襌山语带伤感地说:“人家尊我们为仙,还在奏章上这宝那宝的,迎到朝中后,皇帝老儿必然会叫我们拿着亮个相的。冲锋衣与帐蓬还好,我们穿越到这个鬼地方已有一周,手机与GBS电已不多,河图洛书与摄魂的神话立即就会破灭,打火机没了气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能省则省,拖一天算一天吧。”
山和尔补充道,“帐蓬冲锋衣图个新鲜,用绸或雨布也可以仿制,新鲜劲一过,谁还会希罕,没电没气,再怎么着也有用完的时候,用完了我们就在他们的心目中就不是仙了,咔嚓咔嚓全上菜市口,我们不如先逃走吧。”
近水:“逃,往那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的头发与穿着又与他们不一样,即使可以偷几件衣服,等到头发长到差不多长,起码得两年,一逃就会被发现,另外,即使不被发现我们靠什么为生,天天提心掉胆?现在至少锦衣玉食,先稳下来再慢慢设想怎么个回现代。”
芊芠:“有电有气就好办了,近水,你不是化学高材生,你给我们出出主意,我们一起走出这个困境。”
近水:“让我想想,电可以这样解决,化铜钱拉成丝,外面漆上清漆绝缘,加上磁石与其它材料,可以做成一个手动的发电机,气可以用沼气发酵法产生甲烷气,再用牛皮风箱加压,但我不懂冶练呀。”
襌山:“这个好办,我们借练丹之名叫他们准备材料人工,他们还不开心得屁颠屁颠地给我们准备去?”
山和尔:“闭关练丹,起码有好长一段时间落得个耳根清净,不用听他们掉书袋子,老累人了。”
近水:“集中一下,我们除了他们在奏章上提到的,我们还有多少可以让他们想不到的宝贝?还有头灯五个、头盔4个、绳索二根、8字环十个、上升器四个、充电电钻一个、挂片四十七、主锁十把、化装品若干,左氧、氟哌酸等十一盒,好宝贝,面临绝境时那个王公细菌感染,给他三五颗的,起死回生,我们的命也就保住了,一定要收好。”
芊芠:“时间到他们向我们要丹药怎么办,拿什么东西给他们?”
近水:“这个不发愁,向他们要酒与茶叶,酒蒸一次成白酒,比他们现在喝得烈很多,产生的效果比五石散要高。”
芊芠:“丹药是圆的啊,用酒替代丹药,差远了去。”
近水:“话没说完呢,白酒多次蒸馏得到酒精,再用酒精浸泡茶叶,提出茶叶中的咔啡因,浓缩做成丸子,保管性能比五石散强多了,让他们服后飘飘然自以为入仙。香烟也一样,提练到咔啡因后挑一种味道好些的干草叶一起包成条状做成香烟即可。”
芊芠:“我倒忘记了你有另一个外号叫王药师。”
近水:“是啊,多多少少还懂得一些中药知识,制一些有各种养生功能的药丸倒是举手之劳,反正他们是大富翁,不差这几个钱,要些名贵的补药给他们补补,解一解五石散的毒,也算是对得起他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了。再给一个清单,天麻、三七、白及、土茯苓、白茅根、丹参、玄参、黄芪、甘药、山药、鸡内金、鱼腥………若干。”
芊芠:“要这个些个干什么用啊?”
近水:“谁知道我们能不能回到现代呢,又是乱世,制些金创药、常用的头痛脑热的药与美容药之类,到时会有用的。”
芊芠:“提练咖啡因,不是害人吗?”
近水:“茶叶中的咖啡因能有多少浓度,放心吧,我们掌握好份量的。”门外,谢灵运肃立等候,一见门内传出物品清单,红铜十斤,米酒千斤,木炭二千斤、磁铁数枚、天麻、三七等等各种药材若干…………,大喜过望,看清清单后又不禁疑惑万分地问,道家练丹,多需铅汞,仙药清单中为何无此材料?
这点我倒没想到,中国古代科学落后,上至帝王,下至臣民,丹药中常用剧毒的重金属氧化物起兴奋的作用。
“道家法门三百种,玄之又玄,各有奇巧,丹成后自知。”近水打了个哈哈。
看样子谢灵运也是个热心于生长的主,估计曾多次请人练过丹,不到一日,材料备齐了,炉也生了起来,做法事走仪式十分老到。练丹不得打扰,否则炉灭丹坏,是流传千年的老规矩,炉火生起以后,谢灵运只每日晨昏问候一声,自与他的文友们赋词作画,没再过来打扰,四人落得清静。
不数日,手摇式发电机制好了,虽然电压不稳,大家轮流着摇动了一整天,总算给一个手机、一个GBS充满了电,信心足了很多。
发酵沼气与茶叶中提练咖啡因制备丹药等工作需时较长,一日日地缓慢而有序地推进中,假以时日,应当也可以完成,即使圣旨到达,想法活命应当没有难事,头颅保住了,四人舒了口气。
练丹讲九九之数,八十一天为一个周期,随着时间的临近,谢灵运每天问候的时间越来越长,脸上的表情日显兴奋与急切,傻瓜都读得出来,意思是练丹成功有望吗?四人与之见面,都只笑而不语。
事分两端,各表一枝。金陵城边,异象纷呈,先是慧星袭月,光可耀日,再是南门无因而起火,城外春深却草木枯黄,时令异常,大街小巷遍传童谣:“昌明后、有二世、天书出,四海靖,儒学士,掌雄兵。”古人信天人感应,异象纷呈当主天下有变,御史急急上奏晋帝。
晋室南渡数传至司马德宗,司马德宗为历史上出名的不辨寒暑的傻瓜皇帝,皇室权力已失控多年,皇弟琅邪王司马德文时年26岁,虽然年轻,因多年辅政,却十分的聪明干练,图谋重振皇权,晋帝上朝,琅邪王以晋帝名义召群臣问道:“昨日帝得一梦,梦中曰下西山,驾车归林,刚入行宫时,忽山崩地裂,幸得一仙人救之,主何吉凶?”帝星西沉,地动山摇,江山不稳,能是何吉兆?朝臣面面相嘘。虽平日里善溜须拍马者都禁声无言。钦天监诸葛山正要答话,禁卫来报,“大吉之兆,永安出神仙,谢灵运已留他们在府衙请示皇命。”朝臣纷纷称贺,“皇上盛德可比尧舜,才得上天看顾,仙人降临。皇上大幸,天下大幸。”然后纷纷上表庆贺。
退朝后,琅琊王召司马文思与司马文祖密谋,桓玄之乱后,东晋大权尽落于刘裕之手,宗室中掌有兵权者唯司马休之一人而已,司马文思为司马休之次子,司马文祖为司马休之之侄,与琅邪王司马德文为总角之交,留于京中为宫中待卫。得琅邪王宣召,司马文思与司马文祖,骑马徐行至琅琊王府,江南少年春衫薄,晋人风华,历朝无出其右,更何况皇室弟子,乌绸衣上绣着金线,红马银鞍,冠高近尺,顾盼之间,自有一股华贵之气,到达王府大门,不待通传,门倌即屁颠屁颠地跑过来牵马引路。
进入内厅,琅琊王容貌清雅如一介书生,一脸的疲惫,双眼带着红丝,屏退左右后,司马文思与司马文祖忙行礼道,“王兄何事劳心,数日不见,竟然如此失神,保重玉体要紧。”司马德文道:“此间没有外人,兄弟之间不需多礼,有要紧事需两位兄弟共议,童谣言:‘昌明后、有二世、天书出,四海靖,儒学士,掌雄兵。’父皇年号昌明,朝中刘裕独掌兵权,常有不臣之心,童谣之言昌明后、有二世,似指晋之国诈不久,二世后而终,两位兄弟作何解?”司马文思答:“天子者,天之子也,血统高贵,方上可达天意,下可服万民,刘裕是何出身?世代贱民而已,虽可呈暴一时,终不可得天佑,前日得报王谧病故,王谧向与刘裕交好,其人一死,刘裕朝中将无所作为,此非天亡刘裕乎?”司马文祖亦雄心万丈地附和道:“刘裕所依赖者,北府兵,刘裕领兵由弱至强,至今不过十年,我司马氏立国百余年,我叔父后将军、会稽内史,监荆益梁宁秦雍六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荆州之富,整兵备战,假以时日,何忧不能练出超过北府兵的雄狮?”司马德文听了,略有些宽慰,说道,“天命不在刘裕,那童谣又作何解?”司马文思沉默了半响,答道:“先帝拘泥于长幼之序,传位于无能之德宗,方至天下纷乱,若当年皇兄即位,如何会成今日之势?自桓玄篡位至重复国号,晋室失而复得,前一世,复得一世,应了昌明后,有二世之童谣。儒学士,掌雄兵,儒学士为文也,现在座的三人名中都有个文字,此上天欲我等三人建大业,掌天下兵权,收复北方,再统天下,重振我司马氏之国威!”琅琊王忙打叉道:“贤弟不可妄言,长幼之序,亦是天意。”天下人早知因司马德宗之愚笨,才使晋朝大权旁落,宗族中有怨言者更是大有人在。司马文祖道:“兄长何必过谦,若当年先帝立兄长为太子,我司马家族何至于此?为我司马千秋万代,我等三人自个奋发图强,若天意在兄长,兄长不可逆了天意。”司马德文虽看不起自个当皇帝兄弟的智商,但兄弟情谊却深,忙打叉道:“那么,两位兄弟认为,天书出,四海靖,又作何解?”司马文祖与司马文思站起来行礼道:“恭喜兄长,贺喜兄长,当应在永安出仙人的身上,我等可得天书,平天下。”兄长愚笨,若先帝传位于我,天下必是另一番局面,这样的想法千万次地在司马德文的梦中出现过,结合两位族弟的分析,司马德文的胸中燃起了雄雄的烈火,这不是男人的何尔蒙在燃烧,而是司马家族血脉里的英魂在呐喊。司马德文的脸渐渐地充满了血色,缓缓站起身来,竟奕奕生辉!
为了得到土大夫的支持,魏、晋两朝都以门弟取士,大部分官职为豪门望族所把持,刘裕虽掌兵权,但出身寒族,为大部分的文臣所轻,司马德文语声中恢复了王者的尊严,“为兄思之,山崩地裂、行宫倒塌是吉兆也,主得神人之助,江山一统,拆除建康,移回故京。永安出神仙,童谣又有四海靖之言,四海靖者永安也,天书必出永安无异。只要天书能在我们手上,重振祖上宏图伟业,唾手可得。臣心可用,民心可用,天下必在我司马氏而非刘氏!两位贤弟,派那一忠良之臣至永安迎神仙,寻天书为好?”
看到司马德文的脸色,司马文思与司马文祖大喜,祖宗江山复兴有望了,忙叩头道,“要调兵去取天书,必经刘裕所掌的兵部,万一天书落入刘裕之手,非国家之福,永安民风强悍,多好诉讼,为何不派廷尉以平冤狱,体民心,迎神仙、得上苍赐福为名,绕开兵部?”
“天书事关国运,无兵部保护万一落入敌国之手,如之奈何?”琅邪王担心地说。
“无仿,多差衙役中武功高强者,另多派大内高手暗中保护,我再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请父亲再派高手,可防万无一失。”司马文思出谋道,“周廷尉尉世受国恩,当可当此任。”司马文祖又道:“文思兄武功高强,可以探亲的名义先期出京,半途与周廷尉尉汇合,共谋迎仙人取天书的良策。”
司马德文又问道“两位贤弟,既然天命不在刘裕,但万一天书为王、谢等家族所得,怎么办?”淝水之战,赖王、谢两家之谋,以少敌众,东晋得安,所以朝中王、谢门生故史遍天下,加上取胜之首功是宰相谢玄运筹得当,王、谢亲戚后人中,难免有不检点之徒洋洋自得,在外放言东晋天下因他家族之功而得保全,皇族心中本有王、谢夺权的猜疑,童谣中‘儒学士,掌雄兵。’作王、谢两家恐有不臣之心解,也不无道理。“另有一难事,仙人现在谢灵运处,如天书万一为谢灵运抢先求得,另录副书密藏之,如何避开谢灵运而求得仙人帮助呢?”
苦思良久,司马德文等三人商量出一计,由晋帝另出一诏书由礼部派人六百里加急,嘉奖谢灵运迎仙人有功,但守土有责,护送仙人进京的事不必相伴,由周廷尉一力主持。
司马德文又道:“天意也得借助人手,求天书固然重要,人谋也同样重要,两位贤弟,王谧谢世,朝局必然生变,为兄观之,北府旧将刘毅等与刘裕也未必同心,我们商议一下,如何分而治之?”
司马文思道:“王兄高见,讨伐桓玄时,刘毅等与刘裕同为北府旧将,迫以势而奉刘裕为首,心有所不服,视己为刘裕同僚而非部曲,更加刘毅一向自负文才,轻视刘裕少文无识,正可分而治之,两虎相争,无论何方胜,都可断北府势力一臂,刘裕目前屯兵京口,何不乘此良机,召集朝臣议定人事,排斥刘裕于庙堂之外,如此,刘裕只为边陲一守将而已。”
司马文祖喝了口茶,接过话题:“高见,若此,彼为朝廷之一看门犬而已,若不听令,朝可断其粮草,徐徐夺其兵权。”
第二天一早,司马文思向皇帝告假说母亲得病,需回家探望,历朝历代都以孝治天下,皇帝自然准假,琅邪王又以晋帝名义下旨以周廷尉为使,率仪仗及卫士百十人至永安平冤狱迎神仙,并密旨求得仙人帮助,寻取天书。
周廷尉名安之,一缕浓须挡住了大半个黑脸,双眼微睁,其厉如鹰,粗看如一武夫,细看之下,其唇其鼻,无不透着一种只有书香门第才有的书卷气,为汉开国功臣周勃二十四世孙,廷尉世家,好武功,通律法,先祖颇有肃何之风与敏捷的政治眼光。八王之乱后,晋室南迁时,豪门世家都是满车金银珠宝,独他们一家车载历朝典藉与律法文案。建康开府,南方民智未开,急需以法束众,于是,精通律法的周家进入政府任职。
周廷尉下朝后正待开府理事,门下忽报黄门待郎刘公公下来传旨。奇怪,按本朝律法,太监传旨多为皇家私事,我执掌廷尉不涉宫内事务,更兼黄门待郎为皇上帖身近待,无紧急之事不出宫门,难道宫内出现变故?周廷尉立马摆香案迎接。
黄门待郎刘公公取圣旨念道:“皇帝制曰:圣天子得百灵呵护,天降祥瑞,神仙出于永安,今着廷尉周安之奉联旨意,着于三日后启程,迎仙人于朝,并平冤狱、免永安钱粮一年、感念上苍好生之德。钦此”
周廷尉跪谢皇恩,刘公公急拉着周廷尉走向后堂,边走边说,“安之兄借一步说话。”另有一待卫紧跟在后,外臣不可交接于内臣,此仍祖训,周廷尉脱开刘公公的手,不紧不慢地走向内堂,心里不自禁地嘀咕着:迎神仙之类本是礼部的事,此圣旨不合礼制。
走入内室,周廷尉刚想叫人敬茶,刘公公却示意屏退左右,“奉茶之礼不可免,不知公公有何见教,”当廷尉的都有这般的死脑筋,食古而不化,客来不敬茶,不合朝廷法度,周廷尉叫管家奉上茶后,才屏退左右。欲问刘公公何事,见侍卫仍然跟在刘公公身后,不禁有些不解,正要问话,侍卫拉下头盔,周廷尉大惊跪倒在地,急问:“陛下有何变故,竟得瑯琊王易容至此?”待卫竟然是皇弟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忙俯身牵起周廷尉,“陛下一切安好,素知廷尉公忠体国,故有要事相求。”
周廷尉感激涕淋道:“得瑯琊王如此看重,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先请坐下说话。”司马德文低首言“爱卿忠心,陛下与我深知,我于爱卿直言,晋室东迁后,臣强君弱,前有王敦、桓玄之乱,今有刘裕专权,童谣‘昌明后、有二世、天书出,四海靖,儒学士,掌雄兵。’今欲廷尉至永安迎神仙为虚,求得神仙帮助,寻得天书,得天命而续我大晋命脉为实。故在圣旨中留下平冤狱一事,方便廷尉审时度势,以免寻找天书费时费力而招朝议。”
刘公公识趣地走到门口望风,自从八王之乱而始,晋室多难,权臣轮流执政,国势日弱,其时东晋北有南燕、北魏、后秦、西有谯蜀、东有天师道卢循,四面强敌环顾,得有刘裕用兵如神,方得镇住众魔,皇家对他起了杀机,杀刘裕则晋必亡于外敌,留刘裕时日一久功高震主,恐禅位之事重演。周廷尉家学渊源,精通历史,晋从立国之始,为得到朝臣支持,实行九品中正制,豪族世家官职世袭,世代食禄继承,兵权财权多为豪族把持,南迁后更是实力大减,如何强我大晋,展秦汉雄风?周廷尉不止一百次地想过这个问题,始终无解。
司马德文眼光温文地看着廷尉,在他的眼神里看不到一此帝王的威严,反而充满了求助的表情。
老天无眼,先皇不明,不顾千秋大业,坚持立不分寒暑的长子为太子,琅琊王虽然天纵聪明,也只途叹奈何。得天书而让刘裕知天命,安本份,瑯琊王此举实是时局下延续晋室的不二选择。
周廷尉哽咽叩头:“臣世受国恩,必寻得天书,佑我大晋千秋万代。”
“本人另派司马文思协助先生共取天书。”司马德文起身出门:“先生受我一礼,恐被他人看破,本王先行告退,先生免送。”
周廷尉起身道:“臣必不辱使命,请瑯琊王放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