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败,而是差一点儿就成功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说这样一句话:“差一点儿,我……”差一点儿得到,就是没有得到;差一点儿成功,就是没有成功。再美丽的作品,要是“差一点儿”勾勒与琢磨,终会黯然失色;再甜美的爱情,要是“差一点儿”呵护与浇灌,终会奄奄一息。这的确让人惋惜,令人遗憾。然而,太多的人就是在这差一点儿的时候,以为事情无法再继续了,已成定局了,而放弃了努力。是的,人生太多的遗憾就是因为在成功的前一站停了脚,因为这些停脚的人都在按最常规的路子思考——我已经付出这么多努力了,看来是没希望了。但是,此时你为何不逆向思考一下呢——我都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再试一次可能就成功了。也许因为你这转念一想,你就没有了“差一点儿”的遗憾。
很多人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没把一颗生了锈的螺钉拧开,轮到你,你可能试了几下就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之前的人用了很多力气松动了螺钉,但就差拧开的那么一点点力量,而你拧的时候正好“接力”,因此螺钉就被你轻松地拧开了。不是你的力气比别人大,而是时机使你成为坚持到最后的那个“成功者”。多少业绩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最初的成功都是源于“再试一次”的决心。
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他一生完成了2000项发明。其中研制白炽灯时遇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订了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也就是说,失败了至少1600次。之后,他的试验又回到炭质灯丝上来了。他昼夜不息地用全副精力在碳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6000次。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地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暗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说:“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但爱迪生一次又一次地“再试一次”,终在1879年10月21日这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用炭丝来做灯丝,竟能让灯连续使用45个小时。
爱迪生还是不满足,他要找到一种更持久耐用的灯丝材料。1880年,他用竹丝材料使灯连续亮了1200个小时!当助手们纷纷祝贺他时,爱迪生认真地说:“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结构不尽相同,我们应认真挑选一下!”经过反复筛选,日本的一种竹子最适用,爱迪生等人便大量从日本进口这种竹子。不久,人们便用上了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1906年,美国科学家又改用钨丝来做灯丝,使灯泡的质量再次得到提高,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想想看,倘若爱迪生中途选择了放弃,又怎么能有电灯的问世呢?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在所难免,如果一点小小的风浪就使你弃船上岸,一次小小的碰壁就使你裹足不前,一场小小的打击就使你放弃了一切的梦想和努力,那么,此生你能成就什么事情呢?反之,只要你不畏挫折,勇敢地再试一次、两次、三次,难题终有被破解的那天,成功也会来到眼前!
著名美籍华人艺术家、教育家、作家刘墉在《再试一次就成功》一书中说:“挖一口井,在你放弃之前,再试一铲!电话打不通,在你放弃之前,再试一次!计划不成功,在你放弃之前,再试一次!考试不过关,在你放弃之前,再试一次!网络上不去,在你认定机器有毛病前,再试一次!东西坏了,在你扔掉前,再试一次!有一天,每个人都说不可能打开的瓶盖,把它接过来,再试一次!有一天,每个人都说你没希望的时候,不要气馁,再试一次!很可能,你这一试,就成功了。”
在你屡战屡败的时候,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在你竭尽全力却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也许不止一次地想到了放弃,但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你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一次、两次、三次,比爱迪生发明电灯时遇到的失败还多吗?所有的成功,其实都缘于一点一滴的坚持。失败了,没关系,每个人都失败过。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再试一次”中前进,在“再试一次”中成功的。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再试一次”,请不要给人生留下“差一点儿”就成功的遗憾。
智慧点读
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