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汉帝国-第102章 不恨古人不得见,恨其不知吾之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非是臣过谦,茫茫中国代有人才,君上又何必借古喻今。姜尚是姜尚,卫风是卫风,卫风之才未必不如姜尚。”

    卫风摇了摇头,自信的说道。

    “不恨古人不得见,恨其不知吾之才。”卫风继续吐露出一句话,一时之间风采无双。

    如是意气风发的才子,到中流击水,看浪遏飞舟。

    说橘子熟了,道枫叶红了。

    “是朕小觑天下的英豪,更是小觑先生了。”

    玉曦对着卫风拱手一拜,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还望先生继续教我,何为法治?”玉曦说道。

    理解了卫风的治国当恃力之说,玉曦对于接下来的卫风的法治之说更加感兴趣。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卫风说道。

    日头短暂,转眼之间夜色迷进,汉国的大殿之内,两人的身影在点起的焰火照射之下,身影渐渐拉长。

    玉曦和卫风在在大殿之内兴奋的交谈着,卫风说的出神,玉曦听得入神。二人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光暗的变化。

    渴了有酒水,饿了有摆在案牍之上早已经凉透了的面饼子充饥。

    早已冷透了的面饼子很是硌牙,但是玉曦丝毫没有感觉,他在如饥似渴的汲取属于这个时代的智者的智慧结晶。

    除了卫风所携带的法家智慧的结晶之外,更是令玉曦有所收获的是,卫风给玉曦逐一详细的介绍了当今中夏列国的变化。

    中夏列国的军制、官制、民风民情、国君特点、人口现状、繁荣程度,也介绍了当今中夏列国的所拥有的土地的肥沃贫瘠,地理环境。

    要知道,玉曦自小就在汉国东部长大,莫说对于中夏列国知之多少,就算是汉国本身也不是最为了解。

    受惯了汉国东部那贫瘠的土地,少的可怜的产出。

    在入主申城关的时候,看着田产税收的账本,都有点吃惊,感觉和自己从小的认知有些不符。

    但是所幸的是,玉曦也非常人,有着相当不错的见识,很快理解自己是犯了一个井底之蛙的谬论。

    不能用第一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也不能用自己这一世的生长环境去判断这个世界。

    而卫风所带来的不属于汉国的知识,让玉曦对于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大环境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了解。

    知道了当今天下的大势,对中夏列国有了详细的了解,当然,对于汉国的落后于中夏列国汉国国情,实际情况更是心惊不已。

    更是生出了一种时不我待,若不赶紧统一汉国,深彻变法强国。要是有一天其他国家打过来的时候怎么办。

    汉国的强国进程要加快了。

    卫风看着自己拿出的书卷被玉曦拿在手中,一刻也舍不得放下。心中充满了感慨。

    遍游中夏多年,玉曦还是卫风见到的第一个如此好学的国君,更有着常人难有的见解,往往对于卫风的学识提出意想不到的见解。

    这个看起来和稚童般无甚区别的君主,有着一种远超于年龄和相貌之外的成熟。他仿佛就是天生的君主,天生的王者。

    他似乎可以接受任何反对他的意见,只要这意见是对的;他似乎可以容纳任何人对他的不敬,只要这人是为了强大汉国这一根本目标。

    卫风承认玉曦会是一个不错的合格的君主,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个合格的君主是远远不够的。

    合格的君主在太平盛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若是在这个大争之世,独立于大争之世外的守成之君,无异于闭关苟活,坐以待毙。

    卫风需要一个贪婪的君主,或者说有野心的君主,美化一点就是有着远大抱负的君主。

    这一点,卫风从玉曦的诗赋之中就感受到了一部分。

    但是卫风不知道玉曦的野心……远大抱负究竟可以到达到何种地步。

    卫风现在仅仅看到的是玉曦有着收复汉国故土,一统汉国的理想。可是,这是不够的。

    统一整个汉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卫风需要玉曦有着一颗吞吐天下的心,而这颗心的植入,就要从一些谎言开始。

    所以,卫风欺骗了玉曦,中夏列国繁荣不假,昏庸的君主也不少,但是在这所谓的大争之世里,更多的是贤明有为之君。

    毕竟大体环境在那里,强则强,弱则亡。

    每一个幸存下来的中夏列国,都有着自己的存亡之道。

    强的国家是真的强,弱的国家则是相对的。

    卫风的谎言,就是主观潜意思的告诉玉曦,中夏列国有着肥沃的土地,丰厚的产出,充足的民众。但是他们的君主很多都是混蛋,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

    这简直就是一块肥美的肉,君上若不早图之,人将先我而为之也。

    …………………………

    “他们待在一起多久了?”

    华夫人很是随意地对着静立在一旁的黑衣女侍问道。但是语气之中透露着一种莫名的味道。

    “已经三天两夜了,华夫人。”

    黑衣女侍恭恭敬敬的回答道,不敢有着丝毫怠慢,生怕这位位高权重的贵妇人化身食人恶虎,毫不留情的吞噬人的生命。

    “三天两夜了呀!”华夫人轻轻一笑,似乎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儿。

    “看来曦儿准备再汉国推行变法了。”

    华夫人心中一动,知子莫若母。她很了解自己的儿子。

    她在知道有着一位法家士子找到玉曦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汉国将来的路线基本就可以定下来了。

    汉国在玉曦的领导下,最终选择了法家。

    不过,与其说是汉国选择了法家,还不如说法家来到了汉国,得到了这个机会。

    华夫人了解玉曦,她知道玉曦在乎的不是任何一家学说,对任何一家学说也没有较大的偏见。

    玉曦在乎的是,这家学说可不可以使汉国强大,可不可以使汉国富国强兵,大出于天下。

    只要能使国家强大,纵使这个学说再令人诟病,玉曦同样可以用,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诸子百家,诸子学说,能够使汉国强大的才是好学说,才是好的学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