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意决定生意-善的循环力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日本吉田公司董事长吉田忠雄号称“拉链大王”,他生产的拉链远销世界各地。靠拉链这个小东西也能缔造财富王国,究其根本,是因为吉田懂得“滴水得涌泉”的道理。他在企业经营中秉持“善的循环”哲学,得到了消费者和合作者的信任和支持。

    吉田主张“企业必须赚钱,但利润不可独吞”。他将利润分成三部分:1/3用于降低售价,使消费者受益;1/3分配到与公司有协作关系的厂家;剩下1/3留作公司的利润和积累。他说:“不为别人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与人为善。那么,善还会循环归还我们。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这种循环是有偏重的,企业最终得利无穷。当年遭人嗤笑、白手起家的吉田,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一次又一次利用“善的循环”经营哲学,发展为日本首屈一指的拉链制造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今天的吉田公司早已步入跨国公司的行列。它每年生产的拉链,占全世界总产量35%,若把这些拉链连在一起,长度达190万公里,可以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拉上4个来回。

    吉田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天播撒一些善的种子,善的力量就会不断循环,企业就能不断发展,财富就能不断积累,是谓“水滴成河”也。

    美国哲人爱默生所说的:“人生最美好的一项补偿就是——凡事诚心诚意帮助别人,最终自己也一定会受益。”

    善总会有回报,或许今天,或许明天。我们看一个在犹太商人中世代流传的故事,看后你自然能明白这一点。

    在一个渔村里有个穷寡妇,靠补渔网谋生。有一段时间,天气不好,渔民不能出海,她也就没有事可做,最后连面包都吃不上了。

    寡妇只好来到一家工厂的仓库,看见仓库的地板上有好多撒落的面粉。她把那些面粉带回家,烤了三个面包。

    她正要吃第一个面包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可怜可怜我,给我点吃的吧。我住的村子被火包围着,已经有好几天没吃饭了。”这个人哀求她说。寡妇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就给了他一个面包。

    正当她准备拿第二个面包时,门又被敲响了。

    “好心的人,可怜可怜我吧。我快要饿死了。”寡妇同情地把第二个面包给了他。

    这时刮起了大风,寡妇手里的最后一个面包也被大风刮往大海的方向。

    寡妇的最后一个面包也没了,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将前两个面包施舍给了最需要帮助的人,为什么第三个面包还会被风刮走呢?

    她决定向所罗门王状告风的这种恶行。她来到耶路撒冷所罗门王的宫殿前。

    她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听完,所罗门王说:“原来是这样啊。你先在这住一段时间吧。”

    寡妇出去以后,王宫里又进来了三个外国人。经过询问,所罗门王得知他们是阿拉伯的商人,装了一船的宝石、金银、香料等贵重物品来进行贸易,途中遇到了暴风雨,船底还破了个大洞,水不断往里涌。他们大声地祈祷:“要是我们得救的话,将把船上的所有金银财宝都献给以色列神。”

    话音刚落,从空中飞来一个东西,将船底的漏洞堵上了。他们得救了。

    “所以,为了实现我们许下的诺言,我们来到了耶路撒冷。我们不知道以色列之神在哪,不知道把金银财宝献到哪儿才好。”阿拉伯商人向所罗门王说明了来意。说着,一个商人从包里取出了一个小面包。所罗门王马上把那个寡妇叫了出来。

    寡妇仔细地看了看这个小面包,认出了它,这正是那个被风刮走的面包。

    所罗门王作了裁决:“这些金银属于你了。这是神赏赐给你的。作为对借了你的面包的回报。风是受了神的派遣才这么做的,他并不是故意制造麻烦。”

    同时,善良的寡妇还得到了她那块被风吹走的小面包。

    生意经:所谓善的循环就是撒善种、做善事。善行必能获得回报。而这种善不是强取而是给予,借着给予,你自然也会被给予。这么一来,善就会永无止境地循环下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