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此时的政治舞台实在是不适合这个氏族的重新回归,那么他们就像一条毒蛇一样潜伏在阴影草丛之中。
等待着时机,时刻准备着给他曾今的政治对手咬上一口,让他的政治对手退下舞台,去重新换一张皮。
其次就是如果子嗣多了,就可以像东汉末年的诸葛家一样,到处去投资霸主。
反正不亏。
在乱世,这无疑是最好保证自己的家族的长盛不衰的一剂良药。
诸葛家也是,如果不是司马老贼这个活得久的存在,说不定还真让诸葛家成功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不过这个不也是说明了世家贵族们的生存奥秘嘛。
其次就是世家之间如果子嗣多了,除了可以相互联姻之外,就是让自己的子弟相互之间竞争,浅水养不出真龙,唯有在风浪之中挣扎,才能养出支撑起家族大梁的大才。
想要让家族长盛不衰,必要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流血在所难免,但是有价值不是。
而对于贫困的平民阶级来说,他们同样需要更多的子嗣。
理由和那些强大的世家门族不尽相同,都是为了传承。
没有什么更比传承一个家族更重要的事了,这是自古以来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
而且对于贫困家庭来说,除了传承家族之外,子嗣的增加,也意味着家庭劳动力的增加。
劳动力的增加意味着在这个生产水平落后的时代,可以活得更久。
总而言之,除了还在进行战争的局部地带,玉曦手上已经得以控制的地方的生产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恢复。
战争造成的损害已经被玉曦尽可能的降到了最低。
甚至于现在的玉曦手上可以组建起一支经得起小规模战役的军队。
那怕这只可以经得起小规模战役的军队,其数量已经达到了三万之众。
加上征战在外的,玉曦手上的兵力少说达到了五六万之众,加上后勤人员,号称十万大军也不为过。
就单单以兵力而言,汉国在诸侯国之中都是排的上号的军事大国了。
但是如果算上军队的战斗力,哪怕玉曦在军队之中开始普及肉食,军队士卒的训练强度也大,战斗力提升也快。
不过和中夏国家的军队比起来,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就这场汉国战役来说,正面对决的情况下,胜负难料。
而玉曦的军队之所以势如破竹,攻打到汉国的国都。纯粹是因为汉国内部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叛乱,内部实力遭到了损耗。
其次就是玉曦靠着偷袭袭城的方式拿下了申城关,并对申城关以西的进行了闪电作战,打了汉国内部高层一个反应不及。才有此战果。
这就像是裹雪球,越滚越大。到了后期就如同天崩一般,但是在前期,随时有可能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申城关内,原来的申城关官府所在地,现在玉曦的临时行宫。
宫门之外,一座泥土混合木材制作的六尺(玉汉尺)高台,一夜之间凭空出现。高台上是一块宽约四尺(玉汉尺),长约八尺的黑色木板。
高台上下都有持戟士守卫,高台上更有穿着黑色服装的宫廷卫士,在黑色木板上张贴一张白布,白布上写满了黑色的汉国国字。
宫廷卫士看着高台上渐渐因为好奇聚集的汉国国民百姓,严肃的脸上很是平静,但是嘴角微微翘起,心中不由松了一小口气。
“大汉国玉曦令:自今日起,设告民台,谓之有言告于百姓国人听。”
看着台下聚集着的不少人,宫廷卫士大声说道,随即台上台下的持戟士们开始齐声吼道,重复着宫廷卫士的话语,声音传得很远,在这寂静的申城关之中,更是如同雷鸣。
“嘿,你说官府这是在做啥呢?”台下的百姓之中议论纷纷。
“谁知道呢?肯定不是好事。怕不是要增税了呢。”
“只希望不要收的太多,要不然一家老小怕死要饿死。”
“听说了吗,石君玉曦的士卒可以吃肉呢。”
“不止呢,我还听说石君玉曦的士卒每个月都可以得到十来斤的豆子,还有盐呢!”
“我的个乖乖!”
………………
台下的百姓的议论并没有影响到宫廷卫士,国人百姓对官府的不信任在天下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中夏之国也罢,边外胡人、蛮夷也罢。
皆是如此。
只不过在中夏国家,百姓不信官,以致民怨沸腾的时候,说不定来个交农罢耕,或者是国人逐君。
所谓交农罢官,就是说百姓国人们将手中的农具扔在官署的大门前,交还农具,停止耕种,停止向官府纳粮。国家失去了民心,任何一个其他的国家都可以随时征伐这个国家。
甚至不用再找其他借口。
而国人逐君,是交农罢耕的进一步升级,也就是国家不但已经失去了民心,而且百姓国人们已经不能再忍受国府和国君的统治,操起兵戈将君主驱逐出国,不再承认这个君主。
这两者都是悬在国君官府头上的一把利剑,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在说百姓们的无奈。
更何况,有多少王侯公子们不是在贪图一时的享受,又何曾记得背后的灾难,头上的利剑。
大概是没有一个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罢。
同样可以想象,当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后,给当时的社会高层一个什么样的冲击。
不同于中夏这类还算是文明的国度,在胡人、蛮夷之中就很少有责这种思想。
不是因为胡人、蛮夷对待手中的牧民有多好,而是蛮夷、胡人一直奉行的是强者生存文化。
对于他们来说,小孩和女人是财产,老人是只会浪费食物的废物,只有青壮才算是人。
其中更没有伦理之分,孩子娶自己的母亲更是常见,老人更是在体弱之时被杀掉。
与中夏列国相比,说他们是野蛮丝毫不为过。
所以在边外蛮夷、胡人之中,是没有所谓的交农罢耕,国人逐君之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