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府分别是东府中书门下,以宰相赵普为首处理天下政事。西府枢密院,以后周老臣枢密使李崇矩为首,掌天下发兵之权。而三司分别是盐铁、度支、户部,各置三司使分领,掌管天下的财赋。
这东府、西府其实互不干扰,政事上也没有重叠之处。可赵普身为百官之首自然对枢密院的兵权十分重视。
董孚德是枢密院的干办官,虽然品阶、职位不高,可却是赵普一党在枢密院中的一颗钉子。
而赵光义为何此时把董孚德推出当替死鬼,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利用此人让赵匡胤与赵普之间产生嫌隙。
而这其中因为两边的信息差。如今赵光义审理此案占得先机,他知晓的,赵普却并不知晓。
到时昭告天下,赵普却只会以为是赵光义在从中作梗,故意陷害董孚德。自然在朝堂之上不会善罢甘休,可又哪会知晓让董孚德背锅其实赵匡胤的意思。可即便是赵普猜到了忍气吞声又如何,赵光义除去董孚德也算是报了之前的一箭之仇,更为之后顾长海进枢密院彻底铺平了道路。
~
赵光义从御书房出来,一路回到府衙,旋即招来了查案的众曹官,他直接开口问道:“王继勋一案有何进展?”
左司理出列道:“大人,王继勋仍未开口。这也是因为他身受重伤,差役们实不敢用刑,怕不小心要了他的性命,但从他人的口供来看确是证据确凿,不可赦免。”
“嗯,可据我听闻,这董孚德才是主谋,王继勋乃是受董孚德所蛊惑,其实并未啖食人肉!你可审了董孚德了?”
左司理听闻此言,神情惊骇,谨慎回道:“还未开始!”
“嗯,既还没有,那就快去审,我今日就要他的口供。”
赵光义还担心他们听不懂,耽误了事,所以言语直白。可他却忘了众曹官们不少是从吏人起家的老官油子,哪会听不出赵光义话中的门道,心中也都明了这案子的风向变了。
众曹官散去后,各司其职。今日的重点自然就在这董孚德身上。
~
州院。董孚德所住的监牢条件比起王继勋那要好上许多,有个破烂的小床,离地二尺隔绝了潮气、虫子。虽还是与屎尿同眠,但起码木桶之上还有个盖子,气味要好上许多。
如今他每日都向看守的差役询问自己何时可以出去。
而今日,他陡然间见牢门大开,心中欢喜,本还以为这苦日子终于到头了,可哪曾想迎接他的却是四个彪形大汉。
“你们要做什么?”董孚德惊慌失措道。
“做什么?告诉你,今个大人要提审你!”
“提审我作甚,我没罪,我没罪啊!”
“有没有罪,先过了堂再说!”
这四个差役上前,不由分说给董孚德套上枷锁,双脚上了重拷。
这董孚德本是一介书生哪里见过这个阵仗,早已吓了个半死,脚脖子磨得慌迈不开步,锁链叮当响。
差役们嫌他走的慢,一边一个夹着他走进一间暗房。
这哪里是要过堂,分明是要上刑,董孚德见墙上挂满了刑具,心中早就怕死了,颤巍巍说道,“我乃是朝中八品官员,尔敢!”
暗房中的汉子冷笑一声,“进了刑房劝你还是省点力气叫唤吧——左右,把这老小子衣服给我扒了!”
左右差役上前,扒开董孚德的囚衣露出白花花的上身。
这汉子起身吐出嘴里叼着的稻草,把在炭火中烧的火红的铁钳拿了出来,用嘴轻吹,来到董孚德身前。
他另一只手在董孚德白花花的肚皮上猛地一拍,击打之处瞬间殷红一片。
“这的肉嫩,滋味最足!”
汉子拿着火钳的手缓缓向前伸去。这火钳子离着肉皮估摸着还有两寸的距离,董孚德就觉身前炙热难当,两腿一抖,身下传来了“哗哗”的声响。
董孚德被吓得尿裤子了!尿顺着裤脚流在地上,一股刺鼻的骚臭味惹得两旁的差役一阵皱眉。
“怂包!”这汉子嗤笑一声,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问道,“认不认罪?!”
董孚德只要敢说个不字,这烧的火红的钳子,马上就要给他烫个皮焦肉烂。他早已吓个半死,原本聪敏的脑袋一片空白,无意识地答道:“认,认,什么都认!”
随后由人代笔的口供放在他的眼前,他被人捏着指头沾上红印盖在了纸上。
~
拿了董孚德的口供。刚过午时,衙门中的众曹官就把整理好的口供笔录交由了赵光义。由赵光义草草阅后,派人在傍晚之前送予了大理寺定谳。
这种大案,开封府只有鞫狱之权,却无定谳之权,此案必要交由大理寺出具判书。
此时大理寺的最高长官判大理寺事乃是由工部尚书窦仪兼任。窦仪为人厚道,学识渊博,曾主撰了大宋的法典《宋刑统》,同时又在朝中不偏不倚从不结党营私。
窦仪今日在衙门里坐了一天,刚要备马车回府,可正在此时却接过了从开封府送来整理成册的口供笔录。
他不由得重新坐下,掌起蜡灯,借着光,一字一句细细翻看。待看罢之后,不由得眉头紧锁。
这王继勋食人一案,他也是略有耳闻,这等大案按理说查几个月都算少的,可这才不过三五天就水落石出了。
此中证据更是直指主谋食人者乃是枢密干办官董孚德。而从犯王继勋只是受董孚德蛊惑却并未食人。冰窖里冻死的尸体、瑞林别馆外的乱葬坑都是董孚德派人投放。
窦仪为官二十余载,怎会看不出其中深义,这显然是开封府要包庇王继勋,整死董孚德。不由得摇了摇头,就要给个证据不明,发回重鞫。
可就在这时,门外有人禀报,“窦大人!宫中来人了!”
窦仪皱眉,连忙说道:“快请!”
他起身来到门口,见来的是王继恩,拱手笑道:“王都知今日怎么有空来的,陛下可是有什么吩咐?”
“窦大人猜的没错,鄙人特来传陛下口谕,”王继恩正正衣襟,清了清嗓子道,“因宣德门外民声沸腾,特令大理寺速断董孚德、王继勋案,平息民怨,还天下一个公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