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1.福由心经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福由心经生

    中医讲“心主神明,魂魄意志,皆为其统”。有人说,脑才是思维的中枢,心不过是个“血泵”,与情志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一个人心脏跳动的缓急强弱,也就是心脏自身的节奏韵律,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变化。改变了心脏跳动的节律,也就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

    曾有报道说,有个性格温和的人,移植了心脏以后性格完全改变,变成了一个性情暴躁的人。美国医学家阿拉特拉斯博士也曾说:“心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智慧脏器。”

    心脏到底有没有思维、情志、意念等精神方面的功能?自古以来,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已,我们可以暂且不去管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效就是硬道理”。当我们运用古人“心主神明”的思想,在自己的手少阴心经上尝试按摩一番之后,便会真切地体会到,这条经对调节我们的情志有巨大的作用。

    《黄帝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就是跟着受到波及,受到影响。《黄帝内经》还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就是说心情平和,一切才能安定下来,才能长寿;如果心思混乱,其他的五脏及身体外形都要跟着受损伤。比如某人精神上受到了打击,伤了心,他整个人的神态都会和以前大不一样。

    如果心神混乱,还要想身体健康,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也许您会问了,养心又谈何容易?《黄帝内经》上说了一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就是静下来,很淡然,对一些事情没有那么高的奢求,只有这样,您的真气、正气才能跟随着您,如此,病哪里能产生呢?

    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要想达到恬淡虚无这个程度,基本上不太可能。对于常人来讲,这个要求太高了,所以,《黄帝内经》上又进一步地告诉我们如何去养心。

    它说了三句话,“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这就是养心的办法。

    什么叫“美其食”?就是我今天不管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津津有味。这就叫美其食,不因为食物的好坏而产生心理上的变化。

    第二句叫“任其服”。

    比如我今天穿了一件名牌西服,站在那里感觉气宇轩昂,明天我从早市上买了一件粗布衣服,干净利落,穿在身上仍然不自惭形秽,这就是任其服。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感觉到有自信。第三句叫“乐其俗”,这个是最难做到的。

    比如,我上午跟说话很文雅的人在一起很投脾气,很高兴。可是下午碰见某些人很粗俗,说话也没什么礼貌,我打心眼里不想跟他们交流。但我的工作任务和生活环境让我必须跟他们天天去交流,这怎么办?我也能跟他们和于光而同于尘,在一起也能成为朋友,这就叫乐其俗。

    美其食好做到,吃的东西不同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情绪干扰;任其服也可以,好一点、次一点都没有关系;但乐其俗最难做到,因为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标准去要求别人,这就会产生冲突,如果这种冲突经常发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心情调顺,乐其俗才行。

    还有“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也就是说,以让“身心保持愉快”为生活的第一要务,以“让精神感到满足”为事业的最大成功。如果您能按此心法来养心,何愁万病不祛,清福不来?

    俗话说:“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真正的病根在心,岂是药力所能及?但药能减轻病痛,正如酒可令人昏眠,在我们尚未“明心见性”之前,还将是我们的伙伴。

    而按摩心经,就是最好的药,就是最纯的酒。

    沿着心经的走向,可以找到以下要穴:

    极泉穴在腋窝中,点按可使心率正常,又治劳损性肩周炎;

    少海穴在肘纹内,拨动可治耳鸣手颤及精神障碍;

    神门穴在掌纹边,点掐可促进消化,帮助睡眠,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少府穴在感情线,可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

    此外还有4种常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人参生脉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参选而用。以下顺口溜也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心慌气短食不下,可服柏子养心丸。

    口燥盗汗大便干,快用天王补心丹。

    夜晚难眠心烦热,牛黄清心神自安。

    常服人参生脉饮,气阴同补功效全。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