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天书-第46章 雌雄缝胶改战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卢循,徐道覆从建康城外撤走后,厄运之神就开始紧随着他们,撤后第四天,刘裕命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钟,参军孟怀玉,河间内史蒯恩等率军沿江西上,追击卢循,当然,目前的水军是朝廷弱,卢循强,晋军还无法取胜,主要是做个样子让天下人知道,朝廷已有余力出击了,于是,得到消息的外地州郡人心趋稳。又派索邈率领一千重骑兵从陆路西进,设法增援荆州。

    在荆州,卢循的盟友桓谦被刘道规所败,又大败卢循部将荀林,徐道覆实施奇袭,一直突进到破冢才被晋军发现,可虽然开局不错,可老天不佑卢循,决战时阴差阳错地被半途回师的刘道规部将刘遵冲成两截,徐道覆军阵形崩溃,大败,阵亡一万多人,卢循徐道覆二次进攻江陵行动惨败。

    卢循逃走了,晋军两次大败都是水战,要完胜卢循一定得有强大的水军,刘裕府内,刘穆之,近水,芊芠,张刚等一起商量着如何建造战船与兵器的事。

    刘裕提出,水战不同于陆战,必需有坚船利箭,晋军前期兵败是因为船只不够坚固,经不起对方撞击,各位有何良策?

    刘穆之提议,“我军也需建造比卢循军更高更大的楼船,可船大吃水必深,建造周期又长,只有大船无法战胜敌人,并且卢循等久治水军,船的质量要比晋军更好,如何短时间内解决小船经撞,大船能撞对方这个问题呢?”技术控张纲立即把问题拉到具体工艺上来。

    这下可难倒刘裕了,纯技术活与军事无关,刘穆之见状,提议张纲另召手下能工巧匠共同参与商议,并转头问道,“三位仙师有何主意?”

    船只防撞?橡皮舟最防撞,可没这材料,去黄河源驴行时,曾坐过羊皮筏,防撞性能与机动性能很好,加上近水的两位舅舅曾是木匠,闭目思索了一会儿,睁开眼晴说道:“有了,为什么我们的船不经撞,不仅是船小,更因船板之间是靠胶与钉子连接的,如木板间改成雌雄缝连接,船成为一个整体,加上在船体的四周绑上羊尿泡气囊与稻草缓冲,船再小也不怕撞了。”

    “雌雄缝是什么?”发现新技术了,张纲的眼神十分热切。

    “雌雄缝就是一边木板有一条或几条凹槽,另一边对应的有几条凸槽,两边楔在一起,中间再用胶水胶上,”近水解释道,

    刘穆之立马叫手下拿了几块木板与小刀,近水削了两块作了示范,芊芠拿出教小朋友手工的才艺,修改了一下,对接之后,如同一块木板一般。这是具体的技术问题了,近水凭着记意把雌雄缝专用的刨子结构作了个简介,技术迷之间的想法总是共通的,专业问题一经提出,张纲就心领神会,拿笔画出刨子的草图,标注好尺寸,吩咐铁匠按样打造,安装,第二天看样后再议。

    第二天一大早,张纲双眼通红,充满了血丝,一艘可坐三人的小船已造好摆在议事厅中了,工作狂都是这样,古今同理,同为工作狂的近水对他竖了竖大拇指。用铁锤砸,木板粉碎,木缝胶合处与整木如同整体,防撞缓冲的技术就更简单了,先用稻草缓冲,三下五除二搞定。

    大船需要改动的设计细节就海了去了,如何在船头包上铁皮撞人,如何设定防箭墙,防对方火攻更是关键,得对船板表面蒙上薄铁皮,准备多少个黄沙罐灭火等等,刘裕听了个大概,下令拟好方案后上报,召集将军另外商量军务去了。

    现代的船为什么不易沉,除了材质,底舱多个密封舱式设计更是关键,即使一个舱被击穿漏了,其它舱还是完好,可保证船不沉。手摇橹速度很慢,可改成脚踏式的叶轮推进。近水根据现代船只结构的记忆,选择了一些共通的意见,对大船的结构提出了建议。多密封舱替代单舱结构一解释就懂,叶轮是什么就不容易解释了,近水满头大汗。芊芠见状说不急,叫张纲准备了些薄木板筷子胶水等物品,拿出教幼儿园小朋友做手工的劲做出了一个叶轮的模型与脚踏式结构。有了实物模型就好办了,张纲快速仿制了几个安装在小船上试验,脚力大于手力,练兵场的人工湖上,两队士兵进行划船比赛,结果下来,速度叶轮船的速度比手摇橹快了近一半了,只是如何转向等灵活度不如手摇橹。近水记得需万向节,一是记不清内部结构,二是轴承钢球等也不是晋代工艺能达到的,思来想去,转向操作还是釆取手摇橹。脚踏叶轮实施后,士兵坐着踩,船的重心也降低了,稳定性增加,战争中受箭面积也大幅度减少,安全性更有保障。

    两天以后,根据近水的意见,张纲画出结构图,芊芠用麦杆小木棍木片胶水等为原料制出了不同战船的立体模型摆放在议事厅上,有了实物模型,略加说明,刘裕与各将领就理解其中的关键,战船的大规模建造正式开始。

    “如有能击穿对方战船船板的强弩,一战可定卢循,各位可有方法对弓弩进行改造。”建康保卫战中,近水提出建议使得弩箭性能大增给刘裕留下极深的影象,作了这样的提议,小的弩箭用普通杠杆加力,大的弩箭用齿轮杠杆加力,这原理很简单,一个主动轮,一个从动轮,加上摇柄与两根轴,分分秒秒的事,近水给出草图,近水与张纲再次合作,由铜匠与铁匠进行浇注轴与齿轮,轴很易,齿轮的磨合难度超高,经过数次试验,用铜浇注再打磨,两天后即制出大弩的样机,演武厅上,特意选了一个八岁的小孩轻摇齿轮,约一盏茶功夫即拉满弦,发射后,击穿了三十步外厚达三寸的靶船底板,有这样的利器,摧毁对方战船易如反掌,将军们信心更足了,“一击之下,其力万钧啊,利箭之下何舟能抗?”刘穆之在边上赞叹道,于是,刘裕为大弩赐名叫万钧神弩,并为弩前披上大红的战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