检查:放好横杆后,在横杆中央悬挂3千克重物,最多允许下垂7厘米。

    (4)横杆托:横杆托应水平放置,呈长方形,宽4厘米,长6厘米。在跳跃过程中,横杆托必须固定在立柱上。横杆托必须朝向对面立柱,放在托上的横杆被运动员触碰时,应易于向前或向后掉落。

    在横杆托上不得包裹橡胶或其他能够增大与横杆之间摩擦力的任何物质,亦不得使用任何种类的弹簧。

    (5)横杆两端与立柱之间至少应有1厘米的空隙。

    (6)落地区不得小于5×3米。

    注:跳高比赛时,跳高架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0厘米的空隙,以免由于落地区移动而触及立柱,以致碰落横杆。

    跳高犯规规则

    ①使用双脚起跳;

    ②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③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

    ④无故延误时限;

    ⑤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

    ⑥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

    ⑦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1)项目简介

    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撑竿跳也一样。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撑竿跳则是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跳高运动员和撑竿跳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

    他们假如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他们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

    (2)平局

    在跳过某些高度时要注重策略。假如两个人成绩并列,打破平局的办法一般有两种:首先看谁通过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数少;其次是看哪个人在全部比胜过程中失误的少。假如还是平局,比赛就产生并列冠军,除非没那么多金牌。

    (3)决胜局

    决胜局比赛按以下规则举行。每个平局中的竞争者只许跳一次,从最低高度开始淘汰。假如运动员全过则上升高度,假如所有运动员都没过则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名运动员在淘汰中生存下来。

    (4)初赛

    跳高和撑竿跳比赛分两轮进行。初赛一般分两组,其目的是决出参加决赛的12名运动员。比赛之前有一个自动的资格测试,任何运动员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将自动进入决赛。假如少于12人通过资格测试,未达标者中成绩最好的则进入决赛以填补人数的空缺。

    (5)测量尺度

    在跳高和撑竿跳比赛中,所有的尺度都以厘米为单位,从地面量起到横杆最低部分的最高点处。

    竞赛场地

    (1)跳高

    在跳高比赛中,跳高运动员从起跑点到横杆下有20米长。横杆有4米长,不超过4公斤重,由两根竖杆支撑。跳高运动员会落到一个很大很柔软的泡沫垫子上。

    (2)撑竿跳

    在撑竿跳比赛中,撑竿跳运动员助跑距离有40米长,起跳时将他们的撑竿伸出,插向跑道尽头一米长的凹陷槽。凹陷槽的槽面向跑道尽头加深,最深处达20厘米。凹陷槽呈锥形,以便在跑道尽头卡住撑竿。撑竿很平滑,并且按运动员需要的长度和粗细来制作。撑竿跳的横杆与跳高横杆基本相同,但为了安全它更轻一些。撑竿跳运动员也会落到一个软泡沫垫子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