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朝当暴君-第23章 不愿下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狄云的内心总是毫无波澜,他似乎总有一种别样的气质,说不上是高冷,也决不是不屑。

    或许强者总是这样,习惯于独来独往,也习惯于孤独,更习惯于自由。

    袁崇焕几次握紧拳头想要给狄云重重的来上一拳,几次克制住。

    如今,袁崇焕只是落魄的凤凰,现在他还不如毛色艳丽的野鸭。

    曾经的那些战友,如今又在何方?

    祖大寿,赵率教,满桂…

    那些英雄一般的人物。

    袁崇焕虽心有不甘,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

    还有那支关宁铁骑…

    当时风光一时的袁崇焕为了培养一支强大的部队,以辽人为主。组建了一支部队,祖大寿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培养起来的猛将之一。

    经过袁督师不断的训练,关宁铁骑变得日渐强大起来,尤其是在宁远之战中,这支关宁铁骑展现出了骁勇善战的能力。

    当时“后金”发动了对宁远的进攻,而袁崇焕率领关宁铁骑镇守的就是这座铁血孤城。

    在面对着强大的八旗军时,袁崇焕首先制定了八个御敌计谋。

    作为八旗军的首领,皇太极信心满满,皇太极不仅研究过明军的打法,还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袁崇焕不断用大炮攻击八旗军,在炮火的硝烟之下,袁崇焕又派关宁铁骑出击,面对突然驾到的关宁铁骑,八旗军显得茫然又不知所措。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不言而喻,在关宁铁骑的勇猛抗敌之下,大胜了皇太极的八旗军。这支关宁铁骑面对强大的皇太极表现了无畏的精神。

    这次胜利的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第一:让皇太极八旗军第一次知道了关宁铁骑的厉害,第二:皇太极自征战沙场以来屡次战胜敌军,但是唯有对宁远没有攻下而愤恨。

    面对如此厉害的关宁铁骑,皇太极再也没有打过宁远的注意,于是皇太极绕道准备攻打北京。

    袁崇焕听说之后,先是让山海关的总兵率领四千兵马前去,自己随后带着九千关宁铁骑跟进。

    但是袁崇焕没想到了的是,八旗军率先战胜了山海关总兵的四千兵马,于是袁崇焕准备把八旗军拦截在蓟州,可是到了蓟州袁崇焕一看,皇太极已经绕道前行,袁崇焕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此时袁崇焕面对的是八万的八旗军,面对实力悬殊的一战,袁崇焕只好鼓励其部下,而皇太极以为兵马不多的袁崇焕不会进攻,但是恰恰袁崇焕就采取了攻势,就这样一下子就把八旗军给冲散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袁崇焕大胜八旗军。

    如今的袁督师只能把那些曾经的辉煌和成就装进记忆里,何时才能重耀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辉煌终究将会成为过往,平淡的生活才是真谛。在辉煌的位置上久了之后,人就很难再适应平凡,袁崇焕便是如此。

    与袁崇焕的暗淡无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狄云的风光无限,但狄云却始终表现出来的却是孤傲。他的目光每时每刻都如猎鹰一般,不仅如此,狄云的气场强大到令敌人不战而畏惧。

    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服老是不行的,哪怕是戏台,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知哪里是故乡?

    “陛下!臣想要归隐…”

    “求陛下恩准!”

    似乎已经厌倦了硝烟的味道,袁崇焕略显得有些疲倦,他的目光不再如当初那般锐利,而那句铿锵有力的“五年便可平定辽东”的豪言壮语此刻也成为了一个羞愧的笑话。

    上一个说这话的人是有些老迈的魏忠贤,说这话时态度极其的谦卑,似乎真的已经看淡了人世间的一切。

    崇祯用轻松的语气道:“袁督师累了,故此有些迷糊,朕准许你回去修养一段时间,只是…可不许再提什么恩准请辞之类的话,朕…朕是不会恩准袁督师请辞的!”

    袁崇焕再一次态度更加谦卑,道:“陛下!罪臣老矣!罪臣老矣!罪臣老矣!”捶打着胸口,袁崇焕显得沧桑不已。

    廉颇老矣!再也不是那个廉颇,袁崇焕老矣!再也不是那个袁崇焕,再也没有那个袁督师!

    有些错误,或许再也没有办法挽回!

    人总是要尊严的,要袁崇焕屈居于无名小辈狄云麾下,袁崇焕自然不会甘心。于是便想要提出请辞,几番请辞皆被崇祯皇帝拒绝以后,袁崇焕略显有些疲惫和无奈。

    路在脚下,崇祯一心想要寻找到那位传说中的军师,于是不顾长途跋涉,几番寻觅,只为见得真人面容。

    这一次,崇祯的运气很好,得知韩冰就在茅舍里,于是独自下马前行,放下九五之尊的身份徒步进入茅舍。

    此时,韩冰手拿一本书正在细读,全然不知已经有真龙下榻茅舍。

    守门小童此刻已经被拿下,绑缚在一边,当然这些行为皆是鲁莽的袁崇焕所为。

    韩冰在书中世界,悠哉悠哉的遨游,全然不知身旁有真龙。崇祯站立在韩冰的身旁,亦也没有惊扰他。

    一个时辰后,韩冰觉得脖子有些酸麻,于是便呼唤小童前来推拿。呼唤几次,不见回应,不免有些愤怒,道:“小童,呼你为何不来?看我不用韩冰掌挠你痒痒!”

    “且…看招来!”

    待韩冰回头的那一刻,做梦都看不到的画面出现了,一个背手站立的大明第一帅出现在他的面前,冲着韩冰缓缓点了两下头,双手抱拳,道:“请军师助我!”

    韩冰的脑子愣了数秒后,才从冰封状态缓过来,看到自己的茅舍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

    “几位…英雄,我韩冰要银子没银子,要古董没古董,英雄们究竟要打劫什么呢?”韩冰有些疑惑,他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来干什么。

    张子弹从人堆中挤出半个脑袋,推了推身边的人,道:“让俺过去,与韩冰兄细聊!”

    “韩冰兄!韩冰兄!是我…是我呀!我是子弹!”

    张子弹说明来意后,韩冰的脸上显露出不快。

    “我韩冰乃一介草莽,习惯了山野生活,若让我下山…这恐怕有所不妥啊!”

    “如今陛下屈居而来,韩冰你可不能不给陛下面子,别做的太过分了!”

    “我真的不习惯山下的生活…这却有些强人所难!”

    此时,崇祯的一个幕僚,呵斥道:“山野村夫…休得无理!敬酒不吃吃罚酒!”众随从皆有些愤怒,指责韩冰太过矫情孤傲。

    崇祯一直不言,看众人反应,韩冰始终坚持不愿下山,给多少银子都不愿下山。

    如此顽固之人,崇祯也是第一次见到,于是便对此人有了更多的兴趣。

    见执拗不过,崇祯笑道:“既然韩先生不愿下山,朕也不好强求,但是既然来此,朕空手而归,这也不好吧?”

    “陛下,莫非要带走草民的项上人头?”

    “不…朕对你的人头不敢兴趣,朕想知道先生对于当下的局势有如何看法?”

    听完此言,韩冰大笑一声,道:“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皇太极来此,问我对当今局势如何看待!林丹汗派人来此,也问我对当今局势有何看法!”

    “既如此,韩冰先生有何高见!”

    “没有高见!这些人皆是匹夫之辈,难成大事!”

    崇祯听后,心里顿时一惊,没想到韩冰竟会说出此言论。论实力,皇太极也算的一方枭雄,将他与匹夫捆绑在一起,确实有些不妥。

    “李自成又如何?”

    韩冰听到李自成三字,微微一笑,道:“此人倒是有些本事,只可惜格局太小,也难成大气候!”

    “陛下,此人疯癫无比,所发言论荒诞无稽,不能相信!”

    说话的是工部员外郎杨明海,此此随圣驾而来,一路上负责记录风土民情等事。是一个典型的文科学霸闷骚男,学富五车,颇有才华!

    韩冰连正眼也没瞧杨明海一下,道:“此人莫非就是工部员外郎杨明海?不知你有何高见呢?”

    隐居山林,而能洞察朝堂内务,韩冰这一问直接把杨明海吓傻了。

    “你…你…你为何知道我的名字?”

    “这不可能!”

    “雕虫小技,不足说道!”韩冰看了看被绑缚的小童,道:“将小童放下,如此无理?又岂能说是请?”

    小童的脸被憋的通红,见到主人,大哭不止。

    韩冰,人物具体身份不明。年少时便喜好寻仙访道,颇有成就。为人豁达大度,不喜喧嚣繁华,对名利毫无兴趣,唯独有一书童,生的眉清目秀,对其爱护有加,视其为珍宝。

    而这被绑缚的童子就是韩冰的真爱,故此,见其被绑缚,颇有不快!

    这童子,乃是韩冰的贴身侍童,不论春夏秋冬,皆与韩冰同处一室。韩冰对其宠爱有加,恨不能天天带随身边,若几天不见,便如得相思病一般。

    而这童子的身份同样不明,不知从何处而来。

    崇祯看的出来,韩冰对这童子别有一番意思,于是命令将此童子放下。

    “请韩先生下山,辅佐朕完成千秋大业!”崇祯再一次态度谦卑道。

    韩冰请安,道:“草民韩冰实在与心一无意卷入朝党之中,还望陛下成全!”

    这是对政局了解的多么透彻之人,才会说出此番话来。

    虽然强扭的瓜不甜,但崇祯关心的并不是瓜甜不甜,此刻,崇祯只想把这瓜扭下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