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减肥这个话题,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明白,减肥到底是在减什么?
减肥是减该减的东西,但很多人减去的是蛋白质、脂肪等身体里面那些精华的东西。要记住,咱们要减的应该是身体内的废物,只有把它们减掉,您的气血才会更加通畅,身材也不会走样。
逢年过节,家人要团聚,亲友要互访,难免要举杯交盏一诉思念之情。这个时候,有很多朋友会担心自己的身体长胖,而正在减肥的人也会担心经过如此大吃大喝后一切都前功尽弃。
对于肥胖的原因,现代人普遍认为是营养过剩,就是摄取的能量过多,又不能及时地代谢出去,由此身体就把这些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藏起来,但肥胖真的是人体摄入的营养过多了吗?
我有个朋友,身高1.73米,体重100公斤,应该是很胖了。他每天只吃一点儿蔬菜和一点儿小窝头,根本就不敢吃肉,他还经常锻炼,就这样他的体重还是一天天见长,怎么也减不下去。他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而我另外一个朋友,身高也是1.73米,但体重只有50公斤,看起来很瘦,可特别能吃,每次朋友聚会,他比谁吃得都多,可他怎么也长不胖。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医看来,肥胖就是一种病,但这种病也是有范畴的。比如现在有好多体重正常的女士,为了减成魔鬼身材,有骨感,就去减肥了,她们这种情况就不属于中医所说的病的范围了。而中医所说的肥胖是从外形、从自己的感觉上就能判断出是一种肥胖的体质,是一种病。
肥胖这个病是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外寒,另一个就是内火。有人认为这原因有点简单了。人可能得的病那么多,怎么只归结于外寒和内火呢?我现在给大家分析一下,就像冬天来了,河水流速会减慢,甚至结冰。当人受寒,寒气侵入身体,血液就会流通缓慢,会沉积下来,形成淤滞,这就是寒凝血滞。
血流缓慢就会造成瘀血的堆积,这是一个外因。而内因就是内火,肝气的郁结,气滞则血瘀,这也是造成瘀血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肥胖实际上是人体的垃圾排泄不出去,并不是能量储备过多。因为人身上的赘肉不是一种优质的脂肪,它绝不会在身体需要的时候变成一种储备调动出来,它只是身体的负担,需要及时给它清走才行。
当气滞血瘀的时候,就会造成经络堵塞,从而带来脏腑功能的紊乱。这样,体内的垃圾代谢不出去,沉积在血管壁就是高血脂,沉积在肝脏就是脂肪肝,而沉积在皮肤表面就是赘肉。
要想彻底改善肥胖的问题,就要通过祛除外寒和内火来完成。其实不光是肥胖的问题,如果祛除了外寒和内火,五脏功能得到了调节,整个身体状况都会得到改善。中医治病不是治症,而是对整个身体的调节。身体调节顺畅了,血脉就通畅了,病自然也就消除了,肥胖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改善。
减肥其实不并难,关键是根据肥胖发生的部位,找出肥胖的真正原因,通过调理疏通相关的经络,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
清除腰部赘肉“游泳圈”,推腹、敲带脉最有效
如果您想减啤酒肚、游泳圈,就可以用推腹法,坚持一段时间,基本上就能解决您的烦恼。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敲带脉。带脉就像一个带子一样绕在腰间,它的位置在肋骨以下、胯骨以上,一般是赘肉聚集的地方。因为带脉走的是胆经,所以敲带脉可以帮我们分泌更多的胆汁消化赘肉。
按照西医解剖学的位置,带脉正好是升结肠和降结肠所处的位置,敲打它可以增强大肠的蠕动,帮助排便。拿空拳敲它,大便的次数就会增多。食欲却略微有点儿减弱,对身体没一点儿损害,同时“游泳圈”也缩小了。
减大腿上的肉,跪膝加推肝经、敲胆经
有的人需要减大腿上的肉,这种情况用跪膝法最好。怎么跪呢?就在地上铺个垫子,或者索性在床上跪着来回走。
对于减肥的女士来说,坚持两周效果就会出来。
练跪膝法时往前走走,然后倒着走走,想怎么跪就怎么跪,每天做20分钟就足够了。如果觉得20分钟有点儿长,比较枯燥,也可以放点儿喜欢听的音乐。这样,你即使跪着走也好像在跳舞一样,非常轻松。要想检验这个方法灵不灵,您回家拿皮尺先在大腿上量一下,然后每天跪走20分钟,3周以后再拿皮尺量,肯定让您大喜过望。很多人都试过这个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好多女士的脸上老长痘痘,而手脚却是冰凉的。只要练跪膝法,新鲜气血就会引到脚上,手脚冰凉问题解决的同时,脸上的痘痘也消失了。
清除大腿内侧肝经上的赘肉,可用手掌根推肝经。每天睡觉的时候,用手掌根从大腿根部推到膝盖附近,把这条肝经的位置推300下。推的时候可以沾一点儿肥皂或油脂的东西润滑一下,以免擦伤皮肤。
推肝经有什么好处呢?曾经有一个朋友写信告诉我,说她推肝经推了四周。第一周,推了两天后开始感觉大腿皮下疼痛明显,痛处集中在大腿根部,很高兴,因为按照书上说的,这是经络被激活的反应;第二周,推的时候感觉痛的位置向下移动,集中到了膝盖内侧附近,她明显地感觉脾气好了很多,晚上睡觉也踏实多了,看来是肝火被清的表现;第三周,她偶然间发现原来穿上很紧的34号牛仔裤,现在套上松松垮垮的;第四周,成果明显,现在穿32号的牛仔裤正合适。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减肥并不是减重量,而是减体积。因为这个朋友减到最后,体重并没有减轻,只是体积减小了,腿上的赘肉少了。另外,她还说,大腿内侧的肝经被疏导畅通后,肝脏对血液的排毒功能也大大改善,脸上的痘痘和口臭问题都同时迎刃而解了。另外还可以看出,中医减肥不是光减一个肥胖的症状,它实际上是在调节整个机体的功能。
清除大腿外侧胆经上的赘肉,可敲胆经。大腿外侧胆经有一个天然的标志,就是人们裤线的循行位置。要想减去这个部位上的赘肉,只需要拿指节去敲打就可以了。因为这些穴位都在皮肤下面的肌肉层,并不在皮肤表面,所以敲打的时候,力度要能渗透到肌肉里面去。只有这样敲打,效果才真正地明显。
“蝴蝶袖”——手臂内侧有赘肉,捏心经、小肠经来消
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内侧下方小肠经循行的位置就会有松松垮垮的赘肉。在中医看来,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经功能减弱就是心脏给小肠经供血不足了,同时心脏功能也出现了些问题,虚弱了。
怎么解决呢?很简单,把手举起来做个敬礼的动作,然后用手指肚捏手臂内侧。大拇指是心经的位置,其他四个指肚捏的就是小肠经的位置。
捏的时候一定要挨着捏,边捏边结合点掐、点揉,从腋下往肘上走,连着揉下来,一直揉到小臂。每天坚持,不但这里的赘肉可以减少,而且还能改善心脏供血的功能。另外,肩膀上的问题、颈椎病等都会相应地得到解决。所以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朋友们,要经常揉心经和小肠经。
周身性肥胖,睡觉时感觉憋闷,用大拇指揉心包经
肥胖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反过来,心脏功能不好也会造成肥胖,两者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
心脏功能不好为什么会造成肥胖呢?前面说过,肥胖的原因就是体内的垃圾运不出去,堆积在身体里了。只有靠新鲜的血液才能把垃圾运走,而驱动新鲜血液的动力就是心脏。心脏动力强,气血才有力量,才能够把赘肉吸收并清运出去。
有人问:“我怎么知道肥胖是由于心脏功能弱呢?”其实有一些体征可以看出来,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憋闷,需要开开窗户,这样的人心脏功能是弱的。还有就是上楼没几步就喘上了,心脏功能也不好。
手厥阴心包经穴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每天拿大拇指按揉心包经就行了。把胳臂往前伸平,从腋下到中指的这条直线就是心包经。按揉的时候,心脏功能比较差或者心血管有轻微瘀滞的人,都会发现有相应的痛点在上面。这时,一定要把这个痛点给揉散。
心脏问题稍微严重一点儿的人,通常肱二头肌下面有更为明显的痛点,一定要多揉这里。这时,减肥倒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把心血管给打通,让它通畅,这样才可以防治心梗、心绞痛、冠心病等疾患。
身子胖四肢细,吃完饭肚子胀,按揉两侧小腿上的脾经
脾的运化失调也能造成肥胖。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化就是把体内吸收的食物变成精微营养物质化掉。同时,还要把新鲜血液运到全身的每一处。如果不能运到四肢末梢,那里就会有瘀血、垃圾堆积。所以脾主运化的过程,就是清除体内垃圾的过程,也是推陈出新的过程,即新鲜气血把沉积的垃圾赶出去的过程。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是因为脾功能失调造成的肥胖呢?”脾虚通常会引起腹胀,就是吃完饭肚子就胀,甚至有的人即使不吃饭,但一到下午肚子就胀起来了,还有的人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这些都是脾的运化功能差了。要及时地健脾,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健脾可以用推脾经的方法。除了一般的减肥之外,还能减腿上、小腹部的赘肉,这些都是脾经所主。
脾经在小腿内侧的这一段穴位很多,也最容易找。
当贴着小腿这根骨头的内侧来捏的时候,会找到一些痛点,这些痛点都是穴位。
脾经堵塞的人,这些穴位会非常敏感,非常疼痛,这时就要多揉。另外,揉左侧脾经效果最好。
通常有一个规律:比如说肝在右侧,那就多揉右侧的肝经;脾在左侧,揉脾经的时候要多揉左侧。
足太阴脾经穴
清除后背的赘肉,在后背膀胱经按摩、刮痧、捏脊、艾灸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臀部、后腿、脚外侧都是膀胱经循行的位置,像后背与臀部上的赘肉、肥肉多,都是膀胱经的问题。
人体的风寒易堆积在膀胱经,因为它是人体抵御外寒的一个栅栏。中医认为“风从项后入,寒从脚底生”,就是说风寒都是从膀胱经进来的。所以好多人后背膀胱经穴位图上的赘肉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摸一层棉花一样,没有质感,这就是风寒堆积引起的。
如何清除后背膀胱经上的这些赘肉呢?就是驱寒,而驱寒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如果有人不喜欢刮痧,也可以用拔罐、按摩、捏脊、艾灸的方法,目的都是清除后背的寒气。而消除臀部上赘肉的方法是趴着,用拳头敲打臀部,可以达到臀部减肥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把臀部的寒气排出。还有,大腿后侧、小腿肚子上的赘肉可以用按揉、点揉的方法来消除。总之,要在膀胱经上多多用力。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