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此联的意思是:世上青年男子虽多,但鱼龙混杂,意中人难找。联题一出榜,几天来应试和看新奇的人不少,却无一人能对出来。
到了第五天,有个穷秀才路过李家村。他因家遭不幸,是一路乞讨来此投亲的。看到这新鲜事,心想:我倒要领教一番。他拿起笔正要写时,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便即景生情,对出下联:青黄不接,走来讨点东西。
联语送到小姐手里,她又喜又憾。喜的是对联写得好,对得巧;憾的是一副讨饭腔。不过她觉得这秀才确有才学,自己既表白不计贫富,就不要自食其言。于是禀告父亲,请进秀才,让他沐浴更衣,当日便成了亲。
洞房花烛之夜,她还要对穷秀才的学问作进一步的测试。这时有只小花猫从窗边跳下,落在小姐脚边,她踢了它一下,就以此为题出联:踢猫三寸足;
秀才对刚刚丢掉的讨饭棍尚有感情,便脱口而出:打狗两尺鞭。
小姐心里一愣:啊,又是一副讨饭腔!她于是改“地上”为“天上”,另出一联:云中唳白鹤;
小姐的心思,在细微表情中已被秀才察觉。他想:要我迎合你,不成!今晚倒要看看富小姐对我穷秀才有无真心?于是故意对道:篮内盘青龙。
粗粗一听,“龙”倒不错,但仔细一想,糟糕!这青龙是蛇的代称,蛇入篮中,又是叫花子呀!李小姐心中好不烦恼,我要往高,他要落低,这事倒有点尴尬,不过今夜非叫你对出称心如意的对子不可。于是搜肠刮肚,又出了一副她认为无法对成乞丐的上联:午朝门外,排两班文文武武;
然而这秀才思路敏捷,硬要“讨饭到底”。他略为思索,对出下联:十字街头,叫一声爷爷奶奶。
这下,把李小姐惊呆了,差点笑了出来。少顷,她抬头见秀才在一边暗暗发笑,才明白他是故意如此。于是一把抓住秀才的袖子生气地说:“好呀!原来你这样欺侮人,存心与我撑顶风船!”秀才笑道:“小姐,我并无此心。事出有因,既然小姐不嫌贫富,又何必再三再四考问我呢?”
一番话说得小姐无言以对,不过她十分喜欢秀才超人的才学。
婚后,两夫妻旨趣相投,感情融洽,转眼到了深秋。李小姐想起当时的情景,不觉又好气又好笑,就指着窗前石榴树有意出联道:绽破石榴,红门中都是酸子;
秀才倒也不计较,顺手指着旁边一株银杏树答道:剖开银杏,白衣里倒有大仁。
原来这是副语意双关的对联。李小姐借题发挥,取笑对方当时又穷又倔,是酸溜溜的黉(红门)秀才;而秀才则以银杏为例,说明自己虽是寒门(白衣)出身,却是个正直不阿的人。
李小姐想想这下联,比自己的要妙,剖析更为得当,确实是意中人的亲切写照,禁不住嫣然一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