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法网连万界-第77章 观音法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苏武莫名其妙的提出要和自己打架,自认佛法还算可以的方证大师自然是不会同意的,至少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要出手和苏武来一场对决,身为出家人,打打杀杀的根本不是他应该有的想法。

    为了安抚苏武,让他不要提出什么莫名其妙的想法,方证大师赶紧发挥自己的“舌绽莲花”之术,招呼苏武先去吃吃斋饭,也好顺便旁敲侧击一下苏武的真实目的,如果不是太为难的话,他们也不是不可以帮忙,反正就是能不动粗就不动粗的意思。

    “施主不远万里来到敝寺,想必不是单单只是为了和贫僧切磋的吧!”当苏武试过少林寺的粗茶淡饭(这是真的粗茶淡饭,而不是那些看起来粗茶淡饭,其实一叠小菜都能买下一栋楼的形式化斋饭)之后,方证大师招呼苏武来到佛堂里,泡了一壶茶,感觉气氛已经没有刚刚苏武提出比武的时候那么压抑的时候,方证大师用平和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疑惑,而且方证大师为了表示诚意,这个佛堂里面的人,只有苏武和他两个人。

    苏武犹豫的捧起茶杯喝了一口,让那些粗糙苦涩的味道弥漫着自己的唇腔,他在思考着自己直接要求佛经,究竟会不会被当成窥视少林寺的武学秘籍的人,毕竟在很多的小说里,那些主角的第一本《九阳神功》就是假托抄写经文,从《楞严经》的夹缝里得手的,如果和尚们稍微有点警惕,以为自己心怀不轨……

    “咦?我本来的目的就是佛经啊!为什么要怕误会啊!大不了最后也不过是大打出手而已,自己不怕啊!”苏武脑子里面的纠结一下子就解开了,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觉得哪里不对了,感情是自己下意识的把自己当成了要来找《楞严经》里面的《九阳神功》的萌新了,还当自己暴露之后会被怎么样呢?害得自己纠结了半天。

    “不瞒大师”苏武决定开门见山,不应该丢了自己“先天高手”的气度,于是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朝方证大师拱拱手行了一礼。

    方证大师看着苏武那张稚嫩的面孔,只觉得他那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非常的可爱,很像少林寺里那些装做大人的小孩子,总想着让别人承认他们已经是大人了,成天在自己等老家伙面前一板一眼的。

    于是方证大师微微一笑,点头示意苏武说出自己的纠结。

    “不瞒大师,我最近感觉自己的修为进展的太快了,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危机感。”苏武的担心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虽然并不是很明显,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但是他和法网之间的联系,确切的说是和法网内部的那个“本我意志”的联系有了一点似乎不存在的隔阂,自己的指令发布到法网里面的时候似乎多了一个审核过程,执行的时候迟滞了一下。

    如果法网是外物,比如法宝什么的,苏武也不会疑虑,只会觉得法网足够严谨,审核自己的指令也是避免自己发布错误指令造成不可挽回的变故。

    但是法网的正体并不是外物,从根本上来说,法网就是苏武,苏武就是法网,苏武发布的指令,法网确实是不可能有什么奇怪的抵制的,就算苏武的指令再不对,法网也只能执行,不应该会有迟滞的。

    总之,苏武就是怀疑法网已经产生了自己的意识,自己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第二人格,他担心自己最后被第二人格反噬,搞成精神分裂之类的。

    “我觉得自己可能产生了心魔……”苏武并没有把自己一旦精神分裂就会产生的巨大变故说出来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克制心魔什么的,最好还是要依靠自己,更何况,如果自己真的有什么异变,区区低武位面的一个和尚能有什么用啊!

    “阿尼陀佛,善哉善哉!”方证大师突然双手合十,口宣佛号,脸上一片严肃:“实话实说,贫僧未曾达到过先天境界,并不了解施主的感受,但是但凡心魔,以佛法克制却是真实可行的。”

    接下来,方证大师向苏武举例了几个在少林寺里有明确记载的先天高手克制心魔的案例。

    “我们少林寺的武学其实本身就是需要以佛法克制住武功里面的戾气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佛法在化解戾气,克服心魔方面却是能够真实有用的。”方证大师似乎已经明白了苏武的来意,:“据我们这里是经文记载,先天境界,息停脉住、胎息辟谷、无灾无病、益寿延年。能先天真气外放,再进一步就可真气御物。先天境界性命玄关皆开,一体便是大玄关。是一种初步的神气合一,能初步达到天人合一,以本身对周围产生影响,易形易质,每一寸血肉肌肤骨髓尽返先天,驻颜返老。基本上就是阿罗汉预备役了。到啊罗汉境界,百脉归一骨肉浑然,已是金刚佛体,身体尽在掌握,有一定的神通,肉体的潜能,就开发到很高的程度了。但是突破先天,境界才是第一位的,施主年纪轻轻就已经突破到了这个境界,功法等级想必不会比《易筋经》差,但是在心法方面,据贫僧估计,它似乎并没有专门炼心的功效,而施主的阅历不足,没有经历过足够的红尘洗礼,在此百脉具通,天人交感的功法境界里,必然难以时时抵御外魔的侵扰,我这里有心经一篇,希望能帮助到施主。”

    方证大师当即开始念起了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波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波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方证大师用虔诚的佛心,为苏武念诵起了《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虽然苏武没有在这个诵经声里发现有什么传说中的佛力,但是这回荡在清幽檀香里面的,由真实的得道高僧念诵的经文还是给了他一种宁静安详,洗涤心灵的感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波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据说依读诵、思维修《心经》为修因果,可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觉悟宇宙万法真理实相之。

    依学习所获功德的浅深程度,有不少好处:

    1、增长定力。伏贪嗔痴诸烦恼之生起。

    2、增长智慧力。断贪嗔痴诸烦恼之相续。

    3、从假入空,解悟色即是空之真谛。

    4、从空出假,解悟空即是色本质。

    5、空有二边不住,解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理。

    6、依一心空假中三观,照见五蕴诸法,即空即假即中,入中道第一义谛,觉悟诸法毕竟皆空,觅之了不可得;即觉悟:一切万法,本自空无自性,唯是我们人人本具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清净自性所显现的如幻空相也。此即为修学心经的终极好处。尽断烦恼障、所知障;明心见性,觉悟宇宙万法真理实相。

    总之,这部《波若波罗蜜多心经》本来也确实是用来修心的,据说还是观世音菩萨依据自己的修行感悟写出来的呢!

    然而,苏武听着方证大师念诵《波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没有多大反应,方证大师自己却似乎进入了某个顿悟的状态之中。

    只听方证大师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念诵《波若波罗蜜多心经》,他的每一次念诵的语调都不尽相同,脸上的表情也变幻莫测,一会儿异常的严肃,庄重无比,一会儿面露微笑,似乎佛陀拈花一笑……

    等苏武自己几乎要不耐烦的要自行离开这里的时候……

    “叮……发现《波若波罗蜜多心经》残本,开始推演……”

    “推演完毕,开始生成观音法相……”

    “观音法相生成完毕”

    “注意,此法相为初级阶段,必须补充足够佛理为根本,以及收集足够的信任香火,方能发挥观世音法相的威能。”

    “当前技能为:镇压心魔,增长智慧,吸收信仰,佛门功法增益……”

    “咦?这玩意不就是相当于一个分身吗?”苏武似乎有有了新的打发时间的办法,控制着那个模糊不清的法相走来走去的,等他觉得这其实和多出来一具分身没有什么不同,玩它就是玩自己之后,他就赶紧悻悻的收起了那个法相。

    “要是哪天遇上观音菩萨,还不知道她会怎么看我的这个法相呢?”

    于是,当方证大师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中断了感悟,叹气的睁开双眼的时候,他就看到了苏武身后渐渐模糊淡去的观音法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