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驻扎着近卫军第一师第一团。
这个安排是林柔下的命令。秦牧出国之后,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全归林柔管辖。
林柔根据目前形势,果断派兵出了榆林府,把势力深入到延安的一角。
延川县,已经不是榆林地区了。可是秦牧新的职务是陕北镇守使,他是有权利管辖延安府的。
只是这里毕竟不是秦牧开辟的根据地,在这个地方驻军,需要带队的将领有着很强的个人能力。
林柔最终选择了徐仲康。
徐仲康团长,是河南人,曾经在少林寺习武多年,有着一身的好武艺。
他不是宋老年那一支土匪出身。徐仲康来到陕北,是因为他在河南活不下去了。
河南是重灾区——税灾,很多种地的百姓,被政府无休止的税压得直不起腰。而且河南土匪还多——宋老年不就是土匪吗。
除了北洋政府的压榨,他们还要面对土匪的抢劫,徐仲康最终只得带着一家老少来到了陕北。
他来陕北,还不是因为收音机里面的宣传。徐仲康这么穷,他哪里买得起收音机。
河南人逃荒陕北,是有传统的。
因为中原连年战斗,太平天国,捻军,一波接一波,所以河南人有逃荒的传统。逃荒,当然要奔着稍微安全点的地方,比起河南,陕北要安全的多。
所以徐仲康是本着传统来的陕北。
到了陕北之后,没想到又遇到了本地的土匪,他家人都被土匪杀光了。
徐仲康凭借自己的一身本事,逃出了性命,最终加入了近卫军。
他加入的就比较晚了,但是他能力十分出色,在打包头一战中脱颖而出,从连长直接提升到了团长。
如果不是秦牧的飞机座位有限,秦牧是准备带更多人去欧洲真正感受一下目前为止人类最大的战争的。
这个飞机,如果能再多十个人,徐仲康绝对能坐进去。
为了这一点,徐仲康也十分的遗憾。他很清楚,那十个人,将是近卫军未来最优秀的十个人。他觉得自己并不比那些人差,只是因为来得晚,所以被耽误了。
也正因为他有这个意识,所以他带的团,打仗最勇猛,作风最顽强。
林柔对军队的一切都很清楚。她正是看重了徐仲康团这一点,所以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徐仲康。
徐仲康不负所望,他带着自己的团,来到延川,然后就深深的扎根下去。
打土匪,打各路势力,维持地方治安。第一师第一团,在徐仲康的带领下,在延安府打出了名号。
“黄河大合唱,预备,齐。”
现在是午饭时间,饭前部队照例要唱歌。徐团长起了个头,战士们立刻扯开嗓子吼了起来。
这首歌战士们非常喜欢。他们就在黄河岸边,这首歌唱的就是他们自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首歌,气势恢宏,雄伟大气,每当唱起这首歌,他们似乎都凭添无穷力量。
当然,这首歌里面也有一些他们理解不了的东西。
秦牧把歌词做了细微的修改。
比如“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就被秦牧改了。
这句词不符合近卫军的形象。他们是领先于世界的,不能还大刀长矛的作战。
“端起了轻重机枪,开动着坦克飞机”,秦牧给改成了这样。
战士们对于这句歌词,唯一不理解的是“坦克”。
参谋长私下里问过徐团长,坦克是什么。
这东西,徐仲康也不知道。但是他不想露怯,在任何方向上,他都要争强。
“坦克,你见过挖掘机吧?”
“见过,我还开过呢。”
“就和那家伙差不多,不怕子弹。”这是徐仲康自己猜测的。还别说,他的猜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战士们开始午餐,这时候,突然他的通讯排长来报告。
“报告团长,军部命令,请你马上会米脂开会。元首回来了。”
徐仲康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激动了起来。
秦牧已经离开米脂几个月了。他不在米脂,所有人都好像失去了主心骨。
徐仲康也是一肚子担心。欧洲,正打着大仗,元首是带着同僚去战场考察的。子弹可不长眼睛,万一伤了元首,那结果他不敢想象。
这些日子他一直提着心,现在听说秦牧回来了,徐团长顿时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面。
有秦牧在,近卫军就有未来,米脂,榆林,甚至全中国,才有未来。这是徐仲康坚定的信念——林娘娘完全替代不了秦牧的位置!
他立刻带着警卫班马不停蹄的赶回米脂。
如今秦牧的地盘越来越大。之前,他只有小小的一个县,米脂县。
现在,秦牧的管辖区域,南到延川县,北到黄河北岸的包头,横跨两个省——陕西和内蒙。
这个距离就辽阔了许多。
秦牧要召见每一个团长,只是因为驻地远近不同,所以他只能一个一个的见。
“报告元首,徐仲康前来报道。”
徐仲康一身戎装,端正的对着秦牧行了个军礼。
秦牧认真的回了礼,让徐仲康坐下来。
“徐团长,去欧洲的考察,不是这一次,以后近卫军还会有这样的行动。”
秦牧的一句话,让徐仲康的心立刻暖了不少。他也渴望去欧洲见见世面,提升自己。看来元首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在家的。
“延川县的形势,请徐团长和我说一下。”
“报告元首,请允许我做汇报。”
徐仲康详细的把延川县目前的局势,以及自己的各种行动,还有当前军队的状态,详细的向秦牧做了一个汇报。
现在延川县的形势算是不错。大小土匪,都被徐团长一扫而空。本地的民政力量,虽然还没有被秦牧替换——他人在国外也没这个时间,但是地方政府比较配合近卫军的行动。
目前近卫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靖国军。
靖国军的前身,就是“逐陆军”。这支军队,后来变成“护国军”,再后来,又和陈树藩闹掰了,于是再变成“靖国军”。
这段时期,军队,人员,势力,变化频繁,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脉络,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的多。
靖国军不是一支,他们其实是各种势力的集合。
延川县对面的靖国军,是樊钟秀部。
樊钟秀,也是河南人,逃荒到陕北。
只是他早在秦牧崛起之前,就自己拉起来一支势力。
现在一变再变,已经变成了靖国军的一支。
樊钟秀,也在少林寺学过武艺。他的出身和徐仲康有点类似,这也是林柔点名徐仲康坐镇延川县的一个原因。
在徐仲康没来延川之前,樊钟秀是主宰延川的军事存在。
当近卫军开进来之后,樊钟秀面对这支武装,没有太多办法。
近卫军的强大,不是樊钟秀的靖国军能抵抗的。不说别的,就是近卫军的军纪,樊钟秀就比不了。
这个时期,除了北洋军等等正规军队,还有军纪可言,别的军队,更多是民间土匪改行的。就好像卢占魁的独立队,那就是一支土匪。
樊钟秀的队伍,虽然号称靖国军,但是比起卢占魁的独立队,也强不到哪里去。
只是樊钟秀虽然觉得自己敌不过徐仲康的近卫军,可是他却不能就这么退出延安府——离开这里,那就直接变土匪了。
军队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饭。他需要军饷,要不军队就散架了。
军饷,当然不能指望北洋政府发了。他们本来就是反对北洋政府的。
这样樊钟秀只能因粮于地方。地方上,要给樊钟秀提供粮食和银钱。
之前他一直是这样做的,可是近卫军的出现,打断了这个运行良好的规矩。
延川县的地方政府,不再给樊钟秀军饷了。
这让樊钟秀避免不了的对近卫军产生了敌意。
徐仲康面对樊钟秀,并不胆怯。但是他知道樊钟秀不是土匪,这也是一支有番号的军队。
近卫军打土匪根本不需要考虑,可是要和靖国军作战,这就不只是军事上的问题了。这涉及到政治层面。
还别说,正是因为徐仲康参加了近卫军,他才能从一个逃荒的百姓,成长为出色的近卫军军官,才有了政治意识。
换了之前,他哪管那么多。我手里有人有枪,敢和我对着干,一概打倒。
现在这个问题,徐仲康提交到了秦牧眼前。这件事怎么处理,只有秦牧能拿主意。
“徐团长,你做的很好,这件事我会考虑的。先下去休息休息。”
秦牧起身,从包里拿出好几样礼物,递给了徐仲康:“这些是我从欧洲带来的一些玩意,拿去用。”
其实这东西,全是秦牧现变出来的。欧洲的东西,也没他变得好。
谁让他身体里面有个逆天的智障少女存在呢。秦牧的背包,比起哆啦A梦的百宝囊还强悍的多。
徐仲康走后,秦牧回身望着眼前的地图,开始思考起来。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这个靖国军,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