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思维-工作并不是一切,不要把职场当成战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工作并不是一切,不要把职场当成战场

    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描述的恐怕就是过劳死。那时,这是一个褒义词,在道德上是值得肯定的。清官、好官如若是“过劳死”,更能得到百姓的敬重。然而,现在“过劳死”却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据媒体报道,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加班现象严重,每年居然有60万人过劳死。

    这是不是太恐怖了?再看看我们身边的这些例子:

    年仅25岁的深圳华为公司员工胡新宇因工作任务紧迫而持续加班近1个月,导致过度劳累,全身多个器官衰竭,离开人世。

    有个叫潘洁的女白领,毕业于上海交大。她在全球顶尖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从事审计工作仅一年后,因病毒性感冒引发急性脑膜炎医治无效去世,年仅25岁。死者家属认为,其死因与其长期工作压力较大有关。据知情人透露,普华永道公司办公室半夜经常“灯火通明”,员工加班到深夜一两点很正常。

    一位年仅28岁的电视台记者在家中突发心肌梗死离世。此前他曾在自己的微博中说:“我的亚健康状态很严重!”

    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猝死在出租屋。此前4天,她的连续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

    河南省南阳市枣林派出所所长段大军在连续工作8天后,累死在走访途中,医院诊断其死因为心肌猝死。

    过劳死现象之多,以至于有些人都见怪不怪了。此时,你掉转一下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倡导的拼命工作也是个定时炸弹,太累也是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也是一种危险。上例的那些聪明的白领、骨干、精英们也许拿着高工资,有让人羡慕的工作,他们雄心勃勃、争强好胜,他们本该活得更健康、更潇洒,本该活到更大的年纪,却因不知适时休息,超负荷运转,使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终英年早逝,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啊!

    人已经走了,说什么都没用了,亡羊补牢,希望活着的人都好好活着,注意身体健康,不要玩命工作——工作并不是一切,不要把职场当成战场,用生命去加班。即使竞争激烈,你害怕失去工作而主动加班,也不应透支自己的健康。工作重要,赚钱重要,健康更重要。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人生就毫无意义。健康不能代表一切,可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一切。

    你可能会说,我知道经常加班对健康有害,但是我要买车、要供房、要出国、要读EMBA、要打败竞争对手、要消费、要事业有成……如此,我怎能不熬夜、加班、陪客户吃饭?人人都有苦衷,生活的压力逼的我们就像一个始终被抽动的陀螺,无法停下来。可是,你想过没有,既然你知道目前的状况很不好,就不要再挺下去了,你想等事业有了很大起色时才去香格里拉、周庄旅游,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可是,那一天何时到来呢?就算你取得了成功,到时候,你没准又有了新的忙碌的借口了。可怕的是,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当然,健康与收入究竟哪个重要,这要看个人的选择。有些人重视健康,有些人重视当下的收入,这些似乎都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活着本身并不是活着的唯一目的。一切取决于你如何选择。但是,必须提醒你的是,有理、有利、有节,劳逸结合、中庸适度、自然和谐,这才叫“境界”。就像洪昭光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努力不过力、拼劲不拼命”。在工作中,出力是必须的,出汗也要,拼脑也要,但是不可以拼命。

    学会主动休息其实并不难。在午后的阳光下晒上半小时,闲暇时多听古典音乐,哪怕在蹲厕所时也可闭目养神。有时也许只是短暂的10秒钟,就可以给你的心理带来巨大的放松感。

    有人觉得,不舒服了就赶紧看医生呗,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就抓紧工作。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点——人们常说有病看医生,其实医生的帮助很有限,只占8%左右。当身体出现不适感后,最先发现的不是医生,而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感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模糊,记忆力和抵抗力越来越差,晚上越来越睡不着,头疼得越来越厉害……当你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时,要小心了,就算是小病,也要及时就诊,该休养时就歇一段时间。如果你昼夜加班,白天无精打采,凡事提不起兴致来,也要注意了,就算没有不适,也应及时休息,消除生病的隐患。

    列宁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达芙妮总裁陈贤民也说:“连吃饭都没法准时的人,能干什么大事?”当你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生活而拼搏的时候,不要忘记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智慧点读

    事业和健康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是风雨同舟的好朋友,而绝非一对冤家。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