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戒除臆想赢在实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于思考和实践的关系,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认识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可以分开作两样事情。王阳明用哲人的眼光点出了“心”和“行”之间的联系。

    知行合一,圣人工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非生而知之,要想成就事业,一是靠思考,二是靠实践自思考和实践互为因果,不经过思考而付诸的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经过实践验证的认识,就会成为空中花园和乌托邦。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思考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践,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迈开更大的步伐。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是对事情各方面的了解和考虑,只有当人对整件事物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开始行动。行,则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事情付诸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在王阳明看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知与行的结合上追求实效,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相传在唐代的中原地区,有一个地方盛产灵蛇,其胆和心都是上好的药材,因此市场需求量极大。但是,这种灵蛇毒性很强,非常可怕。为了求财,还是有不少人以生命为代价去捕蛇。

    这天,有三个小伙子来到盛产灵蛇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抓蛇。第一个小伙子在村子里住了整整一天,休息得差不多了,第二天早上他就斗志满满地上山抓蛇。然而几天之后,人们发现了他在草丛中的尸体。

    原因是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到处乱走,结果将灵蛇惊动了,被蛇咬死了。

    第二个小伙子见此情景,吓得够呛,对抓蛇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恐惧,结果整日在山的入口处徘徊,最终一事无成。

    第三个小伙子不急于进山,也没有害怕,而是找到村里有经验的捕蛇人,向他们询问如何寻找蛇穴以及引诱蛇出洞等技巧,同时还掌握了制作解毒药的方法。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这个小伙子带着工具上山了。十几天过去了,村子里的人都以为他也丧命蛇口,结果他竟然背着一个沉重的口袋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村里,口袋里足有几百条灵蛇。他大赚了一笔,也成了著名的捕蛇能手。

    同样都是进山捕蛇,一个是未经思考直接行动,一个是过于深思熟虑而不敢行动,一个是思考填密小心行动,便有了死亡、徘徊和成功三种不同的结局。由此可见,“知”和“行”缺一不可。有行无知,一个人就容易缺乏判断力和创新力,最终成为一架冰冷的机器;有知无行,一个人就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没有意义。

    只有在学中干、干中学,做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才能在思考和实践的结合中有所长进。

    王阳明不仅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观点,他本身也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他想要通过走仕途来实现理想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了读圣贤书筹备科考;在他进入官场之后,学习官场之道的同时也悟尽职守;在他带领军队平定叛乱的时候,少年时期阅读的军事著作也被活学活用在了战场上……可以说,王阳明的“人生公交车”每停靠在一个站点,他之前的积累和历练就能马上运用出来,最后收到奇效。

    由此可见,在王阳明的心中,对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所以他在行动的时候从来没有慌乱,即使偶尔出现点小插曲,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原因何在?就在于王阳明的脑子里有一个初始的认识——知行合一。

    人生中最重要也是经常做的两件事,就是思考和行动,它们像呼气、吸气那样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时代的学习计划到学习实践,到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和职场经历,总要经历思考到行动这一过程。如果在行动前没有深思熟虑,或者只知道思考而不付诸实践,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甚至贻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思考与行动,永远是共生共存的,偏废其一,必将出现闪失。心学的核心思想,也正是通过一知一行来体现的。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的主宰,成为改造世界和社会的主要动力,原因就在于拥有“知”这种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能在“知”的驱动下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空谈误事,实干兴业

    关于空谈和实干的辩证关系,王阳明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用克己功夫,只是说说而已,这样最终是看不到天理的,也不能认识私欲。好比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能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再走,这样才能慢慢地到达目的地。

    获得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种,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即便是最简单、最投机取巧的成功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这是因为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要想收获成功,必须多实践,在身体力行上下工夫。

    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下工夫克制私欲,每天只是说一说,最终就认识不到天理和私欲的区别。就像人走路,走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疑惑就要问,问明白再走,这样才能渐渐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说,光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天理的,因此王阳明感叹:“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实于家,一是空想家。空想家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往往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实干家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想家大多只是站到平庸的一边。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驻守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做好长期抵抗的准备。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如何对付。如今来的是王龁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一意孤行,让赵括带领二十万大军去接替廉颇。

    秦国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场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谙熟兵法,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出虚无缥缈的军事楼阁,然而在真实的刀光剑影中不堪一击,赵括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的代表贻笑千古。

    良好的理论很重要,但是理论若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就不可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中有效的力量。无论是空谈者,还是空想者,往往自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这是极度错误的想法。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有了目标,要实干才能实现,否则,单凭空谈异想天开,将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少空谈,多实践。

    懒惰人生最要不得

    王阳明说:“懈怠的人,就像用来舂东西的杵,有二种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一天使用损坏。二是不能自立,丢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长日久渐渐不能使用。”在王阳明心中,他痛恨懒惰。中国的儒者常说“天道酬勤”,他们所谓的“勤”,不仅指勤于持家,还包括勤于治学,勤于修身、处事、立业等。孔子也要求他的学生勤勉地去做世上之事,即“敏于事”;《圣经》上说:勤勉的人常在君王左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极端鄙视懒惰,他称懒惰为“撒旦的蒲团”,认为当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时,就会想入非非,进而做出不道德之事。因此,智者的任务就在于不让任何人懒惰。

    王阳明强调的是,一个人,天生两只手,就是要做事;生来一双脚,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讲话,都是天赋于人的本能。如果不用,人不就成为废物了吗?

    其实,懒惰与贫穷还是孪生兄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因此容易懒惰,它们互为因果。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必须舍弃懒惰,要能勤劳精进。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一沾懒惰,富可变穷,穷或成恶,至无所不为。因此,对于“懒惰”一词,不可不深戒自儆也。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有三个人坐在一个小旅店的外面。

    他们看见一个送葬的队伍经过,便让一个在小旅店工作的年轻人去打听打听是谁死了。

    小伙子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成功’,他被一个看起来挺可爱的名叫‘懒惰’的贼悄悄地谋杀了。”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人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懒惰’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都讨厌他,他又为什么要谋杀人呢?咱们一起去找‘懒惰’,然后把他干掉,免得他再害人。”于是,他们打算去找“懒惰”,终止他的罪行。

    他们走进小旅店,向旅店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5公里,有一个村庄。最近,那里流行一种瘟疫,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心做事。我敢肯定,在那个倒霉的地方,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

    三个人朝那个村庄出发了,他们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他们刚刚走了3公里就碰上了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太太。他们嘲笑那老太太的皱纹和她的缕缕灰发,还取笑她的脏乱的衣服,尽管老太太神色惊慌,可是他们还是挡住她的路,不放她走。

    “求求你们,给我让条路吧。”老太太哭泣道,“我告诉你们,‘懒惰’正在追缠着我,想杀死我,我必须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赶快把路让开。”

    “我们不会让开路的,”那个领头的人说,“快告诉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他杀了我们的好朋友‘成功’,等我们找到他,我们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那老太太说:“先生们,如果你们真想找到‘懒惰’的话,只要跑到那山顶上,看到一座红房子,你们就能找到它。”

    三人听到这话,就放老太太走了。

    他们跑上山走进那座红房子里,并没有发现‘懒惰’,却发现那座红房子简直就是天堂。房子里面有精美的食物,有无数好玩的器具,有舒适的床铺,有漂亮的衣服,还有用不完的金钱。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三个人开心地看着这一切,很快就把寻找“懒惰”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从此以后,三个人什么也不做,只是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渐渐地,他们身体长得肥胖了,精神变得颓废了。由于什么都不愿做,疾病也渐渐缠上了身,但他们谁也不愿放弃这种舒适的生活,他们每天和那个看起来挺可爱的“懒惰”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突然看到“死亡”正微笑着走来。他们惊慌地想离开,而“懒惰”却紧紧地压迫着他们,不让他们动弹。就这样,三个人都被“死亡”带走了,和那个被“懒惰”杀死的“成功”埋在了一起。

    看了这则寓言,你还认为懒惰是一种享受吗?其实,人多数是不懒惰的。你看,耳朵天生是要来听声音的,人们希望听得更远、更大声,发明了扩音机、广播机;眼睛天生是用来看世间万物的,但是人觉得不够,希望看得更高、看得更真,因此又发明了显微镜、望远镜;双脚天生应该是用来走路的,但人又希望能与时空竞赛,人们又发明了脚踏车、机车、汽车等。

    惰性是人的一种天性,不过惰性的表现往往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个念头,只要你能够把这个念头打消,那么懒惰也就会从你的身上逃走了。赶走了懒惰的你,就自然而然地会从自己动手改造自己开始,你的许多实践,你的许多行动,都会在你的勤劳中获得回报。一旦你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那么你将可以利用这项新技能提高你的人生质量,而这一提高,将会使你感到你是在主宰着你自己的人生。既然你已播下良种,又赶走了人的惰性,那么你就不可能没有美好的收获。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活在世上,一要懂得“春天不下种,何望秋来收?”不播种,如何有收成?不劳动,如何有成就?一个懒惰懈怠的人,即使才华过人,永远也用不到自己的长处;如此辜负“天生我才”,岂不可惜可悲吗?

    处理事情要“因病而药”

    何谓良药?专治一症而不偏的才称为良药。何谓良医?能用不同方法医治不同之人的才称为良医。问题不同,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不同。王阳明曾经对弟子说:“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白天看书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受到外界噪音等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专心,所以不妨静坐。假设觉得自己懒得看书的话,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的道理。

    “因病而药”,既是王阳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思想。说它是方法论,是因为王阳明遇事不盲目做决定,而是先把事情看准、看懂、看透,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对策来解决;说它是哲学思想,是因为在王阳明看来,大千世界形色各异,到处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如果没有一双识别万物真面目的慧眼,心境就会经常处于“纷扰”的状态中,难成大事。王阳明之所以极力主张让人们内心“静下来”,其实就是让眼睛“亮起来”,分辨事物不同的本质,找到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法。

    华佗是东汉的名医,不论什么疑难杂症在他面前都能很快被攻克。一次,有一位名叫倪寻和李延的官吏同时头疼发热,于是一起去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之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的方子,给李延开了发汗药的方子。两个人感到很奇怪,问华佗为什么一样的病症却开出了不同的药。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是因为内伤引发的,而李延的病是由于外部受凉而引起的感冒。两个人的病因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他们二人回去后按照药方服药,结果第二天就都痊愈了。

    神医华佗之所以能治好病,就在于他能够摸清病人身体有恙的症结所在,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因此才能迅速区分差别将病人治好。如果把“对症下药”这四个字用在生活中,就是敦促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必须把握住两个步骤:一是找准问题的关键,分清楚主次矛盾;二是遇到问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听说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立即去做呢?”孔子回答:“如果家里有父亲和兄长,应该先向他们请教,怎么能马上去做呢?”后来,学生冉有也如此问,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应该马上去做。”

    学生公西华目睹此景,十分疑惑地问孔子:“您为什么给他们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呢?”孔子解释道:“冉有做事容易退缩,因此我要鼓励他;子路胆子大得惊人,做事容易冲动,因此我要抑制他。”

    孔子一直倡导因材施教,其实就是用对症下药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于是在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涌现出了七十二位贤人。王阳明也是桃李满天下,他善于从不同的学生身上发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坚定地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被教导成为圣人。其实,对症下药恰恰印证了心学的最精妙之处,它将甄别每一颗心的不同当作了重要而神圣的命题。王阳明的一生中,曾经多次强调让大家倾听心声,就是为了让大家从社会大染缸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颜色,找到适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人生路线图。也只有在相似中寻找不同,我们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悟和最丰厚的人生业绩,这就是王阳明所倡导的做事情要“对症下药”。

    实际上,要做到对症下药并不难,只要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会很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抱怨自己很迷茫很困惑,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是因为生活中的万物万事都被这个吞噬力极强的世界同化了外壳而已。它们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所以只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即使是双胞胎也能发现他们的细微之差。问题的关键仅仅在于,你能否真的静下心。不被急促的呼吸和混乱的思路困扰,这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从更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上讲,当一个人能够将“对症下药”变成一种行为习惯的时候,也就是真正把这个世界剖析得比较透彻的时候。自然,他的认知水平就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站在了比普通人更高的水平上,处世的方法就会更灵活有效。

    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弟子陆澄问道,“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说:“做学问首先要有个根基,循序渐进,然后从根基上下工夫。”

    对于王阳明的这句话,道家学说用婴儿比喻,说得很精辟。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还未成形时只是一团气,什么知识都没有。待他出生后,方能够啼哭,而后能够笑,然后认识父母兄弟,既而可以站立、行走,能拿能背,最后世上的各种事情都会做了。这是因为婴儿的精气日益充足,筋骨也越来越有力气,头脑也越来越聪明。婴儿并非出生便具备了各种能力,所以要有个根基。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生活中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最终能够获得圣人的学问。

    的确,当我们仰望一个伟大的目标时,总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当你把终极目标化整为零,使其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目标时,你会发现,这很容易实现。成功无法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渐进,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才能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

    古时候,纪昌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飞卫让他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的功夫,纪昌练到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后来纪昌成了一名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如果飞卫对初学箭术的纪昌大讲特讲射箭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让他从练习瞄准开始,循序渐进地教学,纪昌将很难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做到循序渐进,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大目标分化成许多小目标,这样达到目标就会变得简单快乐得多。正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人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这种简单的方法被许多成功人士采用。美国著名作家赛瓦里德说过:

    “当我打算写一本二十五万字的书时,一旦确定了书的主题和框架,我便不再考虑整个写作计划有多么繁重,我想的只是下一节、下一页甚至下一段怎么写。在六个月中,除了一段一段开始外,我没想过其他方法,结果就水到渠成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无论是读书做学问,还是经营生活、工作,人们都不要畏惧过于遥远的目标,而是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忙碌于一个又一个眼前可以企及的小目标,这样最终实现大目标。这就王阳明所说的“循序渐进,才能有所长进”的道理。

    致良知要和事实结合

    人心,就像玻璃瓶中的标本,有着血红色的容颜,有着清晰的纹路。

    然而如果将其终日浸泡在药液之中永远封存,那么这颗心就只能与世隔绝而百无一用。如果拿着它去辨识、比照和度量万物,那么这颗心就有了科学的使用价值。因此,一颗不经历练的心,只能泛着血红的色泽柔软脆弱,最终落得“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只有心物结合,让世事磨砺那颗素心,才能打开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踏上揭开生命真谛的圣道。

    曾经有人问王阳明:“佛家总是讲求养心,但是这个理论却不能用来治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王阳明回答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人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这段话的意思是:佛家提倡的养心和儒家提倡的养心其实不是一回事,佛家的那个确实有点高端,高端到了已经摆脱了尘世的境界,甚至要求断绝一切人间事物,把心当成了一种虚无的幻觉,自然就无法治理天下;而儒家的养心仍然要指向于某个具体事物并且始终顺应天理而为,是很现实的哲学思想,所以才能为现实而用。

    王阳明其实给我们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式,那就是“心+万物=实用派哲学”。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做事要经过心,然后与具体事物相联系,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好看又好用的处事原则,遇到问题也就不会一筹莫展了。

    有一个县令是王阳明的忠诚粉丝,每次大师讲课他都亲临现场洗耳恭听。不过有一次,这位粉丝对王阳明说:“先生你讲课讲得这么精彩,但是我平时公务繁忙,没有那么多时间消化你的讲义,这该如何是好呢?”

    王阳明回答说:“我可没有让你不去处理公务而研究心学,这本身就是违背心学宗旨的。既然你说自己没时间研究心学,那就不如在处理公务的时候把心学和它联系在一起,这才是我讲的‘格物’。”这位县令听了之后还是茫然无措,于是大师就给他举例子:“打个比方,当你正在审案子的时候,不要因为当事人无理取闹就勃然大怒,不要因为当事人甜言蜜语就喜笑颜开,不要因为当事人托了关系就另眼看待,不要因为当事人哭哭啼啼就心生怜悯,不要因为别人栽赃陷害就信以为真——假如你在审案子的时候能做到排除一切干扰完全听内心的指示,那么审案子就不是一件难事儿了。”

    王阳明的这段话,其实就是在告诉县令要时刻反省自己,不要让心中的偏私影响了其主观独立判断的能力。当这位县令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时,就已经完成了传说中的“致良知”。所以,即使是像审案子这样的事,只要与内在的良知相结合,就是最好的心学实践例子。

    王阳明虽然是一个喜欢静坐、喜欢思考、喜欢钻山洞的奇人,但是他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人说他腐朽、愚昧、呆头呆脑。因为王阳明和那种书呆子有着本质的差别。虽然后者也酷爱读书向往归隐生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把心和物相结合,因此修炼的只是单纯的逻辑思维而已,无法学以致用。王阳明将万事万物结合在一起变成有实用价值的思想利器,其实这就是一种经由万物而致良知的思辨模式,也是心学和佛学之间有很大差别的一个所在。心学强调了生命活泼的特殊体验,虽然这一点和佛家的修炼心法很是相似,但是佛家却不讲究让天理和事物相结合,而只是为了出世或者渡人渡己。相比之下,用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就是心学最闪光的亮点所在。当然,这与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王阳明的一生通过对事物的深刻体验和思考,真正领略到了“良知”的魅力,也摸索出了一条“致良知”的康庄大道。王阳明认为不讲学就会让圣学不明不白,所以必须用足够丰富的语言阐述清楚才能达到目的。于是,王阳明通过讲课、研讨、著书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继承了他思想的精英人物。如果不是王阳明如此“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他的心学恐怕传不了几天就会被束之高阁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多让心和物相结合,用现实派哲学让你摆脱困境。当你真的能够熟练地把心作用在事上时,估计长眠在九泉之下的王阳明也会露出欣慰的笑脸——因为你用良知指导了实践,也就将心学发扬光大了。

    让小事情成就大事业

    《老子》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是由一粒粒泥沙堆积而成的,人生也是如此。漫漫人生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可是,很多人因为太过专注于长远规划和宏伟目标,而忽视了眼前的小事,不懂得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只能望着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兴叹。

    王阳明曾经说过:“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探索世界的秘密,只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已,今日探索到了一小步,就只能根据今日的理解将其延伸到底,而到了明天的时候,人的内心又产生了新的体验和感悟,那就继续从明天理解的程度再次延伸。只有遵循这种思考的方式,人才能真正地研究好一件事。

    王阳明说这句话是为了告诫他的弟子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这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历史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汉名士陈蕃十五岁的时候,独住一处不愿打扫卫生,屋子是又脏又乱。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来看他,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屋子来迎接客人?”

    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应该打理天下大事,怎么能够打扫一间屋子呢?”父亲的朋友听后气愤地说:“你连自己的屋子都不打扫,如何实现‘扫天下’的理想呢?”

    陈蕃被问得哑口无言。从此以后,他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最终成为东汉末期的名臣。

    王阳明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有些事情我们暂时做不了,而别人做起来却非常容易,这时我们不必羡慕别人而望着自己的宏伟目标哀叹。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宏伟目标不断分割,直到分割成今天我们可以做的小事,然后从小事做起,一天一天地积累,那么宏伟目标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山底下有一条小河,河里有一只青蛙,青蛙想看看传说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于是它就问见识广博的苍鹰。

    苍鹰说:“这很容易啊,你爬上这座山顶就可以看见大海,我每天都能看到。”

    青蛙看了看高耸入云的山头,叹了气说:“这山太高了,你有翅膀而我没有,我上不去。”

    苍鹰说:“没有翅膀也可以上山啊,你看看人家小鹿。”

    青蛙说:“鹿的腿那么长,而我的腿这么短,它跳一次我得跳好几次。”

    苍鹰想了想,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就飞走了。

    青蛙看着苍鹰在天空翱翔的身影,羡慕不已,再看看自己,不禁叹息起来。

    这时来了一只小松鼠,它问青蛙为什么叹气。青蛙说:“我想到山顶看大海,可是我没有苍鹰的翅膀,也没有小鹿的长腿。唉,我是无法看到大海了。”

    “你能跳上这个石阶吗?”小松鼠说完就跳上了一个石阶。

    青蛙说:“这有什么难。”说完,它也跟着跳了上去。

    小松鼠说:“通往山顶的路就是由这样的石阶组成的,你能跳上这个石阶也就能跳上别的石阶,只要你一级级石阶地跳下去,总有跳到山顶的那一天。如果你只是在羡慕别中感叹自己,那你永远也无法看到大海。”

    从此,青蛙跟着松鼠跳石阶,累了就在山路上歇会儿,渴了就喝草丛上的露水,这样过了很多天,青蛙终于跳完了所有的石阶,到了山顶,看到了梦想中的大海。

    这时候,苍鹰飞过来,很惊讶地问:“青蛙,你是如何到达山顶的?”

    青蛙说:“你让我爬到山顶,我做不到。小松鼠教我跳石阶,这却是我能做到的。”

    青蛙想看看大海的样子,苍鹰告诉它只要爬上山顶就能看到,可是在青蛙看来,这座山是它跨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小松鼠把这座山划分成了一级级石阶,它引导青蛙跳石阶,等石阶跳完了,青蛙也爬上了山顶。由此可见,实现梦想,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它要求我们不好高鹜远,只要人生的道路上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久了,回过头来看看,你已经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在王阳明看来,不要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当做一粒浮尘,因为这浮尘中很可能会蕴藏着很深的哲理和技巧。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素质。

    附录:王阳明小传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在做学问方面,王阳明强调以“立志”为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志向,时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为帮助学生树立志向,王阳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已彻悟了心灵奥秘的教育家,王阳明有着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学生们内心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毛病,以及给出如何改正缺点的有效方法。如薛侃多悔,王阳明便告诫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指出一个人有改错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训后,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然一味纠缠于已发生的错误当中,就会钻进牛角尖,因不断悔恨而时刻折磨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王阳明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如他说过:“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他认为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就会有毁誉、得失等各种杂念掺入其中,就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在平时的应事接物上,王阳明已臻于“道”的化境,悟到“心无所滞”的重要性。如他曾借除草的机会点化学生:“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指出平时做事时的态度,也应和除草时一样,要有一种圆活的心态,即使偶然做错了某些事,也要保持镇静,不必过于在意,这样所做的事情才不会变成心灵的累赘,从而轻装上阵,不为情绪所扰,把握住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向。

    ……

    王阳明长期与学生及友人论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