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总是有一些人,会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上天赐予的机会。
马乔,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到是也没别的问题,就是胆小,所以近卫团招人时候他没去,工厂招工人时候他也没去,当所有机会都错过之后,当包头钢铁厂都建好投产之后,马乔才认识到,咦,天下真的变了。
这时候他连忙想办法搭车。幸亏他是米脂本地人,他的许多邻居已经在各个部门都有了点身份,这才把他弄进了铁路系统。
虽然马乔胆小,但是他做事还是很踏实肯干的。
如今他是远东铁路局伯力车务段伯力站的一名铁路员工。
之前他在苞米线上干,因为表现出色,被调到了远东伯力车务段。
马乔是从最底层干起来的,最开始他做连接员的工作。这个工作苦累脏险,上班身穿“黄马甲”,调车作业时扒乘在“车帮子”上,大家戏称为“黄蜘蛛”。一个班要走近10公里,调动车辆150多辆,弯腰提车钩20余次,经常下了班就变成了“黑脸包公”。
现在秦牧的整个体系发展非常快,完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所以马乔的成长也非常快。
他从最初的连结员,一步一个脚印,调车长,助理值班员,列尾作业员,信号员,成长为伯力车务段的车站值班员,只用了一年时间。
伯力站现在变得异常繁忙,每天有几十列的火车通过。
最开始基本上全是军列,运来近卫军战士,和大量武器装备,后来就是变成大量物资的运输。
近水楼台先得月。伯力站虽然偏僻——相对远离秦牧的工业基地,可是有火车一车一车的运物资,这个车站什么都齐全。
米脂有的,这里基本都有。
尤其是列车运来了大量的酒。
每次接车时候,马乔都惊叹于米脂的生产力——这时候他也与时俱进,知道一些名词了。
他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酒,一车厢一车厢,全是酒。
这得益于秦牧的工农业生产大爆发。
包头,鄂尔多斯,榆林这一线,再加上秦牧向东打到了黄河两岸,所以河套地区的良田,被秦牧给占据了。
如今相对来说,有点地广人稀的意思,这正给了秦牧展开机械化大农业的平台。
也正因为有了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以及化肥的普遍使用,所以秦牧的根据地粮食产量暴增。
有了足够的粮食,不但可以暴兵,还可以暴“酒”。
马乔有时候不由得叹息:“唉,秦县长怎么弄这么多酒到这么远的地方。”
他还是习惯称呼秦牧为县长。
这时候,年轻的信号员就忍不住得意的说道:“老马,你这就不懂了,这是咱县长的计策呀。远交近攻。”
信号员爱听广播,秦牧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把后世袁阔成的代表作,评书《三国演义》给弄出来了。
信号员年龄小,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所以他知道“远交近攻”。
这还真是秦牧的计策。当然,对于信号员来说,这就是一计呀,不过对于秦牧来说,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计划。
远东地域辽阔,秦牧不可能把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俄国人全杀了。那也太不现实了。
他的计划还真是远交近攻。铁路沿线几十里之内,算是可以动武的区间。
在这块地面上,俄军的零星部队,由近卫军出手。这是实战练兵。钢铁洪流打散兵游勇,其实有点大材小用。不过一次实战胜过百次演习,近卫军的所有部队,可以说都有了实战经验。
剩下的人口由黑水公司处理。
这样铁路沿线就成为了安全区。
在这之外的地区,就是属于要结交的对象了。
远东这块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木材,这就是秦牧的工业系统中急缺的资源。
不过秦牧的根据地还很小,他没有那么多富裕人员,可以派到远东来伐木。因此秦牧只能因地制宜,让本地的俄国人来为他服务。
虽然秦牧杀了很多俄国人,但是他认为,剩下的俄国人还是愿意为自己工作的。只要自己给他们提供各种生活用品,让他们的生活上一个台阶。
这点还不是秦牧闭门造车胡思乱想。这是有着成熟的例子的。
例子还不是别的,正是中国人自己。
历史上,东北被日本人占据后苦心经营多年,东北的百姓,并没有全面造反。相反的,他们在日本人的治下生活的还可以。
这个很显然是必然的。日本把中国的东北,看作自己的分基地,分基地是要做贡献的。
如果这里一天到晚都是民不聊生,那也没法搞生产。
日本人也不是傻子,在东北,他们也是恩威并施的。
那秦牧更不傻。他要施展手段,可比日本人强的多,因为他的生产力更强大,而且他有更多的办法。
“酒”成了远东俄罗斯人中的硬通货。海量的酒淹没了这个地区,于是海量的木材也就源源不断的从远东一火车火车的拉向秦牧的工业区。
同时,秦牧还在远东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了。
后世美国,靠美元掠夺全世界的财富,现在的秦牧,也准备靠他自己的货币,来全世界抢东西。
当然,这只是他发行货币的原因之一,更关键的是,秦牧必须让自己的工业体系得到金融的保护,所以他才要发行属于自己的货币。
远东是个最好的试点,因为他截断了西伯利亚铁路,又把这块地方和中国东北切割开,这片地区虽然大,可是相对全世界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大大的孤岛。
这里的全部工业制品,完全掌控在秦牧手里——连俄国人用来砍木头的斧子都是火车拉来的,所以这里天然可以成为一个试点。
黑水公司负责远东的地方治安,孙桂芝如今也是水涨船高,抖起来了。
这不得不说,人真是有运气。孙美瑶才是那一伙土匪的老大,结果被井岳秀派人杀了。
孙桂芝作为军师,因为有文化,有才气,现在却走到了如此的高位。只能说造化弄人。
他是又管杀人又管活人,杀人活人都是他,他就是远东俄国人心里的恶魔。
不过这也就切割了近卫军和这些事的联系。这也正是秦牧需要的效果。
近卫军,永远代表正义。
马乔不懂得这些,他只是觉得从老家拉来的东西,什么都是好的。
今天又来了一列火车,这是军列。马乔按照工作流程上前,却被押车的近卫军战士拦住了。
“绝密装备,不得靠近。”
马乔不由得咂舌。自己是伯力站的值班员,自己都不能碰,这到底是什么宝贝?
他不是没见过大炮坦克,那也是一车一车拉来的。但是那些东西,他都能靠过去看看,怎么这一车都不让自己看了?
难道车上的装备,比坦克大炮还好吗?
马乔的猜测十分正确。这车上装的,真是近卫军核心中的核心武器。
车上是一台炮兵侦查雷达。
这台雷达,可以说是近卫军陆军压箱底的宝贝。
如今进入了工业时代,战争也就进入了火炮对轰的时代。
火炮,是战争之神。
打仗,就是打炮。谁的输出强,谁就胜算大。火炮是陆军输出火力最强的武器,那么自然也是敌人优先要搞掉的单位。
炮兵阵地是在战线的后方十几里地,要想知道敌人炮兵阵地具体坐标,对于当前这个时期的军队来说,是困难的。
即使在后世,比如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候,侦查敌人重炮阵地,也是侦察兵的最主要任务。
由此可见火炮多重要。
除了靠侦察兵侦查,还可以靠飞机侦查——现在的飞机主要就是干这个用的。
可是火炮有轱辘,就是为了能打完跑的快。
以这个时期的军队水平,靠人去侦查对方火炮阵地,不太现实。靠飞机,也有个滞后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是在炮兵侦查雷达出现之后。
炮兵侦察雷达,是一种特殊的雷达。它通过测算弹丸在空中的点位,速度,逆推出对方的火炮阵地。
弹丸飞行完全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所以知道坐标速度之后,计算弹道并不难。
难的是怎么知道弹丸的坐标和速度。这就需要雷达了。
雷达,就是通过发射无线电,然后侦测回波,来确定这一切。
无线电技术,秦牧已经有了。雷达技术,他也开发了出来。
1935年英国罗伯特-沃特森-瓦特发明第一台实用雷达。现在这个人,正在秦牧的体系下效力。
秦牧是点名从英德要了一些科学家,这个瓦特,就是他特意要来的。
瓦特是雷达的发明人,秦牧把他的发明提早提供给他,所以雷达就顺利的提前十几年出现了。
有了雷达,并不能搞出炮兵侦查雷达。因为这个雷达需要进行数学计算。没有计算能力,你看着一个个亮点有什么用。
炮弹飞的那么快,转眼就掉士兵脑袋上了,这时候靠手动计算炮弹路线晚了八辈子了。
这里需要一台计算机。
恰好全世界只有秦牧一个人能提供计算机。
秦牧抢的那个聚宝盆,就是一天到晚在复制芯片。这个芯片并不是个人电脑里面的CPU。那个东西单独拿出来没办法用。
他让聚宝盆复制的是51型单片机。
单片机,可以简单理解为去掉显示器和键盘的一个电脑,电脑的多有功能它都有,只不过所有东西都集中在一个小巧的面板上。
51型单片机,是后世用途最广的一个单片机型号。
有了这个单片机,再结合雷达,还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这东西也已经试生产了,关键是还要靠秦牧写程序,这才有了这个炮兵雷达。
这件武器是近卫军压箱底的宝贝,因为即使敌人能做出雷达,他们也做不出51单片机。
没有单片机,就做不出来炮兵侦察雷达。所以这件武器是绝密级武器,什么人都不能接近。
秦牧指着雷达对宋老年说道:“宋师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你好好体会一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