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并多次率兵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当上皇帝后,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赐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由于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如今,从这句古语化出的成语“一诺千金”已成为商人“信誉第一”的代名词。惟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人心,引来财源滚滚。
古今中外的知名商人,无不强调信誉第一,诚信至上,把“信”作为立身之本。只要答应过的事情,就要“言必信,行必果”,所谓“季布一诺”,就是因为他普遍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为他施展各种谋略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的魏文侯,有一次曾对管理猎场的人说,两天后他要到此来打猎。那一日,文侯与臣僚们饮酒,正饮了一半,文侯却停下了酒杯,说天不早了,他要出去。臣僚们惊讶道:“外面正下着雨,我们这里饮酒又很快乐,你干什么去?不要走!”文侯说:“我两天前与虞人(管理猎场的人)约好了今天去打猎,不管怎么说,不好失约啊!”
贵为君王的文侯,如此重守与人的约会,因为他知道信义是自古以来最重要的一条道德准则,体现出自己的形象,所以文侯是需要这样做给大家看的。反过来,这也说明了守信重信的重要意义。
“以诚取信”,首先要取得广大购买者的信任。在买方市场的大形势下,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到诚实守信,要争取广大购买者,同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赢得他们的信赖。
中国是一个重视承诺的国家,一旦答应做的事,决不改悔,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重视契约的西方社会,也不由得对中国人的口头承诺的商业道德十分钦佩,乐于与之建立往来。
台湾声宝董事长陈茂榜的创业成功,凭的不是充足的金钱,而是靠两个字——“诚”与“信”。
陈茂榜24岁时用100元开了家电器行,由于资金不足,他只好以50元为一单位,分别分给两家电器中盘商做保证金,然后向他们提货来卖。
由于陈茂榜为人诚实,做生意时特别讲究信誉,因此,这两家中盘商都很信任他,其实陈茂榜向他们所提的货高达500元,即保证金的10倍,所以50元的保证金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由此可见,“诚”与“信”有时比金钱更有价值。
中日建交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周总理送他的礼物是一副“言必信,行必果”的条幅。此后,我也把这则古训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奉为座右铭。
做生意的第一要诀就是诚实,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做成大生意。弄虚作假,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终究是会弄巧成拙、惨遭失败的。在当今,作为一个商人,更应以诚信为本,那种开空头支票、轻易许诺的人,最终只能失去他人信任。
生意经:一个企业的开始就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要能够做到。纵观现代商业市场,信誉之战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取信于民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凡是应承的,都要做到”,这是作为当代商人所必须遵守的信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