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方证大师那天确实是模糊不清的看到了苏武“背后”的观音法相,之后他虽然没有得到苏武的肯定回到,但是当苏武提出要抄写佛经带走研读的时候,他也没有过多的犹豫就答应了,而且,他似乎觉得苏武一个人抄写似乎也抄写不了多少,方证大师竟然还提议让少林寺里的人帮忙将佛经都抄录一份给苏武。
对于方证大师的提议,苏武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反正就在他同意将藏经阁的典籍都交给苏武抄录的时候,系统就已经把整个藏经阁给复制了一遍,就连之前苏武根本没有想过要的武学秘籍都复制了过来,所以说啊!人平时说话的时候就是要注意一下措辞,否则你的哪一句话造成的后果可就不知道你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了。
可是苏武本身其实并不知道方证大师自己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方证大师一边安排苏武在少林寺暂且住下,另一边直接用少林寺主持的身份要求大家给苏武抄录经典。
同时,他也以给苏武克制心魔为由,组织着大家给苏武诵读各种各样的佛经,其殷勤程度一度让苏武以为他们是不是真的以为自己已经成了“魔头”,而方证大师则是企图用佛法感化“魔头”的佛门大能。
苏武没有想到,方证大师这么做的原因就只是因为,当时他自己在给苏武诵读《波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时候,那隐隐约约感觉到的佛家真谛,那不断涌现的新的佛法感悟。
虽然当时他只是以为是自己的多年积累研究,终于是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以至于他当时其实并没有多过在意苏武背后那似乎出现过的“观音菩萨”,当时苏武否认的时候,他也因为急需回去自己仔细研究一下自己的所得而很轻易的就相信那是自己的幻想。
但是,之后他无论再如何努力,无论如何变着法的诵经,他方证大师都没有能进入那似乎“四大皆空”的境界里,而且,之前那无尽的灵感也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渐渐淡去,好像下一刻,他就将再也没有办法回忆起自己刚刚才领悟到的佛理。
更让方证大师懵逼的是,他几次试图用笔墨的方式将自己的感悟写出来,以免自己真的彻底失去那些感悟,但是,无论他如何努力,他都没有能成功写下哪怕一个笔画,不是因为什么奇怪的力量抹去了他的笔迹,而是他执笔的时候,根本就无法想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记录,往往是他刚开始要动笔,下一秒钟他就已经不记得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了。
然而方证大师不愧是方证大师,当他明白自己已经彻底无法回忆起来的时候,他就立刻转移了自己的思路,而且立刻就发现了自己之所以“思如泉涌”的可能原因——那时候他是在“佛”前诵经,是最靠近佛祖的时刻。
此时,方证大师再次回忆起了他刚刚结束那次感悟时所看到的异像——苏武背后若隐若现的观音菩萨。
他得出了他自以为是的答案。
结合苏武那不可思议的武学天赋,小小年纪竟然已经达到了如此的境界,他认为,苏武或许就是观音菩萨行走世间的化身之一。
在佛经里面就有记载:
观世音的释意就是
观:就是洞察之意。凡家俗子通常用肉眼观看、观光,见前不见后。而佛菩萨有最高层的五眼六通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等,不一定用眼睛。也可以用耳、鼻、舌、身或心灵来感知。
世:就是世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
音:就是声音。超声波、次声波乃至心声思念的信息,即心声,多是菩萨所观的声音。
菩萨:是觉而有情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是菩萨本意,普度众生的人就是发心菩萨了。发慈悲心,解除人类的痛苦宣讲佛法。
观世音菩萨:是我们这个世间最熟悉最崇拜的大菩萨,是慈悲的化身,早已成佛,叫正法明如来。为拯救人类的苦难保驾慈航,显现菩萨身份,寻声救苦,随缘度众生现三十三应化身,成为释迦牟尼佛教育度化众生的助手,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座菩萨,是阿弥陀佛的接班人,又称为观自在菩萨。
方证大师以为,苏武就是观音菩萨的应化身之一,是来到这个世间救苦救难的佛。
所以,当他在观世音菩萨跟前念诵经文的时候,自然而然会被观世音菩萨身上的佛光洗礼,有了大彻大悟的可能。
开始的时候,方证大师兴奋的几乎就要召集整个世界的佛家子弟都过来大礼参拜“观世音菩萨”的,但是,他转念之间有想起来,苏武似乎没有承认自己是观世音菩萨,否认了观世音法相出现过的事实。
佛们忌讳乱打诳语,既然苏武没有承认他就是观世音菩萨,那么他就可能真的不是,但是,更多的可能是,观世音菩萨此次化身进入凡尘,其实还没有打破胎中之谜,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而且,方证大师推测,菩萨以这种自我封印的方式进入红尘,必然有着自己所不能了解了使命,如果自己贸然提醒,会不会对我佛的大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如果害得菩萨无法完成普度众生的任务造成生灵涂炭,自己的罪过可不是死亡就能够解脱的。
思前想后,方证大师决定帮助苏武“隐瞒身份”,不向其他人提起他自己在苏武身上看到观世音菩萨的事。
但是,即使不挑明,自己等人也绝对不想错过这次“佛前修佛”的机遇的。
所以,他对于苏武提起的,要抄佛经的请求并没有丝毫犹豫,而且主动提出了要座下的弟子们帮忙抄写给苏武带走(他希望给大家都分一点抄写佛经的功德),同时还很“慷慨”的安排各位专修佛经的大师们给苏武诵读讲解各种佛经。
于是,就有了苏武两天两夜一直在少林倾听大师们讲经说法的事。
而随着他是不断的给苏武讲解经文,苏武的观音法相也越发的凝练了起来,苏武心里隐隐约约的不安虽然没有因为这次大师们的讲经说法而彻底被消除,但是已经没有那种虽然没有感觉到实在的压力,但总是感觉风雨欲来的感觉了。
少林寺这边的人,虽然一开始是非常的不理解自家掌门的做法,甚至一度以为方证大师是被苏武用什么邪法控制才做出这等“惊世骇俗”的决定的,他是曾试图说服方证大师收回成命,甚至要去除掉苏武这个“魔头”,但是方证大师除了本来在少林寺里的威望就非比寻常,多数人都不乐意对他动武之外,那次给苏武念经给他带来的,除了那些渐渐变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理之外,他的武功境界其实已经突破到了后天大圆满,只差一步就迈入先天境界的门槛里了。
所以,当苏武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方证大师已经帮他解决掉了那些“冥顽不灵”的人了。
最后,随着不断的有人因为给苏武讲解经文而陷入顿悟,不断的有人因为给苏武抄写经文而破开迷障,大家也隐隐约约的觉得事情可能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是方证大师被控制什么,被苏武迷住什么的,他的感觉反而是方证大师自己似乎是在算计那个人,利用他的某种特质给自己等人谋取某种东西。
可惜,直到最后他们也没有能从方证大师那里得出来什么确切的答案。
“掌门师兄,苏施主他……”两天时间,足够少林寺那么多人一起帮忙抄录完那么多的经文了,甚至有的经文还被抄了好几遍,可见,其实少林寺里的僧众人数其实并没有电视剧里面的那么少,反而可能更多的俗家弟子可能都没有机会参与这次的“抄录经文”的事件里面。
当苏武看到搬到自己面前的大箱大箱的经文的时候,他其实也是有点儿惊讶的。
于是,就在那些给苏武“讲解经文”的大师们不舍的目光中,苏武叫来好些人将那些“经典”搬回自己在衡阳城里的府邸去了。
他们的不舍,其实并没有一个是对着那些经文去的,对他们来说,那些经文现在的价值还没有被体现出来,他们可惜的,是隐隐约约的觉得,自己没有机会再给苏武讲解经文,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于是,他们目送着苏武消失在道路的尽头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方证大师,他们急切的想要知道,之前的一切,自己的掌门师兄到底知道什么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自己等人为什么在讲解经文的时候会变得那么“悟性惊人”。
“阿尼陀佛,不可说,不可说。”然而,不论他们怎么用眼神“逼问”方证大师,他都是只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一副天机不可泄露,你即使知道了,也最好不要说出来的样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