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赛项目是以时间来计算成绩的。参加某项径赛的运动员,在跑(或走)完相同的距离后,谁用的时间短,谁的名次就列在前面。因为径赛项目有预、复、决赛之分和时间变动灵活性较大的特点,所以在田径比赛中应首先编排径赛项目。
编排径赛日程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
(1)弄清楚规程中规定的比赛天数,每天分上、下午两个单元还是只用上午或下午时间比赛;
(2)每天上、下午比赛的起、止时间;是否举行开、闭幕式,开、闭幕式是否穿插表演项目(如团体操、军事体育等表演)
(3)比较准确地估算整个比赛所需要的时间。一般说来,100~400米跑,每组约需4~5分钟;800~1500米跑,每组约需7~10分钟;3000米跑,每组约需15~20分钟;5000米跑,每组约需20~25分钟;跨栏每组约需6~8分钟;接力项目每组约需8~15分钟。
(4)先排全能项目。因为全能的各个单项顺序在田径规则中有严格规定,不能先后倒置,所以要把全能的各个单项首先排定。
(5)要尽可能按规则给同一运动员有合理的休息时间,如200米及200米以下各项为45分钟,200米以上至1000米各项为90分钟,1500米以上项目的预决赛不在同一天内举行。
(6)要注意照顾运动员的兼项,尽量避免同类性质或类型相近的项目在同场或在接近的时间内出现,以减少运动员兼项的冲突。如100米与200米;200米与400米;400米与80O米;800米与1500米;15O0米与30O0米;5O00米与10000米;10O米与跳远;100米与4100米接力,400米与4400米接力等等。
(7)长距离径赛项目(3000米以上),应视季节天气情况而定比赛时间。夏季可安排在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4点半以后;冬季可安排在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3点半以前,因为这段时间运动员的精神、体力、竞技状态都较好。
在进行长距离跑时,不应安排长投项目。径赛宜先排短距离,后排中、长距离。
(8)不同组别的同一项目最好衔接进行,以利于场地工作及发令、终点、计时和检查工作的展开。短距离径赛项目,最好一天结束。
各单元比赛尽量将竞赛高潮安排在后面(如接力项目)。但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最好能排上估计可能破纪录的项目,以期比赛“开门红”,起到鼓舞运动员的情绪,活跃比赛气氛的作用。
2.径赛秩序的编排方法
搞好径赛秩序的编排,目的在于能使一次田径运动会(比赛)在预定的日期、时间、场次内顺利地进行。保证各项竞赛工作井然有序,是编排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田径比赛最好采用顺序法编排。编排中要做到:
熟悉竟赛规程细则
规程是竞赛的依据。编排入员对下列情况必须了如指掌:每个参赛队领队、教练员几人?工作人员几人?运动员多少?每人可报几项?每项可报人数限定与否?全能是否可兼报单项?每项录取名次及计分办法?全能及接力是否双记分?预(复)赛按名次录取还是按成绩录取参加决赛?哪些径赛项目要进行预、复、决赛?运动员资格是否需要审查等等。
审核报名表,进行注册登记
赛前审核报名表是搞好比赛的重要环节。在审核报名表时所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解决,并要注明结果、日期及有关人员的签字,谨防错漏或延误。在此过程中,还要准备统计表格,做好“入户”登记。设计和填写表格时,一定要与规程中规定的内容对口,项目和顺序不可前后倒置。统计时宜先用铅笔,以便个别单位在个别项目的参赛人数有变动时好更改。
按报名表填写径赛项目的比赛卡片
每入每项填写比赛卡片一张,接力项目每队一张,全能项目的径赛类每人一张。所有单位的各个组别的径赛卡片写完汇总,要参照《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的该项径赛人数核对,如发现卡片数目与表上数字不符,则应立即弄清原因及时纠正,否则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确定分组
在径赛项目分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各项参赛人数、赛次及各赛次的录取名额,以及比赛场地有多少条跑道、多少组栏架,拟定出“竞赛分组计划表”,列出各赛次的组数、每组人数、每组时间、共计时间及录取人员等,用派卡片的办法进行编织。
(2)分组时,如有预、复、决赛而且是按每组名次录取的,则应避免把同一单位和原有成绩较为优秀的运动员编在同一组内;如只有预、决赛而又是按成绩录取的,则要适当地把成绩较优者分别编在第二、三组;如果是分组决赛(即一次过的),则应把成绩接近优秀的排在同一组或适当地集中编在两个组。
(3)分组方式可采取螺旋式或蛇形式。
(4)1500米和1500米以上不分道的径赛项目,基层比赛每组应控制在20人以内为宜。如人数过多,除采取分组预赛,再进行决赛的办法外,还可采取分组比赛,按成绩录取名次的办法。如采用后者,则要把报名成绩好的运动员集中编在一组比赛,这样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成绩。
(5)排定道次。预赛运动员道次的排定,一般由编排人员在总裁判长监督下抽签排定。如是营、连等基层单位比赛,也可由运动员自己抽签排定。
复赛,决赛的道次,一般是按运动员上一个赛次的成绩,分两次抽签排定。如有8人参加100米决赛,刚1~4名抽签排定3、4、5、6道次,5~8名抽签定1、2、7、8道次。如果场地不足8条跑道,仍按上述规定和办法抽签排定道次。抽签后,由检录员将运动员的抽签号填入“径赛检录表”,分别交起、终点裁判组。1500米以上的长距离项目,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起跑位置顺序(从里道向外排列)。
(6)每项径赛,派”完了卡片(即分组完毕),随即在每张卡片上填明组次、道次,用回形针把每组的卡片别好,依组次叠齐,用橡皮圈扎紧,有次序地放置,以备分场竞赛。
3.径赛分组的编排原则和方法
(1)编排组只负责分组,各赛次的道次分配在裁判长监督下由检录处组织运动员抽签排定。
(2)应根据各个项目的参加人数、赛次和各赛次录取的名额,直道和弯道分道数以及裁判员的情况等,拟定出“径赛分组计划表”
(3)分组时,每组人数尽量均等,不应相差太大。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排在同一组里,尤其是预赛更应注意这一点。
(4)按成绩录取分组。如按成绩录取运动员参加下一赛次时,可以把成绩好的运动员相对集中在一组,也可将成绩较好的与较差的运动员搭配在一组。
(5)按名次录取分组,必须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分别排在各组内。例如,有16名运动员分两组进行复赛,每组按名次录取前4名参加决赛,其分组方法如下:
先按预赛时的成绩高低,排好这16名运动员的卡片(或号码)顺序,然后将卡片(或号码)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依次“蛇形”排列
(6)若没有报名成绩,人数较多,可将参加该项的运动员卡片(或号码)按单位依次上下排列,再按斜线通过的卡片(或号码)分组。分组完后,按分组方法的规定进行检查,遇有与原则不符时,可适当调整。
(7)不分道跑的项目,如1500米以上距离的项目,进行分组时,通常是把成绩较好的运动员集中在一组(一般都编为第一组)。每组人数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15人以内。在参赛运动员较多的情况下,每组人数不超过20人为好,防止人多拥挤发生犯规或伤害事故,给裁判工作造成困难。
(8)比赛的道次,在检录处抽签排定后,由检录员将其抽签道次填入“径赛检录表”复、决赛道次,每组分两批抽签排定;第一批按成绩排列前四名(人或队)抽3,4,5,6道;第二批成绩较差的后4名(人和队)抽1,2,7,8道的道次。若只有六条分道时,成绩较好的前3名2,3,4道,后3名抽1,5,6道。如果3,4名成绩相等时则由该二名运动员抽签决定道次。
4.比赛秩序的编排
比赛秩序(或称竞赛日程)编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比赛的进行和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
编排比赛秩序时,估算各项比赛所需时间的方法
(1)裁判员的业务水平,执行工作的熟练程度。
(2)场地器材设备条件。
(3)场地组工作人员熟悉业务程度。
(4)长距离跑、接力跑的组织工作及布置与撤除栏架的时间。
(5)运动会的性质、规模和运动员的等级水平。
编排比赛秩序时应注意事项
(1)按大会日期,分成上午、下午几个场次(或单元)排,然后再排定每个场次(或单元)所举行的项目。
(2)在预、次、复、决赛各赛次间,应尽可能给运动员适当的休息时间。
200米及200以下的径赛,中间休息时间最少为45分钟。
400米至1000米的径赛,中间休息时间最少为90分钟。
1000米以上的径赛,不宜在同一天举行。
全能运动各单项间休息时间为30分钟。
(3)为减少兼项的冲突,可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将某些项目分开穿插编排。如:
100米和200米5000米和10000米
200米和400米100米和跳远
400米和800米跳远和三级跳远
400米和400米栏100米和4100米接力
800米和1500米400米和4400米接力
1500米和3000米推铅球和掷铁饼
(4)某些性质相近的项目,编排时要注意其先后顺序。如,先推铅球后掷铁饼;先跳远后三级跳远,先5000米后10000米等。
(5)不同组别的同一项目的径赛,最好衔接进行。这样有利于起、终点的裁判工作和场地器材的布置。如男女100米、400米栏等连排。
(6)各种跨栏项目的比赛,不要安排在一起进行。一般可排在每一个比赛单元(上、下午)的第一项或最后一项,也可排在长距离比赛的后面进行。(7)不同组别的同一赛项目,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不要安排在同一个时间进行。
(8)200米以下(包括100米栏)的径赛项目,最好是一天内结束一个项目。
(9)在编排比赛秩序时,要注意把决赛项目和比较精彩的项目分开排列,使运动场上始终保持热烈活跃的气氛。
(10)田赛比赛场地的布局,应照顾全场观众,防止过分集中在运动场一端,而另一端出现空场的现象。
(11)撑竿跳高的比赛时间,要估计充分一些,最好安排在上午开场时就比赛,同时要注意阳光照射的方向。
(12)每单元的比赛,应尽可能使田赛和径赛同时结束。
(13)长距离项目宜在上午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安排,不宜在中午比赛。
以上各点,应根据运动会的性质、规模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编排比赛秩序的方法
(1)先根据各项比赛分组表,把参加全部比赛项目的人数和组数,以及每项比赛所需要的时间,分别写在不同颜色的长形纸条上。
径赛各项目,每一赛次抄写一张纸条,不要漏掉某一个赛次。例如有预、复、决赛的项目,则应分别抄写三张。纸条抄写完后要细致地进行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按组别和径赛、田赛、全能项目顺序整理好备用。
(2)按照田径规则规定的比赛顺序。先编排全能项目、其次是安排赛次多的项目,再排跨栏和其他径赛项目。
(3)按照编排比赛秩序的注意事项,把径赛项目分成几天(按大会规定的天数)安排,再参阅兼项表核算一下原来估计的时间是否可以完成这些径赛项目。如有问题,应做调整。每天比赛项目确定之后,便把这些项目按单元分上、下午进行混合编排。在编排过程中,要经常查对兼项表,如果发现有较多的运动员有兼项冲突或两个赛次之间休息时间不够,则应重新调整,尽量做到合理。
(4)排完径赛再排田赛,注意田赛兼径赛的兼项冲突和性质相近的项目的先后顺序。
(5)全部比赛项目安排好后,应进行详细检查,如有不妥之处,要全面、细心地再进行调整,切勿将纸条随便移动,以免乱了全局。
(6)比赛秩序初步确定之后,即抄送总裁判和竞赛委员会审查,然后付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