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天书-第2章 驴友误入至东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东西两晋,玄谈之风曾盛,帝王奉信神仙道佛,若有祥瑞奏报朝廷,可得以重赏。升官发财,人之所愿也,辖地出现神仙,必将是哄动朝野的大事,接到村里的消息,县官激动得双腿发抖,一边快马上报州府,一边忙叫衙役抬轿一路狂奔着来连夜赶路走向官坑村。

    农村的条件也太差了些,加上交流困难,所以,我们还是在晒谷场里扎起帐蓬,红绿黄兰色彩鲜艳头尖底方的帐蓬在他们的眼里更显神秘,是仙人修练的居所吧,怕打扰仙人,村民们躲躲闪闪地离开了现场,可禁不住好奇心,远远地盯着,我们可以感觉到远处一双双灼热的眼睛。

    早晨醒来,不及洗脸刷牙,外面黑压压地跪了一地的村民,前头几个头顶饭碗,应当是请仙人们用早餐的,一一扶起他们时,一人急奔着来报,县官大老爷到。驴队八人出帐蓬收帐蓬的全过程都落到县官大老爷的眼里,大可住人的房子,瞬间放入小小的背包之中,神奇啊,“仙人房舍肩上扛,何必结庐在深山?”

    县大爷苏伟军边赋词一句,边行礼道:“是下官不懂仙家玄机,以为修仙必得在寻览古洞名山。仙家神通,无所不洞府,已备好马车,可有仙缘请各位仙家到府衙一聚。”几经解释我们是来自两千年后的仙居,仙居仙居,不就是仙人所居嘛,县令满头汗水,想了一想县志记载,仙居当时名叫永安,难怪县令会这么想了。

    “请问县令大人,州府主官是否是谢灵运谢大人?”近水根据记忆中的史料向县令一探究竟,“呀、呀、上仙如何得知?”县令张大嘴对着我们说“朝中公文昨天刚到,谢大人尚未到达任所。”县令的头低得更低了。仙家妙用,未卜先知啊。“待我斋戒七日,再送四位上仙至谢大人处。”怎么走?由永安溪水路至临海,再转陆路坐船溯溪而上,起码得一个月,回到现代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谢灵运与周廷尉,破解蝌蚪崖之迷,陆路由天台到新昌就一百多公里路,有马的话三天准到,近水、芊芠、襌山、山和尔四人一合计,向县令道:“可否借快马数匹由永安而至天台再至新昌?”“各位仙长,无有官道啊,”襌山拿出随身所带的地图,指了下道路,那里高度多少,那里可以通过,晋时那有等高线啊,并且仙居至新昌无官方陆路可通,县令看着地图惊得瞪大眼睛。连忙跪下叩头,小官这一辈子居然有福缘见到河图洛书?

    苏县令挑选了十个衙役,几经周转,到达新昌。终于在船上见到谢灵运及他的三大文友,东海人何长瑜、颍川人荀雍、泰山人羊璿之,谢公三缕长须,峨冠高耸,乌衣长袍,晋人风流,言不虚传。高官自有高官的见识,如果在府衙会面,万一神仙的身份是假的,奏报朝廷将是大罪,可万一是真的,一个问话不善,得罪仙人闹得朝野议论纷纷同样不利仕途,加上仙人自重身份,府衙会面也会让双方产生不快,近水等不禁有几份佩服。骗子还是仙人?驴队的身份在谢灵运的心里总是存在着疑问,独独不能接受的就是我们是来自两千年后的穿越者。

    灵运的古语掉得比县官要厉害的得多,近水听懂的不到三分之一,气氛十分的沉闷,双方呆坐着喝茶近一个小时,不知所云。席间,襌山无聊之极,从口袋里拿出根香烟吸了起来,手挥之可生火,嘴吸之可喷烟,非仙为何?正在这时,襌山喷了个空心烟圈,圆圆的,凝在空中,如风轮滚滚经久不散,东海何长瑜惊得茶杯落地,站起来作了一辑:“世事无常,如烟亦如幻,仙长妙喻,我辈受教了。”烟是明朝后期再传入中国,晋时中国还从没人想象过吸烟的样子,不曾想襌山无意中的行为打开了僵局,我们的仙家身份因为这个小小的行为而得到在座各位文士的确认。

    谢灵运打个了呵欠,五石散瘾发作了,晋人的五石散是一种轻度迷幻药,吸之可产生幻觉。襌山客气地递过一根香烟,拿火点上,仙家之物,得之可以必可受益无穷,有了这个先入之见,精神的作用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被无限的夸大,加上香烟本身就有咖啡因的成份,比五石散更有提神作用,几口烟下去后,谢灵运来了灵感,作诗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瞻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因对仙居蝌蚪崖极感兴趣,近水作了大量的功课,所以,用了谢灵运的另一诗作答:

    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灵运听罢呆在当场,久久不能出声,“这是灵运昨日刚打成腹稿,还没化成文字,仙家妙用,竟至于斯!可否收灵运为徒,跟从仙家修练?”

    穿越者那懂什么仙术,自然是婉言谢绝,灵运联想起天姥所说的他无成仙之缘,倒也释然,不再追逼,立即俱表上奏。

    启奏陛下:

    陛下大喜,陛下大喜,臣等在永安迎得得道仙人四名,经臣等在船上试探,确是道法高深。

    仙家手执数宝,一宝名曰帐蓬,收之大小盈尺,放之成房,可容数人食住、壁薄如蝉叶而风雨不透;二宝曰打火机,手轻动而火生,风吹之而火不动,雨淋之而火不灭。三宝名曰中华,长盈数寸,径数分,以打火机点之,吊于嘴上,吸之肺腑之内立生烟云,喷之成圈、成龙、成马,千变万化,飘忽不定,更奇之处是立觉身轻体健,飘飘然生霞举飞升之意,四宝曰地图,山川形胜,河流平原,何高何低,何险何安,一览无余,下官以为即大禹河图洛书,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中有王姓仙家,似为四仙之首,仙术更是神奇,臣日前偶得一诗,并未形成文字,王仙家居然当众咏之,读心之术,天下无双。

    臣已留四位仙家在府衙,奈何仙家不恋人间富贵,万一心生去意,臣亦无法强留,望朝延早颁圣旨,迎仙家入京。

    臣谢灵运再次叩首百拜,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在人前显摆是晋时文人的天性之一,接得神仙回,何等意气风发之事,是夜,灵运召齐当地文友,在曹娥江官船上大摆宴席,晚春时节,春风送暖,众人以劝得神仙喝酒为荣,几杯酒下去后,襌山身体发热,一拉拉链,脱下冲锋衣,挂在椅背上,古人衣着多用扭扣,那见过拉链啊,为了防雨,冲锋衣又是无缝胶热压,颍川人荀雍、泰山人羊璿之好奇地拿起衣服细看,连声称奇,作诗曰:

    醺风吹江色,

    明月见天衣。

    无针亦无缝,

    织女巧手成。

    群人跟着起哄,相互传看着,菜足酒醉之余,谈文说诗,灵运狂性又发,极为自得,言天下才气共有八斗,曹子建占了七斗他得一斗,当场占诗道:

    阳谷跃升,虞渊引落。

    景曜东隅,晼晚西薄。

    ………………………

    击节当歌,对酒当酌。

    鄙哉愚人,戚戚怀瘼。

    善哉达士,滔滔处乐。

    晋时文章用词奇古,加上晋时发音与普通话又不怎么接近,听得满头雾水,怎么个回应才不显浅薄?近水等四人沉吟良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干问吟了首唐诗。对了,唐诗宋词文学价值更在晋之上,这是数百年后的诗歌,他们绝对没听过,何不以主驱奴让他们跟着我们的节奏?亲爱的,好样的,近水暗中向芊芠竖起大姆指。

    借着酒性放声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干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时距三国不远,东坡赤壁赋一借用,语惊四座!

    主题又拉回到天姥山修仙上去了,谢灵运等一帮文士乘着月色,大汗淋淋地登上天姥岑,说起两年前曾在江边巧遇天姥的往事,天姥山山势如何,为何神奇多仙,天姥与菩提都在那里建有洞府?谢公连珠炮似地发问,可有天姥岑雄壮否?天姥峰居韦羌山上,多仙府神宅,李白的天姥吟正好可以应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禹避水剑化天姥峰,又怎是文人眼里的凡山可比?近水最后下结论说道。

    若能亲眼看见天姥峰一眼,不枉此山了!谢公一脸悠悠神往的表情……,襌山一听之下拿出相机,翻开一张张照片指点给他们看,又放了一段神仙居小录像。何物如此神奇可把万千河山纳入其中,方寸世界于芥子?谢灵运、谢惠连、何长瑜、荀雍、羊璿之等忙率群文人拜伏于地,久久不敢起身。

    谢灵云大喜之下,连忙当场补上第二道奏折,折云:

    启奏陛下:

    仙人出,国之祥瑞,陛下之洪福也。陛下大吉、天下大吉,臣等前在永安迎得得道仙人四名,已具表陛下,近日,经臣等多方请益,得知其道法渊深,上知五千年,下知二千年,更有一异宝曰相机,以其独眼对人,默念咒语,一声轻响后,立可摄人身影与魂魄入其中,视之如微缩之真人无异,手脚可动,眉眼亦可见,虽国手妙笔,不能及其万一也。故再次具表奏报,望圣上早派员以迎之,彼必可佑我国泰民安。

    臣谢灵运再次叩首百拜,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