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有个卖酒的人,酿制的酒香味醇厚,人也和气、公道,待客人殷勤周到,但是生意却很清淡。店外的酒旗高高迎风招展,可酒就是卖不出去。由于酒卖不出去,放着放着就变酸了,这人很苦恼,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就去请教邻里的一位长者。这位长者告诉他:“你养的那条狗太凶猛了,人们害怕狗咬,谁还敢来买你的酒,酒变酸也就可想而知。”
韩非子用这件事来说明治理国家的道理,其实也可以用来比喻做生意的道理。
古人都知道以和颜悦色来笼络顾客,让他们放心,让他们亲近,让他们舒适,这样,顾客还能不把你那里当作消耗银子的一个好地方吗?
商人求财,以和为贵。因此,商人不与人争强逞能。风华少年之血气之勇,为商人所不屑。商人要笑脸迎客,用脑不用力。虽然商人也不能懦弱,有谋还需有勇。但是,和气生财是商人必须谨守的商业本质。
商人买卖,赚钱为赢。有一个老字号商店的掌柜算是把这一课学透了。凡在他那里买货的,无论年少年长,还是文弱强暴,他都对你一脸笑容,客气陪送。有时碰到一两个年少无知的,冲撞了他老人家,他也毫不介意,甚至还会夸奖两句那些冲撞他的人。
如果那人不知趣,听不出话音,旁边的伙计耐不住握紧老拳,想打一个出手。老掌柜却示意不要动怒,送走即了之。如果伙计们咽不下这口气,露出些许言语,老掌柜便会断喝制止。这使新来的伙计往往不明白,也老大不痛快。当然,等到他们待久了,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待人接物和老掌柜如出一辙。
一次,有个人去买水果,“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10元吗?”他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
“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
他说:“一斤8元,卖不卖?”
老掌柜还是微笑地说:“先生,我一斤卖你8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
“不会那么不好的,而且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要卖15元了。”老掌柜依然微笑着。
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老掌柜依然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像开始那样亲切。
客人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一斤10元的价格买了。
等到那位客人走了,老掌柜自言自语地说:“嫌货才是买货人呀。”
生活中,我们会在意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评论,是不是由于不自知呢?我们会担心理解或不理解的人嘲笑,是不是正好显示了信心不足呢?作为步入商海的生意人,应该不怕人嫌。舞台上的小丑不畏人笑,并非天生的,而是有了“如实知自心”的信念,是来自对生活更深的学习,对生命更大的信心。
生意经:“嫌货才是买货人”。作为生意人,应该不在乎别人的批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千万不要因为不能承受便生气,这不只是修养好,也是对自己的商品有无信心的缘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