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先生给学生上对联课,出题为:东阁冬梅,西窗夏竹:
学生们想了一会,有人首先对出: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先生十分满意。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对得工整,情味调和。突然,先生看见墙头一只猫在睡觉,即景出题:猫睡墙头,风吹毛动猫不动;
学生寻思良久,竟无人对出。这时,忽从墙外传来女子清脆的声音,说道:“先生,我对出来了。”随后,隔墙念道:莺立枝头,耳听音来莺未来。
这句联语,不但对得工整巧妙,而且情趣胜过上联。先生暗暗佩服,心中思忖:这位小姐是谁?她怎么会隔墙属对?
原来,她是财主的小姐。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尽管财主请了教书先生,可闺阁小姐是不能读书的,何况来的先生又是青年英少,更有许多不便。谁知那小姐不顾家规,每天到学馆隔墙偷听先生讲学,她秉性聪明,又加上十分专心,一年多来学问长进很快。今天对对,显出了她的才学。
不料,这事被财主知道了,他顿时大发雷霆,先痛打女儿,再去衙门告先生调戏他家小姐。县官立即将教书先生传来审问。
先生被带到大堂,县太爷惊堂木一拍,喝道:“你既为人师表,怎能调戏良家女子?”先生开始不知情由,后来才知道是隔墙对句之事惹出的麻烦,心中很是委屈,便将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县官禀报。县官一听对句,很觉新鲜,于是又传来小姐对质。小姐讲的经过和先生说的一样,县官听了,说道:“你们果真会对对子,那你们就当堂再对一联,对得好,老爷我赦你们无罪。不过对对子要贴切,要表白自己的心迹。”说罢,叫先生出上联。先生略一思索,即念道:竹本无心,偏生一片枝节;
此句联语借物寓意,说明他本来无心,不想竟惹出这样的风波,就像那无心竹子一样,偏偏生出一片枝节。
下面由小姐对了。小姐心想:我虽和先生对对子,但我的心是纯洁的,略一思考,即对道:藕虽有孔,未染半点污泥。
两人对完,县官不禁拍案叫绝,说道:“对得好!”再看那先生和小姐,心想:若使他们成为一对,也算是天作之合了。便分别询问他们的家世情况、生辰八字,尔后说道:“你二人各说无心,老爷我看都是有意。你二人郎才女貌,就判你们结为百年之好,老爷我做红娘,怎么样?”
教书先生和小姐听了,互相看看,竟不约而同地都点了点头。
县太爷又问财主,财主见事已如此,又有县太爷做媒,也连声应允。于是县太爷诗兴大发,随即又作了一联相赠。联曰:竹无心,藕无泥,奇物巧逢,果贞果节;
男有品,女有德,良缘好合,可喜可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