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叶二之寻找吾妻-第121章 刘理的打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战争,刘理不怕,堂堂一个后世兵王如果怕战争,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刘理怕的是,人心险恶,论阴谋诡计,一百个刘理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臣弟愿代陛下亲征”,刘理出列,单膝跪地,斩钉截铁地说道。

    大殿里顿时喧闹了起来,有的是在替刘禅开心,因为他作为蜀国皇帝,不用御驾亲征。也有人是在赞许刘理,刘理小小年纪,关键时候没掉链子,没有丢掉皇家的威严。

    刘禅听了刘理的话,眼角闪过一丝诡异。无比吃惊地说道:“三弟不可,三弟大婚不久,更何况,三弟年幼,更无一点打仗经验,三弟切不可儿戏啊”

    “皇上,臣弟决心已定,臣弟愿听候相父差遣,愿为我蜀军一马前卒,消灭魏贼,誓死与我蜀军将士共进退”

    “好,梁王殿下不亏是先帝之子,老朽深感钦佩,我蜀国君臣一心,何愁北伐不成”,为刘理叫好的,是一身穿白色铠甲,头发胡须花白的老将军,此人正是现在蜀国唯一活着的的五虎上将,常山赵子龙。

    现在蜀国的朝堂之上,无论威望、战绩,除了诸葛亮,无人可与赵云相媲。赵云比诸葛亮年长许多,即使诸葛亮见了赵云,都要恭恭敬敬叫一声赵老将军。

    赵云的一声叫好,引得朝堂上下,无不对刘理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刘理心中苦笑,他自己跳上的烤火架,这下好了,赵云又给他加了一把柴火。

    “哈哈哈”,诸葛亮突然大笑说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如果不是为了成全陛下的赤诚之心,如果不是鲁王殿下掌管粮草重任,老臣绝对不会让梁王殿下去冒着天大的风险。哎,先皇陛下有梁王殿下甚幸,皇上有梁王殿下甚幸,我蜀国有梁王殿下甚幸”

    刘理脊背发凉,诸葛亮的话把刘理捧得如此之高,已经到了蜀国甚幸的高度,这是在捧杀刘理,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呵呵呵”,刘理傻笑一声道:“请皇上放心,臣弟一定不会辜负皇上和相父以及诸位将士”,刘理面对大家的赞美,表现出一副很受用,洋洋得意的神情。

    刘理现在必须要开心,因为只有小孩子在得到赞美以后,才会洋洋得意,忘乎所以,从现在开始,刘理不得不开始有所收敛,他要向他的皇兄刘禅学习。

    刘理之所以答应要代刘禅亲征,不是没想明白,而是想的太明白了。

    明知前面是陷阱,刘理现在也必须义无反顾跳下去。今天当着蜀国文武百官的面,如果刘理怂了,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到今后刘理在蜀国的境况,从此以后,不仅是刘理,而是整个梁王府在蜀国永远别想抬着头做人。

    今天的朝堂,前有诸葛亮激情昂扬的出师表,后有刘禅的御驾亲征,此时的刘理,已经被刘禅和诸葛亮架在了火堆之上,根本没有退路。

    如果是刘理一个人面对今后的境况,刘理可以承担,他两世为人,这点磨难还是经受得起的。他现在担心的是,窦文良,小叶还有马欢承受不了整个蜀国人民的指指点点。

    这是刘理作为一个男人,必须挺身而出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男人的尊严,更是为了他身后的家人们。

    不就是参加北伐嘛,战争,对于刘理来说从未胆怯过。刘理心里很清楚,今天是刘禅和诸葛亮联合给自己下套,只要刘理处处小心谨慎,不被他们抓住把柄,他们对刘理也不可奈何。

    第一次北伐失败,这个结果刘理是十分清楚的,诸葛亮总不至于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他刘理吧?想明白这一点,刘理什么都不惧,这四年的成长,刘理已经有足够强健的体魄,他有足够的自信,凭着自己后世兵王的一身本事,他会丧命于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一场战争?

    “三弟,你可想清楚了,你真的要代朕亲征?”

    “皇上,臣弟想清楚了”

    诸葛亮插嘴道:“梁王殿下,君无戏言?”

    “君无戏言”,刘理坚定地说道。

    “好,那朕现在就封你为北伐大将军”,刘禅大手一挥说道。

    “不不不,皇上,臣弟愿做相父的一个马前卒即可,臣弟未带过兵,也未曾打过仗,再说臣弟何德何能为大将军?我只希望不给众位将军拖后腿足矣”。刘理说着,指了指大殿上占成一排的蜀国众武将。

    大将军?刘理打死也不敢接这个头衔,他还想多活几年,北伐失败的后果他可承担不起。

    “梁王殿下言之有理,陛下,梁王的职位我会慎重考虑的,大将军这个头衔,的确不合适”,诸葛亮适时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就有劳相父了”,刘禅一副傻不拉几才明白的表情,刘理心中暗想,刘禅真不愧是影帝级别的好演员。

    刘理能看透刘禅的想法,可诸葛亮未必能看透,在诸葛亮看来,刘禅就应该是这样傻不拉几什么都不懂才对,这才符合诸葛亮对刘禅的一贯认知。

    诸葛亮对刘禅一抱拳道:“皇上,那老臣现在就开始分布任务了?”

    “相父请”

    只见诸葛亮潇洒转身,面对朝堂所有蜀国众臣道:“众将听令”

    “是”,喊声震耳欲聋,所有朝臣恭恭敬敬等待诸葛亮分配任务,刘理亦如此。

    诸葛亮任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为侍中,总摄宫中之事。向宠为大将,总督御林军马;蒋琬为参军;张裔为长史,掌丞相府事等等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同理蜀国朝中之事。

    任北伐大军前督部都亭侯魏延;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中参军安远将军马谡;领长史绥军将军杨仪;帐前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此次北伐共有大小将军三十多个。诸葛亮居中指挥,并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伐魏。

    诸葛亮不愧是奇才,朝中朝外事无巨细,百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刘理一直在等待诸葛亮给自己分配职务,直到所有人都分配完毕,刘理也没听到自己的名字,刘理有些纳闷,诸葛亮不会真的叫自己去做军中一马前卒吧?

    正当刘理纳闷之时,忽然站在百官前列的一员老将出列,正是刚刚夸赞刘理的赵子龙老将军。

    只见老将军怒目圆睁,历声道:“丞相此次北伐,为何不用我?”

    百官先是一惊,随后目光之中全都是对老将军的钦佩之情,没有任何人因为老将军在朝堂之上大声质问而有所怨言。

    刘理看着年迈的赵子龙,虽然年迈,但身姿挺拔,英气不凡,果然不愧是被后世称之为不败战神的男人。

    刘理一直在记挂诸葛亮会给自己分配什么任务,居然把这一出给忘了。赵子龙不仅会参与此次北伐战争,而且是先锋。刘理突然脑子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