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挑战决定突破,拆掉思维之墙,点燃内心小宇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扬弃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跨越心中的藩篱,解放自己的思想,执著而坚韧地追寻。做到了这些,成功自然就不远了。

    人总是被自己“套牢”

    很多时候,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坐着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去上班、开会。习惯于上班的时候看报纸,喝咖啡。这个时候,很多动作都已经成了习惯,你已经不能区分例行公事与习以为常之间的差别了。对许多人来说,喝咖啡看早报表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一个有用的例行公事什么时候变成了漫不经心的习惯?

    而更多的时候,你并没意识到你这样的习惯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怪物”,这种“怪物”在你的内心一天一天地成长,它在左右你的思维,让你的行为不再有其他的任何变化!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同事的工作比自己做得好,情绪比你好,你一定会觉得人家天生如此,而自己本来就是现在的样子。你不会觉得这是因为你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左右着你的思维,不叫你去尝试新的方法。

    比如,你已经习惯了坐着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去上班、开会。可是,这天你没赶上公交车,或自行车丢了,你必须步行去上班。你也许会因此起了个大早,然后你享受了清晨的大好空气,然后你会感觉自己精神饱满,一整天都神清气爽的!或者,你起晚了,搭乘了一辆出租车,通过和司机的聊天,你才发现其实司机比自己还要辛苦很多。于是,你开始珍惜你的工作,开始用心地去做出点成就来!这样的一个微小的改变,会让你突然发现,并不是自己天生如此,而是你养成的习惯阻碍了你的积极性。你一直懒惰着,不想追求新的方法……

    如果,生活像音乐一样,那么例行公事与习惯就像五线谱,你得去提供相应的主旋律与结构,在纷乱中理出头绪来。或者开发新的方法,用新的方法去获取新的成就。而你的习惯,却会在你的行为中不知不觉渗进来,不再能激发你的创造力。冒险的意愿跟你突破例行公事、另辟蹊径的次数有关,也跟生活习惯影响你日常生活品质的幅度与深度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小模式总让人以为你的生活就是如此,但若你喜欢突破这些小模式,那么你或许就具备冒大险的潜力。

    李峰是一个非常好强的孩子,他第一次爬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马特洪峰的时候,虽然很多人提醒他这座山上有许多的险峰,可是他都不听,他决心已定,一定要翻山越岭、取得成功!

    爬山之前,他还向向导炫耀自己的登山鞋,向导却警告他:爬这座山其实相当简单,但对他这样的初学者而言,爬这座山可是太冒险了。一定要跟着向导走,不然会非常危险。李峰才听不进去呢,平时什么山没爬过?这山也就是危险了点,但不还是山吗?他急于爬这座让人无法抗拒的山,从底下往上看,它能吸引他的目光,简直就像个大磁铁一样。到了山脚却不上山,是令人无法按捺住的。

    很快,李峰发现在爬山的过程中,他的脚已经起泡了,也开始不断地摔倒。他开始把自己绑在绳子上,可是还感觉自己在摇摇欲坠。

    李峰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登山习惯不能用在这里,这里有这里的不同。他开始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这座山叫劲。一直坚持着,他终于得以靠在峰顶下的山边,望着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他想: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他的耐力终于得到了收获。更惊人的是,整个场景的壮观,加上体力挑战的强度,使他不禁用心倾听,在山顶上有绝对的安静,其中有某种虔敬的特性,那种特性是他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它纯净而充实。他爬上峰顶之后,才觉得自己了解那种驱使登山家冒险犯难的动力,体验、感受到那股热情。

    但是,他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能站在这里欣赏风景,没有遇到危险,是因为他及时改变了方法,听取了向导的意见。

    常有人提醒我们,成功在于过程,不在于目的。也许你会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当你站在山下,你想山是个什么样子的时候,这只是一个开端,你还必须马上行动。这就是许多冒险家行动的开始,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有新的经验,新的体会。

    我们经常说生活如同登山,其实就是说生活中的你也需要开辟新的方法。《底特律自由报》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他们愿意付钱给观众,条件是让观众关掉电视。但是,很快他就得到了观众的回答,他们不愿意关掉电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看电视的日子,如果让他们关掉电视,他们将不知道如何是好,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电视的魅力就那么大吗?电视的节目就那么好看吗?观众们又回答,其实倒不是节目很好看,主要是习惯了。节目不好看的时候,电视就有催眠的作用,电视好看的时候,就让你娱乐,让你镇定。总之,人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情绪跟着电视走,他们不知道以后如果没有了电视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习惯,也许你可以理解。也许你也有这样的习惯,也许你离开了电视也无法适应。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将这个习惯换一种方式呢?比如,接触一下大自然,找几个风景点去旅游一番等等。如果一个星期不看电视,可能会为你的生活多加一层刺激、利益与技巧,那么等你回去看电视的时候,你处理看电视时间的方式就会更明智。

    所以,尝试新的方法未必不好,新的方法可以驱除你内心的懒惰,让已经形成习惯的怪物尽量远离你!我们就从这一刻开始转变,那么该如何做呢?

    1. 事先计划好

    如果你有一个登山的计划,首先应该考察一下此山的特点,空气如何,险要到怎样的程度,然后你根据这种程度做出怎样的准备和行动。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上瘾的电视迷,你就要做出一个计算来,估算你一个星期内花多少小时坐在电视机前面。做这件事本身就是个转折点,用看电视所花费的相同时间,事先拟定计划,安排时间去见你要碰面的人、要做的事、购物或是修理需要修的东西。

    2. 避免拖拉,做事果断

    如果你决心登上此山,那么在登山的过程中要坚持到底!充满毅力,充满战斗力地开发适合地形的新方法来解决你的登山任务。

    如果你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那么关上开关,立刻走人。然后你可以去看看报纸,完成一些还没有完成的计划等等。

    同时,你需要考虑: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坐在电视机前面,你又从中得到什么;如果不看电视,你会吃什么东西,会吃多少东西;你与子女会发明什么故事与游戏;没有大屏幕或小电视的话,你的客厅摆设会是什么样子。

    还有,不论你上班的方式有多平常,请改变你的例行程序……上班的路线;坐车的方法;如果你搭便车或跟别人共乘,你跟别人说话的方式可以改变;如果是你独自一人,也可以常常换换不同的想法。你可以先做一天的改变,然后是一整个星期的改变,甚至你能整个月都有些改变。

    总之,你如果不学会用新的方法,那么你将来会冒更大的险!

    挑战自我,突破思维的定势

    有一天,一个美国人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郑重其事地拿出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做父亲的不以为意:“除了果核还能有什么?”儿子就把苹果横切成两半,兴奋地说:“看哪,里面有一颗星星。”果然,苹果切面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这位美国人沉默了,他已吃过多少苹果,却从未发现苹果里还有“星星”这样一个秘密。

    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一个道理:只有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才会有质的飞跃和创造性的发现。突破思维定势,我们才可以取得成功,才会有创新的思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才能够得到巨大的利益,才能够不断走向成功。

    突破思维定势,勇于出奇制胜,必将有助于开创事业,从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载,足球鞋早在1895年就制造出来了,当时每双重585克。直到20世纪50年代阿迪达斯公司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发现鞋重与运动员体力消耗关系成正比,从而限制了足球业的突破。而鞋重减不下来的主要是因为始终保留了金属鞋头。于是他们大胆摒弃了金属鞋头,设计出重量仅为原来一半的足球鞋。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就颇受青睐,供不应求。那么阿迪达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它突破了人们头脑中无形的思维框架:鞋重无足轻重。打破了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也就领先一步,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迅速占领了市场。这对于今天我们企业求创新、求发展是很好的借鉴。

    突破思维定势,善于独辟蹊径,同样能在学习中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从1加到100,怎么算?老老实实“1+2+3+…”的演算,当然也能得出结果,但有没有简便方法呢?只要动一下脑筋就不难发现其中有50个101,这样很快就准确地算出答案是5050了。所以,我们解题时可以试用一些新的方法,它可能更简便,更合理。在观察问题时,不妨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原来就是这样的吗?将来又会怎样?读书时也不一定完全顺着作者的思路走,可以想一下: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有没有作者未说明白的道理?这样不断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创造欲、探索欲,就能体会到创造的欢乐,提高学习的实效。

    由于传统力量和思维定势的作用,不少人容易对生活的各种现象习以为常,从而不会去打破那些思维的定势。而我们只有时时刻刻树立问题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有所发现,从而找到创新的入口,得到巨大的收获,相信这些会比发现苹果中的“星星”有价值得多。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毋庸置疑,人们的观念、思维和认识往往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这些已知的东西,有时会使解决常规问题方便、快捷、准确、有效,但在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时却派不上用场,而当人们一直陷于那种思维中时,那么那些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反而会成为创新的羁绊和阻力,以至于使我们陷入思维误区,掉入思维定势之中,对新问题、新矛盾一筹莫展。

    而人的思维受阻,往往是太遵守常规和逻辑,总是太墨守成规,害怕触犯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把自己的观念与思维囚禁在旧模式的框架中。但是所谓的创新就是要学会放弃,突破常规,跳出框外去求新、求异、求变,放弃已知的东西,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好装进新的东西,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那就是你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如果哥白尼执著于托勒梅的“地心说”,就不会有“日心说”的产生;如果伽利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就不会有伽利略“落体学说”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把自己框定在牛顿的经典力学框架中,就不会有“相对论”的问世。

    因此,当我们陷于已有知识的束缚中时,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框外,摆脱传统习俗和经验规则的约束,进行另一番思考,就会有一片更灿烂的天空。如同鸟儿飞出了鸟笼,飞船挣脱了引力……此时我们就可以突破思维定势,纵横联想、发散思维,进行创新,那么我们就无所而不能至了。

    相反,假如我们陷入了思维定势,把思维定在那儿了,让思维进了牛角尖,出不来,那我们的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展现出来。这个思维定势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一个权威,权威说过了,我们就没法再说了,于是思维就定在那儿,而这个权威有时候则会把我们引入一个误区。

    突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一切“死结”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就能迎来柳暗花明的全新天地。司马光打破常规,用砸缸的方式成功地救出落水玩伴;哥伦布磕破蛋壳成功地把鸡蛋竖在桌子上;美国小男孩横切苹果“意外”地发现神奇而美丽的五星图案;袁隆平不迷信科学界所谓杂交水稻是天方夜谭的定论,坚持进行水稻杂交试验,最终研制出水稻的杂交品种,让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填饱了肚子,他也由此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所有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只要我们敢于去打破常规,另辟思维的新径,我们必然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不断获得进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对自己的脑子进行洗礼,装进许多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朝成功迈去。

    解放自我,跨越心中的藩篱

    人生之路上,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跨越一个个的艰难险阻之后,才可能得到我们所想得到的。从小的时候,想得到大人手中的零食到长大了在职场上想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我们达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阻碍,而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在面对这些阻挡我们的藩篱时,有没有想着要去跨越那些障碍物。而这些障碍物,如果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话,也许还比较容易跨越,但大部分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障碍。这些障碍只有靠我们自己的意志,靠我们的思维才能战胜,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突破现状,有所创新,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个村庄来了一个奇特的老人,他点燃了一把火,并且用一根棍子在碗里不停地搅拌,竟然从碗中掉出金块来,老人说这就是炼金术。村长请求老人告诉他们秘诀。老人答应了,说:“不过在炼金的过程中,千万不可以想树上的猴子,否则就炼不出金块来。”等老人走了以后,村长就开始炼金,他一直告诉自己,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可是越不想,偏偏猴子越是不断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只好交给另一个人,并一再叮咛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就这样,全村的人都试过了,却没有一人能炼出金子,因为树上的猴子,总是会从他们心中跑出来。

    可实际上呢,现在我们都知道故事中所谓的炼金术其实只是个骗局,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相信。但它却揭示了一个道理,也许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做事情时已经完全投入了,已经除掉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大多数障碍。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最大的障碍,往往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只有把它克服了,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完全投入,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其实,干一件事、尤其是干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投入是相当困难的,而你也只不过做到了相对投入而已。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些欲望的猴子,这些猴子总是在我们的心中作怪,让人无法逃脱它的诱惑。

    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随时会跳出这样的猴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所能做的就只有尽力从心中把它驱除,跨越阻挡我们的藩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跨越心中的诱惑,才会有思维的创新。

    有个俗语说,威猛的狮子,即使只是为了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也必须全力以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狮子一直认定凭着自己的威名,凭着自己拥有必胜的先天条件,它就可以不全力以赴的话,那么它很有可能最后会被活活地饿死。正是由于它能够跨越这些心中的藩篱,才会成为百兽之王。

    当然,完全投入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但它的确可以显示出我们的毅力。即使无法驱除,也千万不要让猴子成为我们无法逾越的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忘记它甚至鄙视它。只要不被它揪心,就会减轻我们完全投入的难度,就会跨越我们已有的思维,从而就会有所创新,获得巨大的效益。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或多或少地会碰到一些障碍,此时我们可以选择的就只有尽力地去跨越了。在工作上,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么跨越种种障碍仿佛就成为了一场精彩的跨栏比赛。怎么才能成功地赢得先机,像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刘翔一般,去打破现有的记录,继而拥有真正幸福的笑容呢?答案就是像刘翔一样,跨越阻挡在自己前面的一个一个栏杆,最后冲向自己的目的地。

    不错,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是一个赛程,我们每天都在跨越障碍,相信自己,专心去做,谁都有机会拿自己的冠军。做最好的自己,为社会提供自己的创新思维。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跨越的障碍必须有一个定义,下面一个故事就正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

    元朝有位大学士叫许衡,小时候遇上战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奔走他乡。一天,他们顶着烈日来到一处荒凉的山村,大家口干舌燥,都急着寻水解渴。这时,有一位伙伴发现一间空屋后面有一棵高大的梨树,上面结满了一个个大黄梨。众人一拥而上,边摘边吃,唯独许衡视而不见,他对伙伴们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怎么可以随便去吃呢?”伙伴嘲笑他说:“这梨没有主人,不吃白不吃。”许衡回答道:“梨无主,难道自己的心中也没有主吗?”

    不错,在这个故事里,许衡的其他伙伴正是跨越了他们心中的那些“有主”的障碍,最后解决了自己的口渴问题。可实际上呢,“心中有自己的主”应该是一个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而并非一个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是障碍,哪些不是,只有正确地区分了它们,然后对障碍全力地跨越,我们才可以拥有创新的思维,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心中或许会刻有一个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碍高度”(也就是常说的心理障碍)。如果此时我们还把困难想象得很可怕,在思维中就告诉自己无法超越的话,那么结果就是我们无法战胜它。相反,如果我们把困难看得渺小一点,就完全有可能战胜它了。一旦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就跨越了心中的“障碍高度”。其实只要我们突破了阻碍人生高度的一厘米,那么我们就会接着去突破更多的高度,那样成功就会出现在眼前。

    突破现状,有突破才能有转机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参加工作之后,你都往往习惯于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来做事,毕竟这种模式是很多人用经验和汗水凝聚而成的,通常也会较少受到别人的非议。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可是日久天长,毫无新意和变化的生活逐渐令你感到厌倦和疲惫不堪,你试图改变现状,但很快你就会发现,最大的阻挠力量却恰恰来自你最熟悉的人们,无论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还是幸灾乐祸的非议,所有的这些都让你按部就班地生活……

    人们的劝说和指责以及你对未来的担忧仿佛一只怪物,横亘在你试图改变人生的道路上虎视眈眈。面对着这只怪物,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毕竟目前的生活状态还很稳定,一旦改变,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世界上的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你开始跟随大众用这样的理由劝说自己,任凭生活仿佛一潭死水毫无变化,漠然地看着五彩缤纷的年华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褪色成一片令人乏味的苍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按部就班是令生活稳定的一个基础,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纷飞战火,并且饱受饥饿和惊吓的折磨。可是在这种稳定达到某种程度之后,你总得试图有所改变,社会在发展,你怎能不改变呢?所以,改变是必然的。不然,历史怎么会不断更迭演进?科技又怎么会不断进步?你的生活又怎么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人生的乐趣又从何谈起?所以,你不能再按部就班了!

    事实上,按部就班并不是什么坏事,在你想改变自己或者周遭的环境之前,你甚至必须学会适应这样的生活,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及一切对你的成长有利的因素,可是当你对自己的现状不再满足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并且勇于承认:是改变的时候了。此时此刻,问题的关键不再是应不应该改变,而是如何去克服种种障碍和阻挠,并且尽可能地以最小的代价令你的人生更上一层楼。

    王经理是个私营企业主,虽然才三十多岁,可是已经成功地度过了为人生辛苦打拼的阶段。他每日里开着私家车去公司上班,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工作也早已轻车熟路,不再是什么难题,父亲的老部下们对他也非常关照。总之,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可是他却越来越觉得生活缺乏激情了,经常会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落地窗外的高楼发呆。回到家里也常常无精打采,面对着妻子精心烹饪的饭菜却味同嚼蜡……

    这一切都使他觉得痛苦不堪,他不知道生活怎么这么可悲,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可是每当他向朋友诉说烦恼的时候,得到的回答都是:你小子是不是精神有毛病啊?过着这么幸福的日子还一个劲地嚷嚷痛苦,也太矫情了吧?

    当他向妻子提出准备聘请一个经理来管理公司,自己打算去西藏转转,以圆儿时梦想的时候,妻子和父母的反应不但没有出乎他的意料,而且惊人的一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

    王经理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了,他怎样去做才能让自己得到改善,同时又得到家人的支持呢?

    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之中,人很容易感到厌倦,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当所有的事情都不再对你具有吸引力的时候,你会觉得日子越来越乏味,甚至百无聊赖。于是你的内心深处开始萌动改变现状的想法,却又患得患失,害怕非但没有实现自己的想法反而会失去现有的一切。这种心理再正常不过了。对于任何一种生命体来说,趋利避害都是生存的基本法则。而当你试图改变现状的时候,其实也是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些更大的利益来改善自己的生命状态,这种利益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层面的。

    如果你冷静而理智的思考,就会发现,在人生的长河之中,改变其实才是唯一永恒的主题。没有对现状的不满和试图改变的欲望,人类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僵化的思维和保守的规矩,迟早都会被打破。因此,当你选择改变现状的时候,你选择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选择了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那就是积极、乐观、自信。

    一个乐观自信、勇于突破现状的人,并非仅仅凭着一时的冲动试图改善人生状态,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对于这些人来说,人生是一场战役,更是一种乐趣无穷的游戏,输赢本是常事,又何必斤斤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如果你从某件正当的事情之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吸引力,那正是你的命运之神在对你频频招手。切莫放过这个机会,无论得到的是什么,都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经验和权威

    什么是经验?通俗地说就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凭我多年的经验怎样怎样,我的经验告诉我是这样的”等等。善于总结经验是好事,但是一味地套用经验、依赖经验就不对了。因为以前适用的方法现在却不一定行得通,适用于自己的方法,却不一定适用于别人,也就是说经验不一定总是正确的。

    虽说老马能识途,但也要视情况而定。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老马也不见得能识途。因为昨天你刚刚走过的路,今天也许就没有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凭借经验要随机应变,不能生搬硬套。

    一头驴子背盐过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背上的盐融化了。驴子站起来,感到身上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一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里。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站起来,而且一直往下沉,直到淹死。

    驴子为何死于非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没能正确地对待经验,而是很机械地套用了以往的经验。这说明成功的经验固然有其成功之处,然而一味地固守也足以败事。

    有一个商人专门卖草帽。有一次因为太累了,就在一棵树下睡着了。等他醒来时,手中仅有一顶草帽。他一看,原来是被一群猴子拿去玩了。他想尽一切办法想让猴子把草帽还给他,可猴子就是不理他,甚至还模仿他生气的样子。这时,商人灵机一动,既然猴子能模仿我生气的样子,说不定也能模仿其他的动作。于是,他把手中仅有的一顶草帽往地下一丢,没想到猴子也学着他把草帽丢到地上,这样商人轻而易举地就拿回了草帽。之后,他又试了几次都屡试屡中,于是就把这个经验告诉了儿子。后来,他的儿子在卖草帽时果然遇到了同样的事。他想起父亲的教诲,也把草帽丢在地上,可没有一只猴子理他。他再试了一次,这次突然跑出一只老猴子,捡起草帽戴在头上,并开口对年轻人说:“小伙子,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连猴子都开口说话了,你还用那老一套!”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坚持经验不变是行不通的。因为过去的经验是过去的时间、地点、环境下的成功做法,随着时间、地点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那些经验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具体情况了。所以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经验和做法。

    从古到今,因抱着不合时宜的经验不放而失败者不乏其例。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率领83万大军征讨孙权和刘备,结果让周瑜和诸葛亮打得大败,最后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部队正在往下败退的时候,有军士问:“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走哪条路?”曹操问:“哪条路近?”军士说:“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是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曹操命令军士上山观望一下,军士回报说:“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却没有动静。”曹操让部队走华容小路。诸位大将说:“烽烟起处必有军队埋伏,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啊?”曹操说:“岂不闻兵法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足智多谋,故意使人在小路的山僻处点起烟火,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小路上走,他却在大路埋伏着人马等着我们。我早已算计好了,偏不中他的计。”诸将都佩服地说:“丞相神机妙算,谁都比不上。”部队遂向华容道走去。此时,曹操的残余部队人困马乏,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正行走之间,曹操忽然仰头大笑。众将不解地问:“我们都败成这种惨样了,您还能笑得出来。”曹操说:“我不笑别的,我是笑周瑜、诸葛亮,人人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如果在此处埋伏一支人马,我们则插翅难飞,都得束手就擒。”

    曹操的话没说完,只听一声炮响,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带领一支人马拦住了去路。当时曹操的部队人困马乏,无力再战,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多亏关云长念昔日曹操对他的好处,动了恻隐之心,放了曹操一马,曹操的一干人马才得以生还。如果不是关云长在华容道上以私废公,不顾军纪放了曹操,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在许多事情上,我们失败的原因常常只有两种,一种是因为经验不足,而另一种则是因为经验过多,最后异化成经验主义了。经验不足我们可以慢慢积累,可是一旦变成经验主义,再拔出这个深潭就非常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对过去的经验,只能借鉴,但千万不能完全照搬。

    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经验是好事,说明这个人经历的事情多,阅历丰富,办事牢靠。但是如果他一味依赖经验不知变通就不对了。因为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促成原来事物矛盾解决的条件和各种因素都随着时间和环境变化了,还拿原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套肯定是不行的。

    丰富的经验可能会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对于那些有能力、充满自信的成功者更是如此。他们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在过去凭经验获得过太多的成功,这就很少能够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宝贵经验。但他们没有想到,还有一种规律,就是当你觉得万无一失的时候,失败可能正在悄悄地靠近,经验会越来越可能使你产生错觉。

    所有的经验都只能代表过去的成功和失败,有经验仅意味着自己的经历比较多而已。每个人的观点、思考的角度不同,可能就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所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改变固有的思维,结果就会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将一些经验作为参考,但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当问题出现时,一定要快速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案,并在以前的经验上有所改进,这样才不会犯错,才能进步。所以,将思维升级,告诉自己“经验不会总是正确的,凭经验办事有时也会出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只有学会了改变并且善于改变,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思维点亮人生

    我们的思维是一座宝藏,蕴含着无限的能量。有时我们感到自己难以成功,关键的原因是我们的思维没有解冻,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一个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碍高度”,正是这一我们自己设想的“障碍高度”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侵蚀着我们的信心,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要改变现状,就要敢于挑战自我,推倒心中的障碍之墙,拆掉思维的障碍之墙,解放自己,释放潜能,这样成功就会近在眼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